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牡丹怎样养殖?
一、四季牡丹怎样养殖?
1、分株:牡丹分株的母株一般是利用健壮的株丛,进行分株繁殖的母株上应尽量保留根蘖,新苗上的根应全部保留,以备生长5年可以多分生新苗,这样的株苗栽后易成活,生长亦较旺盛,根保留的越多,生长愈旺。
2、嫁接:牡丹的嫁接繁殖,依所用砧木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野生牡丹,一种是用芍药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主要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三种。
3、扦插:将扦插的枝条先剪下,脱离母株再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质内使之生根成为新株,枝条要选择由牡丹根部发出的当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时,选择茎干充实,顶芽饱满而无病虫害的枝条作穗,长10~18厘米。
4、播种:播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较细致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细作,施足底肥。 然后筑成70~80厘米宽的小畦,穴播、条播均可。播种不可过深,以3~4厘米为度,播种后覆土与要面平。
再轻轻将土壤踏实,随即浇透水。
5、压条:牡丹压条法是利用枝条能产生不定根的道理而进行的繁殖方法,将枝条压倒或在植株上用土压埋,不脱离母株,土壤保持湿润,技条被埋处生根,然后剪掉栽植,成为新株,同样属牡丹的无性繁殖法。
二、巴西野牡丹的繁殖方法?
巴西野牡丹作为一种喜光的强阳性植物,在光照足够的情况下生长会更快更健壮,开花量更大。不过,即使栽植在稍微遮阴的环境中,其也能正常生长。即使在广东,夏季高温强光不会对其造成伤害。 巴西野牡丹喜肥,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薄肥勤施。生根之后,每个月可以施用一次复合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加开花量。耐修剪、萌芽性强也是该品种的特性之一,无论苗圃生产还是绿化养护,都可对其频繁修剪。修剪后枝条会大量萌发新芽,花苞量也会越来越多。 在肥水充足、生长正常的状态下,巴西野牡丹几乎没有病虫害。 成品规格目前,巴西野牡丹主要有三种商品苗:地被苗、球形苗和单干苗。 当巴西野牡丹的主干达到2厘米至3厘米高的时候,就能形成花蕾。若能保证肥水供应,从每年的10月到次年6月,它能做到花开不断,是非常优秀的地被观花植物。因此,将扦插繁殖的巴西野牡丹幼苗成片定植于绿化工程中,形成一片紫色的花海,是一种不错的应用方式。而这些小苗,既可以用于培育大苗,也能直接出售用于工程。 在制作球形苗过程中,巴西野牡丹几乎不需要修剪,因为它可以自然成形。虽然不是规整的圆球形,但略微有些椭圆的球形更能体现其原生态的感觉,后期养护也更简单,符合节约型园林的理念。目前成品苗规格从50厘米×50厘米、60厘米×60厘米一直到1.5米×1.5米都已有企业生产。 将高度2米至3米之间的巴西野牡丹作为小乔木培育成单干苗,可用于庭院道路两侧种植、重点工程关键部位点缀。由于花期长、花量大,其景观效果要优于樱花、紫薇等传统观花乔木。 巴西野牡丹在常年开花的木本植物中属于耐寒品种,叶片四季常青,但露天越冬最低温度不应低于-3℃。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生产应用没有问题,在长江以南的成都、重庆等已引种成功,若小环境好则景观效果极佳。
三、怎样养牡丹?牡丹喜什么样的土壤和水?
牡丹花适宜在比较松软肥沃,养分比较多的土壤中生长,有利于水分的正常排出不至于堵在盆中,pH值维持在中性最为合适,这个基础下生长的花才会明艳动人。
牡丹花的浇水时间四季皆不相同,春天开花后浇一次水,夏天梅雨季节过后浇一次水,秋天暴雨季节过去后浇一次水,冬季来临几乎不需要在浇水。总的来说,牡丹花对水的需求量并不大,所以一定要注意防止水涝的发生。
牡丹花喜欢有阳光的生长环境,但是却经不住阳光特别长时间的暴晒,所以把它放置在既能保证有阳光的照射,也要注意不能暴露在光照特别强烈的环境下,同时不要忘记通风这件事情,要不会不利于牡丹花的生长。扩展资料:牡丹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花姿绰约,韵压群芳。栽培牡丹有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黄牡丹系等品系;通常分为墨紫色、白色、黄色、粉色、红色、紫色、雪青色、绿色等八大色系,按照花期又分为早花、中花、晚花类,依花的结构分为单花、台阁两类,又有单瓣、重瓣、千叶之异。牡丹栽培和研究愈来愈兴旺,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中国产有五百余种,着名品种有姚黄、魏紫、赵粉、二乔、梨花雪、金轮黄、冰凌罩红石、瑶池春、掌花案、首案红、葛巾紫、蓝田玉、乌龙卧墨池、豆绿等等。
四、养插杆花的养殖方法?
