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展图片欣赏(中国盆景展图片欣赏高清)
1. 中国盆景展图片欣赏高清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以“花开中国梦”为主题,园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是花博会历史上展园面积最大的一届盛会。该届花博会吉祥物是“圆圆”“梦梦”,寓意好事成双,十全十美。
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在上海崇明举办。本届花博会室外展园达180个,展园数量创历届花博会之最。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会花是牡丹。
1、中国花卉博览会是中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广的国家级花事盛会,被称为中国花卉界的“奥林匹克”,第十届中国花博会计划选址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地区,规划布局“一轴、一带、三区”,即主题演绎轴、十里花溪带、核心展示区、森林景观区和配套服务区。
2、牡丹是我国的国花,象征着气质典雅,很高贵的人,在传统的国画中最为常见的花就是牡丹花,还代表着吉祥和富贵,升华一步讲,寓意着祖国繁荣昌盛,它的花语是浓情,圆满,雍华富贵,且不同的花色所对应的花语也不同。
3、牡丹喜欢冷凉环境,栽种最好选在秋季进行,具体是九月中下旬到十月中下旬之间,要是想要盆栽,准备松软,排水性好且有一定肥力的砂质土,地栽提前耕地,施加基肥,小苗选健壮的,活性高的。栽种时先挖个坑,放入小苗,理顺它的根系,填土压实土壤即可。
2. 今年盆景展图片
2021百花潭公园盆景展时间是9月29日-10月7日。
“爱成都迎大运——2021专类精品盆景展”在百花潭公园开展。据悉,本次展览为期9天,将持续至10月7日,免费向市民开放。展览期间,100余件金弹子精品盆景作品“争奇斗艳”,为广大市民呈现盆景艺术的视觉盛宴。
参展作品以正值挂果期的四川传统盆景制作材料金弹子为主题,采用川派盆景特色制作手法,将川派盆景“古朴秀雅”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3. 中国盆景展精品图片
2022年10月28日-10月31日
2022中国·如皋盆景交易暨拍卖大会
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8日-10月31日
活动地点:如皋直播分享中心
4. 中国盆景展图片欣赏高清图
还真巧,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也形成系列文章,虽然见识浅陋,然而贴出来让大家共同品评吧,欢迎拍砖:
鬼斧神工赏盆景之:书法和盆景艺术
文:花木君
艺术是相通的,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联系,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塑、诗词歌赋、文学戏曲、篆刻丝织、园艺盆景等等,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都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如今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
这些艺术门类,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其他艺术的借鉴和学习,可能就会触类旁通,甚至是融会贯通。就拿盆景艺术来说,盆景艺术虽然起源较晚,然而在演变过程中,积极吸取各种艺术门类的精髓,糅合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思想和灵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盆景艺术从书法艺术中就借鉴了很多有益的精华。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文化之一,也是我国独领风骚的文字书写艺术。自从汉字诞生那天起,中国的文字就已是艺术化了的形象艺术,历经六千余年的形式演绎,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凝聚了华夏民族的聪明智慧和艺术结晶,承载和传承着中华文明的文化思想,本身又是独特艺术形式的优美符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之无愧的瑰宝。
每个汉字本身就是一幅鲜活优美的图画,充满韵动的舞蹈,富有节奏的乐曲,内含丰富的诗篇。组合在一起表达错综复杂的人类文明的思想和文化,经过艺术形式加工,融入书写者的功力和感触,利用线条的意象变化和结构布局,表达出思想和神韵,形神具备,从而形成书法艺术,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和盆景艺术有很多相同点,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书法需要十数年甚至毕生的练习积累基本功;盆景也是需要经过多年甚至几代人的年功才能成为作品。书法是功到自然成,盆景却是变化无穷,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因此更为难得。除去基本功,从艺术形态角度来讲,书法艺术对盆景艺术的影响颇多,我们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一,意在形先;二,布局严谨;三,线条美感;四,形神兼备。
一、意在形先
南朝(梁)书法理论家庾肩吾《书品》有言:“敏思藏于胸中,巧意发于毫銛。”,唐代书法理论家张彦远:“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诗佛”王维认为:“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一幅书法艺术作品,立意是第一位的。文以载道,书以载文;文章是说明道理,书法则是表达思想,没有思想内涵,称不上书法作品。同理,盆景艺术源自自然高于自然,是为了体现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同样讲究意境和立意,“意在形先”。
