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造林技术(油松的种植与管理)
1. 油松的种植与管理
栽种油松应在春、秋两季进行,它会更好的成活。出苗率也会比其他季节高。相对来说,春季会更适合,若要选在春季的话可选择3月份。种植的时候要选用健康的种子,上面不能有病虫害。而且,在种植之前还要进行催芽,这样种植后出芽速度会快一些。
2. 油松种植方式
移栽油松要带土球,勿伤顶芽。栽后连浇2次水,7天以后再浇1次。成活后要保持土壤疏松,树根周围的土壤切忌行人踩踏,以免土壤板结,影响油松根部生长,雨季要及时封坡排涝。
生长不良的老树,在秋末,可于树盘内开放射状沟,埋入成捆的枝条,并施用有机肥或腐殖酸类肥料,每株50~150千克,埋土后浇水。油松不宜多浇水,春季干旱时可浇水2~3次,11月中旬灌冻水。
3. 油松生长环境
油松,强阳性树;适干冷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干旱贫瘠土壤,喜生于中性、微酸性土壤中。深根性树种,有菌根菌共生,寿命达数百年,易受松毛虫为害。
油松树形优雅,四季常青,挺拔苍劲,可做行道树、庭荫树和风景区绿化树种,适于独植、丛植、纯林群植和混交种植。在古典园林中常作为主要景物,一株即成一景,也可作为配景、背景、框景等。
4. 油松种植栽培技术规范
答:10公分油松一天能种10到20棵。
油松是松科针叶常绿乔木,它的树干高度可达30米左右,树皮为灰褐色,它的大枝平展,且向上生长,枝叶浓密,四季常绿,看上去有一种长盛不衰的感觉。油松的观赏价值很高,且适应能力强,在园林绿化中可独立成景,也可成片种植。
5. 油松栽培管理要点
养殖方法:生长期需要阳光。土壤:疏松肥沃含有机质,可以直接购买市面上的培养介质,也可以自己配置疏松肥沃的营养土。夏季要注意喷水降温或者适当遮阴,保持通风。
6. 油松的种植与管理方法
秋季油松栽植深度在20cm~30cm。
种植技术1、整地施肥:油松树苗在育苗前必须整地。苗圃整地以秋季深耕为宜,深度在20cm~30cm,深耕后不耙。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每公顷施入堆肥、绿肥、厩肥等腐熟有机肥40000kg~50000kg,并施过磷酸钙300kg~375kg。再浅耕一次,深度在15cm~20cm,随即耙平。
2、临时假植:油松树苗在起苗分级后,应及时进行栽植或外运。不能立即栽植或外运时,要进行临时假植。假植时,开一条与主风方向相垂直的沟,沟的深度和宽度各为30cm~40cm(按苗根长短和苗木数量确定)。假植时苗木稍倾斜摆放,用湿土覆盖根系和苗茎的下部,并踩实以防透风。若假植时间超过3天,应灌水或向苗干喷水保湿。
3、越冬假植:油松树苗要在秋季起苗,翌春栽植的苗木,应挖假植坑进行越冬假植。坑宽100cm~300cm,坑深40cm~60cm,坑的具体深度、宽度和长度根据苗木根系长度和苗木数量而定。油松幼树病虫害防治:油松针锈病:以菌丝在油松针叶中越冬,主要危害油松针叶,引起针叶枯黄早落,使新梢生长缓慢或死亡。在树冠下部发病较重。8月中下旬油松发病季节喷洒1:1:170的波尔多液、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5%粉锈宁1000倍液,隔半月1次,共喷2次~3次。此外,避免营造油松和黄波萝的混交林。
7. 油松栽培技术
油松能最高可以长到30米。
油松每年的生长高度都是不同的,在刚种植一两年时,生长的速度会慢一些,后期长势是比较快的。正常情况下,油松每年只会长高20-60cm不等,有时长势可能会快一些,而树高通常是在25-30m左右,胸径就可以达到1m左右。在4-5月份的时候会开花,果实成熟则是在10月份的时候。
8. 油松的栽植与养护
1.5米
定植时间以春季3~5月中上旬、雨季7~8月份、秋季10~12月上旬移栽。油松苗木应尽量在24小时内栽植完毕,栽植不上的要进行假植处理,并做好土球的保护,当土球破损严重或散球时,应禁止栽植。栽种时,扶正踏实回填土,浇透水,行距为20〜25cm,土层覆盖厚度保持在1〜2cm,种植密度为225〜300kg / hm2。
油松苗需要定期除草,确保每年3次,以促进幼苗生长。
油松旺盛的侧枝修剪通常在冬季幼苗的休眠期进行。正确合理的修剪方法不仅可以防止树皮受损,而且可以促进幼苗生长。修剪周期通常为每5年一次,然后在15至25年后,修剪间隔以防止树木与新苗之间的竞争。此外修剪时,可以去除杂乱枝、病虫枝、疏除生长方向不合适的旺长枝
9. 油松种植密度
10~15左右成材
松树:是松科、松属植物。世界上的松树种类有八十余种,松树主要分为马尾松、油松、白皮松、罗汉松、华山松、大别山五针松、红松、赤松、黑松、黄山松、云南松、金钱松、樟子松、雪松等。如分布于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