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鲜花分类药用蕨类植物图谱(药用蕨类植物图谱图)

药用蕨类植物图谱(药用蕨类植物图谱图)

更新:2023-05-02 15:12:12归类:鲜花分类人气:20

1. 药用蕨类植物图谱图

马骝姜又名骨碎补,是骨碎补科,骨碎补属附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鳞片阔披针形或披针形,叶远生,叶柄深禾秆色或带棕色,叶片五角形,四回羽裂;羽片对生或近对生,有短柄,斜展,裂片椭圆形,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管状,先端截形,褐色,厚膜质。

分布于中国辽宁、山东、江苏及台湾。生于山地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海拔500-700米。朝鲜南部及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产地:日本。

该种根状茎药用,有坚骨、补肾之效。

2. 我国药用蕨类植物有几种

蕨类植物可供食用的种类也多,如在幼嫩时可做菜蔬的有蕨菜,毛蕨,菜蕨,紫萁,西南风尾蕨,水蕨(等,不但鲜时做菜用,亦可加工成干菜,以供食用;许多蕨类植物的地下根状茎,含有大量淀粉,可酿酒或供食用,如食用观音座莲,其地下茎之重,可达二、三十公斤,蕨莱的地下茎以及其他许多种类,都含有丰富的淀粉。

3. 药用蕨类植物的代表植物有哪些

东北地区以紫箕 (牛毛蕨)、荚果蕨(薇菜)、东北蹄盖蕨(绿猴腿)、中华蹄盖蕨(红猴腿)的幼叶大量出口,是著名的山珍野菜。中国西南地区蕨类植物种类丰富,可食蕨类有20余种,除上述几属植物外,水蕨、星毛蕨、西南凤尾蕨的幼叶均可食用。

4. 药材蕨类植物大全

对于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由于植物学家意见不一致,过去常把蕨类植物作为一个门,其下5个纲,即松叶蕨纲、石松纲、水韭纲、木贼纲(楔叶纲、有节纲)、真蕨纲。前四纲都是小叶型蕨类植物,是一些较原始而古老的蕨类植物,现存在较少。真蕨纲是大型叶蕨类,是最进化的蕨类植物,也是现代极其繁茂的蕨类植物。中国的蕨类植物学家秦仁昌将蕨类植物分成5个亚门,即将上述5个纲均提升为亚门。

5. 有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有哪些

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为一个自然的类群,属于蕨类植物门,分为5个亚门,它们各自代表一条进化线,这5个亚门是:

(1)松叶蕨亚门,代表植物有松叶蕨;

(2)石松亚门,代表植物有石松、卷柏;

(3)楔叶蕨亚门,代表植物有木贼;

(4)水韭亚门,代表植物有水韭;

(5)真蕨亚门,瓶尔小草、观音座莲、紫萁、桫椤、槲蕨、苹、槐叶苹、满江红等等,都属于真蕨亚门。

学术界通常把真蕨亚门称为真蕨类,而把其它四个亚门都称为拟蕨类。真蕨类植物有发达的叶,成熟的叶片背面或叶缘生有孢子囊,许多孢子囊聚生成孢子囊群;拟蕨类植物的叶退化或细小,孢子囊不聚生成孢子囊群,而是单独生于叶的基部、叶腋或生于枝顶的孢子叶球内。拟蕨类在现代蕨类植物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它们是古生蕨类植物所残留的后裔;真蕨类则是现代蕨类植物中占优势的一群植物,我们平常看到的绝大部分蕨类植物都是真蕨类。

6. 药用蕨类植物图片及名称

是雪茶吧。雪茶洁白如雪,加工后状似茶叶,它只生长在高海拔的雪山上,因而被称为雪茶。雪茶气味清香,可以单独泡饮,也可以与各种茶叶或菊花、甘草等物一同泡制。丽江金沙旅游户外小戴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7. 药用蕨类植物图谱图解

峨眉耳蕨:鳞毛蕨科,多年生草本蕨类,高25-35cm。根状茎短,边同叶柄有疏生鳞征。叶三至四回羽状细裂,末回裂片狭细并仅有小脉1条。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生于海拔800-1500m处的溪边潮湿岩石或树干上。

荷叶铁线蕨:铁线蕨科,多年生草本蕨类。高5-20cm。根状茎短而直立。叶椭园肾形,宽2-6cm,上面深绿色,光滑并有1-3个同环纹,下面疏被棕色的长柔毛,叶缘具圆锯齿,长孢子叶的叶片边缘反卷成假囊群盖。孢子囊群长圆形或短线形,生于叶缘,中国特有变种。仅分布于四川万县,生于海拔约205cm处温暖、湿润和没有荫蔽的岩石表面的薄土上、石缝或草丛中。

截基盾蕨:水龙骨科,草本蕨类,高约36cm。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2.5mm,稀疏淡棕色鳞片。叶片长卵状三角形,多少下延,全缘,侧脉明显,侧脉间叶肉呈美观的淡黄色绿色宽带状。分布于贵州、广西、湖南,生于阴湿处和林下。

连珠蕨:水龙骨科,多年生大型附生蕨类,常附生于大树树干上。根茎短,密被长而细的狭条状淡红棕色鳞片,鳞片边缘有纤毛。叶长50-60cm或更长,无柄,中部深羽半裂,裂片边缘全缘且增厚,顶部可育,羽片缢缩几呈小珠状。在中国仅公布于台湾。菲律宾也有分布

