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果肉变黄怎么办(火龙果的肉变黄什么原因)
1. 火龙果的肉变黄什么原因
说明花朵没有正常受精,从而没有生命力。
一方面,由于红肉火龙果存在着自花不亲和现象,因此,果园内最好红肉与白肉品种进行混种,如2行红肉品种间种1行白肉品种。
另一方面,如果在开花期间连续下雨,特别在傍晚开始下雨(火龙果花一般是从日落前1-1.5小时开始开花,到日落时完全打开,天亮时花冠逐渐闭合,太阳升起前后凋谢),过多的雨水会令雄性花药弹射能力减少或失效,以及雌性柱头的容受能力大为降低,对授粉受精产生很大的影响。
再一方面,同一茎节萌发的花蕾,一般会有3-5个,但经自行正常淘汰后,会自行留下1-2个,其余会黄化自行枯萎脱落。但当花芽萌发后,果园干湿变化过大时,其花蕾也会黄化、枯萎的。
2. 火龙果的肉变黄什么原因引起的
未成熟的籽:火龙果在生长过程中,籽首先是白色,然后颜色逐渐变深,变黄,再变成褐色、黑色,而有些种子发育不完全就为黄色。氧化:火龙果切开之后与空气接触时间过长,发生氧化反应而变黄。变质:火龙果变质果肉上会有一块一块的黄褐色斑点,且有明显的酸腐味。
3. 火龙果果肉变黄了能吃
火龙果幼苗发黄,基本上是其根系的吸收能力下降而引起。
但由于火龙果果树对低温较为敏感,先前的寒冷程度,估计会对火龙果果树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提高火龙果果树,特别是其幼苗的对寒冷、病害或其它不良天气条件的抗逆能力,建议喷施磷酸二氢钾,每约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以上。
4. 火龙果肉发黄
火龙果有红色、白色和黄色三种,有的火龙果全都是黄色的,但是如果是白色肉中有一部分为黄色,那表示白色的肉已经开始变质,变质产生了有害细菌,表现为黄颜色,伴随着异味产生,所以不要食用。
火龙果简介:
火龙果(拉丁文名: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又称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
果实,呈椭圆形,直径10-12厘米,外观为红色或黄色,有绿色圆角三角形的叶状体,白色、红色或黄色果肉,具有黑色种子的水果。
5. 火龙果肉发黄怎么回事能吃吗
火龙果遇热变色的原因在于:火龙果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遇热之后会分解,自然就变色了。
火龙果是热带水果,最好现买现吃。在5℃-9℃的低温中,新鲜摘下的火龙果不经挤压碰撞,保存期可超过一个月。在25℃-30℃的室温状态下,保质期可超过2个星期。
火龙果不仅味道香甜,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集于水果、花蕾、蔬菜、医药优点于一身。不但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很少有病虫害,几乎不使用任何农药都可以正常生长。因此,火龙果是一种绿色、环保果品和具有必定疗效的保健养分食品。
6. 火龙果的肉变黄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说明花朵没有正常受精,从而没有生命力。
一方面,由于红肉火龙果存在着自花不亲和现象,因此,果园内最好红肉与白肉品种进行混种,如2行红肉品种间种1行白肉品种。
另一方面,如果在开花期间连续下雨,特别在傍晚开始下雨(火龙果花一般是从日落前1-1.5小时开始开花,到日落时完全打开,天亮时花冠逐渐闭合,太阳升起前后凋谢),过多的雨水会令雄性花药弹射能力减少或失效,以及雌性柱头的容受能力大为降低,对授粉受精产生很大的影响。
再一方面,同一茎节萌发的花蕾,一般会有3-5个,但经自行正常淘汰后,会自行留下1-2个,其余会黄化自行枯萎脱落。但当花芽萌发后,果园干湿变化过大时,其花蕾也会黄化、枯萎的。
扩展资料:
火龙果生长条件
火龙果为热带植物,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其茎贴在岩石上亦可生长,植株抗风力极强,只要支架牢固可抗台风,667平方米栽300—400株,每4株中间埋1根20厘米见方,高2米的水泥柱作支架即可。
火龙果可适应各种土壤,但以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为好,为使其种植后生长旺盛,必须多施消毒杀菌发酵的人畜禽粪有机肥,苗期施钙镁磷肥和复合肥,用量根据植株大小而定。
火龙果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生和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时应多浇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长状态,在阴雨连绵天气应及时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茎肉腐烂。
火龙果耐0℃低温和40℃高温,为保证其常年生长和多次结果,尽量达到适宜温度20—30℃,北方种植必须建温室大棚,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8℃。夏季可不揭掉塑料膜,但必须通风。火龙果园不必翻耕,及时剪除杂草即可。
