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害虫(棕榈虫子长什么样)
1. 棕榈害虫
棕榈树叶子发黄干枯,可能是湿度、温度、光照、霉菌、害虫、养分等多种原因:
1.水浇得过多过勤会使盆土长期过湿,甚至积水,土中缺氧,致使部分须根腐烂,阻碍正常呼吸和吸收养分,引起叶片逐渐变黄脱落。
2.长久脱肥,或久未换盆换土,土中氮素等营养缺乏,导致枝叶瘦弱,叶薄而黄。另外施肥过量也会出现新叶肥厚、凹凸不平,老叶干尖焦黄脱落。遇此现象应立即停止施肥,增加浇水量,并去掉部分陈土,换入新的培养土,进行正常管理。
3.夏季炎热高温,如将性喜凉爽的花卉,如君子兰、仙客来、四季海棠等放置在高温处让阳光直晒,极易引起幼叶叶尖或叶缘枯焦,或叶片脱落。而到了冬季室温温度过低,对从南方引进的常绿花木,受到轻微冻害,叶子就会发黄,如果室温过高,植株蒸腾过盛,根部水分养分供应不足,也会使叶片变黄。
4.北方多数地区土壤及水中含盐碱较多,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如山茶、杜鹃、兰花、含笑、栀子、桂花、株兰、白兰、广玉兰等,由于土中缺乏植株所需吸收的可溶性铁元素,叶片就会逐渐失绿变黄。由于南方土壤偏酸,镁元素易流失,植株缺镁也常表现出老叶叶脉之间失绿发黄。
2. 棕榈虫子长什么样
说起槟榔虫,先得从槟榔树说起。槟榔树,棕榈科,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海南,云南,台湾等地都有栽培。树干不分枝,能长到15米高。槟榔树树干,最粗如碗口,留有生长时叶子掉落后留下的一环一环的白色痕迹,与水相映,十分美丽,非常壮观,也是热带雨林的明显特征。
槟榔树多须根,区别于北方的实根和芭蕉一条根。其根类似北方养的君子兰的根
3. 棕榈树虫害
作为经济作物栽培的定植株行距以6米*9米为宜,即1亩种12--13株。作为绿化观赏用苗的生长,则以株行距2米*3米即可.定植时要选择土层深厚,表土疏松,底土轻黏,排水良好的沙子壤土,并改良土壤至pH4--6。定植时要施足基肥,且宜在雨季初期进行。定植后2--3年内,幼龄树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常见病虫害有茎腐病,芽腐病以及刺蛾,象鼻虫等,要注意防治。
4. 棕榈害虫象甲种类
棕榈象重点危害棕榈类植物。主要包括:椰子、油棕、王棕、槟榔、鱼尾葵、加那利海枣、刺葵、银海枣、伞杆顶棕榈、越南蒲葵、糖棕、酒瓶椰、伞杆顶棕榈等,对10年以下树龄的幼年棕榈类植物(尤其是椰子)危害最大,一般较少危害30年以上树龄的老树
竹虫是竹象甲的幼虫,主要危害竹笋竹子类,红棕象甲成虫幼虫和竹象甲成虫幼虫长的差不多,主要区别是寄主不同。
5. 棕榈科害虫
1、天牛类:
天牛在蛀干害虫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所有蛀干害虫中最难防治的虫害,危害健康木或衰弱木,成虫补充营养啃食树皮,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造成生理上和工艺上的损失。
3-5月份幼虫还是危害,6、7月出现成虫,啃食叶片或嫩皮补充营养,5-7天即产卵,多产于2年生枝条上,7月为产卵盛期,8-10月份又出现一波幼虫危害高峰期。
容易蛀干的天牛种类主要有:引光肩星天牛、桑天牛、青杨天牛、青杨脊虎天牛、松墨天牛、锈色粒肩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红缘天牛、桃红颈天牛等等。
2、小蠹类:
一般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全部飞出,成虫有在原坑道或新蛀道内有补充营养的习性。危害全株,其坑道为复纵坑,很长,在立木上为一上两下。子坑道为横向。每年成虫先蛀侵入孔,在树皮下筑交配室。在树干上以胸高2米范围内最多。
3、象甲类:
杨干象:主要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取食为害,蛀孔处常常有红褐色的树液流出,虫道也如油浸状,并且该处的树皮常常裂开,形如刀砍状,有时树皮脱落形成伤疤,成虫具假死性。
红棕象甲:主要危害椰子、油棕、枣椰、糖棕、甘蔗、龙舌兰。以幼虫蛀食茎干内部及生长点取食柔软组织,造成隧道,导致受害组织坏死腐烂,并产生特殊气味,严重时造成茎干中空,遇风很易折断。
