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芦荟的种类及名称(芦荟的植物简介)
1. 芦荟的植物简介
芦荟一种四季常青的绿植。冬天可以搬进室内。
2. 芦荟的植物简介怎么写
芦荟(学名:Aloe vera)芦荟属,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生长习性:
土壤: 芦荟以透水透气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 6.5 — 7.2 。
光照 :喜光,耐半阴,忌阳光直射和过度荫蔽。
温度 :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为 20 — 30 ℃,夜间最佳温度为 14 — 17 ℃。低于 10 ℃基本停止生长,低于 0 ℃芦荟叶肉受冻全部萎蔫死亡。
水份:芦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离土的芦荟能干放数月不死。芦荟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涝。
生态环境: 芦荟的生态环境(空气、水体、土壤等)不能受污染,注意通风。
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蚯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
芦荟一般都是采用幼苗分株移栽或扦插等技术进行无性繁殖的。无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稳定保持品种的优良特征。
3. 芦荟的植物介绍
芦荟属于天门冬目阿福花科植物。
芦荟(学名:Aloe vera(Haw.) Berg):为单子叶植物纲 、阿福花科(又称日光兰科、独尾草科)、芦荟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芦荟叶近簇生或稍二列(幼小植株),肥厚多汁,条状披针形,粉绿色,长15-35厘米,基部宽4-5厘米,顶端有几个小齿,边缘疏生刺状小齿。
芦荟花葶高60-9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总状花序具几十朵花;苞片近披针形,先端锐尖;花点垂,稀疏排列,淡黄色而有红斑;花被长约2.5厘米,裂片先端稍外弯;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长,花柱明显伸出花被外。
扩展资料
芦荟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在印度和马来西亚一带、非洲大陆和热带地区都有野生芦荟分布。在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也有野生状态的芦荟存在。芦荟的野生品种至少有300种以上,其中非洲大陆就有250种左右,马达加斯加约有40种,其余10种分布在阿拉伯等地。
芦荟(即库拉索芦荟)是芦荟属中少数可食用的物种之一,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美容、保健、医药等领域。但芦荟也具有一定毒性,孕妇、婴幼儿不宜食用。普通人每日食用库拉索芦荟凝胶不宜超过30克。对芦荟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红肿、粗糙等现象,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可引起急性肾炎
4. 芦荟的植物简介图片
不是。
芦荟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5. 芦荟属的植物有哪些
雪花芦荟(Aloe rauhii ‘Snow Flake’)百合科芦荟属植物。 为劳氏芦荟的栽培品种,植株无茎。株高10~15厘米,株幅20~25厘米。叶片三角披针形,长10厘米,宽2~3厘米,呈莲座状排列,叶面亮绿色,几乎通体布满白色斑纹。顶生总状花序,长30厘米,花筒状,粉红色,长2.5厘米,花期夏季。 浇水:耐干旱,刚栽时少浇水,生长期可多些,夏季控制浇水,冬季减少浇水并保持干燥。 光照:全日照。夏季强光时适当遮阴。 施肥:较喜肥,生长期每半月施肥一次
雪花芦荟就是植物的学名,它属于是百合科芦荟属的植物,植株叶片上面有着较多的斑纹,所以从远处来看的话很像雪花,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养殖期间应选用透气、排水好的土壤,并且还要在它的生长期及时施肥,可施加有机肥,也可施加复合肥,养一年左右就要换盆一次。
6. 芦荟植物种类
木立芦荟
木立芦荟一直以一种万能药和几乎具有神奇疗效的植物而闻名于世,茎高可达1-2米,宽3-4厘米,长30厘米左右,厚1-1.5厘米。木立芦荟具有很高药用价值,能对疾病有免疫力,治疗糖料病。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