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生长习性(三叶草生长特征)
1. 三叶草生长特征
三叶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低矮,高25~40厘米。直根性,根部有与根瘤菌共生的特性,根部分蘖能力及再生能力均强。分枝多,匍匐枝匍地生长,节间着地即生根,并萌生新芽。复叶,具三小叶,小叶倒卵状或倒心形,基部楔形,先端钝或微凹,边缘具细锯齿,叶面中心具“V”形的白晕;托叶椭圆形,抱茎。于夏秋开花,头形总状花序,球形,总花梗长,花白色,偶有淡红色。边开花,边结籽,种子成熟期不一,种子细小。
三叶草生活力强,植株矮而匍匐,耐刈割,又具自播能力,所以覆盖效果好。由于有固氮能力,对肥料要求不多。但在久旱不雨时,要注意及时浇水抗旱。叶丛低矮,开花多,绿色期长,常用于缀花草坪,可于早熟禾、紫羊茅等混播。也可单播用作开花的植被,常用于斜坡绿化,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白花三叶草植株低矮,高度仅30~40毫米,所以一般不需割草。但其又耐刈割,刈割后能很快地恢复覆盖的效果。
短期多年生草本,生长期达5年,高10-30厘米。主根短,侧根和须根发达。茎匍匐蔓生,上部稍上升,节上生根,全株无毛。掌状三出复叶;托叶卵状披针形,膜质,基部抱茎成鞘状,离生部分锐尖;叶柄较长,长10-30厘米;小叶倒卵形至近圆形,长8-20 (-30) 毫米,宽8-16 (-25) 毫米,先端凹头至钝圆,基部楔形渐窄至小叶柄,中脉在下面隆起,侧脉约13对,与中脉作50°角展开,两面均隆起,近叶边分叉并伸达锯齿齿尖;小叶柄长1.5毫米,微被柔毛。
花序球形,顶生,直径15-40毫米;总花梗甚长,比叶柄长近1倍,具花20-50 (-80) 朵,密集;无总苞;苞片披针形,膜质,锥尖;花长7-12毫米;花梗比花萼稍长或等长,开花立即下垂;萼钟形,具脉纹10条,萼齿5,披针形,稍不等长,短于萼筒,萼喉开张,无毛;花冠白色、乳黄色或淡红色,具香气。旗瓣椭圆形,比翼瓣和龙骨瓣长近1倍,龙骨瓣比翼瓣稍短;子房线状长圆形,花柱比子房略长,胚珠3-4粒。
荚果长圆形;种子通常3粒。种子阔卵形。
三叶草花果期5-10月。
2. 三叶草生长特征描写
车轴草属包含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包括各种的车轴草(三叶草)及其他植物,是一种生长广泛的重要欧洲多年生豆科牧草植物(Medicago sativa)。叶子互生,多为三出复叶,叶片呈长圆形、心形或纺锤形;有特别长的根系,可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吸收土壤中的矿物质和其他营养,在旱季亦可生存;还可以作为牧草、绿肥作物或者观赏植物,种植车轴草能使土地肥沃。它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地区。 红车轴草又名红三叶草。近几年,科学家发现红车轴草中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物质,对妇女更年期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成为欧美市场的走俏商品。 在西方很多国家(英国,美国)长有4片叶子的车轴草代表着幸运。因为4片叶子的车轴草被认为是只有在伊甸园中才有的植物。而在有些国家里,扑克牌里面的梅花(Club)就是代表幸运的车轴草。 在澳洲、加拿大等地,车轴草属植物都属于野草类,必须剪除。 品种本属约有360多种,其中在农业上有利用价值的约有 25种,而以红三叶(T.pratense)、白三叶(T.repens)和绛三叶(T.incarnatum)3个种栽培较多。此外,还有杂三叶(T.hybridum)等。 红三叶 又名红车轴草。分布于欧洲及美国、新西兰等。中国淮河以南亦有栽培。茎直立或斜升,圆而有凹凸纵纹,高60~100厘米。小叶上有浅白色V形斑纹,叶面有毛,全缘。头状花序,着花100朵以上,红紫色,自花不结实。荚果倒卵形,果皮膜质,每荚含种子1粒。种子肾形或近三角形,黄褐色,千粒重1.5克左右。 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旱、耐寒。适宜于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粘性土壤生长。生长周期一般为2~6年,在温暖条件下,常缩短为二年生或一年生。红三叶为长日照作物,日照14小时以上才能开花结实。用作牲畜饲草栽培时,一般同禾本科牧草混播;用作绿肥或饲料时常单独栽培。接种根瘤菌可明显提高产量。春、秋均可播种,每公顷播种量15千克左右。条播行距20~40厘米,深1.5厘米左右。