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资讯 >

野牡丹图片(中草药野牡丹图片)

更新:2022-11-13 09:09归类:鲜花资讯人气:94

1. 中草药野牡丹图片

地菍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出自《广州植物志》;别名很多,在《岭南采药录》中记载为铺地锦;在《生草药性备要》中记载为山地菍;在浙江叫紫茄子、山辣茄;在江西叫库卢子;在湖南叫土茄子、地铺根;在广东叫地脚菍;在广西叫地樱子、地枇杷;在一些地方叫地石榴;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野牡丹科野牡丹属低矮植物。

2. 中草药野牡丹图片欣赏

一、土壤

种植野牡丹需要选择疏松透气、排水性较好的土壤,建议选用腐叶土搭配沙壤土,在底下可以放一些瓦片碎粒,这样的话能够使土壤更好的排出多余水分,可以有效避免盆土出现积水情况。此外,每过两年需要给它重新更换一次盆土,时间最好选在秋季,在换盆的时候适当修剪一下过长的根系,也可以对野牡丹进行分株繁殖。

二、温度

最适合野牡丹生长的温度是15到20℃,它喜欢比较温暖的环境,也喜欢阳光照射,平时可以把它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夏天一定要做好遮荫处理,否则叶片可能会被晒伤。

三、水肥管理

野牡丹的生长喜欢比较湿润的环境,买来小苗后首先要进行修剪,然后种入到花盆当中,浇一次比较足的水,但是盆底不能出现积水,土壤干了之后再进行二次浇水。因为野牡丹比较怕涝,所以一次浇水不要太多,不然根部容易腐烂。用肥方面不需要很多,施上底肥之后,除冬季外其它每个季节都给它用一次长效的农家肥。另外,在花前、花后也要适当用肥,这样可以让它开出来的花朵更加漂亮。

四、修剪

想要野牡丹长得好,还需要定期修剪,秋冬季节注意把一些比较细弱的枝和感染病虫害的枝修剪掉,春夏季节则注意修剪徒长的枝条。

五、换盆

盆栽的野生牡丹花很多,需要随着植物的生长而更换花盆。一般来说生长3-4年后,在秋季需换成较大的花盆。

3. 野牡丹图片 功效

暴牙郎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野牡丹(学名:Melastoma malabathricum Linnaeus)的别名。

形态特征

灌木,高约1米;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分枝多,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伏毛,毛扁平,边缘流苏状。叶片坚纸质,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近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长5.4-13厘米,宽1.6-4.4厘米,全缘,5基出脉,叶面密被糙伏毛,基出脉下凹,背面被糙伏毛及密短柔毛,基出脉隆起,侧脉微隆起,脉上糙伏毛较密;叶柄长5-10毫米或略长,密被糙伏毛。

产地生境

产云南、贵州、广东至台湾以南等地。生于海拔300-183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或疏林下,湿润或干燥的地方,或刺竹林下灌草丛中,路边、沟边。

4. 中草药野牡丹根图片

中药材“丹皮”来源于牡丹的根皮,是主要中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每年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今年未经过处理的牡丹鲜根大约0.5角/斤。

5. 草本牡丹图片

牡丹花属于木本植物,是一种多年生的落叶灌木,茎可以生长到2m左右。它的分枝不仅很短还很粗,叶片为绿色,反面为淡绿色,花朵具有5个花瓣,颜色有很多种,有白色、粉红色或是玫瑰色。

6. 中药材野牡丹

种植野牡丹需要选择疏松透气、排水性较好的土壤,建议选用腐叶土搭配沙壤土,在底下可以放一些瓦片碎粒,这样的话能够使土壤更好的排出多余水分,可以有效避免盆土出现积水情况。此外,每过两年需要给它重新更换一次盆土,时间最好选在秋季,在换盆的时候适当修剪一下过长的根系,也可以对野牡丹进行分株繁殖。

