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鲜花分类诗经花卉描写(诗经中描写花卉的诗句)

诗经花卉描写(诗经中描写花卉的诗句)

更新:2023-01-25 04:36:06归类:鲜花分类人气:2

1. 诗经中描写花卉的诗句

1.木兰,秋菊,“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2.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3.采薇,“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4.甘棠,“蔽芾(fèi)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5.唐棣,“何彼襛(nóng)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雍?王姬之车。”

6.荷花与游龙,“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7.树蕙,"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2. 诗经里的花卉

你好!“如斯兰馨”未在诗经中出现相似的是成语兰馨桂馥桂:桂花;馥:香气;兰:兰草;馨:芳香。形容气味芳香。该成语经常出现在民国时期的结婚证里面。

桂花终年枝叶繁茂,而兰花更是幽香而不露,秀丽而不娇,清雅高洁,香气浓郁,以其独有的花香受到人们的青睐,深受历代闻人墨客的喜爱,古人评桂花为“浓、清、久、远”俱全,清可涤尘,浓能透远,推之为上品,因而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大批咏桂佳作。

特别是他们对事物的细微观察和独到见解,给人一种诗画相映、美丽高洁的享受。

比如李贺的“联翩桂花坠秋月”,虞俦的“桂子飘香月中闻”,李峤的“枝生无限月香”,宋之问的“桂子月中落”,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寻桂子”,李商隐的“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杨万里的“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等等,诗人把月和桂的形态、神态、仪态和情绪刻画得活灵活现,默颂着这样的诗句,好像身临其境,忘却外面嘈杂的世界。在众多的香花中,桂花的香气为人们喜爱。因为一般香花,其香或清或浓,而桂花香气则清、浓兼具,浓郁超凡,香气中还带有一丝甜意,令人久闻不厌。历代咏桂诗中,以宋代洪适的诗对桂花的评价最高:“谁定花王定等差,清芬端合佩金犀……只道幽香闻数里,绝知芳誉豆千乡。”

兰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具高洁、清雅的特点。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孔子十分喜欢兰花,由于他特别重视个人思想品质的修养,在兰花身上寄托了深切的感情,在三国魏人王肃所收集编纂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了孔子颂兰的一段佳话。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得出结伦“君子必慎其所处”。从此“芝兰之室”就成为良好环境的代名词,成为一个颂兰美兰的成语。

3. 诗经 描写花

《诗经》中提到“荷”的诗歌主要有三篇,分别是《邶风·简兮》、《郑风·山有扶苏》和《陈风·泽陂》。

1、《邶风·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2、《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3、《陈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诗经》中莲的意象:

《诗经》中花的种类繁多,以花喻女子的名句很多,比如:“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等。当然,上面提到,荷花就是其中之一,《邶风·简兮》中,“山有榛,隰有苓。”中榛代表的就是男性,“苓”即“荷”,代表的就是女性。

4. 诗经中描写花卉的诗句有哪些

“菖蒲”开头的诗句

1、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齐。——出自唐·许景先《阳春怨》

2、知道君家当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出自唐·王建《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

3、薄暮欲归仍伫立,菖蒲风起水泱泱。——出自唐·李建勋《题魏坛二首》

4、薯蓣傍篱寒引蔓,菖蒲络石瘦生根。——出自南宋·陆游《游近村》

5、莲子房房嫩,菖蒲叶叶齐。——出自唐·曹邺《乐府体》

6、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出自唐·李贺《舞曲歌辞·章和二年中》

7、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出自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8、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出自唐·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9、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出自唐·元稹《寄赠薛涛》

10、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生月长满。——出自唐·张籍《相和歌辞·白头吟》

11、向晚归来石窗下,菖蒲叶上见题名。——出自唐·张籍《山中酬人》

12、春风正在此花边,菖蒲自蘸清溪绿。——出自宋·辛弃疾《归朝欢》

“菖蒲”结尾的诗句

1、闲行涧底採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出自宋·陈与义《採菖蒲》

2、清芬六出水槴子,坚瘦九节石菖蒲。——出自南宋·陆游《二友》

3、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出自唐·张籍《寄菖蒲》

4、小竖窃言翁未醉,入门犹记露菖蒲。——出自南宋·陆游《醉归》

5、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出自唐·罗隐《仿玉台体》

6、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出自唐·王昌龄《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7、诗里几曾吟芍药,花中方得见菖蒲。——出自唐·黄滔《酬杨学士》