每年可刈割2~4次。茎叶柔软,略带苦味。鲜草约含粗蛋白质4.1%,粗脂肪1.1 %,粗纤维7.7%,无氮浸出物12.4%,灰分2.0%。每公顷鲜草产量可达30~60吨。 白三叶 又名白车轴草。16世纪后期荷兰首先栽培,现温带地区广泛分布。中国淮河以南和西南地区均有栽培。多年生草本,着地生根。茎细长而软,匍匐地面,植株高30~60厘米。叶柄长,小叶倒卵形或近倒心形,叶缘有细锯齿。头状花序,着花10~80朵,白或淡紫红色。荚果倒卵状矩形,每荚有种子3~4粒。种子近圆形,黄色,千粒重0.5~0.7克。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广,耐酸性强, pH4.5的土壤仍能生长,除盐碱土外,排水良好的各种土壤均可生长。再生性好,耐践踏,属放牧型牧草。开花前,鲜草含粗蛋白质5.1%,粗脂肪0.6%,粗纤维2.8%,无氮浸出物9.2%,灰分2.1%。产量虽不如红三叶,但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也较高。 绛三叶 又名绛车轴草。原产欧洲,分布欧洲东北部及北美洲等地。中国淮北及长江以南地区广泛引种栽培。可用作牧草、地面覆盖植被或绿肥,也可作填闲作物。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圆而中空,高70厘米左右。叶片近圆形,两面均生短毛,叶柄大,托叶圆而大,膜质。头状花序圆筒状,花深红色。荚果倒卵形,内含种子1粒。种子圆形,黄或褐色,千粒重3.2克。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瘠、耐荫。花蕾期鲜草含粗蛋白质3.0%,粗脂肪0.60%,粗纤维4.7%,无氮浸出物7.4%,灰分1.7%。 库拉三叶草 为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甜蜜三叶草、高加索三叶草等,1985年引入我国,经在北京5年的引种试验,发现该草适应性较广,抗逆性较强,持久性好,不仅可做牧草,还具有很好的绿化美化观赏价值,也可作为蜜源植物及水土保持植物,有广泛的利用前途。 库拉三叶草在北京地区冬季于一17.1℃的极端最低气温下可安全越冬,夏季在35——38℃的高温条件下可正常越夏,抗寒性、耐热性及耐旱性以及草地的持久性明显优于白三叶和红三叶,植被形成后数年长势不衰。 库拉三叶草在北京4月初返青、比白三叶提前10——15天,5月初抽茎,6月初进入花期,7月初种子成熟,11月下旬进入枯黄期,生育期90天左右,全年生长期240天左右。 库拉三叶草根系深,地下根茎发达,在0—30厘米深的土层中可形成密集的根系网,根茎节处长出根茎芽,形成地上茎,高20—40厘米,茎及茎生叶和基部叶可形成密实的地上植被,作为牧草利用,有较好的产草量和营养价值,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4.06%,无氮浸出物达47.52%。 库拉三叶草另一特点是花多花美,花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盛花期可以形成密集的花层,且有一种清香的气味,可招引大量的蜜蜂采蜜,所以库拉三叶草又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 库拉三叶草种子直播形成植被较慢,用根茎栽植,形成植被快,效果好。穴栽后2年内可形成很好的覆盖层。近两年来,库拉三叶草已经在城市绿化美化,高速公路、河湖边坡、矿山复垦中逐步推广,并收到优良效果。
3. 三叶草生长的地方和变化
回答 三叶草喜阳光,但盛夏的阳光非常强烈,因此需要进行遮荫,以免阳光太强将它晒伤,可以充分接受散射光。它是喜欢水的,在平时不要多浇水,维持土壤湿润的状态就行,一般是土壤不干的话就不给它浇水。盆栽养护的话还要注意,在度夏期间要多通风,防止养护环境内的气候不流通。
三叶草一年四季都能生长。
主要分布在温带至热带地区,并在湿润草地、河岸、路边呈半自生状态。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旱、耐寒。适宜于排水良好、富含钙质的粘性土壤生长。生长周期一般为2-6年,在温暖条件下,常缩短为二年生或一年生。
三叶草多作为草坪种植于各公园,绿地。苗期生长缓慢,种子播入坪床后,每天早晨或傍晚进行喷洒,始终使坪床表面保持湿润直至出苗,出苗后可减少喷水次数,但仍需精心管理,苗期管理约30-50天,期间除注意浇水使坪床保持湿润外,还要随时清除杂草,主要是人工拔除,防止杂草危害。
扩展资料:
三叶草的养殖方法
1、土壤
三叶草的种子是比较细小的,所以出土力就较弱,幼苗比较纤细,所以在其苗期生长较为缓慢。因而在播种之前一定要整好土壤,对土壤进行浅翻并清除其中杂物,使土块变得细碎,这时土壤也就变得疏松利于播种了。
2、播种及种子处理