巢蕨;亦称鸟巢蕨、山苏花 ,其叶辐射状环生于根状短茎周围,中空如鸟巢,故名。植株高100-120厘米。叶阔披针形,革质,两面滑润,锐尖头或渐尖头,向基部渐狭而长下延,全缘。有软骨质的边,干后略反卷,叶脉两面稍隆起。 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及亚洲热带其他地区。

银脉凤尾蕨,又名白羽凤尾蕨、白斑凤尾蕨。是凤尾蕨属、凤尾蕨组剑叶凤尾蕨的一个变种。

8. 药用蕨类的主要活性成分

微波辐射在天然药用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陈业高, 海丽娜, 毕先钧 - 微波学报, 2003 - cqvip.com

... 页数: 共5页. 页码范围: 85-89页. 关键词: 微波辐射 药用植物 活性成分 应用 微波提取. 学科分类:

TQ460.2[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制药化学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物理化学过程及设备]. 相关文章:

植物源抗菌、杀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综述)

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biotic Active Materials of Plant

添加成功!

您可以在“我的服务”中查看您添加的引用通知列表,并且配置获取通知的方式。

关闭

下载PDF阅读器本文综述了目前具有杀菌、抗菌活性的植物资源及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阐述了具有杀菌、抗菌活性的主要成分,并提出了植物源杀菌剂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

作 者: 吴新安 花日茂 岳永德 朱有才

作者单位: 吴新安,花日茂,岳永德(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合肥,230036)

朱有才(安徽省农垦集团)

刊 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002 29(3)

分类号: S482.292

杜鹃花科植物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钟国华, 胡美英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蕨类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赵莉, 杨文钰 - 中药材, 2004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厚朴叶中抑菌活性成分鉴别及其防病效果赵纯森, 黄俊斌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4 - cqvip.com

南瓜中降血糖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评论推荐

下载全文收藏本文

张拥军[1] 姚惠源[2] 等

[1]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34 [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无锡214036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2年第28卷第6期

核心期刊论文速发快发(点击进入)

国家级期刊论文快速发表(点击进入)

摘 要:为探寻南瓜中对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有影响的有效成分,本实验采用新的分离工艺从南瓜粉中提取得到南瓜粗多糖(PP),用DEAE分级获得3个组分,收集的主导组分经过Sephadex G-100柱分级,以小白鼠血糖值作为筛选活性成分的指标,收集有活性的细分(PP-CG)经Sephadex G-200证实为单一峰。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及鼠李糖。高效液相色谱证明其为杂多糖,分子质量为1.16×10^5u。

页 数:共4页

页码范围:32-35页

关 键 词:南瓜 降血糖活性成分 提取 功能性质 南瓜多糖 单糖组成

学科分类:R282.71[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材 > 各类药材 > 植物药] R284.2[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

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新进展评论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全文收藏本文

吴传万[1] 杜小凤[1] 徐建明[2] 王伟中[1]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江苏淮安223001 [2]江苏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淮安223001

《西北农业学报》

2004年第13卷第3期

核心期刊论文速发快发(点击进入)

国家级期刊论文快速发表(点击进入)

摘 要:评述了近年来源于植物中的具有抑(杀)菌作用的化学成分,其结构类型涉及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苷类、皂甙、醌类、香豆素、木脂素、芪类、胺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甾类、有机酸及精油类等化合物,分析了在开发植物源杀菌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与侧重点。

砂地柏果实中杀虫活性成分研究余向阳, 张兴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 cqvip.com

金花茶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及其含量测定陈全斌, 湛志华, 义祥辉, 沈钟苏 - 广西热带农业, 2005 - cqvip.com

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61.133.213.161 [PDF]卢成, 曾昭海, 张涛, 戚志强, 胡跃高 - 61.133.213.161

盾叶薯蓣灭钉螺活性成分的研究崔天义, 张丽红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 cqvip.com

花椒属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近况王宇, 王钊 - 中草药, 2002 - cqvip.com

[PDF] 枳实活性成分的研究ynsdc.org [PDF]彭国平, 牛贺明, 徐丽华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 ynsdc.org

何首乌毛状根培养及其活性成分的产生王莉, 程克棣 - 生物工程学报, 2002 - cqvip.com

[引用] 卫矛科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涂永强, 吴大刚 - 科学通报, 1992 - cqvip.com

苦皮藤假种皮中的杀菌活性成分研究杨征敏, 王明安 - 农药学学报, 2001 - cqvip.com

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不同测定方法比较姚开, 何强, 吕远平, 石碧 -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2 -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瑞香狼毒中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初步分离张国洲, 赵善欢 - 青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 - cqvip.com

黄芪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聂小华, 史宝军, 敖宗华, 尹光耀, 金坚, …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食品与 …, 2003 - cqvip.com

[PDF] 应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提取中药活性成分非瑟酮dicp.ac.cn [PDF]李礼, 胡树国, 何锡文, 李文友, 陈朗星, … - 高等学校化学 …, 2006 - proteomics.dicp.ac.cn

[PDF] 金银花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及其应用cdutcm.edu.cn [PDF]葛冰, 卢向阳, 易克, 田云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 - jpkc2.cdutcm.edu.cn

9. 药用蕨类植物图谱图片

答案:一亿年前的花就是蕨类植物或者是我们说的捕蝇草。和我们今天说的花朵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以下是捕蝇草和蕨类植物的图片。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糖棉有毒吗(棉糖是什么做的) 马樱丹的药用(马樱丹的药用功效与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