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养的棕竹怎么发黄了(棕竹耐水吗)
1. 棕竹耐水吗
浙江竹子品种很多种。1 毛竹
毛竹别名楠竹、猫头竹、孟宗竹。地下茎为散生茎,成波状起伏,横走地中。秆高6~15m,最高可达20m,胸径6~15cm。毛竹笋可鲜食,也可加工为罐头笋与笋干产品。毛竹在宁波分布面积很广,约占全市山林地面积的17.6%和竹林面积80%以上,是竹类的当家品种。毛竹产笋数量多、产量较高,一般产量可达3~3.75t/hm2,除了春笋,还可生产鞭笋、冬笋,是一种周年均衡产笋的理想品种。
2 早竹、雷竹
早竹、雷竹为早熟高产品种,特别是经过覆盖增温的竹林,在每年的11~12月就开始出笋,连续产笋期长达数月(一般为11月~翌年4月),产量可达3t/hm2以上。早竹、雷竹笋的笋味佳,营养价值高,每100g鲜笋含水分91.12g、蛋白质2.55g、脂肪0.41g、总糖3.12g、可溶性糖1.09g、热量27.12大卡、粗纤维0.77g、灰分0.84g、磷60mg、铁1mg、钙4.2g,出肉率可高达60%,是竹笋中出肉率最多的竹种。3 哺鸡竹
哺鸡竹为高产、耐寒、耐盐碱竹种,可在含盐量在0.1~0.3%的土壤上生长,十分适宜作沿海防护林和高山绿化竹种使用。
4 浙东四季竹
浙东四季竹自然分布于余姚市的陆埠镇、北仑区、宁海县城关镇(原属桥头胡镇)与黄坛镇等地。竹秆高4~5m,直径1~2cm,形态秀丽,秆坚实挺拔,枝浓密。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年四季可产笋,从5月中旬至11月下旬都能挖到鲜笋。鲜笋经水煮后烹调风味鲜美,也可作笋、材两用竹和观赏竹,是理想的四季竹品种。5 青竹
余姚市山区群众称其为写芽竹。笋味佳,产量高达5.25t/hm2左右,出笋季节迟,深受群众喜爱。据余姚市河姆渡镇史门村的调查,青竹出笋始期为4月下旬,末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笋期达35~40d。一般经营的竹园发笋率高达70%以上。
6 方竹
自然分布在宁海县前童镇的梁皇山,是宁波市1981年开展全市竹种普查时发现的,为我国的珍贵竹种,其秆分枝以下呈方形。出笋时间在7~10月市场的缺笋季节,也是一种理想的四季竹种。由于它生长需庇荫潮湿的土壤,故分布范围狭窄,繁殖困难,可采取埋鞭育苗方法进行繁殖。7 奉化水竹
奉化水竹俗称鳗竹,因其形似鳗鱼而得名。它自然分布于浙东一带,主要集中在奉化的楼岩乡、大堰镇等山地,宁海、余姚、鄞州区等地也有零星分布。该竹种适应性强,特别耐水湿,在水沟边和水湿地能正常生长,不烂根、烂鞭,同时也耐干旱瘠薄,在山顶土壤瘠薄处也可正常生长。水竹生长势强、繁殖容易、成活率高、成林快,如果母竹选择适当,培育管理及时,当年造林,当年就能行鞭发笋,一般3年就能达到高产。水竹的发笋成鞭率高、笋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笋出肉率高,出笋开始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月上旬,至6月上旬结束,这段时间雷竹笋、早竹笋、毛竹笋、高节竹笋、哺鸡竹笋、淡竹笋等竹笋供应相继结束,鞭笋还未上市,是竹笋供应淡季,而奉化水竹正好填补竹笋市场空白,售价高、销路好。
8 红壳竹
红壳竹别名红鸡竹、红竹。秆高10~12m,直径6~7cm,笋期4月中下旬,箨带红色或红褐色,笋味鲜美、产量较高、竹秆粗大,是优良的笋用竹良种。9 木桂竹
木桂竹是近年发现,并由已故浙江省林科院温太辉研究员鉴定定名的新竹种。主要分布在平阳县水头镇和衢州市长柱乡,我市1992年引种于宁海县桥头胡镇铜岭徐村徐定友处。它在6月底和7月初出笋,笋味鲜美,肉质肥厚,无涩味,出笋量多,产量可达1.5t/hm2以上,能补充市场竹笋供应淡季的供笋不足。
10 黄甜竹
黄甜竹是省林科院从福建省美菰蔬林区引进的一个复轴型的散生竹种。经多年驯化栽培,其优良性状可与春用笋早竹、雷竹、哺鸡竹相媲美。该品种笋质优,可食率达57.53%,鲜笋味甜松脆,水分含量高。出笋期从4月中旬始,至6月中旬,栽培适应性广,耐寒力较强,一般在年降雨量1000mm以上,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10℃的区域都可种植。与哺鸡竹相比,黄甜竹的新竹量年增加速度超过147%,成竹率达90%以上。
11 绿竹
浙南常用绿竹制马蹄笋罐头出口,经济价值高。绿竹出笋在5~11月,笋味鲜美。它属于热带竹种,冬季生长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否则易冻伤,影响出笋。主要分布在浙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象山县于1980年中后期从温州引种,经过精心培育,目前生长状况良好。
12 角竹
