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小檗白粉病图片(紫叶小檗病害)
1. 紫叶小檗病害
紫叶小檗的识别要点:
落叶多枝灌木,高可达1~2m。幼枝紫红色,老枝灰褐色或紫褐色,有沟槽,具枝刺,刺通常不分叉。叶倒卵形或匙形,长0.5~2cm,先端钝,基部急狭,全缘,叶紫红至鲜红色,在夏季强光照下则更红艳可爱,在短枝上簇生。花浅黄色,1~5朵成簇生状伞形花序。浆果长椭圆形,长约1cm,熟时亮红色,稍具光泽,内含种子1~2粒。花期5月;果熟期8~10月份。
2. 紫叶小檗病虫害
生长的快。
紫叶小檗的生长能力很强,因此分株繁殖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分株的季节除了夏季不太合适外,其他时间都可以。将丛生状的植株进行分株繁殖
3. 紫叶小檗病害图片
(1)肥水管理
紫叶小檗浇水应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不干不浇。虽较耐旱,但经常干旱对其生长不利,高温干燥时,如能喷水降温增湿,对其生长发育大有好处。
红叶小檗生长期间,每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一次,秋季落叶后,在根际周围开沟施腐熟厩肥或堆肥一次,然后埋土并浇足水。
(2)光照管理
紫叶小檗需阳光充足,不能在荫蔽处栽培,阳光不足则叶色不鲜艳或退化为绿色。
(3)树体管理
紫叶小檗萌蘖性强,耐修剪,定植时可强行修剪,以促发新枝。入冬前或早春前疏剪过密枝或截短长枝,花后控制生长高度,使株形圆满。
(4)病虫害防治
紫叶小檗病虫害较少,有少量大蓑蛾为害,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4. 紫叶小檗百科
红叶小檗适应性强,耐寒,怕热,喜阳,非常适合北方地区庭院栽植。
春季栽植栽植宜早,修剪宜狠。最好在⼟壤表层初化,树液尚未流动之前(北⽅3⽉10⽇⾄4⽉10⽇)进⾏。栽后踩实,喷雾,漫灌,⾃枝条上部剪去2/3,3⾄5天灌⽔⼀次,风沙较⼤时每天需喷雾1⾄2次,第三次灌⽔后培⼟封根。栽后需设风障,以避免风摇损伤新萌发的须根。风季过后,新芽多已经萌发(约20⾄30天),灌⽔2⾄3次,撤除风障。
施肥应选在当年⾬季,长势较弱者可适当喷施叶⾯肥以促进枝叶及根系的⽣长,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夏秋季节栽植栽植宜晚,修剪宜少⽽轻,最好在⼊伏之后,当年⽣枝条半⽊质化后进⾏。此时正值⾬季,供⽔充⾜,⼟温较⾼,有利于⽣根。
5. 紫叶小檗生长环境
紫叶小檗的灌木的叶子白边花是紫色的
别名:红叶小檗
科属:小檗科小檗属
原产地:栽培种
繁殖:播种、扦插、高压
花果期:花期4月,果期6~11月
日照:全日照或半日照
温度:生长适温15℃~26℃
土壤: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水分:喜湿润,也耐旱
形态特征:为小檗的栽培变种,是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培育出来的优良种类。落叶灌木。叶小全缘,菱形或倒卵形,紫红到鲜红,叶背色稍淡。幼枝紫红色,老枝灰褐色或紫褐色,有槽,具刺。花黄色,略有香气。果实椭圆形,鲜红色。
6. 紫叶小檗种植
在播种之前需要先催芽,用常见的温水浸泡的方法催芽就可以。播种之前先翻土,注意深耕浅播,种子撒播之后,覆土三厘米左右就行。
在种子播下之后需要浇水和施肥。施肥不用太着急,可以等幼苗长得结实一点再施肥。在红叶小檗生长旺季的时候,可以每隔20天左右给植株施一次稀释的腐熟肥。当红叶小檗到了花期的时候,可以每隔一周给红叶小檗进行根外追肥,向叶面上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这样能提高红叶小檗的结果率。同时还要注意修剪的工作,保持红叶小檗外形美观。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