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刺蛾图片(扁刺蛾的分布地区有)
1. 扁刺蛾的分布地区有
刺娥即洋辣子是一种虫子,被归为害虫一类,但据介绍,这种虫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有的人喜欢吃,甚至在很多地方很受欢迎,但必须要掌握正确的吃法,不懂的人千万不能乱吃。
一、洋辣子能吃吗?
洋辣子,是绿植的主要害虫之一。因幼虫富含高蛋白质,成为重口味美食,最常见的是带壳盐爆,味道不逊于蟹膏蟹黄。现在很少能找到还没孵化出的洋辣子,于是价格也就相对提高,网站上卖到200元/斤,不次于名贵食材,不过还是看得嘴巴一疼。
二、洋辣子的吃法介绍
洋辣子的幼虫富含高蛋白质,被称为洋辣子罐,最常见的做法是带壳盐爆,味道丝毫不逊吃蟹膏蟹黄。
有些人会把一些冬天做茧挂在树上的洋辣子弄下来,打开茧把里面的幼虫拿出来放在锅里,不用油,慢火干煎,见裂皮即可食用。
还有一种吃法是用火烤洋辣子罐,壳就会爆开,露出里面鲜美的肉,这个需要趁热吃,否则美味将会大打折扣。在乡村的集市上有人收购这种卵,用火烤一下壳就会爆开,露出鲜美的肉。
现在有些饭店也有卖炒洋辣子蛋的,经辣椒干煸出来,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吃。
三、洋辣子是什么?
洋辣子,褐边绿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别名绿刺蛾、青刺蛾、黄缘绿刺蛾、四点刺蛾、曲纹绿刺蛾等,俗称痒辣子。分布地域广泛,几乎遍及全国。
成虫体长15至16毫米,翅展36至40毫米,体绿色;复眼黑褐色;卵扁椭圆形,淡黄绿色,老熟幼虫略呈长方形,初黄色,后稍大为黄绿至绿色;蛹卵圆形,初为乳白色至淡黄色,后渐变为黄褐色;茧椭圆形坚硬,颜色多与寄主树皮色,一般从灰褐色至暗褐色。
2. 扁刺蛾成虫形态特征
北方年生1代,长江下游地区2代,少数3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下3~6厘米土层内结茧以前蛹越冬。
1代区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发生期不整齐,6月中旬一8月上旬均可见初孵幼虫,8月为害最重,8月下旬开始陆续老熟入土结茧越冬。
2~3代区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羽化。
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中旬。
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下旬至9月中旬。
第3代幼虫发生期为9月上旬至10月。以末代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
成虫多在黄昏羽化出土,昼伏夜出,羽化后即可交配,2天后产卵,多散产于叶面上。
卵期7天左右。幼虫共8龄,6龄起可食全叶,老熟多夜间下树入土结茧。
3. 扁刺蛾的幼虫
有图片吗?
你说的可能是扁刺蛾的幼虫,以植物叶片为食,毒刺碰到皮肤会引起刺痛和红肿,你可以对照网上的图片确认一下。
4. 扁刺蛾毛虫
毛毛虫属鳞翅目昆虫(蝶,娥)的幼虫,体圆柱形,分十三节,有三对胸足和数对腹足,头两侧各有六眼,触角短。腭强壮。有些毛虫另有俗名,如尺蠖,蚕和大军虫等。如长翅目和膜翅目亦称毛毛虫,体上多毛的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如松毛虫,桑毛虫。这些幼虫动作缓慢,成长很快。
5. 扁刺蛾防治
毒刺蛾的天敌有:青峰、赤眼蜂。毒刺蛾又名洋辣子、刺毛虫,常见种类有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和褐边绿刺蛾等,属鳞翅目刺蛾科。毒刺蛾是一类经常发生于林带、行道树、庭院树木的重要害虫,食性杂,主要以幼虫危害多种阔叶乔灌木。7月底到8月上旬,刺蛾第一代成虫发生。8月中下旬是刺蛾第二代幼虫发生危害期,因此8月份是防治刺蛾的重点时期
6. 扁刺蛾长什么样
痒辣子,扁刺蛾,,刺毛虫,火辣子,黄辣蛾都是油棕刺蛾的别称
7. 扁刺蛾的图片
最好有图片!
根据你描述的,猜结果: 褐边绿刺蛾、黄刺蛾、青刺蛾、基黄绿刺蛾 中的一种!!!
8. 扁刺蛾成虫
叫刺蛾。
刺蛾科,Limacodidae;鳞翅目的一科。俗称痒辣子、火辣子、八架子、双木架子或刺毛虫。
刺蛾成虫中等大小,身体和前翅密生绒毛和厚鳞,大多黄褐色、暗灰色和绿色,间有红色,少数底色洁白,具斑纹。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口器退化,下唇须短小,少数较长。雄蛾触角一般为双栉形,翅较短阔。幼虫体扁,蛞蝓形,其上生有枝刺和毒毛,有些种类较光滑无毛或具瘤。
9. 扁刺蛾天敌
已发现刺蛾的寄生性天敌有刺蛾紫姬蜂、刺蛾广肩小蜂、上海青峰、爪哇刺蛾姬蜂、健壮刺蛾寄蝇和一种绒英蜂(学名待查)。纵带球须刺蛾,丽绿刺蛾,黄缘级刺蛾卵的天敌有赤眼蜂 Thehmpmma sp.;刺蛾幼虫的天敌有白僵菌、青虫菌、枝型多角体病毒,均应注意保护利用。
青叮子的学名是刺蛾。
低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上表皮,致叶片呈不规则黄色斑块,被害叶成网状;幼虫长大后把叶食成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致使秋季二次发芽,影响树木生长和发育。
褐边绿刺蛾寄主广泛,食性复杂。在河北省任丘地区主要危害白蜡、刺槐、山碴。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