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花卉资源收集与保护(花卉资源的多样性)
1. 花卉资源的多样性
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一)筑山
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山”虽然有真山,但多为假山。包括土山、石山及土石山,能够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的假山,主要是指石山,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一个突出标志。为表现自然,叠山是造园最主要的要素之一。山景要有峰、谷、洞、石等形态组合,园林设计可选择不同造型、色泽、纹理的块石,创造小尺度自然的峰、峦、岭、洞、谷、悬崖、峭壁等景观。在堆积章法和构图上,要体现天然山岳的构成规律及风貌,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因此,成功的假山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缩写,是在小地段内展现出的咫尺山林和千岩万壑。
叠石是我国古代园林造景的基本要素。叠石一般用三种岩石,它们是太湖石、黄石和宣石。太湖石玲珑剔透,黄石浑厚粗犷,宣石质地如雪故称雪石。著名的太湖石叠石有苏州的留园三峰,黄石叠石有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洞,宣石叠石有扬州个园的冬石雪狮。
我国有“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之说。扬州个园的假山分为三大区域,分别用太湖石、黄石和宣石叠成,一园三色假山,手法不同、风格各异,总体设计却一气呵成,立意之精巧,气势之深雄,充分体现了我国园林堆山叠石的高超技艺,因此有“扬州个园以山胜”之美誉。
(二)理水
园林中的各种水体,是对自然界中河湖、溪涧、泉瀑、渊潭的艺术概括。理水是按水体运动的规律,经人为抽象概括,再现自然的水景。水是园林中的血液,为万物生长之本。水体给人以明净清澈的感受,起到调节精神的作用;同时能改善土壤和空气湿度,使花木茂盛;还可与园林其他要素协调对比,产生湖光山色、波光倒影,使景色更丰富生动。
水景组织要顺其自然,静态与动态序列布局,取决于地形,并经艺术处理,大片洼地成湖泊,窄细之谷为溪涧,狭长水体为河流,泉瀑积聚为渊潭。水面形状要自然,水贵在曲,即使小水面,也要曲折有致、有聚有分、有急有缓、有瀑有流,并用山石点缀岸矶港汉,制造水口以显示水有源头。水面处理要分聚得当,水面小要聚,增加辽阔感;水面大要分,使水景丰富;稍大水面,则筑堤岛或架设各种桥梁。水体要流通灵活,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则全园生动。水景要同其他要素配合,相互衬映。古代理水之法有掩、隔、破,以建筑和植被将曲折池岸加以掩,架桥、垒堤、浮廊、置石分割水面加以隔,水面很小时用怪石、林木、野藤加以破。
(三)建筑
我国古代园林建筑集观、行、居、游等功能于一体,建筑系列主要有厅堂、馆轩、亭台、楼、阁、榭舫、廊桥、房斋等,在园林建筑中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创造了建筑融于自然和表现自然的和谐。
建筑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学与观赏价值远远超过本身的价值,因此园林建筑规划设计和创新思想独具风格:一是园林建筑“点景”的布置,往往是入画的重点,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构图的中心,也是园林的主要景观,多布置在临水的观赏区;二是园林建筑“观景”的布置也是入画的主题,其位置、大小、朝向、高低、虚实、开敞,决定观赏者是否取得最佳观赏效果,如轩多建于高敞处,便于观赏者观赏四周的景色;三是园林建筑“观赏路线”的穿插布置也很重要,具有导景、观景及连接建筑的组织作用,如廊和桥是连接两个景点或景区的景观线,也是观赏的重要景点,并起到分割空间、增加景深的作用。
建筑虽然是景点上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愈多愈好、愈高大愈好,而是以少胜多、以小胜大。园林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宜散不宜聚、宜隐不宜显,不追求严整、对称、均匀,而要依山就势、因山就水、高低错落、自由随宜。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上,与宫殿和寺庙不同,除庭院外没有明显的中轴线,布局曲折自然、灵活多变。园林中的厅、堂、馆、亭、台、楼、阁、殿、轩、榭、坊、斋、桥、廊、假山、水池、园门、园墙、园路等,在构景时均应精心设计,并和自然环境相适应,使建筑融于山水园林之中。
(四)植物
植被以树木为其主调,不讲究成行排列,也不以多取胜,往往三株五株,或丛集,或孤立,或片状,或带形。物种选择要有地方特色,既有独特个性,又适应区域的生态条件。强调花木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乔木、灌木、草丛、攀缘、水生、花卉等,并注重物种和群落的自然配合,提倡物种的多变和不对称的均衡。生物自然生长有明暗、疏密、枝叶、花形、果形、色香、高低等生态变化,应构建出乔灌木草不同季节的景观特色。总之,设计要顺应自然规律、适宜地方气候,取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通过改造提炼,使人们身在其境,联想到大自然风华繁茂的生态环境。
园林花木功能配置:花木可单独构成景色画面,如单株海棠、玉兰、荷花等,进一步点明主题,如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竹象征人品清逸高尚;花木可围合空间,院落与院落、区内与区外,可用密集树丛划分,或用树丛遮掩屏蔽;花木是对比的参照物,如突出景物的高耸挺拔;不同品种的花木,可组织环境各异的道路;花木是陪衬各种园林要素的普遍素材,如陪衬山水、建筑等,使景物构图生动、层次丰富;花木选择的要求是造型美、颜色美、气味美,同时也易引来昆虫和飞禽;花木不仅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体现园林主人所追求的意境。
园林花木特色配置:花木主要具有主景、衬景、地方特色和季节性特点。主景多以乔木孤植为主,若选灌木为主景,多以丛植和群植;花木作陪衬景,则疏密相间、高低错落、色调相宜;园林花木应以地方特色为主,土生土长的花木成活率高、生长快、适应性强,园林不是植物园,园以景胜,景以园异;花木配置要四季常新,种植要考虑时令变化,使园林景观四季不同。
(五)匾额、楹联、刻石
