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花名图片大全集(新疆花朵图片)
1. 新疆花朵图片
新疆室内适合养的花有:仙人球,芦荟,吊兰。
1、仙人球 仙人球俗称草球,又名长盛球,为仙人科多年生肉质多浆草本植物。茎呈球形或椭圆形,绿色,花着生于纵棱刺丛中,仙人球开花一般在清晨或傍晚,持续时间几小时到一天。仙人球是一种茎、叶、花均有较高观赏价值,它是水培花卉的艺术精品。夏季至秋季开放的花。仙人掌的同类植物。茎像饭勺一样展开并向上生长。
2、芦荟 芦荟(学名:Aloe vera)芦荟属,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颇受大众喜爱。
3、吊兰 吊兰(学名:Chlorophytum comosum(Thunb.)Baker.),吊兰又称:垂盆草、挂兰、钓兰、兰草、折鹤兰,西欧又叫蜘蛛草或飞机草,原产于南非。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科、吊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状茎平生或斜生,有多数肥厚的根。叶丛生,线形,叶细长,似兰花。有时中间有绿色或黄色条纹。
2. 新疆特色花朵
郁香棒是郁金香
郁金香是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别称:洋荷花、草麝香、郁香、荷兰花。原产于中国古代西域及西藏、新疆一带。(李白诗句中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 是土耳其、荷兰、哈萨克斯坦、伊兰、匈牙利等国的国花。我国各地普遍有种植。
3. 新疆的一种花
乌斯玛草是新疆的一种植物,被称为毛发的粮食,新疆的人常使用这种药物促进眉毛的生长,主要的使用方法是将乌斯玛草洗干净以后然后捣碎,将挤压出的汁液反复的涂抹眉毛。
乌斯玛草中含有菘蓝甙、芥甙等成分,能够深入到肌肤内,持续释放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提高毛囊中sod的活性,促进毛发的生长。
4. 新疆四朵花
第十名:彩绘雁鱼铜灯
彩绘雁鱼铜灯为西汉时期的文物,1985年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县店塔村西汉墓,通高54厘米,长33厘米,宽17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灯由衔鱼的雁首、雁身、两片灯罩及带曲鋬的灯盘四部分组成,可拆卸。雁身为两范合铸,两腿分铸后焊接。通体彩绘红、白二色。两灯罩可自由转动,能调节灯光照射方向和防御来风。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溶入水中,可减少油烟污染。构思精巧别致,是汉代灯具中的杰作。
第九名:黑釉油滴碗
黑釉油滴碗,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国宝级文物之一。釉碗大口小足,胎质灰白,通体施黑釉。油层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称金属光泽的小圆点,这些圆点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样,因此被成为”油滴釉“。油滴釉是釉中一个特殊的种类,属于结晶釉。这件是迄今所见同类器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古籍记载黑釉油滴碗“盛茶闪金光,盛水闪迄今所见银光。映日透视,光彩夺目。
第八名: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唐代,国宝级文物。197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银罐装饰精美,罐身通体装饰以鹦鹉为主体,鹦鹉周边装饰有艳丽的团花,余白处还衬填以折枝花草。鹦鹉展翅飞翔于花丛之间,灵动可爱,栩栩如生。鹦鹉的形象鲜活而丰满,恰好与圆浑的外形,饱满的团花相配,给人以富贵喜庆的感觉。而且这件器物圆润饱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这件器物是何家村窖藏文物中最华丽的提梁银罐,同时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18件组国宝级文物之一。
第七名:青釉提梁倒灌壶
青釉提梁倒灌壶为五代时期的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彬县,高18.3厘米, 腹径14.3 厘米, 足径8.7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壶盖与器身连为一体。凤凰作提梁,狮子当流,想象丰富,神态生动,具有清新活泼的生活情趣。腹部满刻四朵盛开的缠枝牡丹花,刀法犀利圆润,装饰效果浓郁。梅花形注水口设于壶底中央,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灌水时将壶倒置,待盛满后,将壶放正,滴水不漏。釉面莹润,造型独特,构图严谨,图案精美,是耀州窑的代表作品。
第六名: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西汉),国宝级文物。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市茂陵东侧从葬坑。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我国自古就有熏香的习俗,战国时人们就在室内放置各种熏炉,一方面净化环境,另一方面人们认为袅袅香烟就像进入了缥缈的仙境。这件竹节熏炉的炉盖形似多层山峦,云雾缥缈,再加以金银勾勒,宛如一幅秀美的山景。青烟袅袅飘出,缭绕炉体,造成了一种山景朦胧,群山灵动的效果,仿佛是传说中的海上“博山”。西汉时,封建帝王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大都信奉方士神仙之说,博山炉就是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产生的,并在汉代广为流行。
第五名:西汉皇后之玺
西汉皇后之玺是西汉玉器,1968年在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西汉皇后之玺为正方形,2.8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纯净无瑕,晶莹润泽,玺钮为高浮雕的匍匐螭虎形,形象凶猛,体态矫健,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4字。西汉皇后之玺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第四名:唐三彩载乐驼
唐三彩载乐驼。这组舞乐俑,从其形态、风格分析,可以确定是盛唐时的作品,乐俑所用的乐器基本上都是胡乐,而舞乐者均是穿着汉人衣冠的汉族。所载舞乐俑多达八人,不仅阵容庞大,而且乐器齐全,三彩釉的鲜明色调,别创一格而引起轰动。
第三名:唐兽首玛瑙杯
唐兽首玛瑙杯是唐代玉器,1970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画细微精确。唐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第二名:唐鸳鸯莲瓣纹金碗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是唐代金器,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共出土两件。一件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2克;一件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1克。两碗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物纹,下层是单一的忍冬花装饰图案。两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可能是皇室用酒器,就已出土的唐代金碗而言,这两件唐鸳鸯莲瓣纹金碗是仅见的最富丽堂皇的金碗。
第一名:鎏金舞马衔杯银壶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盛唐著名银器。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窑藏出土。通高18.5厘米。这件仿皮囊形银壶,器腹两面均锤出一马衔杯纹,马颈系飘带,昂首扬尾,似作舞状。纹饰鎏金。形制优美,图案别致,制作精工。圈足内有墨书一行:“十三两半
5. 新疆的姑娘一朵花
石榴花的意思,维吾尔语名字。有同名电视剧,电视剧讲述了新疆喀什地区,贫农斯地克的女儿阿娜尔罕反抗大地主乌斯满的威逼利诱,在解放军的帮助下与旧恶势力进行斗争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6. 新疆美丽的花
新疆古丽是维吾尔族女孩的名字,古丽是花朵的意思。维吾尔族名字中未婚女性通常名字后加古丽,如:阿娜尔古丽、阿孜古丽等。维吾尔族是民族语言为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分为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是维吾尔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尔绿洲、和田绿洲以及阿克苏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为集中。天山东端的吐鲁番盆地,也是维吾尔族较为集中的区域。
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萨尔、奇台一带,有为数不多的维吾尔族定居。此外,在湖南省桃源县和河南省渑池县,也有少量维吾尔族分布。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