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野牡丹(非洲野生牡丹鹦鹉)
1. 非洲野生牡丹鹦鹉
牡丹鹦鹉属于入侵物种
费氏牡丹鹦鹉(学名:Agapornisfischeri):体长一般在13-15厘米,体重50-55克。是七彩缤纷的小鹦鹉,深橙色的额头和脸颊,前胸黄色,体羽青绿色,尾紫蓝色,有一对镶着白边的眼睛,嘴鲜红色,脚灰色,鸟喙红色,虹膜棕色。经人工培养的还有多种色系的品种:如黄、白、钴蓝、紫、灰、银、乳白及杂纹等。
生活在非洲热带丛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桨果为食。在野外,该鸟常集群危害农作物及果园,遭到当地农民驱赶。由于这种鸟羽色艳丽,常被捕捉饲养,致使野生数量越来越少。分布于坦桑尼亚北部、赛伦盖提国家公园、卢旺达、布隆迪;从笼中逃脱的鸟在各地都有族群,大多栖息于坦桑尼亚、肯尼亚等沿海地区。
2. 非洲野生牡丹鹦鹉吃什么
牡丹鹦鹉吃专用的粮食呀,除了专用除了粮食外,还能给它吃葵瓜子、麻籽、黄瓜、苹果、小米、稻谷、粟子、碎玉米、黍、燕麦、花生米等食物。但油脂饲料不能喂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脱羽。青绿饲料是青菜、苹果等。青菜不能缺少,供应不足会产下不受精的卵,有时还会造成啄羽现象。
3. 野生牡丹鹦鹉长什么样子
牡丹鹦鹉平均寿命10年。
牡丹鹦鹉是攀禽类、鹦鹉科。又名情侣鹦鹉、蜡嘴鹦鹉、爱情鸟。原产非洲,现世界各地均有饲养。引进国内现有黑头和棕头两种类型。体长约15厘米,重约50克。头部黑褐色或棕褐色,嘴红色呈蜡状,尖硬善啄咬,眼周具白圈,脚为对趾,肉灰色。
雌雄鸟外观无明显区别。野生于热带丛林、草原和高原地区,常集大群活动和觅食,双翅鼓动声大迅速,但飞程不远。性情迟钝不畏人。喜食植物子实、浆果、嫩芽及各种农作物。成对筑巢于树洞中。
拓展资料
牡丹鹦鹉属于小型鹦鹉,体长平均15cm左右,体重40~50g。
牡丹鹦鹉头稍大,颈短,嘴短、宽且呈钩状,嘴红色,虹膜黑褐色,头部颜色有红、灰、黑3种,眼周及蜡膜呈白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尾短圆,呈绿色。脚为对趾型,灰色。
其中最常见的棕头牡丹鹦鹉上胸橙红色,背部和翼绿色,翅覆羽及飞羽翠绿色,翼端黑色。
野生牡丹鹦鹉栖息于热带丛林及草原中,常集群生活。鸣声嘈杂 ,双翼鼓动迅速,但飞翔距离不远。以植物的种子、果实、嫩芽为食,尤喜食各种甜浆果。牡丹鹦鹉在食性上属于硬食鸟,它们都有1个短而厚实的嘴,食时常咬剥开坚硬的种子外壳,食取种仁,一般不是将种子整粒吞食。营巢于树洞、建筑物的裂缝或岩石的缝隙内。喜欢咬剥树皮、树叶,并将其撕碎后垫入巢内。
4. 非洲野生牡丹鹦鹉视频
牡丹鹦鹉可以吃的青菜和水果是苹果、大白菜帮、胡萝卜头、黄瓜、野生青草及蒲公英。 牡丹鹦鹉亦称情侣鹦鹉、爱情鸟。属鹦形目,鹦鹉科,计有9个品种,均产于非洲。 牡丹鹦鹉在我国饲养共有3个类型:即黑头牡丹鹦鹉、红牡丹鹦鹉和黄头牡丹鹦鹉。 人工饲养环境中的牡丹鹦鹉,可饲以多种饲料,如饼干、面包、馒头、米饭、青菜、多种水果等。公园或动物园内大量饲养,可用虎皮鹦鹉混合粒料为主要饲料,同时饲予足量的青菜及水果,即可顺利达到繁殖。育雏期间加饲熟玉米粉70%,熟鸡蛋28%,骨粉2%的混合湿粉料。有利雏鸟正常成长。多种野生青草及蒲公英等,均为牡丹鹦鹉的理想青绿饲料
5. 野生牡丹鹦鹉视频大全
绿色或者黄色。
虎皮鹦鹉的价格会根据其长相不同而不同。包括鹦鹉的品种、颜色、长相等都可以决定它们的身价。很多饲养繁殖虎皮鹦鹉的朋友会发现,幼代的鹦鹉颜色和父母的颜色都会有不同的时候。这就非常有趣了,好的颜色搭配往往可是决定它们身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啊。比如说自己搭配的亲鸟是原始绿,可出生以后的雏鸟虽然也是原始绿,但是它的胸部羽毛却能是蓝色的。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