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性土壤哪种好(酸性和碱性土壤哪个好)
1. 酸性和碱性土壤哪个好
氢氧化钙的化学式Ca(OH)2
可以清楚的看到氢氧化钙是含有OH-根的。
酸性土壤中的离子水解产生H+离子
二者可以发生中和反应,变成中性土壤。
酸性或碱性土壤均不利于作物生长,对于酸性土壤,通过喷洒适量的碱性物质——氢氧化钙溶液来中和。也称作: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
虽然氢氧化钙是强碱,但由于氢氧化钙的水溶性较弱,因而其水溶液的浓度很小,碱性也较弱。非常适合对土壤进行中和!
2. 碱性土壤和酸性土壤怎么区别
1、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土壤的容重、比重、通气性、透水性、养分状况、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耕性、磁性等。
2、土壤的理化性质就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1)物理的,是指土壤的物理状况,如含砂量,松、软程度,红色或黑色,等等。
(2)化学的,是指所含化学成分,如各种元素的含量,酸碱性(PH值)等等。
3、知道土壤的理化性质,就能知道适宜栽种什么作物。
3. 酸性和碱性土壤哪个好一些
化肥中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过磷酸钙.农家肥中鸡粪、羊粪蛋都是不错的酸性肥料. 硫铵 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铵、硫酸氨 化肥具有两种不同的反应,即化学反应和生理反应.化学反应指肥料溶于水中以后的反应,如过磷酸钙的溶液是酸性,碳酸氢铵溶液是碱性,尿素、氯化钾溶液是中性等.生理反应是指肥料经过作物选择吸收后产生的反应,例如,硫酸铵,作物吸收铵离子比硫酸根离子多,从土壤胶体上代换出较多氢离子,增加土壤酸性,称之为生理酸性肥料;又如硝酸钠,作物吸收硝酸根离子比钠离子多,从根胶体上代换的碳酸根离子与钠离子结合成碳酸钠水解后产生氢氧根离子,增加了土壤碱性,所以硝酸钠为生理碱性肥料.另外有一类生理中性肥料,如硝酸铵,它们施入土壤后,土壤反应不起变化
4. 碱性土壤和酸性土壤哪个好
1、沙土是指由80%以上的沙和20%以下的黏土混合而成的土壤。泛指含沙很多的土。这种土壤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耕种时需要改良。不太适宜某些植物生长。
2、黏土,也称作粘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才具有较好的可塑性,颗粒非常小的(<2μm)可塑的硅铝酸盐。除了铝外,黏土还包含少量镁、铁、钠、钾和钙,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原料。
3、壌土,也称作壤土,是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颗粒大小在0.2mm至0.02mm之间。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适耕期长,易培育成高产稳产土壤,也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
4、酸性土是pH值小于7的土壤总称。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等土类。
5、碱性土(alkaline soil)指土壤酸碱度(pH值)大于7的土壤;亦即土壤溶液中的氢氧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实用上则指pH值在7.3以上的土壤。 一般包括石灰质土、盐土和碱土三类。
5. 酸性和碱性土壤的区别
土壤酸碱性是指土壤中存在着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表现出不同的酸性或碱性。土壤酸碱性的强弱,常以酸碱度来衡量。土壤之所以有酸碱性,是因为在土壤中存在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离子。当氢离子的浓度大于氢氧离子的浓度时,土壤呈酸性;反之呈碱性;两者相等时则为中性。
6. 酸性和碱性土壤哪个好养花
最好的办法是把土通通倒掉,直接换新山土,就是山阴松树下面的土,腐殖质含量高,偏酸性,最适宜盆花生长,有时公共单位院内长松树的池子里也是山土,呈弱酸性,还可疏松土壤,取用即可。用硫酸亚铁可以给还没有呈碱性的盆土浇施以改变PH值得,对于已泛碱的盆土作用不大,不建议采取。淘米水浇花是因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植物能吸收的,促使植物开花的磷,而不是酸。而且淘米水容易导致植物长红蜘蛛等虫子,不提倡用淘米水浇花。如果土质不是很碱或者板结,每次浇花前,用食酸加入,有一丁点儿作用。如果用雨水或者太阳暴晒的水浇花,土壤一般都呈酸性,且不宜板结。
7. 碱性土壤什么样
酸性土壤的简介