如何立意?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首先要有基本功,然后还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牵扯到文化、艺术、美学、道德修养等等,立意有高低,意境有深浅,一幅行笔流畅、道劲有力、神彩飞扬的书法,和一盆枝干协调、疏密有致、神形兼备的盆景,其作者必然都是有功底、有见地、有悟性的行家里手,而这一切,都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精神修养,才能达到“意在笔先”。
二,布局严谨
一副精美书法作品,在确定主题时,立意在先,对整体行文上和布局结构上,都需要深思熟虑,讲究章法和协调,字里行间,主与次、虚与实、疏与密、浓与淡、曲与直、方与圆、收与放、动与静、首与尾等要相互呼应,结构严谨,充满了辩证法。同样,盆景也要做好布局结构设计,针对不同盆景作品,需要不同处理构思,树木盆景要注意造型结构和今后走势,山水盆景则讲究布局对应,要妥善处理几与架、盆与桩、根与干、枝与叶的合理构图,还要分清远近、前后、上下、主次、动静、粗细、取舍等关系,从而才能形成整体协调,意境优美的作品。
三,线条美感
书法作品,具体到局部,讲究线条流畅,直抒胸臆,一笔呵成,以笔墨的浓淡、枯润以及笔锋的变换,疾缓、转折、连笔、顿挫、开合、藏露,笔断意连,行云流水,用线条构成了形象上的艺术美。同理,盆景艺术也讲究线条美,以枝干为笔锋,花叶为墨点,通过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表现自然鬼斧神工,透出神韵,俊逸洒脱,用天然来幻化自然,恰似一幅立体书法,从而达到线条和意象上的美感。
四,形神兼备
从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王僧虔《笔意赞》提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到唐朝张怀瓘的《书议》:“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再到清代刘熙载的《书概》:“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历代书论家都非常重视书法的神采韵味。正如《书品》形容张芝、锺繇、王羲之的书法“若探妙测深,尽形得势;烟花落纸,将动风采。带字欲飞,疑神化之所为。”,形神兼备,为上之上品。
从书法艺术演变来讲,魏晋重劲美,唐朝重法度,宋朝尚意境,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讲究形神兼备,而对所有的传统艺术来讲,都讲究神韵,任何一个缺乏神韵的作品没有生命力,盆景艺术依然如此。
如何做到形神兼备?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形”指形体,可以通过基本功的练习和积累达到,然而“神”是神韵,依附于形体上的精神感受,这是制作者的阅历、学识、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等综合素质积累,这就需要创作者涉猎广泛,循序积累。
要想做到形神兼备,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传统文化,吸取和借鉴其他艺术的精髓,尤其是传统诗词歌赋,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修为,同时增加盆景文化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促进。
在学习的过程中,先要有法、有意,再到无法、无意。正所谓“艺有法,艺无法,无法之法乃至法;思有意,挥无意,无意之意乃真谛”。通过不断练习,不断精进,这样才能在创作时,有感于物,有悟于心,面对盆景素材,胸有成竹,意在型先,从而在创作时感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才能体现出“神”的韵味。。
以上四点是书法艺术的精髓,也是值得盆景艺术借鉴的重点,虽然是泛泛而谈,然而针对盆景艺术来说,书法艺术对其的影响在于,并不在于一树一石的具体造型,而是从美学形而上的整体审美观念,对于盆景艺术的理论体系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盆景艺术虽然历史悠久,然而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在理论方面却有所欠缺,尤其是在审美观念上,容易跑偏,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并没有错,只是历史原因造成文化断层,盆景文化曾经偃旗息鼓,然而,在新的高潮时,却唯他人马首是瞻,出现一些审美误差和跟风潮,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否认和抛弃,是违反自然规律和真正美学范畴的。
最后,我想用明末思想家、书法家傅山的书法理论做为忠告:“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提醒那些文化浅薄、思想虚无的哗众取宠者,在不能做到盆景艺术“形神兼备”的时候,我们宁可古拙苍健,也不追求谄媚雕凿;宁可自然萧疏,也不轻佻浮滑,这是傅山先生关于书法的精辟理论,同样适合于盆景艺术。
2019-9-24易花得木
5. 中国盆景展精品大全 视频
秋高气爽,北京北海公园正举办第42届菊花展暨”第九届北京开封菊花文化节“,有标本菊、小菊花盆景、插花、大立菊、多头菊及造型艺菊等菊花1.5万盆,规模大、品种丰富。
万佛阁展区是盆栽的大头菊,品种丰富,目不暇接,是北京不同公园机构送来的精品菊花,很多菊花都有各自名称的标签,让人在赏菊时能知道名称,很是值得称赞!这些菊花争奇斗艳,五颜六色,美不胜收。汇集了众多游客观赏、拍照,如一幅花海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