【吊竹梅栽培】吊竹梅栽培技巧有哪些?
一、【吊竹梅栽培】吊竹梅栽培技巧有哪些?
吊竹梅的栽培管理:
1.水肥:吊竹梅喜肥沃、疏松土壤。4月出圃后,置于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之处。生长期保证水肥供应,可每隔10天左右浇1次腐熟有机液肥。只有养料充足,方能保证其茎节粗壮,叶色浓绿或紫红。施肥后要用喷雾器喷水,以免肥液沾叶引起黄叶。夏季高温需少施或停施,否则茎叶徒长发嫩,会减弱植株抗暑能力。
2.光照:盛夏时节,应移至半荫处。10月移入室内阳光充足之处,保持盆土湿润,温度不低于10℃即可。吊竹梅亦可于荫处培养,但长期光照不足,易使茎节变长,细弱瘦小,叶色变浅。春秋生长期每10天施1次稀薄追肥。
3.盆栽:吊竹梅宜选用高盆或将盆吊起,使枝蔓下垂,显得潇洒自如。养护一定时期后,下部叶片易干,影响观赏效果,此时可自脱叶处短截,令其重发新枝。剪下部分可作插穗用。
二、这个图片中的植物叫什么名称!
吊竹梅
吊竹梅,茎柔弱质脆,葡匐地面呈蔓性生长。因其叶形似竹、叶片美丽常以盆栽悬挂室内,观赏其四散柔垂的茎叶,故名之吊竹梅。据记载吊竹梅属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的墨西哥,传播到日本后,吊竹梅1909年从日本引种到中国,由于华南地区气候条件与其原产热带的气候相近。故而在华南种植繁殖很快,不仅园林、校园、机关绿地、居民住宅周围随处可见,有些已蔓廷生长成为野生、半野生状态。由于其性喜温暖,只要此条件得以满足,对其它条件适应能力很强,是一种很适宜用在投入不多,而地被绿化覆盖效果又快又好的草本观叶植物。
四色吊竹梅(var.quadricolor):叶表暗绿色,具红色、粉红色及白色的条纹,叶背紫色。
异色吊竹梅(var.discolor):叶面绿色,有两条明显的银白色条纹。
小吊竹梅(var.minima):叶细小,植株比原种矮小。
紫吊竹梅(Z.purpusii):叶形及花同吊竹梅基本相同。紫吊竹梅的株形比四色吊竹梅的略大,叶子基部多毛。叶面为深绿色和红葡萄酒色,没有白色条纹。
吊竹梅(Z.pendula):又名斑叶鸭趾草、水竹草。茎多分枝,匍匐性,节处生根。茎上有粗毛,茎叶略肉质。叶互生,基部鞘状,端尖,全缘,叶面银白色,中部及边缘为紫色,叶背紫色。花小,紫红色,苞片叶状,紫红色,小花数朵聚生在苞片内。
三、这是什么花 叶子是紫色的 开的是粉红色的小花
紫叶鸭跖草的可能性比较大,最好来张图。
你对比下看看。
四、盆栽吊竹梅的养殖方法有哪些
1.土壤。吊竹梅适应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在肥沃疏松的图中生长最好。
2.阳光。吊竹梅怕强光直射,需要放在半荫处养护或者给它遮荫百分之七十。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并每过一、二个月移到室外半荫处或遮荫养护一个月。
3.温度。吊竹梅适合生长温度为18℃~30℃以上,在冬季气温降到4℃以下进入休眠状态。若环境气温接近于0℃时,它会因冻伤而死亡。
4.施肥。吊竹梅对肥水要求多,但最怕乱施肥、施浓肥和偏施氮、磷、钾肥,要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
5.修剪。栽培时间过长的吊竹梅,基部叶片常脱落,影响观赏。应将过长的枝叶剪去,促使茎基部的新芽萌发,长出新的枝叶。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