火龙果蜡质层厚,外观光滑,免套袋,省工省时。火龙果一般无虫害发生,偶尔根部有线虫,茎叶有红蜘蛛,及时防治即可。火龙果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30天,当果实由绿色逐渐变红色,果实微香、鲜艳时,就可采收
7. 火龙果果肉发黄是什么原因
火龙果切开之后不适合存放,属于特别容易被氧化的水果,在切开之后尽快的食用,其果肉与空气接触之后在4个小时之内就会氧化变黑,火龙果不适合进行冷冻保存,
火龙果切开之后最好是尽快食用。
火龙果切开后存放方法:1.冰箱保存,切开后的火龙果容易氧化变质,延缓氧化是保存切开后火龙果的关键,用柠檬酸覆盖切面后再用保鲜膜包好,能隔绝空气,缓解氧化,再放进冰箱中也仅仅只能存放1到2天,不适合长期存放。
2.火龙果属于热带的水果,畏寒,不能放进冷冻层,适合和蔬菜等一起放在温度较高的保鲜层,冰箱里取出的火龙果氧化会加速,需尽快食用。
8. 火龙果的肉变黄什么原因呢
花期黄化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天气、气温、营养、其他病虫害造成等等,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其中几个方面。
1、天气
火龙果具有较强的抗旱、耐旱,属于耐旱不耐涝的种植物。如果在开花期间连续降雨,而没有及时采取任何防雨的措施,土壤中过多的雨水会造成缺乏氧气,这样一来雄性花药弹射能力减少,雌性柱头的容受能力就会降低,影响火龙果授粉受精的成活率,最后引起花蕾黄化。
2、气温
火龙果的每一节枝条通常会长出3至5个花蕾,经过火龙果工人用修剪刀修剪后,一般会留下1-2个,其中,有些火龙果花会在花芽萌发时,由于果园内的温度变化大,而使得花蕾黄化、枯萎,且自行脱落。
3、营养
火龙果营养管理不到位,一旦树体的营养不够充足,植物缺少硼肥等营养素,造成花蕾长势较弱,就会引起花蕾和上部枝条出现黄化的现象,如此一来,花期落果的概率大,坐果率低。
4、病虫害
诱人的火龙果肉总是吸引许多害虫的注意。这些病虫害包括:白蚁、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幼虫。其中白蚁危害性最强,它会直接啃断火龙果植株茎干,使得受伤组织向上黄化、溃烂,用手触碰的时候极其容易掉落。
黄化的对策:
1、叶面用液体镁肥进行喷施,可以改善枝条黄化,和培育壮花,提高火龙果坐果率。
2、及时疏松土壤,有利于火龙果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3、及时补充硼肥,促进花粉管的伸长和补充树体生长必须的营养。
4、进行合理的疏花疏果操作,有利于提高火龙果品质,和延长树体的挂果年限。
9. 火龙果肉变黄是怎么回事
火龙果病害发生,出现红色症状的病害有四个:我看更像一,仅供参考一是疮痂病症状:病茎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砖红色坏死斑或铁锈坏死斑,略突起。
病斑初期直径0.2cm,后期病斑成片生长形成长2~15cm,宽2~5cm的大型病斑,表面光滑,严重时直接伤害到肉质茎,危及整个植株生长。
该病多发生在植株中部较老节的两棱中间,后期可见到过度生长的木栓化病斑,幼嫩茎节不发病。
病原:为细菌引起。
二是炭疽病症状:病斑初期为紫褐色,直径约为0.5~2cm的散生、凹陷小斑;后期扩大为圆形或棱形病斑,继而可连成片造成肉质部干枯,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
病原:为炭疽菌。
三是枯萎病症状:植株茎节失水退绿变黄萎蔫,随后逐渐干枯,直至整株枯死;枯萎病症状最早出现在植株中上部的分枝节上,起初是茎节的顶部发病,然后向下扩展。潮湿情况下,病株上生有粉红色霉层。
病原:初步鉴定为尖胞镰刀菌。
四是溃疡斑症状:初为红色的针尖大小病斑,散生于茎表皮下,后发展成直径约为0.5~1.5cm的桔红色斑点,病斑圆形,略突起。
病原:病原为一种真菌。防治技术:
1、减少田间病源最主要的是清除病残体,发病的茎节可结合疏枝剔除,并且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如发现炭疽病、软腐病和茎枯病的植株应立即截除病斑并集中销毁。
其次是清除株行间的杂草。
2、加强水肥管理一是避免漫灌和长期喷灌。漫灌会使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而死亡;喷灌使果园的空气湿度增大,利于病害发生。杜绝漫灌和长期喷灌是防止疮痂病和枯萎病的最有效途径,最好采用滴灌技术。
二是起垄栽培,起垄栽培既可防止水淹,又可促进根系生长。
三是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最好施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3、化学防治防治炭疽病、茎枯病和枯萎病可采用波尔多液、施宝克、施保功、克菌净、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石硫合剂等进行喷雾,一般每隔15~20天喷一次,共喷2~3次。
防治疮痂病、软腐病和溃疡斑可用铜大师、络氨铜、琥胶肥酸铜、农用链霉素、代森铵、氯霉素和石硫合剂等进行喷雾,一般每隔1~5~20天喷一次,共喷2~3次。为了防止病原产生抗病性,尽量采用生物防治和栽培技术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喷药时做到有针对性用药,采取多种药剂轮换使用。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