角竹为高产迟熟品种,5月中旬至6月初出笋。此时,其他竹笋都已采收,市场竹笋脱销,笋价回升,栽培的经济效益较好。角竹产笋量可达3.75~4.5t/hm2,是生产油焖笋、清汁笋(角竹笋罐头)的良好材料。
2. 棕竹耐荫吗
20—30年。
棕竹喜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不耐积水,极耐阴,畏烈日,稍耐寒可耐0℃左右低温。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30℃,当温度高于34℃,叶片会出现焦边,生长停滞。越冬温度低于5℃,容易冻伤,最忌讳风霜雨雪。棕竹的株型较小,生长缓慢,但水肥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种植在土质疏松的酸性土壤中,保持一定的空气温度和土壤湿度。
3. 棕竹耐低温吗
棕竹一年能长1米左右高。
棕竹的叶集生茎顶,掌状深裂,裂片4-10片,不均等,具2-5条肋脉,在基部(即叶柄顶端)1-4cm处连合,长20-32cm或更长,宽1.5-5cm,宽线形或线状椭圆形,先端宽,截状而具多对稍深裂的小裂片,边缘及肋脉上具稍锐利的锯齿,横小脉多而明显;叶柄细长,约8-20cm,两面凸起或上面稍平坦,边缘微粗糙,宽约4mm,顶端的小戟突略呈半圆形或钝三角形,被毛。
4. 棕竹耐寒
棕榈竹不耐寒
棕榈竹适宜生长温度是在20度到30度之间。由于棕竹的耐寒能力比较差,所以在冬季养护的时候,需要对棕榈竹进行一定的保暖措施,最好将它的室内温度控制在10度以上,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它被低温冻伤。另外,在冬季养护的时候,需要给它减少水分的需求,以免水分过大造成植株根部渍水,从而引起冻害的现象。
5. 棕竹能耐多少度低温
棕竹是丛生的灌木,原产地是我国的广东、云南等地。棕竹茎干直立纤细,不分枝。叶片聚集生于茎顶端,叶片掌状;叶柄细长;花小,淡黄色。棕竹常生在山坡、阴沟旁,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由于棕竹喜欢半阴的环境,而且养殖过程不能积水,因此养护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
1.棕竹生长期应该经常在植物的叶片上喷洒水分,适合盆栽。
2.棕竹虽然耐阴,但也需要适当的光照,如果太少光照,会导致叶片变黄,如果再加上通风不良,植物会产生寄生虫,影响植物的生长。
3.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数要多。以有机肥为主,微量肥料作为辅助。
具体方法:
种植方法
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
光照温度
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棕竹较耐阴,在明亮的房间内可以长期欣赏;在较暗的室内也可连续摆放3-4月。棕竹较耐寒,0℃低温对它生存影响不大,但忌寒风霜,故室内盆栽可安全越冬。
养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棕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次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棕竹烂根或大量脱叶。春季气温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棕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
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该培养土较茹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棕竹的生长。
浇水施肥
棕竹在5-9月生长眨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宁湿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高温期还应经常用水喷洒叶片和地面,增加空气湿度,秋冬季节适当减少浇水量。棕竹在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液体肥,可促使叶色浓绿苍翠,冬季要停止施肥。