椰心叶甲:椰心叶甲以成虫、幼虫2种虫态危害寄主尚未展开和初展开的心叶,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该虫幼虫孵化后,沿箭叶叶轴纵向取食叶片的薄壁组织,在叶上留下与叶脉平行、褐色至深褐色的狭长条纹,严重时食痕连成坏死斑,叶尖枯萎下垂,整叶坏死,导致树势减弱、果实脱落、茎干 变细,直至植株死亡。成虫一般产卵于棕榈科植物未展开的心叶,卵上常覆盖排泄物或嚼碎的叶片。
臭椿沟眶象:又名椿小象,属鞘翅目象甲科昆虫。主要蛀食危害臭椿和千头椿。初孵幼虫先危害皮层,导致被害处薄薄的树皮下面形成一小块凹陷,稍大后钻入木质部内危害。沟眶象常与臭椿沟眶象混杂发生。幼虫主要蛀食根部和根际处,造成树木衰弱以至死亡。
4、螟蛾类
一般幼虫在树干(第一年)和土中(次年,幼虫老熟后入土)。6月出现成虫,有趋光性,产卵于粗枝树皮粗糙处。幼虫蛀入枝、干和根颈的本质部内为害,蛀成不规则的坑道,造成树木的机械损伤,破坏树木的生理机能,使树势减弱,形成枯梢或枝、干遇风折断,甚至整株死亡。常见种类有:白杨透翅蛾、木蠹蛾、咖啡豹蠹蛾、螟蛾。
5、白蚂蚁类(黑翅土白蚁)
此虫营土居生活,是一种土栖性害虫。主要以工蚁危害树皮及浅木质层,以及根部。造成被害树干外形成大块蚁路,长势衰退。当侵入木质部后,则树干枯萎;尤其对幼苗,极易造成死亡。采食危害时做泥被和泥线,严重时泥被环绕整个干体周围而形成泥套,其特征很明显。
6、吉丁虫类
又称爆皮虫、串皮虫、板头虫、梨吉丁等。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杏、山楂等果树,其中梨树受害重,全国各梨产区均有发生。以幼虫在形成层和木质部之间纵横蛀食,破坏输导组织,造成树势衰弱,树干逐渐枯死,以致全树死亡。一般管理粗放,树势衰弱,伤口多的树受害重,树势健壮受害轻。
7、茎蜂类:
月季茎蜂(Neosyrista similes M.)又名钻心虫,属膜翅目、茎蜂科。分布华北、华东各地。主要危害月季、蔷薇、玫瑰、十姐妹、白蜡等花木。以幼虫蛀食花卉的茎干,常从蛀孔处倒折、萎蔫,对月季危害很大。
6. 棕榈病虫害防治
可以养花
棕榈丝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脱碱处理,就是用清水浸泡,去掉盐分,被用来制作各种园艺工具,这些纤维作为覆盖物可以抑制杂草,避免病虫害的滋生,还可以适当控制钾元素和钠元素的含量。
如果土壤中钾元素和钠元素的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无法吸收镁元素和钙元素,也会导致土壤缺乏某些元素,如铜元素和铁元素。
7. 棕榈病虫害
分布与危害
病菌除寄生散尾葵外,还危害假槟榔、鱼尾葵、软叶刺葵、大王椰子等棕榈科植物,并引起类似症状。
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出现黄褐色小点,渐扩展为条斑,并可汇合成不规则的坏死块。叶尖、叶缘最易受害,严重发病时,多数叶片有一半以上干枯卷缩,如被火烧;病斑中心暗色或灰白色,边缘有深色线条围绕,后期病部散生椭圆形小黑点
病原
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的PestalotiapalmarumCooke引起散尾葵叶斑病。病部上的小黑点即使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先埋生后外露;分生孢子椭圆形至棒形,有4个横隔,分成5个细胞,中部的3个细胞褐色,两端的细胞无色,顶端有2~3根鞭毛,长约8~15微米;基部细胞有小柄。
发生规律
病害一般5~11月发生。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扩展蔓延。
防治方法
(1)加强苗圃管理:育苗期间要适当荫蔽避免暴晒。
(2)合理施肥:不要偏施氮肥,宜增施钾肥。
(3)适时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克菌丹可湿粉剂300~5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可湿性粉剂400~650倍液,每周1次,连续几次,可以有效地防治此病。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