8、何时自驾鹿车去,扫除白发烦菖蒲。——出自宋·苏轼《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

9、关中花数内,独不见菖蒲。——出自唐·尚颜《怀陆龟蒙处士》

10、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出自唐·李白《嵩山采菖蒲者》

11、丹霄人有约,去采石菖蒲。——出自唐·沈麟《送道士曾昭莹》

12、长忆前年送行处,洞门残日照菖蒲。——出自唐·齐己《寄萍乡唐禀正字》

13、碧玉碗盛红玛瑙,井花水养石菖蒲。——出自宋·苏轼《赠常州报恩长老》

14、千钟紫酒荐菖蒲,松岛兰舟潋滟居。——出自唐·谭用之《江边秋夕》

15、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出自宋·苏轼《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16、杳兮中便是,应不食菖蒲。——出自唐·贯休《赠信安郑道人》

17、今日溪头慰心处,自寻白石养菖蒲。——出自南宋·陆游《若耶溪上》

18、何期早相遇,乐共煮菖蒲。——出自唐·沈廷瑞《赠僧昭莹》

19、惟有邓公留不去,松根搘鼎煮菖蒲。——出自北宋·黄庭坚《避秦十人》

“菖蒲”在中间的诗句

1、明年菖蒲根,连络不可解。——出自宋·苏轼《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

2、君念菖蒲花,妾感苦寒竹。——出自唐·乔知之《杂曲歌辞·定情篇》

3、行采菖蒲缘藓磴,卧浮舴艋入鸥群。——出自南宋·陆游《隐趣》

4、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出自南宋·陆游《夏初湖村杂题》

5、石渠泉泠泠,三见菖蒲生。——出自唐·陈陶《怀仙吟二首》

6、年年此日称觞处,留待菖蒲驻玉颜。——出自宋·胡于《鹧鸪天》

7、菖蒲似剑还生绿,艾叶如旗不闪红。——出自现代·陈寅恪《辛卯广州端午》

8、南国菖蒲老,知君忆钓船。——出自唐·王贞白《送友人南归》

9、西连几曲菖蒲涧,东接无穷薝卜林。——出自南宋·陆游《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10、可惜菖蒲老,风烟满故园。——出自南宋·文天祥《端午初度》

11、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出自南宋·陆游《菖蒲》

12、君爱菖蒲花,妾感苦寒竹。——出自唐·乔知之《定情篇》

13、涧底菖蒲无可采,共君细读汉时碑。——出自宋·白玉蟾《送郑阳春》

14、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出自南宋·陆游《龙门洞》

15、官街柳带不堪折,早晚菖蒲胜绾结。——出自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正月》

16、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长鱼雁信难传。——出自宋·袁去华《相思引》

17、十访九不见,甚于菖蒲花。——出自唐·施肩吾《古相思》

18、我来立久无所得,空数石上菖蒲生。——出自北宋·王安石《九井》

19、因之增远怀,惆怅菖蒲花。——出自唐·欧阳詹《闻邻舍唱凉州有所思》

20、客来问玄机,笑指菖蒲花。——出自宋·白玉蟾《霞隐》

21、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出自宋·苏轼《广州蒲涧寺(地产菖蒲,十二节。相传安期生》

22、菖蒲古上药,结根已千年。——出自南宋·陆游《菖蒲》

23、菖蒲青青绕石壁,薜荔密密缘山窗。——出自元·王冕《寄吴道子》

24、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出自唐·李贺《帝子歌》

25、因寻菖蒲水,渐入桃花谷。——出自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26、纵使菖蒲生九节,争如白发长千丈。——出自宋·刘克庄《满江红》

27、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出自唐·贯休《江边祠》

28、时情重不见,却忆菖蒲花。——出自唐·陆龟蒙《杂兴》

29、旋酌菖蒲酒,灵气满芳尊。——出自宋·无名氏《失调名》

30、菖蒲人不识,生此乱石沟。——出自宋·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31、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出自唐·卢纶《曲江春望》