二、温度

最适合野牡丹生长的温度是15到20℃,它喜欢比较温暖的环境,也喜欢阳光照射,平时可以把它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夏天一定要做好遮荫处理,否则叶片可能会被晒伤。

三、水肥管理

野牡丹的生长喜欢比较湿润的环境,买来小苗后首先要进行修剪,然后种入到花盆当中,浇一次比较足的水,但是盆底不能出现积水,土壤干了之后再进行二次浇水。因为野牡丹比较怕涝,所以一次浇水不要太多,不然根部容易腐烂。用肥方面不需要很多,施上底肥之后,除冬季外其它每个季节都给它用一次长效的农家肥。另外,在花前、花后也要适当用肥,这样可以让它开出来的花朵更加漂亮。

四、修剪

想要野牡丹长得好,还需要定期修剪,秋冬季节注意把一些比较细弱的枝和感染病虫害的枝修剪掉,春夏季节则注意修剪徒长的枝条。

五、换盆

盆栽的野生牡丹花很多,需要随着植物的生长而更换花盆。一般来说生长3-4年后,在秋季需换成较大的花盆。

7. 野牡丹药效

多花野牡丹掉叶子,若是水肥过多烂根导致的,可控制好水肥,将植株取出来,修剪烂根消毒后重栽。

若是水肥不足导致的,可在干旱时浇水灌溉,生长期合理追施薄肥,补充缺失的营养元素。

若是感染虫害导致的,可将虫害严重的叶子摘除掉,针对虫害来喷药处理。若是新陈代谢导致的,可将老叶子摘除掉。

8. 中草药野牡丹图片大全

1、落叶不同:牡丹属于落叶小灌木或亚灌木,高度大多在2米以下;而野牡丹则属于常绿小灌木,有的品种可高达3-5米,甚至7米。

2、植株不同:牡丹的根圆柱形或具纺锤形的块根,当年生分枝基部或茎基部具数枚鳞片;而野牡丹的茎四棱形或近圆形,通常被毛或鳞片状糙伏毛。

3、叶片不同:牡丹的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不裂而全缘或分裂、裂片常全缘;野牡丹叶对生,被毛,全缘,具叶柄。

4、花朵不同:牡丹单花或数朵顶生或茎上部叶腋,花朵硕大,直径都在4厘米以上,萼片3-5,花瓣有单瓣重瓣等多种;野牡丹花单生或组成圆锥花序顶生或生于分枝顶端,花瓣5,花朵较小。

5、花色不同:牡丹由于栽培历史久远,园艺品种繁多,因而花色极为丰富;而野牡丹由于很少园艺栽培,杂交品种少,因而花色大多为淡红色、紫红色至红色。

6、花果期不同:牡丹花期4月~5月,果期6月;野牡丹花期5-7月,果期10-12月(品种不同花果期不同)。

7、分布不同:牡丹野生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9个省区;而野牡丹属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其中野牡丹主产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9. 野牡丹中药别名

巴西野牡丹

别名:紫花野牡丹、艳紫野牡丹

科属:野牡丹科蒂牡花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常绿小灌木株高约60公分。枝条红褐色,叶对生,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两面具细茸毛,全缘,3-5出分脉。花顶生,花大型,5 瓣,浓紫蓝色,中心的雄蕊白色且上曲。刚开的花呈现深紫色,开了一段时间的则呈现紫红色,两者相映成趣,其中的花蕊白色,小巧别致。在枝条上,生长着也得地方,有环形的向外凸出的节。在广州以南的暖热地区,花期近乎全年。不耐寒,低于3°C有冻害。

10. 野牡丹的入药部位

        全国牡丹栽培的面积在全世界独居榜首,共拥有品种八百三十多个,资源极为丰富。 而药用牡丹栽培产地主要分布在安徽、 湖南、山东、四川。

        其他如陕西、山西、湖北、河南、河北、云南、贵州、甘肃、浙江、江苏、江西、青海、西藏等地也有种植。

上一篇:常见灌木图片及名称(常绿灌木图片及名称) 下一篇:花名大全及图片(所有花名大全)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