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花卉发展(中国花卉发展)
1. 中国花卉发展
气候特点
1、类型: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2、特点: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①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红河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②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③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降水量最多是6~9月份四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不仅如此,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
可以种植大玫瑰、月季、蝴蝶兰、郁金香、菊花、玉兰、樱花、海棠、杜鹃、荷花、山茶、梅花、油菜花。
2. 中国花卉发展进程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展园建设和展区布置已基本完成,具备了开幕的条件。按计划,第十届花博会将于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在上海市崇明区举办。
中国花卉博览会是由国家林草局、中国花卉协会和承办地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花事盛会,每四年举办一届。自1987年以来,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顺德、四川温江、北京顺义、山东青州、江苏常州、宁夏银川等地成功举办了九届,打造了多处独具特色的花卉旅游胜地和群众休闲场所。
花博会主题特色鲜明,展示内容丰富,活动亮点纷呈,引领着花卉新优品种、技术成果和室内外景观趋势,促进了花卉业交流合作,带动了花卉研发、生产、加工、包装、物流、交易等全产业链的发展,对于引导大众花卉消费、传播普及花卉文化、加速我国现代花卉产业发展的进程、推动举办地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中国花卉发展史
根据汉朝《史书》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帝国,汉朝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古波斯、天竺,到了印度后成为佛教圣花,之后随印度佛教传到福州。
茉莉花在唐朝时被认为是玉骨冰肌、淡泊名利的象征,代表士大夫的气节。人们认为,茉莉花一出,则百花不香,从那时候开始茉莉花就成为了"天香",与菩提均作为佛家圣物。
宋朝时,中国兴起了把香入茶的热潮,因为香在古代是保健品,是药引,茶是药,能够解百毒。在福州本土话中,茶和药都被叫做"dao",导致香和茶合在一起。宋代时有几十种香料茶,经过时代变革,被淘汰掉多种花,只剩下五六种,茉莉花占比96%,茉莉花茶由此兴盛。
茉莉花茶最早是士大夫赏玩的香料茶,明朝末期开始商品化,清朝时期大量商品化。
慈禧太后对茉莉花有特殊的偏爱,慈禧认为自己肤如凝脂、肌如皓雪,于是规定旁人均不可簪茉莉花,外国使节和其夫人到中国时,慈禧就经常将茉莉花茶作为礼品送给这些人,所以在慈禧掌权的几十年间,茉莉花一度被认为是"国花"
4. 中国花卉发展新特点
花卉是什么,花卉有什么特点!接下来为你解答。
花卉植物,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描绘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
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长得也各种各样,有香味或无香味等。
花除了了观赏价值还有药用价值。 感谢
5. 中国花卉发展的现状
鲜花行业的现状与前景很好。
我国鲜花产业目前仍处于世界鲜花产业链的低端。从全行业利润率看,我国虽然是世界鲜花生产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从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效益看,都还处于低水平阶段。我国鲜花业仍处于高速低效、数量扩张阶段,鲜花产业的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产业优势。
我国鲜花商品化生产起步晚,鲜花生产技术和新品种选育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加之国际鲜花生产格局的基本形成,鲜花生产所需的大部分优质种子种苗、鲜花苗木及园林园艺机械都依赖进口。同时,我国鲜花园艺行业中,企业运营规模、种植技术水平分化也较为严重。
6. 中国花卉发展现状及前景
① 我国花卉行业现状
我国发展花卉产业只有20多年的时间,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其发展迅猛。从1984年到2003年的20年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增长了27倍,产值增长了57倍,出口创汇增长了47倍,分别达到了43.5万公顷、353亿元和9756万美元。
花卉产品结构严重失衡。
我国花卉产品结构严重失衡,绿化苗木、草皮等产品占了绝大多数。据介绍,我国花卉销售额最高年份时达到540亿元,但是八成以上是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和草皮,鲜切花和盆花所占比例有限。
产业效益低下。
与一些花卉大国相比,我国花卉产业效益还很低下。我国花卉栽培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鲜花总量占国际市场的比例约为3%。据了解,我国大多数大中城市的鲜花六成以上都是进口的,自产鲜花的份额微不足道。由于重视程度和投入不够,不少本地花卉还在节节萎缩。
产业发展缺乏科技后劲和内涵。
我国花卉产业缺乏科技后劲和内涵,正面临考验。传统的大路货花卉由于不注重科研更新和提纯复壮,品种严重退化,已经难登大雅之堂。
国际市场竞争力低。
近年来,我国花卉产业呈现出超常规发展态势,生产面积增长过快、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质量低、效益低,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
② 我国花卉行业的发展前景
花卉是大有潜力的朝阳产业。
我国花卉消费绝大多数属于集团消费和节假日消费,全国城镇人口年平均消费鲜切花3枝,按全国人口计算人均消费不到1枝,个人消费人均不到2元。如果我国人均鲜花消费能力提高到人均5元,仅国内个人年消费总值就增加37亿元以上,所以国内花卉市场的潜力巨大。
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带动花卉市场的发展。
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专家预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西部12省区仅退耕还林对苗木的年需求量就在400亿株以上,缺口很大。西部广大地区的退耕还林、治理沙漠化、石漠化、泥石流、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等对花卉苗木有很大的需求量。
小城镇建设为花卉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全国范围内的城市与小城镇建设将掀起城市绿化、美化的热潮。以广西为例,按照规划,“十五”末广西的城镇化水平将由目前的23%提高到31%,届时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分别达到36%、30%和10平方米。这为花卉业提供了较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国际花市的活跃为我国花卉业开辟了另一增长点。
目前,国际花卉市场异常活跃,近几年行业产值(包括鲜切花、盆花、盆景、绿化苗木、草皮等)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就鲜花消费来说,世界人均年消费额为3美元,西欧、北美人均年花卉消费额在100美元左右。我国也已跻身世界花卉生产和消费大国行列,特别是我国的盆景和珍稀花卉在国际市场上十分抢手,出口前景广阔,近10年来,我国花卉出口创汇额达2.6亿元以上,以后,随着我国花卉产品的品质、规模等不断提高,花卉出口业还将呈不断增长趋势。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