32、溪清见白石,纠结菖蒲根。——出自南宋·陆游《过鱼蛇市小寺》

33、呼童摘取菖蒲叶,验到秋来白露团。——出自明·唐寅《画盆石菖蒲》

34、未必菖蒲花,只向石城生。——出自唐·曹邺《代罗敷诮使君》

35、石上菖蒲节节灵,先生服食得长生。——出自唐·王贞白《送芮尊师》

36、菖蒲不相待,逐水流下溪。——出自宋·谢翱《效孟郊体》

37、共饮菖蒲细,同分彩线长。——出自宋·向子諲《南歌子》

38、春渚菖蒲登,山中拨谷鸣。——出自唐·储光羲《山中贻崔六琪华》

39、病来一滴不饮酒,但嗅菖蒲作端午。——出自南宋·陆游《建宁重五》

40、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出自唐·李贺《大堤曲》

41、莺吟芍药一歌女,蚁绕菖蒲万水军。——出自宋·白玉蟾《题瓮斋》

42、素虚见雨如丹砂,点作满盏菖蒲花。——出自宋·白玉蟾《茶歌》

43、手持菖蒲叶,洗根涧水湄。——出自宋·谢翱《效孟郊体》

44、风彩出萧家,本是菖蒲花。——出自唐·李贺《梁公子》

45、庭前绿艾制绿虎,细切菖蒲斟绿醑。——出自宋·白玉蟾《端午述怀》

46、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出自宋·朱淑真《端午》

47、风采出萧家,本是菖蒲花。——出自唐·李贺《梁公子》

48、络石菖蒲蒙绿发,缠松薜荔长苍鳞。——出自南宋·陆游《采药》

49、手把菖蒲花,君王唤不来。——出自唐·曹邺《代班姬》

50、鲤鱼不寄江南信,绿尽菖蒲春水深。——出自宋·陈克《鹧鸪天》

51、刺香满地菖蒲草,雨梁燕语悲身老。——出自唐·李贺《新夏歌》

52、半岩菖蒲根,翠葆森伏龙。——出自宋·陈与义《与信道游涧边》

53、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出自明·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5. 《诗经》里描写花的句子

1、娉娉褭褭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出自杜牧《赠别二首》

2、遥见窗下人,娉婷十五六。——出自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3、娉婷何处戴,山鬓绿成丛。——出自唐·李远《立春日》