酸性土壤是pH值小于7的土壤总称。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等土类。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红色或黄色土壤的酸性土壤。当地气温高、雨量大,年降雨多在1500mm以上。这种高温多雨、湿热同季的特点,使土壤的风化和成土作用均甚强烈,生物物质的循环十分迅速。盐基高度不饱和,pH一般在4.5-6。同时铁铝氧化物有明显积聚,土壤酸瘦。可通过正确施肥,注意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可施用石灰,调节pH来减少某些重金属元素危害。东南丘陵地区的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酸性作物。
酸性土壤的形成
所谓的酸性土壤是指缺乏碱金属、碱土金属而大量吸附H+ 的pH<7的土壤,其酸性来源有:
(1) 雨水中的碳酸
(2) 微生物和植物根部代谢产物
(3) 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
(4) 硫化亚铁氧化生成的硫酸
(5)化肥分解
一旦形成酸性环境, 吸附在粘土和腐植质上的碱性金属离子和H+ 替换而引起土壤中这些金属离子的缺乏, 因此土壤呈酸性。
酸性土壤的辨别
一、看土源
一般采自山川,沟壑的腐殖土,多呈黑褐色,比较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是比较理想的酸性腐殖土。如:松针腐殖土,草炭腐殖土等。
二、看土色
酸性土壤一般颜色较深,多为黑褐色,而碱性土壤颜色多呈白、黄等浅色。有些盐碱地区,土表经常有一层白粉状的碱性物质。
三、看地表植物
在野外采掘花土时,可以观察一下地表生长的植物,一般生长野杜鹃、松树、杉类植物的土壤多为酸性土;而生长柽柳、谷子、高梁等地段的土多为碱性土。
四、看质地
酸性土壤质地疏松,透气透水性强;碱性土壤质地坚硬,容易板结成块,通气透水性差。
五、凭手感
酸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种“松软”的感觉,松手以后,土壤容易散开,不易结块;碱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种“硬实”的感觉,松手以后容易结块而不散开。
酸性土壤改良方法
1、增施农家肥,培养土壤肥力 作物种植前,以农家肥为主施足底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际微生物活动,促使土壤中难溶性矿物质元素变为可溶性的养料,达到培肥地力的效果。
2、适时增施石灰 酸性田在整地时,逐年施入石灰,每年每亩施入10至 40公斤 ,直到变为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为止。
3、种植耐酸作物 常种绿豆、油菜、荞麦、和水稻等耐酸性作物。通过整地管理使土壤活化来调整土壤酸度。
4、实行水旱轮作,改善理化性状,改进栽培技术,防止水土流失,酸性土实行水旱轮作(2至3年换一次),可以改善土壤耕性和理化性状,栽培中实行播后盖膜,调整复种方式(比如水稻—水稻—水稻,改为油菜—水稻—水稻),选用碱性肥料(如碳铵、氨水)达到改良目的。
8. 碱性土壤和酸性土壤的区别
土壤酸碱度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级:
pH值 土壤酸碱度
<4.5 极强酸性
4.5—5.5 强酸性
5.5—6.5 酸性
6.5—7.5 中性
7.5—8.5 碱性
8.5—9.5 强碱性
>9.5 极强碱性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我国西北、北方不少土壤pH值大,南方红壤pH值小。因此可以种植和土壤酸碱度相适应的作物和植物。如红壤地区可种植喜酸的茶树,而苜蓿的抗碱能力强等。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影响也很大,如中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碱性土壤中微量元素(锰、铜、锌等)有效性差。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科标检测可对土壤进行测试。
9. 碱性土和酸性土哪个好
白泥土是碱性
辨别泥土的酸碱性看土色:酸性土颜色深,多黑褐色,碱性土颜色多呈白黄浅色。看土源:采自山川,沟壑的腐殖土,多呈黑褐色。看质地:酸性土壤质地疏松,透气透水性强;碱性土壤质地坚硬,容易板结成块,通气透水性差。酸性土壤手抓不易结块;碱性易结块
10. 酸性和碱性土壤哪个好些
黑土呈中性至微酸性;红土呈酸性;黄土则可呈中性也可呈碱性。;
1、黑土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适合种植包括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
2、黄土是指在地质时代中的第四纪期间,以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适合种植土豆、甘薯、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3、红土是一种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由碳酸盐类或含其他富铁铝氧化物的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形成,适合种植多年生林木和经济林,比如马尾松、油茶、杉木、乌桕等,以及种植柑桔等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