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尺蠖卵(大叶黄杨尺蠖幼虫)
1. 大叶黄杨尺蠖幼虫
冬青苗主要容易染发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1、黄杨尺蠖:
症状:幼虫群集叶片取食,将叶片吃光后啃食嫩枝皮层,导致整株死亡。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成虫白天栖息枝叶隐蔽处,夜出活动、交尾、产卵,卵产于叶背,呈双行或块状排列。卵块数十至百余粒。卵孵化多在早晨5:00-8:00,群集叶背危害,咀食叶片、嫩枝皮层,老熟幼虫吐丝飘落入土化蛹。成虫飞翔力不强,具较强的趋光性。
防治方法:
①成虫羽化期,利用灯光诱杀。
②利用成虫飞翔力不强,早、晚集中在寄生植物上、下部的特性,以简单器具捕杀。
③在成虫产卵的高峰期,铲除根际周围杂草上的卵块及初孵幼虫,冬季翻耕根际土壤,可杀死越冬虫蛹。
④幼虫危害期,喷施50%亚胺硫磷乳剂2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
2、白纹羽病:
症状:病根腐烂,表面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网状菌丝,病皮易剥离,病皮与木质部之间有时产生黑色球形小颗粒,为病菌的菌核。得病小叶黄杨叶片发黄,枝条枯萎,
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
②发现得病小叶黄杨,扒开根部土壤,剪掉病根,在伤口处涂1:1:100倍波尔多液,然后用40%五氯硝基苯药土(药、土比例l:80)施于根部,进行土壤消毒。
3、根结线虫病
症状:根部生有许多与根颜色相似的小瘤子。
防治方法
①用3%氯唑磷颗粒剂,或用10%克线丹颗粒剂,每亩用5至7kg,进行撒施或沟穴埋施,可防治各种线虫。
②用10%克线磷颗粒剂,每亩用3至5kg,在生长期均可进行沟施,穴施,撒施,也可把药直接溶入水中,再添加尿素少量一同浇灌,其效果更佳。
4、炭疽病
症状:是由真菌引起,叶片或枝上出现斑点病斑上常有轮状排列、突破病部表皮的小黑点。
防治方法:每隔7至10天喷施1次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续喷2至3次。
另外还有介壳虫可用人工刷洗杀之,或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叶斑病可用6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而黄杨斑蛾则可用90%敌百虫原药1500倍液喷杀。
2. 大叶黄杨尺蠖图片
春季彩叶北海道黄杨(黄金甲)长新叶时,偶有蚜虫发生,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影响美观。一般采用吡虫啉一遍防治即可。
3. 大叶黄杨尺蛾
大叶黄杨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常见的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1、大叶黄杨白粉病。主要危害大叶黄杨叶片,发生严重时,也可感染新梢。病菌在深秋和冬季产生灰色膜状菌层越冬,翌年4月初在气温18℃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0-85%,即大叶黄杨新梢展叶期,老叶上的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靠风传播至新叶并在上面萌发,产生芽管,最后侵入组织。初感染的新叶先褪绿产生黄斑,然后在叶片上散生许多圆形小斑,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逐渐扩大,并相互愈合,变成不规则的大斑。由于此菌在寄主枝叶表面寄生,产生吸器深入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因此新叶受侵染后,常出现萎蔫失水症状,叶片变薄、皱缩,病梢扭曲、萎缩。 防治方法:⑴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⑵于发病初期,交替喷施25%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若病情严重,必须进行修剪,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
2、大叶黄杨褐斑病。以菌丝体和病子座在病斑部越冬,每年5月下旬,气温上升到25℃左右时,老病斑病子座产生分生孢子开始初侵染,一般先侵染下部老叶,老叶受到侵染后,叶片上初生褐绿色小斑,逐渐变黄而转化为褐色,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可连接成片,中部呈灰白色,边缘有浅褐色稍隆起的环纹,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一旦条件适合,继续进行再侵染,6月上旬至7月中旬是其病害扩展盛期,10月以后进入休眠期。 防治方法:⑴选取健壮无病苗木栽植。⑵于6月上旬至7月,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预防,降低发病率,每10-15天喷1次,连喷3次。⑶冬季将落叶清除集中烧毁。