棕竹施肥原则是勤施薄施,即少量多次,并做到氮磷钾三结合,以有机肥占主导,微量肥作补充。要求每10~15天根部施一次肥。以中等偏大的盆栽而言,每次每盆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克,腐熟花生麸50~60克,兑沤制过的粪水2公斤左右,淋施于盆土中。另外,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0.1%硫酸镁、0.1%硫酸亚铁、0.1%硫酸锌、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均匀喷湿所有叶片,特别是要喷洒到生长点,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8病虫防治编辑
棕竹腐芽病
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叶,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大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全株死亡。中央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该病还危害散尾葵、鱼尾葵、大王椰子、假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株,为危害棕榈科植株最严重的病害。
该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溅射传播。多雨季节及雨多日,气温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5]
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发现少量病叶及时从茎杆基部剪去销毁。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心叶及全株,每10天一次,延续3次至4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若管理不当,会遭到介壳虫、叶枯病、灰斑病和褐斑病的危害。介壳虫危害时要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灭杀;叶枯病、灰斑病、褐斑病危害时,要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6. 棕竹耐高温吗
步骤/方式1
适宜温度
观音竹不耐严寒,也不耐高温,养护观音竹时,如果环境温度高于35度,就会导致植株枝叶枯黄,需要将观音竹移到通风且阴凉的地方,而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0度,就会导致观音竹被冻伤,要将植株移到温暖的室内。
步骤/方式2
科学施肥
养殖观音竹时,需要每隔一星期施加一次营养液或者保鲜剂,为植株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使富贵竹的枝叶更为翠绿,而且要定期向观音竹的叶片上喷洒磷酸二氢钾或者叶面肥,延缓植株叶片的衰老程度,使富贵竹更为美观。
步骤/方式3
遮阴措施
观音竹喜阳,但是不耐暴晒,养殖观音竹时,需要将其放置在光线明亮的地方,让植株接受每日不少于五个小时的光照,促进观音竹合成叶绿素,而在光照过强的时候,要为观音竹提供散射光照射,避免植株被强光直射。
7. 棕竹耐阴耐寒吗
棕竹适宜生长温度是在20度到30度之间。由于棕竹的耐寒能力比较差,所以在冬季养护的时候,需要对棕竹进行一定的保暖措施,最好将它的室内温度控制在10度以上,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它被低温冻伤。另外,在冬季养护的时候,需要给它减少水分的需求,以免水分过大造成植株根部渍水,从而引起冻害的现象。
8. 棕竹最低耐多少度
一、棕竹的养殖方法
1、土壤配置
(1)棕竹盆景可用腐叶土、园土、河砂等量混合配制作为基质,种植时可以加入适量的基肥。
(2)盆栽用土以含有大量腐殖质的沙质土为宜,培养土可用园土6份、腐叶土4份混合使用,用烧泥盆栽种。
2、光照管理
(1)棕竹是南方植物,应放在温暖、湿润、通风和较庇荫的场所。
(2)平时养护的关键是不要让阳光直射,否则茎叶就会变黄,应将盆株放在棚架下、大树下、有遮阴阳台及走廊里。
(3)生长季要遮阴,尤其夏季忌烈日暴晒,否则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缓慢而低矮,一般遮阴度掌握50%左右。
(4)棕竹生长要求通风良好的环境,如通风不良易发生介壳虫。
3、温度管理
(1)棕竹性喜半阴、湿润通风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寒性,但不耐北方寒霜,该地区只能盆栽,冬天搬到室内越冬,室温保持在5℃以上,可以安全越冬。
(2)适宜温度为10-30℃,气温超过34℃时,叶片常会焦边,生长停滞,越冬温度不低于5℃,株形小,生长缓慢。
(3)棕竹冬季畏寒,在零下3-4℃易受冻害,可移至室内过冬,既可以免受冻害,又可以作为厅堂、客室摆设。
