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地被设计图片(园林场地设计平面图)
1. 园林场地设计平面图
原则来讲,可以!传统制图常用的比例1:100、200、250、300、500、1000.尽量是50、100的倍数,这些比例的使用多限定于纸质图纸,需要用比例尺量取尺寸,所以要求简便、直接量取得出结果为宜,1:1100就不能直接量取,需要核算才行,可以使用,但是尽量少用。图纸到了1:1000实际指导意义已经不大,以详图为准了,比例不重要了。
2. 风景园林场地分析图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详细流程是:
1)清理场地 对施工场地内所有垃圾、杂草杂物等进行全面清理。
2)场地平整 严格按设计标准和景观要求,土方回填平整至设计标高,对场地进行翻挖,草皮种植土层厚度不低于30cm,花坛种植土层厚度不低于40cm,乔木种植土层厚度不低于70cm,破碎表土整理成符合要求的平面或曲面,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整势整坡工作。标高符合要求,有特殊情况与业主共同商定处理。
3)放线定点 根据设计图比例,将设计图纸中各种树木的位置布局、反映到实际场地保证苗木布局符合实际要求。实际情况与图纸发生冲突时,在征得监理同意的前提下,作适当调整。
4)挖种植穴和施基肥 乔木种植穴以圆形为主,花灌木采用条行穴,种植穴比树木根球直径大30cm左右。施基肥按作业指导书进行。
5)苗木规格及运输 选苗时,苗木规格与设计规格误差不得超过5%,按设计规格选择苗木。乔木及灌木土球用草绳、蒲包包装,并适当修剪枝叶,防止水分过度蒸发而影响成活率。
6)苗木种植 按《苗木种植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乔木须立保护桩固定。苗木种植按大乔木--中、小乔木--灌木--地被--草皮的顺序施工。
7)种植浇灌 无论何种天气,何种苗木栽后均需浇足量的定根水。并喷洒枝叶保湿。
8)施工后的清理 对施工后形成的垃圾及时清理外运,保证绿地及附近地面清洁。不影响业主整体房产运作。 园林绿化工程是建设风景园林绿地的工程。园林绿化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园林绿化泛指园林城市绿地和风景名胜区中涵盖园林建筑工程在内的环境建设工程,包括园林建筑工程、土方工程、园林筑山工程、园林理水工程、园林铺地工程、绿化工程等,它是应用工程技术来表现园林艺术,使地面上的工程构筑物和园林景观融为一体。
3. 景观场地设计平面图
景观总图一般指景观类型图,是在地图上描绘出在实地能直接区分的地理综合体。 相似的地理综合体组合为类型——景观、景区、相。景观图的图例具有综合的性质,代表地理综合体所有指标的总和,其中最常用的是地貌和植被,如覆盖着针叶林的冰碛平原,有草甸植被的浸水河漫滩等。
景观图除主图外还应附一综合割面图,以表示植被、土壤与基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显示各种景观沿地形表面变化的规律性。
景观,汉语词语,拼音为jǐng guān,一般意义上,是指一定区域呈现的景象,即视觉效果。这种视觉效果反映了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4. 园林设计场地分析图
园林是人们通过对居住的环境进行改造,通过建造房屋,栽种花木、筑山理池以及题写匾额、楹联和刻石等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意义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场地。
中国古典园林不同于世界上其它园林体系,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一部分,与诗,书,画等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对中国园林的研究,一直是在相应的传统文化体系下进行。中国古典园林类型多样,目前的研究按地域划分,主要分为北方园林、苏州园林、扬州园林、岭南园林和巴蜀园林等。巴蜀园林历史悠久,发端于先秦时期,经历了秦汉时的形成期,唐宋时的繁盛期,明清时的成熟期,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古雅清旷,野趣天成。巴蜀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重要的类型之一,与其它地域的园林一样,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有着自身的独特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北方皇家园林气势恢宏,豪华大气,江南苏州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代表,整体空间相对有限,缺乏真山真水,通过写意的手法,模山拟水来构建园林,园林风格小巧别致,构思精巧。扬州园林以盐商的住宅园林为主,竭尽奇巧,夸富斗丽,体量宏大,奢华壮观。巴蜀园林以纪念园林为主体,具有缅怀先贤的纪念意义,并在后来兼有公共游览性质,因而园林风格显得庄重大方,同时因为巴蜀地区自然环境优美,园林偏重于借助自然景观,追求“天然野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巴蜀园林形成了以纪念园林为主体和代表的园林群落,本文以巴蜀园林发展史为主题,分成三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对巴蜀园林形成的自然环境,政治文化背景,以及经济背景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巴蜀园林兴建发展的情况进行描述,从秦汉到明清的发展情况进行概述并举例分析。第三部分将巴蜀园林和皇家园林,苏州园林,扬州园林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总结出巴蜀园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明确巴蜀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5. 园林场地设计平面图手绘
风景园林方向就是设计,必须要会画画的。不过就是学一些速写,很好学,制图大部分都用CAD电脑软件。所以也不用太担心。
6. 园林场地地形设计
1、结合地形,充分体现自然风貌。
大自然是最美的景观,结合景点的自然地貌进行地形处理,使人备感亲切。
2、以小见大,适当造景。
地形在高度、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可形成丰富的地表特征。在较大的区域中,需要宽阔的绿地、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来展现场景的宏伟壮观;在较小的区域内,可以从水平和垂直两位空间打破整齐划一的感觉,通过适当的地形处理,创造更多的层次。
3、地形与建筑和谐统一。
地形处理必须与景园建筑景观相协调,以淡化人工建筑与环境的界限,使建筑、地形与绿化景观融为一体。
二、不同绿地的地形处理技巧
1、广场绿地
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开放空间,故有“城市客厅”的美誉。在广场的设计中,往往对地形进行抬升和下降处理。对纪念性园林(如纪念碑、塔、雕塑或主题标志性建筑)的地形常作抬升处理,以体现崇高、雄伟的意境,使观者油然而生肃穆感。对无主景的公共休闲广场常做下降地形处理,如建造下沉式广场,以交汇视线景观来营造群众性文化表演和娱乐休闲的场地。
2、街道绿地
街道绿地是街道景观的要素,要使相对狭长、单调、封闭的道路上具有上乘的景观效果,立面空间至关重要。除了植物的高矮搭配,适当的地形处理也非常重要。整地时把地形做成“龟背”状或楔形,不仅能增强道路的连续性和方向感,丰富地面的景观层次,还有利于阻止尾气、粉尘、噪音的扩散,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3、园路绿地
在居住区、公园、风景区的道路设计中,对园路进行地形处理以形成适当的起伏,或用步道台阶缓冲平坦的路面,可达到调节游人步伐、缓解疲劳的作用。园路两边的地势呈起伏状,既满足了排水需要,又使道路具有流动性和方向性。采用不同材料点缀路面,如用鹅卵石或碎石拼成图案,可以从色彩、造型上丰富园林景观,且有助于健身。
4、滨水绿地
路堤是联系水与绿地的媒介,是现代城市中滨水绿地景观常见的园林要素。把路堤处理成微倾斜状,采用沙滩或草地模式使路堤缓缓延伸到水面,可打破绿地与水的界面。把路堤做成台阶,并将其延伸到水中,以提供人们戏水的可能。自然式水体则讲究“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需要设计者多观察自然水体并加以提炼,求得神似而非形似,将人工水面创造出近似自然水系的效果。为了避免水出无源,通常将水面轮廓处理得自然曲折、时隐时现,水岸为自然曲折的倾斜坡地。如果是宽阔的水体,还可创造岛、洲、滩等景观。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