3、蚜虫。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部吸汁为害,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易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变黑,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一般一年发生10代左右。 防治方法:⑴保护瓢虫、大草蛉等天敌。⑵药剂防治:可选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2000-3000倍吡虫啉粉剂喷施。
4、日本龟蜡介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 形态特征:雌成虫,蜡壳灰白或略呈肉红色,椭圆形。雄成虫,体深褐色或棕色,头和胸部背板较深。若虫,蜡壳卵圆至椭圆,背部微隆起。 防治方法:⑴检疫措施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⑵加强园林养护管理。通过养护管理,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实行轮栽,及时清园,将落叶、杂草、病虫枝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性。合理修剪,增加通风透光,改变介类害虫的生存环境,削弱其繁殖力,减少危害。⑶药剂防治。虫口密度不高时,可用软刷蘸少量敌敌畏加水(1:50-100倍液)抹杀或摘除受害枝条集中烧毁。若虫盛发期,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溴氰菊脂25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3次。⑷保护寄生蜂等天敌。
5、大叶黄杨尺蛾。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表枯枝落叶层越冬。越冬代成虫4月初开始羽化,中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后1-2天产卵,4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卵期6-7天。第1代幼虫在4月下旬-5月中旬危害,第2代幼虫出现在6月中旬-7月上旬,第3代是8月上旬-10月上旬。个别幼虫在9月上旬就入土越冬。一年中以4月下旬-5月中旬、8月下旬危害最重。该幼虫孵化后3-4小时便群集在寄主叶背面剥食叶肉,3龄后分散取食叶片。
4. 大叶黄杨叶子长度
优点:大叶黄杨木价值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作为优良绿化植株之一经常被种植在街道、公园以及河岸两旁,不仅能起到装饰作用,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另外它的经济价值也比较的高,养殖30年左右的大叶黄杨可卖到上万元,长度100厘米的木材可卖到900元左右。
缺点:适应能力不太强。
5. 大叶黄杨的病虫害防治
是,用灭蝇胺,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非常有效。
黄杨在开花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养分,从而使得植株叶片变黄掉落,而且黄杨的花朵观赏价值较低,养殖黄杨时,需要在植株开花后,立即将其开放的花朵摘掉,并且要使用剪刀将开花数量较多的花枝剪掉,促进黄杨健康生长。
6. 大叶黄杨虫害病
白粉病是金边黄杨常见的病害苗,主要危害叶片,对正常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发生这种病害,可以对枝叶进行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效果,避免病虫害的蔓延。
叶斑病也是危害金边黄杨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会导致叶片脱落、枝桠枯萎、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苗。如果养护过程中遇到这种病害,就需要及时防治,剪掉病枝,销毁处理。
茎腐病主要危害金边黄杨的叶片,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病虫害,发病会使叶片变色,失去原有的光泽,一般这种病的病症还是比较明显的,会随着温度升高加剧,所以到了夏季需要特别注意。
7. 大叶黄杨的常见病虫害
黄杨枯萎病的症状:患病的大叶黄场最初只是个别枝条的上部叶片青干失水,继而整个枝条和全株叶片枝条呈青枯失水状。发病后期,叶片呈黄白色,染病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大叶黄杨枯萎病是近年来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其特点是发病猛,传染速度快,对绿化效果影响大。
这种病虽然顽固,若能采取正确措施,针对病原,多管齐下采取措施还是能够取得令人满意防治效果的。
8. 大叶黄杨直径能长多大
黄杨一年生长20厘米。
黄杨生长周期是12年左右,黄杨适宜的长的温度是12~32℃,每年的春天2月中旬~3月初这个时段发芽,但各地温度环境有差异,所以发芽的时节也有不同。
中国温暖的地方的黄杨多数都在2月前后开始生长,而江北的早春到的比较迟,黄杨多在2月中旬~3月初生长。黄杨可用在住宅绿化,街道绿化,阻隔带,围挡,
9. 大叶黄杨尺寸
最大的小叶黄杨树有6米高25cm粗。该树座落在南京。
小叶黄杨,树叶形态根据种类各不一样有区别,有一些很细很长,有一些比较圆,小叶黄杨花蕾色彩是增加,如国旗红,红色,黄色,白色等,开花的时间非常长,花量巨大,每年的是花开的时间时候从6月到8月中旬,花种9~10月成熟,有较高的出芽水平。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