(4)露地栽种过冬可以雍土防寒,来春剪去老叶,仍可以萌发出新叶。
4、适时浇水
(1)夏天气温高,土易干,早晚要浇水,并喷叶面水。
(2)春秋季节浇水不要太勤,只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冬天就要控制浇水。
(3)平时要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要积水,棕竹容易烂根,最怕积水。夏季要早晚浇水,并喷叶面水。
5、合理施肥
(1)春秋季节每3-4周,施用20%-30%腐烂熟人粪尿和饼肥水,可使植物生长结实,叶子青绿。
(2)春夏生长期间,宜薄肥勤施,以腐熟的饼肥水较好,肥料中可加少量的硫酸亚铁,使其叶色翠绿。
(3)旺盛生长期5-9月份每月施液肥1-2次,为控制高度,5月份可浇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长过高。
6、修剪翻盆
(1)棕竹的修剪很简单,主要剪去其枯黄叶及病叶,如层次太密,也可进行疏剪。每隔2年翻盆一次,对新生的植株,可进行分株栽植或重新布局。
(2)翻盆时间宜在春季3-4月进行。要换去1B2以上旧土,培以疏松的腐殖土。
7、病虫防治
(1)棕竹生长要求通风良好的环境,如通风不良易发生介壳虫。
(2)若少量发生,应及时人工刮除,并用800倍氧化乐果液防治,同时注意通风透气,及时修剪枯枝败叶。
(3)棕竹病虫害较少,主要有介壳虫,经常施以少量硫酸亚铁溶液,可防止叶片黄化。
二、棕竹养殖注意事项
1、棕竹生长期应经常在植物叶片上喷洒水分,适合盆栽。
2、棕竹虽然耐阴,但也需要适当的光照,光照过少的话叶子会变黄,通风不良,植物会产生寄生虫,影响植物的生长。
3、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数多。以有机肥为主,微肥为辅。
4、棕竹需要大量的水,浇水时记得从棕竹的生长点往下淋,让清水自上往下流到根部,保持盆内湿度。
5、棕竹容易受到红蜘蛛、锈虱、叶斑病、介壳虫等病虫害,发现叶病虫时,应立即喷药处理。
9. 棕竹耐寒温度是多少
棕竹原产我国南方,是热带植物,姿态潇洒,四季常绿。常见的有大叶和小叶之分,大叶的略粗,叶片大且厚,又名筋头棕竹;小叶的杆细,叶片小而薄即棕竹。
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
养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棕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以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棕竹烂根或大量脱叶。春季气温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综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所以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
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棕竹小盆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砻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该培养土较粘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棕竹的生长。
10. 棕竹耐晒吗
一、修剪
从市场或者网络上面买回来的观音竹,最好先给它稍微修剪一下叶片,有些叶片在运输途中缺水会出现发软发蔫的情况。修剪之后,有利于整个植株更快恢复。比较靠下的叶子也把它去除掉,不要让叶子泡在水里。接着用锋利的小刀在植株的下面斜个斜口,这样可以增加吸水面积,有利于新根生长。
二、水质
水培观音竹一定要注意选择好的水质,很多人养不好水培植物就是水质不好,直接装出来的自来水最好不要使用,放在太阳下面晾晒一两天的时间再使用。如果能接到雨水来养殖观音竹就更好了。水不要装满瓶子,大概装到3/5就可以。
另外定期需要给它换水,天气比较热的时候两三天就要换一次水,每次换水后加几滴营养液。如果换水频率太低,容器里面会滋生细菌,就容易使观音竹的根系腐烂。
三、护理
刚刚进行水培的观音竹,注意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前几天可以用布把瓶子遮住,黑暗的环境能让根系更好的生长出来,如果天气比较干燥,可以在它的叶片上喷一些水保湿,大概过上十多天的时间,新根就能长出来了,接着把它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