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截干处如何过度(盆景截干处如何过度施肥)
1. 盆景截干处如何过度施肥
1.埋施底肥。结合上盆或翻盆换土时施入底肥,可以一劳永逸。底肥以充分发酵的有机肥为主,如饼肥、动物蹄片或内脏、骨粉等等。上盆时把底肥撒在盆底,上面盖上一层土壤,然后再栽上树桩,不能让根系直接与底肥接触。
2.灌施追肥。树桩生长季节,根据需要而临时补充养分。一般以浇灌稀薄的速效液体肥料为主,如发酵的饼肥液、粪水、动物蹄片浸出液等等,也可以将化肥溶入水中浇灌,但每次投入量一定要少,浓度一定不能过高,防止产生肥害。追肥时应注意避开阴雨连绵、酷暑高温天气,冬季休眠期一般不施肥。追肥前应松土,以利吸收;施肥后及时灌足水。刚上盆的树桩盆景,一般要等到它根系全面恢复生机,长出新根后再施肥。对于生长衰弱、病情严重、生长不良的树桩盆景应少施或不施肥。
3.喷施叶面肥。对于花果类盆景,为了增加营养,特别是快速补充磷钾肥,常在花前、坐果后、果实膨大期,对叶片表面喷施低浓度的速效肥溶液。
4.撒施缓释肥。现在市面上缓释花肥较多,一般肥效可达2-3个月,可结合松土撒入盆土中,一年只要施1-2次即可。
2. 盆景截枝涂抹什么
柘木又名柘刺,节短枝密,叶革质,小而厚,光亮翠绿,四季常青,果大,挂果时间长,色泽金黄,树干呈黄色,树根裸露,树姿优美.生长快,便于蟠扎,病虫害少,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种.有些盆景爱好者认为柘木易缩枝,栽培成活率低,不好养护.
一、采挖
柘木一般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山坡上、溪水旁。采挖时间选在冬季和春季树未萌芽之前.此时树未萌动,树根和树枝破损处树液外流较少,便于伤口愈合。采挖时可带土,也可不带土,尽量不要损坏小根和须根。截枝和截根时可适当留长一点,待回家后再截到位,以免在运输时损坏需要的枝根。
二、栽培
采挖回来的桩材截到位后,大根截口用凿子修平,枝根截口用草木灰涂沫减少树液外流、也可将截好的桩材放室内几小时.待树液结痂后再栽植,切不可将树桩放入清水中浸泡。
枝条较大的截品用消毒后的黄泥涂抹,再用黑色塑料薄膜包裹.防止树液蒸发和日后曝晒时开裂,也可用木胶等封口。土壤选择微酸性疏松透气的腐叶土或自配的培养土栽培,这一点很重要,不透气的土会积水腐烂破损多夜的树根。
新桩可地栽也可盆栽,因柘木是浅根树种,不需要选择深盆栽植,栽植时土偏干一点较好。栽好后用透明的塑料袋连桩带盆罩住保湿,两天后浇一次透水,此后隔数天检查盆土,保持盆土湿润。
待新芽萌发后,在阴雨天揭去塑料袋,以逐步适应光照。柘木喜阳,亦稍耐阴,栽活后可放在全日照的地方养护。新桩浇水保持盆内湿润即可,成活后可按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方法进行。
柘木易在栽植后的第二年或第三年死亡或缩枝,原因是柘木的营养是对应供应的,树干的一枝死后,对应的根也逐步枯死,相反,一方的根死后对应的枝头也将枯死,所以需采取以下措施。
1、栽植时较大的根部截口要埋入盆内,用土盖住,确保大根不死,防止日后缩枝;
2、第一年新发的枝全部保留,也不修剪,促其多发根,调整树内生长机制:
3、第二年留枝时要在树干的每个方向都留枝,防止因一方无枝造成该方树干死亡。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栽植的第二年可以不施肥,第二年后可薄肥勤施。成型后,移入观赏盆中养护,为了保持树型和缩小叶片,要控制肥水。在湖北地区,冬季不需入童,冬季充分休眠便于次年挂果,大量落叶便于次年萌发更多的新枝。
三、制作
柘木生长较快,土壤肥沃的,第一年的新枝直径可达1cm以上,因第一年不修剪,防止曰后枝粗不好蟠扎,可将预留的枝头用小绳按日后蟠扎的方向拉弯,第二年再行剪扎。修剪的时间选在春季树未萌芽之前的晴天进行。
柘木可剪扎结合,头几年以蟠扎为主,剪为辅,基本成形后以剪为主,扎为辅,用金属线蟠扎时,金属线要用塑料薄膜包裹,不能损伤树皮,定型后及时拆除金属线,防止伤枝造成缩枝。柘术易于造型,枝头可扎成片状,也可剪成自然树型。
3. 盆景截枝蓄干方法图解
榕树的修剪,更形象的说是造型,要以修剪为主,绑扎为辅,一年修剪一次最佳。
榕树的萌发能力加强,修剪常年均可以进行,但一般以早春最佳。将不需要肥分叉枝、重叠枝、枯枝、病枝剪掉。
平时养护可以随时将徒长枝剪掉,保证树形美观。对于生长旺盛的枝条,可以一年剪1~2次,反复进行,不出4年,漂亮的榕树盆景就出现了。