匾额俗称“匾”,指悬置于门楣、厅堂等之上的题字牌。园林中的匾额主要用于题刻园名、景名、颂人、写事等,多悬挂在厅堂、楼阁、馆轩、亭斋等处。楹联是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多置于厅堂、馆轩等楹柱上。其作用不仅能帮助人们赏景,而且其本身也是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匾额和楹联是和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古代园林独到的造园要素,它渗透着语言的思想性和文学性,蕴含着创作者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艺术追求,精辟地概括了园林景致的意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
刻石包括摩崖石刻、岩画、石碑、经幢等。我国古代园林刻石多为园林历史的记载,景物景致的题咏、名人轶事的源流、诗赋画图的表达等,是一部园林史和美学史书,也是一部引导观赏者赏景的导游书稿,同时还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花卉资源的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对环境的作用有哪些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一是丰富性。云南省总面积占全国4%,而各类物种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以上,药材、花卉、菌类的种类居全国之首,珍稀物种资源占了全国的67.5%,居全国第一位,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而独特,堪称世界生态类型的缩影。
二是独特性。云南省也是我国特有属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拥有一大批物种孑遗种、独特种和古老种。
3. 花卉资源的多样性主要包括
中国具有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它有如下特点:
(1)物种丰富。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其中在全世界裸子植物15科850种中,中国就有10科,约250种,是世界上裸上植物最多的国家。中国有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种数近14%。
(2)特有属、种繁多。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约173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种数的57%以上。6347种脊椎动物中,特有种667种,占10.5%。
(3)区系起源古老。由于中生代末中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受大陆冰川的影响,许多地区都不同程度保留了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部分。如松杉类世界现存7个科中,中国有6个科。动物中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等都是古老孑遗物种。
(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中国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品种分别达5万个和2万个。中国有药用植物11000多种,牧草4215种,原产中国的重要观赏花卉超过30属2238种。中国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共有1938个品种和类群。
(5)生态系统丰富多彩。中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如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各种类型,由于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又分各种亚类型599种。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目前尚无统计数据。
4. 花卉资源的多样性包括( )
热带雨林气候
【位置】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我国的南沙群岛就属于这种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多雨,无干季;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主要花卉】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常见的种类有兰科、凤梨科、芭蕉科、棕榈科、天南星科、蕨类植物等,诸如芭蕉、凤梨、龟背竹、观音莲、滴水观音、棕榈、榕树、凤尾蕨、石斛、附生兰、食虫植物等等。
5. 花卉资源的多样性是什么
1.品种多
凤仙花的种类有很多,可以根据植株的高度,将它划分为顶头凤仙、龙爪凤仙以及矮生凤仙等。顶头凤仙也叫做拦头凤仙,它属于凤仙花的一个变种,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花主要是长在主茎以及分枝最上方的部分。2.重瓣凤仙花
这种凤仙花开花的时候,花朵比较大,而且都是重瓣的;龙爪凤仙,也是其中的一个变种,这种凤仙花的侧枝往外蜿蜒,主要是水平延伸的;还有一种矮生凤仙花,它的植株比较矮小,只有20到30厘米高。3.观赏性花卉
我国很多地区的庭院中,都种植有凤仙花,它是一种很常见的观赏性花卉。凤仙花开花的时候,姿态就像彩凤一样优美,既优雅又抚媚,看上去特别美丽。如果想要欣赏凤仙花的话,早晨是好时间,凤仙花在早晨的时候娇艳欲滴。4.花期长
因为凤仙花的花期长,品种丰富,花色丰富,所以还是装点花坛以及花境的理想材料,也可以将其作为切花材料栽培。
6. 花卉资源的多样性花卉学
校园中的全部花草树木,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它虽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有机体构成,但仍是一个具有一定成分和外貌比较一致的组合体。一个群落中不同种群不是杂乱无章地散布,而是有序协调的生活在一起。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的生长形式(如森林、灌丛、草地、沼泽等)和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组配和种类结构)、优势种(群落中以其体大、数多或活动性强而对群落的特性起决定作用的物种)、相对丰盛度(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比例)、营养结构等。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