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竹的养殖及图片(观音竹子的养殖)
1. 观音竹子的养殖
水养富贵竹水发臭可能是长时间没有换瓶水或根系腐烂引起的瓶水发臭,可以移出富贵竹查看根系是否腐烂,如果有腐烂可剪除烂根,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泡根系3—5分钟后移出用清水清洗。瓶用肥皂水冲洗干净可防细菌再次感染。清洗瓶后用干净的水装入移入处理后的富贵竹。
2. 观音竹家里能养吗
观音竹是极瑞之物,因而将其摆放再正确的位置上能够有效保护宅居者全家人的健康。所以,观音竹适合所有喜欢它的人养殖。
养殖观音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透明玻璃水盆,将其盆栽,但应该注意保持玻璃盆内的水清澈,如果水不慎变浑浊也有可能严重影像宅居者的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观音竹的风水作用比较多,将观音竹种植在门外可以镇宅除煞,摆放在室内可以招财进宝,摆放在文昌位能够助学升官以及还可以护佑全家人的健康等风水作用。
3. 观音竹子的养殖与管理
就是竹子,但不是紫色的竹子
4. 观音竹子的养殖方法
观音竹节间比较短,型饱满更好看,富贵竹节间比较长,一般情况下都是养三枝观音竹,
5. 盆栽观音竹的养殖方法
棕竹是丛生的灌木,原产地是我国的广东、云南等地。棕竹茎干直立纤细,不分枝。叶片聚集生于茎顶端,叶片掌状;叶柄细长;花小,淡黄色。棕竹常生在山坡、阴沟旁,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由于棕竹喜欢半阴的环境,而且养殖过程不能积水,因此养护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
1.棕竹生长期应该经常在植物的叶片上喷洒水分,适合盆栽。
2.棕竹虽然耐阴,但也需要适当的光照,如果太少光照,会导致叶片变黄,如果再加上通风不良,植物会产生寄生虫,影响植物的生长。
3.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数要多。以有机肥为主,微量肥料作为辅助。
具体方法:
种植方法
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
光照温度
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棕竹较耐阴,在明亮的房间内可以长期欣赏;在较暗的室内也可连续摆放3-4月。棕竹较耐寒,0℃低温对它生存影响不大,但忌寒风霜,故室内盆栽可安全越冬。
养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棕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次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棕竹烂根或大量脱叶。春季气温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棕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
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该培养土较茹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棕竹的生长。
浇水施肥
棕竹在5-9月生长眨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宁湿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高温期还应经常用水喷洒叶片和地面,增加空气湿度,秋冬季节适当减少浇水量。棕竹在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液体肥,可促使叶色浓绿苍翠,冬季要停止施肥。
棕竹施肥原则是勤施薄施,即少量多次,并做到氮磷钾三结合,以有机肥占主导,微量肥作补充。要求每10~15天根部施一次肥。以中等偏大的盆栽而言,每次每盆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克,腐熟花生麸50~60克,兑沤制过的粪水2公斤左右,淋施于盆土中。另外,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0.1%硫酸镁、0.1%硫酸亚铁、0.1%硫酸锌、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均匀喷湿所有叶片,特别是要喷洒到生长点,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8病虫防治编辑
棕竹腐芽病
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叶,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大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全株死亡。中央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该病还危害散尾葵、鱼尾葵、大王椰子、假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株,为危害棕榈科植株最严重的病害。
该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溅射传播。多雨季节及雨多日,气温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5]