花卉扦插是非常常见的繁殖方法之一,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扦插繁殖就是运用植物根、茎、叶、芽的再生能力,使它在适当的条件下,生根、发芽形成新的植株。
优点:保持每株的特性;开花期比种子繁殖的早;繁殖方法简单,取材方便,成活率高;条件具备时四季均可进行;对不能结实的种类可用此法繁殖。
缺点:扦插的植株根系浅,生长年限较短。茎插包括硬枝扦插和软技扦插。
硬枝扦插
石榴、木槿、芙蓉、紫薇、迎春、一品红等落叶花木多用此法。在早春树液流动前进行。选1~2年生健壮充实枝条,选取中段,剪成10—15厘米长的枝条为插穗,需带2—3芽,插穗顶芽要饱满完好。上端在芽上0.5―1厘米处,剪成平口,下端在芽下0.5一1厘米处,剪成斜口,芽在斜口的一面,插入扦插基质中,深度为插穗1/2。硬枝扦插多数树种是入冬前沙藏在地里过冬,春季再插。有些热带、亚热带花木也可在温室内提前扦插。
软枝扦插
温室花卉如倒挂金钟、天竺葵、秋海棠类等;露地草花如一串红、大丽花、美女樱等;常绿阔叶花木如茉莉、杜鹃、含笑、山茶、桂花等多用此法。在5月下旬至9月进行。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带叶的枝条为插穗,如采取花后近梢部偏下端的半木质化枝条。插穗长约6―10厘米,要有2—3芽,剪法如同硬枝插,并剪去下部叶片,上部叶片每片可酌情剪掉一部分,以减少蒸发。随剪随插成活率。在剪取一品红、天竺葵、夹竹桃等插穗时,切口常流出大量液汁,一定要待切口干燥后才插,否则插后切口易腐烂难成活。
叶插
四季秋海棠、菊花、石莲花、虎尾兰等能在叶脉或叶柄处,生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的种类,可用叶插繁殖生长成新植株。剪取叶片时,有叶柄的,保留叶柄3厘米左右,并剪去部分薄嫩叶缘,将叶柄插入基质中;没有叶柄的,可在叶脉交叉处用刀切割,将叶片平铺在基质上,使与基质紧密接触,或用竹签将叶脉固定在基质中,可在叶脉处发根,生长成新植株。虎尾兰为肉质剑形叶,可横切成5厘米左右的叶段为插穗,直插于沙中,插时上下不要颠倒,可在基部发生新根,形成新植株。
叶芽插
橡皮树、八仙花、茉莉、扶桑等在叶插时,其叶柄和叶腋虽能生根,但不能发芽,所以,不能生长成新植株。因此,要选用基部带有一个腋芽的叶片扦插,才能发育成新植株。
根插
贴梗海棠、芍药、凌霄、猕猴桃、金丝桃、蜡梅、宿根福禄考、荷苞牡丹等,根上能生长不定芽的花卉,可用根做插穗进行繁殖。在花木换盆时,剪取5—10厘米的根段,直插或斜插于土中,上下不可颠倒,上端与土面平,待长出新芽后,再适当培土。
水插法
选取嫩枝或半木质化枝条,接所需长度从茎节下约l厘米处截下,除去插入水中的叶?片,深度一般为插穗的1/4,按花卉习性分别放在散射光处,一般3~5天换一次水,待根长到约1~2厘米长时便可上盆。
不论采取何种扦插方法,插后一定要浇足水,再在扦插盆上盖玻璃或塑料薄膜,以保持一定的温度和较大的湿度,置于半荫处,加强管理,待生根后,再行移植培养。要使扦插成活率高,除选好插穗外,基质也很重要,基质既要排水好,又要有一定的保水力。蛭石、珍珠岩、炉渣、砻糠灰,是较好的扦插基质。基质要维持在20℃以上温度,即大气温度要在25℃以上,才能使插穗切口易于愈合与生根。
扦插后的养护管理
温度管理
温度对插穗生根有很重要的作用。多数花卉软枝扦插的适宜生根温度为20℃~25℃;半硬枝和硬枝扦插的为22℃~28℃;叶插及芽插的因种类而异,适温在20~28范围内。插床的温度如低于20℃,插穗不易生根;高于28,则易使插穗叶片萎蔫而影响生根。春季,外界气温过低,若插床有增加底温的装置,则有利于早春硬枝扦插成活。而夏季扦插要注意防止高温危害,要打开覆盖物,并在叶面喷雾降温。
水分管理
扦插后要求基质不断提供足够的水分,以保持枝叶正常的新鲜度。一般以50~60的土壤含水量为宜,水分过多常招致插穗腐烂。同时要求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通常以80%~90%的相对湿度为好。为此应及时运用叶面喷雾及调节覆盖物的方法来控制。为避免日光暴晒,引起水分大量蒸腾而导致叶片萎缩,要注意遮荫。
光照管理
插穗所带的顶芽和叶片只有在阳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生长素以促进生根。但由于其已从母株分离,故应适当遮荫,一般遮荫度以70%为宜。插穗生根后半个月左右就可移出栽人盆中,先放在隐蔽处缓苗,待根系发育良好、植株健壮后,再逐步移到阳光充足之处,按常规进行管理。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