三叶草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春秋两季,适宜的播种温度应该在19-24℃,当春季气温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时可以进行播种,秋季播种可在9月中下旬。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浸润,播种深度为1-2cm,如果过深可能会导致不易出苗。
3、种后管理
在三叶草的播种后出苗前,如果土壤板结,应该做及时的疏松工作,以利出苗。因三叶草苗期生长的较为缓慢,所以极易受杂草的侵害,苗期应松土除草1~2次;
另外还要做好三叶草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保证三叶草能够顺利生长。在土壤较干时,要做好水分保持工作,保持土壤的湿润更加有利于三叶草的生长。
4. 三叶草生长特征有哪些
三叶为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牧草。茎葡匐生长,长30-60厘米,主根短,侧根发达,有根瘤固氮。三叶草喜温凉湿润气候,较耐阴、耐湿,耐热和耐寒力较红三叶强,南方山地、丘陵、果茶园均可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耐酸性强,在pH值4.5的土壤上也可生长,不耐盐碱。三叶鲜草粗蛋白含量丰富,各种畜禽喜食。每年可割鲜草3―4次,一般亩产量3000―4000公斤。园地套种三叶草的好处主要有:
1、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施用。三叶草属豆科植物,根部具有发达的根瘤菌,可大量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据测定,1亩三叶草可固定氮素10-13公斤,相当于增施碳铵60-75公斤,为果树提供了氮肥营养。同时,亩可产生3000-4000公斤的鲜有机肥,对培肥改土方面具有很大作用。草根的分泌物及残根向土壤输入了大量的有机质,促进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相对减少了果树施肥的投入。
2、防止水土流失。三叶草的根、茎蔓延于地表层,春播的当年和秋播的次年就能形成密集草层,形成5厘米―10厘米的草层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土壤被暴雨冲刷和侵蚀,大大减少水土流失,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3、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三叶草茎叶茂密,夏季能使地表温度降低4℃―8℃,防止烈日暴晒表层果树根系,秋冬季可提高地表温度2℃,缓解降温速度,延长了吸收根的生长期,增加了树体营养的积累,使果品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4、控制杂草能力强。三叶草属冷季型草,抗寒性较强,生长期达9个多月。匍匐茎在地面纵横交错,节节生根,其根系多密布在地下10厘米左右,生长竞争力很强,致使发芽晚的杂草难以吸收到阳光和水分而死亡,有效控制了杂草的生长,减少了果园除草的用工和费用。
5、能避免摘果时落果损伤。三叶草匍匐茎生根能力强,播种2个月即可形成草层覆盖地面,3个―4个月可形成天然的绿色地毯,避免了摘果时落果损伤。
6、营养丰富,可多种经营。三叶草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又耐刈割,是牛、马、羊、兔的良好饲产,可同时发展畜牧业,以草养牧,以肥养树,充分利用能源,增加经济效益;该草根、茎、叶具有清、凉血、安神等作用,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因此果园种植三叶草对于形成果、草、牧、肥、水良性生态系统与立体农业有广阔的开发前途。
5. 三叶草生长特征图片
假期里,爸爸带我去超市买三叶草的种子。回家后我把种子埋在土里,然后我给种子浇了很多水。一个星期之后种子发芽了,长出了淡黄的芽瓣,很可爱...
十天过后长大长高了好多,有些三叶草长成了三片叶子,越来越绿了,
又过了一周了,我差不多每天都看看,但是变化不大只是叶子更大了一些,又长高了一点,好想它快快长出美丽的纹路
又长高了许多,叶子也更大了,快了长花纹了,我每周浇一次水,每天都放在窗台晒太阳
都快二个月了,有几株的叶子终于长出了花纹,好漂亮,我很喜欢,不知道好久会开花,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