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发现少量病叶及时从茎杆基部剪去销毁。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心叶及全株,每10天一次,延续3次至4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若管理不当,会遭到介壳虫、叶枯病、灰斑病和褐斑病的危害。介壳虫危害时要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灭杀;叶枯病、灰斑病、褐斑病危害时,要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6. 观音竹子怎么养殖
观音竹叶子发黄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水黄:嫩叶暗黄且无光泽,老叶无明显变化,枝干细小黄绿,新梢萎缩不长,表明浇水过多。
解决方法:将花卉脱盆置于通风阴凉自吹干土团后再装回盆中。
旱黄:缺水的黄与水多的黄不一样,缺水之黄为叶梢或边缘发枯、发干, 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生长比较正常。
解决方法:注意浇水时浇足、浇透即可。
灼黄:强烈阳光直射到一些喜阴的花卉(如吊兰、玉簪等)上,易引起花卉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
解决方法:移到阴处即可。
7. 观音竹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家里有尊观音菩萨边上摆放富贵竹和兰花就可以了,水果也是可以的。
富贵竹作为美化环境的植物是有寓意的,竹子:最极象征意义的是气节、节操。观音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也有紫竹林,可以用两盆富贵竹摆在菩萨圣相的两侧;
兰花一般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而且香气常伴,也是适合供奉给观音的花卉之一。
观音佛像供奉相关注意事项:
一、观音像请回家千万不可以当贵重古董看待,而锁在保险柜内,这是最不恭敬的。否则会使家里大小不平安心(孩子多感冒)。
二、神桌是应该正对大门,各位倘若不信,请看天下大小庙宇道观,所有神像均是面向大门,便知此言不谬。
三、观音是佛教的神,慈悲为怀,戒杀生,最宜“坐西向东”,另外还有三不向:不向厕所、不向房门、不向饭桌。
四、祖先不宜与神平排,有的人把家里的祖先牌位摆放在神桌上,与观音财神等平排一起供奉,其实这并不适宜,因为祖先只是家神,与这些天神难以相提并论,应该把祖先放在天神之下较为适宜。
五、观音像的安放处不要在房间卧室内,以免晚上多梦。
六、观音像不要一见到就买或请回家,佛像越多,家人的心越容易造成多心。
七、佛像“不能朝北”,平时做功课,比如念佛号、打坐等等,都不能朝北。因为北向地狱,我们没有那么多能量往里填。如门南开,则像坐北朝南;如门北开,则像坐南朝北。不要在窗前、卧室、角落、临近厕所、柜子底层等处供奉。需要注意的是,观音和佛像也不要朝向不洁的地方摆放,如不能让观音菩萨对着卫生间。
八、观音像不能把观音和其它神像一起来供奉的,这样是对观音不尊敬,因为观音是清净无暇的,只吃素食,所以只能选择用鲜花和水果供奉。
九、观音像不要随便丢弃于不洁净的地方。
十、观音像请回家后不管是否供在神桌或书桌、书橱上,首先应该剪一张红纸(红色避邪)(7寸直径)垫于佛座下,以示吉祥。
十一、观音像如是以挂图的形式,应该剪一大小之红纸贴在佛祖莲座上或座位上,以示吉祥选初一、十五、卯时)。
十二、观音像的眼神、手指如有损坏应该及时修补重画,否则家中罹患同样的怪病。(例手指断亦可用红纸卷起来接好,若是身上裂开,至少用红纸贴起来,或剪成手形补好)。
8. 养殖观音竹什么好处
对人当然有好处,家里养一盆绿植物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让人心情愉悦。
9. 观音竹子的养殖方法视频
很简单,可以用美工刀将块茎直接切开,凉干创面就可以种植。
也可以将块茎平切一分为二,方法一样。
我都分了三盆了,要分的话还可以的。
10. 观音竹种植
观音竹别名观音棕竹,原产我国华南地区。
观音竹为常绿丛生灌木。高1~3米,茎干直立,不分枝,为褐色网状纤维叶鞘所包被。叶片掌状深裂,有裂片5~12枚,长20~25厘米,宽2~5厘米,叶柄细长。肉穗花序腋生,雌雄异株,浆果球形。
观音竹是中国传统的优良盆栽喜阴观叶植物。株形紧密秀丽,叶色浓绿而有光泽,甚耐阴。既适合中小型盆栽供一般家庭室内陈设,又可大盆栽种用于大建筑物室内布置。在明亮的房间内可以长期欣赏;在较阴暗的室内可连续摆放3个月左右,或补充工光照后长期观赏。
用播种和分株法繁殖。在北方盆栽条件下不易结籽,家庭种植多用分株法繁殖。
华北地区在4月下旬新芽尚未长出前结合换盆分株。栽培多年的大盆可分切成2~4丛,再用较小的盆栽植。分株后应放在蔽荫、温暖和稍潮湿的地方。每日向叶面及周围喷水2~3次,待其恢复生长后,照正常栽培管理。另一分株法是从大丛的盆中挖取新出土不久的单株另行栽植。挖取时要尽量少伤根系。
盆栽需用疏松的土壤,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左右的珍珠岩;也可用风化岩石颗粒或塘泥块。5~9月份,每2周施1次液体肥料。可常年在明亮的室内或温室栽培,也可5月上旬至9月底搬至室外蔽荫、潮湿处栽培。夏季应遮去70%的阳光。冬季夜间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夜温16℃,白天18~20℃的条件下生长正常。棕竹喜湿润的环境,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在干旱季节可每日向叶面及周围喷水2~3次,以增加空气湿度。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