修剪方法
修剪主要分为下面这五部分:
①摘心:这是抑制榕树长高的方法,促进侧芽平展生长,将枝头的嫩稍剪掉。
②摘芽:榕树盆景在生长过程中,枝干上会长出很多的不定芽,要随时摘芽,以免萌生过多的枝插,影响美观。
③摘叶:榕树的观赏期往往是新叶萌发期,对刚长出的新叶进行适当的修剪,有助于多次萌发新叶,叶片的颜色也会鲜艳悦目,提高观赏效果。
④修枝:榕树盆景常常会长出许多的新枝条,修剪的方法要根据树形和自身的审美决定,若你觉得这个枝条的生长阻碍了整体造型,就可以将其剪掉。
⑤修根:翻盆时要及时修根,根系太长或则太密,要进行修剪。根系未布满盆底的,可以选用原盆,不需要修根;根系已经长满,要换大一点的盆,并疏剪密集的根系,去掉老根,保留少数新根,重新栽种。
4. 盆景截根怎样处理
1、栽培:一般来说,普通的黄杨盆景2年换一次就足够了,但是想制作提根式黄杨盆景却不一样。因为提根式黄杨树桩的根往往是通过有计划的培养,然后逐年进行翻盆、换土、再到换盆等一系列工作,在此过程中通过整理根系,从小苗开始培养,选择根系发育好的,不断进行培养定型,使根系逐步露出土面。从培育时间来看,相对于黄杨盆景来说要长一些,所以市场价格也要贵一些。
(1)栽培方法:提根式盆景的培育制作方法有很多,但不是每种树形的盆景都适用,像常见的提根方法有四种,深盆高栽奎土法、浅盆套筒填土法、树桩截根培养法、抱根式提根法。考虑到黄杨盆景生长缓慢,其次后期生长须根太多,为了方便根系修剪定型以及换盆工作,我们可以选择浅盆套筒填土法来进行制作培育。
(2)、栽培过程:在制作提根式黄杨盆景上,我们大多采取浅栽高围,冲水淋根,逐年裸露根系的一种模式。
①先在野外或者市场上获取那些底部根系比上部根系粗壮、接触土壤部位扎根比较稳健、有力度的且过渡比较自然的,没有重叠根和交错根的黄杨老桩,然后观察根系,根据想要的形态进行初步定型。如果是从小苗培养的话,则需要对根系进行不断调整、矫正和取舍,从而形成稳定的根盘。
②初步形成根盘后,我们可以使用限根器(一种培育根系的黑色塑料套筒),在根系周围进行高围覆上疏松肥沃沙土开始栽培。待其完全发芽存活后,逐渐撤除上部的沙土。
③这样生长2-3年,根系就会逐渐开始露出来,在此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对根系不断调整、换盆,还有就是修剪和换土以外,还要对上部枝干和叶片修剪盘扎,使其保持良好的外观。
④等到根系培养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外形),我们就可以把黄杨桩体从限根器脱土换盆、冲洗取出。再重新修剪根系和造型,再重新换新盆,这样一盆提根式黄杨盆景就制作完成了。
对提根式黄杨盆景进行盘扎
2、洗根:洗根这个过程一般发生在定型培育好的黄杨根系桩体上。因为洗根一般是后续工作,但是这个过程重要。因为对于提根式盆景来说,根系作为主要观赏点,如果在这个地方出错,那么之前所做的努力就白费。一般洗根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桩:在选桩这块, 我们尽量选择从小培养定型的、根系长的好、且细根发达的黄杨桩体。
(2)、脱土:将桩体周围的限根器用剪刀拆除,拆掉后将根系周围的土用小铲刀慢慢剥落,在剥落过程中尽量不要损伤根皮,保证根系表面完整。
5. 盆景截干比例
1、截干时间
一般苗木修剪多在休眠期的时候,也就是秋季苗木落叶后到春季萌芽之前这段时间,盆景截干也可以在这个时间段进行。对于落叶树种,秋冬季节只有枝干,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也不会损伤树势,苗木恢复比较快。
2、截干方法
截干之前要先观察苗木的长势,分析其树形和关于造型的一些设想,然后再开始截干。确定好盆景的观赏面,然后将不理想的树干截断,保留长势旺盛的侧枝或者是主干上的芽点,方便后续培育侧枝。
3、蓄枝方法
将保留的侧枝攀扎起来,定向培养这些侧枝,当枝条长到所需要的粗度时,进行强度剪截,和上一次截干的方法一样,保留适合的第二节枝,待第二节技蓄养到所需要的粗度时,再进行修剪,重复几次之后盆景就有了完美的造型。
6. 盆景截杆方法
春季。
所谓“蓄枝截干”是盆景树木的枝(干)长到一定的粗度后进行强度的剪截,然后在枝(干)上选留角度位置合适的新枝,待这些新枝(干)蓄养到适当的粗度后再进行剪截,这样年复一年的再蓄枝再截枝使其逐步形成树冠。
采用这种整形的方法,枝干和叶比例恰当,上下均称,枝干瘦硬如曲铁,树形顺其自然,不拘格律,“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