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的特征(大树的特征教案)
1. 大树的特征教案
《树之歌》从形状、颜色、喜好、花四个方面介绍这些树的。
是一首儿歌,让我们通过学习儿歌,认识词语,并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
2. 认识大树教案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1、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大树每一次的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回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
3、制作爱心卡,积极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超前悬思
二、讲述故事,边读边思,把书读厚
〔一〕感受快乐
〔二〕品味"给予"
3. 各种各样的大树教案
重点:保护树的方法
难点:怎么保护树
流程:一,谈话导入(冬爷爷来了,天气冷了,小朋友们都穿上了棉衣,那么树宝宝怎么办?
二:我们是不是也要给它进行保暖啊!
4. 大树小树教案
用白板来掩饰小苗的成长,以及冬天和夏天树的装束不同让孩子认识到小树的生长规律老师也可以延伸一下,让孩子了解更多的小植物
5. 关于大树的语言教案
树木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大班教案?
树先开花还是先长叶这是小朋友们需要了解的,上课时老师说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春天到了,幼儿园的桃树都反绿了,那么那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桃树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子呀?
这时带领小朋友走出教室去看桃树,小朋友看到桃树是先开花后长叶子
6. 大树的特征教案反思
大树小花排排队教案是一篇优质教案,首先,老师,把教学目标规定的很清楚,就是要大家学会把大树小花排排队,并且自己能够完成讲课分析,老师把大叔笑话排排队的方法,步骤以及中间所有时间的问题等等,给孩子以资料的形式发放,供孩子们参考学习,最后,所有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非常好从讲课反馈来说,老师把操作比较好的孩子挑出来,站在讲台上进行表扬,以鼓励其他孩子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非常好
7. 大树教案及反思
树的作用阅读感悟是:
我们可能会认为小孩对树太无情,树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我们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父母呢?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无私的,那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会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也是父母对儿女的爱。
我们从一出生到入校求学,我们的每一个成长都紧紧揪住了父母的心,他们为之高兴,为之忧虑。记得我生病的时候,他们甚至整夜不睡觉。每个人都说家是我们的庇护所,但有谁真正惦记着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呢、可怜天下父母心!
8. 大树的特征教案中班
在活动中,我以游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启发幼儿摆弄自己的手形,想象这种手形能添画成什么东西,然后将手按在纸上,用笔将手形沿着轮廓画下来,再用神奇的小画笔进行添画和涂色。这个环节,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兴趣浓厚。
9. 大树的认识教案
活动目标:
1、 探索用合适的工具测量树干的粗细,喜欢测量活动。
2、 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数学绳子、毛线、吸管、铅笔、各种尺若干;水彩笔、记录表若干。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在幼儿园内先确定10棵待测量的树,并分别在树干上编上1—10的号码。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树,用语言简单表述出树的不同。
1、小花园里的树真多,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2、这些树长得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二、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寻找测量树干粗细的方法。
1、刚才小朋友说树干有粗细,哪棵粗?哪棵细?你是怎么知道的?(目测)
2、有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细呢?
幼儿讨论:用手环抱、尺量、绳子量……
三、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材料测量雪松后交流:
1、粗细:
(1)用什么材料测量?有多少粗(在记录纸上记录)?什么方法测量的?
(2)(选择用绳子测量的)怎样知道测出来的数字是多少?
(3)为什么测量出的粗细不一样?(有的测底部、有的测中部)
2、高矮:
(1)小花园里哪棵树最高?
有多高?你怎么知道?(目测:用尺无法测量高度时可目测)??怎么记录?
(2)瓜子黄杨树长得高不高?怎么测?(直接测量)
(3)龙柏长得不高不矮,有什么方法测量?
用钢皮卷尺直接测量;??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后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树医生。
1、医生每年都要给小朋友体检,量量身高和胸围。现在请你们来做树医生,给这些树检查身体。幼儿每人选择一棵树进行高矮、粗细的测量,并把数字记录在记录表上。
2、互相交流记录结果。
10. 大树的特征教案小班
一、 活动目的:1、 认识数字10,知道其实际意义。2、 巩固对数字1——10的认识。3、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能力。二、活动准备:数字卡片1——10每人一套,课件三、活动过程:1、 开始部分:(1)组织幼儿坐好。(2)教师导入: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看是谁呀?(出示课件小兔子图案)小兔子想和我们一起学习,小朋友欢迎吗?(3)小兔子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它给小朋友带来一条谜语,大家来猜一猜:十个好朋友,长短不一样,写字画画都靠它,样样事情学着做。(手指)(4)小兔子夸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告诉它,小朋友还会用手指做律动呢!小兔子很想看,我们一起来做给它看好不好?(放音乐)做手指律动——手指五线歌。2、基本部分:(1)小兔子昨天去森林里采蘑菇(出示课件),小朋友来数一数,它一共采了几块蘑菇。(9块)(2)在回家的时候,小兔子在树下又发现了一块大蘑菇(出示课件),小朋友数一数,现在它有几块蘑菇?(10块)(3)得出结论:9添上1是10。(领读两遍)(4)(出示课件)10的点子卡片,出10的数字卡片,幼儿认读。(5) 说一说:10像什么?它可以表示什么物品?(6) 结合手指从1数到10。(7) 课间休息:拍手歌。(8) 数字像什么:教师出示课件,按顺序出示数字1——10,每出现一个数字引导幼儿说出像什么,然后说出一句儿歌。教师领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数字歌》(9) 操作练习:出示图片(课件),请幼儿找出图中数量为10的物品。教师出示实物卡片(课件),幼儿举起相应的数字卡片。3、结束部分:(1) 活动延伸:请幼儿课下和回家的时候,找一找身边数量为10的物品。(2) 师:小朋友今天表现很好,小兔子可喜欢你们了,它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好不好?听,小兔子放好音乐在等你们了。(3)放音乐,幼儿听音乐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