4、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出自唐·白居易《夜游西武丘寺八韵》

5、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出自两汉·辛延年《羽林郎》

6、怪得清风送异香,娉婷仙子曳霓裳。——出自唐·崔澹《赠王福娘》

7、好借月魂来,娉婷画烛旁。——出自宋·刘几《梅花曲》

8、蠢蠢吴蚕卧,娉娉楚女闲。——出自宋·陈克《南歌子》

9、騕褭青丝骑,娉婷红粉妆。——出自唐·张易之《横吹曲辞·出塞》

10、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出自唐·李商隐《垂柳》

11、娉婷不嫁非无意,谁是人间大丈夫。——出自唐·安麐《三姑石》

12、娉婷卢女娇无柰,流落秋娘瘦不禁。——出自元·元好问《鹧鸪天》

13、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出自唐·白居易《夜闻歌者》

14、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出自唐·温庭筠《南歌子》

15、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出自唐·杜牧《赠别二首》

16、转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出自唐·温庭筠《南歌子》

17、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出自南宋·文天祥《得儿女消息》

“娉”结尾的诗句

1、养儿与娶妻,养女求媒娉。——出自唐·拾得《诗》

2、忆昔逢君新纳娉,青铜铸出千年镜。——出自唐·长孙佐辅《对镜吟》

“娉”在中间的诗句

1、唤人看騕褭,不嫁惜娉婷。——出自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凡三十韵》

2、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偶。——出自唐·王绩《山中叙志》

3、空花从何来,为吾舞娉婷。——出自南宋·文天祥《生日》

4、不知娉婷色,回照今何似。——出自唐·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春镜》

5、昨日红儿花下见,大都相似更娉婷。——出自唐·罗虬《比红儿诗》

6、但暗忆娉婷,几把垂杨蹂。——出自宋·刘埙《买陂塘》

7、水精帘卷桃花开,文锦娉婷众非一。——出自唐·贯休《送杨秀才》

8、飞絮乱花闲院宇,舞鸾歌凤小娉婷。——出自宋·周紫芝《浣溪沙》

9、画楼珠翠列娉婷,辽鹤重来失故城。——出自宋·俞德邻《姑苏有赠》

10、市骨蕲千里,量珠买娉婷。——出自北宋·黄庭坚《寄忠玉提刑》

11、谢娘休漫逞风姿,未必娉婷胜柳枝。——出自唐·罗虬《比红儿诗》

12、春风永巷闲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出自宋·陈师道《放歌行》

13、雨晴偏见梅花貌,笔下娉婷向人笑。——出自宋·白玉蟾《友人陈槱得杨补之三昧赏之以诗》

14、欲买娉婷供煮茗,我无一斛明月珠。——出自北宋·黄庭坚《常父答诗有煎点径须烦绿珠之句复次韵戏答》

15、桃夭李粲逞娉婷,拥立苍官似列屏。——出自当代·钱钟书《松堂小憩同绛》

16、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出自唐·乔知之《绿珠篇》

17、一村婚娉皆邻里,妇姑孝慈均母子。——出自南宋·陆游《书村落间事》

18、空中右白虎,赤节引娉婷。——出自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19、雨前秾杏尚娉婷,风後残梅无顾藉。——出自宋·史达祖《玉楼春》

20、忆下瞿唐浮洞庭,阳台系船梦娉婷。——出自南宋·陆游《荆溪馆夜坐》

21、如何世上福,冉冉归娉婷。——出自南宋·文天祥《名姝吟》

22、当年不嫁惜娉婷,拔白施朱作後生。——出自宋·陈师道《放歌行》

23、粉黛娉婷艳,芝兰笑语香。——出自宋·曾觌《南柯子》

24、喧阗争意气,调笑学娉婷。——出自唐·元稹《饮致用神麹酒三十韵》

25、万旅云屯看整暇,十眉环坐却娉婷。——出自宋·张孝祥《浣溪沙》

26、君今远娉奉明祀,得不齐励亲蘋蘩。——出自唐·元稹《去杭州》

27、宫娃酣态舞娉婷,香飙四飒青城坠。——出自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28、玉郎经岁负娉婷,教人争不恨无情。——出自唐·顾夐《遐方怨》

29、转喉空婀娜,垂手自娉婷。——出自唐·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30、牖光窥寂寞,砧影伴娉婷。——出自唐·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

31、桑出罗兮柘出绫,绫罗妆束出娉婷。——出自明·唐寅《桑图》

32、宁知燕赵娉婷子,翻嫁幽并游侠儿。——出自唐·权德舆《薄命篇》

33、彩舟浮滉荡,绣毂下娉婷。——出自唐·李群玉《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34、校书才智雄,举世一娉婷。——出自唐·卢纶《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侯仓曹钊》

35、文君惭婉娩,神女让娉婷。——出自唐·徐夤《蜀葵》

36、酒劝十分金凿落,舞催三叠玉娉婷。——出自宋·张纲《浣溪沙》

37、篱落见娉婷,机丝弄哑轧。——出自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

38、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出自唐·柳宗元《韦道安》

39、天花娉婷下如雨,狻猊座上师子语。——出自唐·贯休《送颢雅禅师》

40、通都富豪家,华屋贮娉婷。——出自元·赵孟睢短�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6. 诗经关于花卉的词

文言文中对各种植物文言文中对各种植物的称呼如下:

1、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2、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3、 芭蕉

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4、 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于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6、玫瑰

昔者有一兰若,老僧挂褡其中,酷好玫瑰,视若生命。曾蓄一兰玫瑰,深藏而不轻视人,一日,僧出化缘,见一兰衣女子哭于道旁,僧异之,问所从来,兰衣女告曰:被强人折断一臂,说完而逝,僧大骇。归视所蓄兰玫瑰,已被人剪去一枝。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有人知道水培的袖珍椰子该怎么养吗? 室内花卉柠檬养殖(柠檬室内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