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轮纹病(鸢尾轮纹病的病状和病症)
1. 鸢尾轮纹病的病状和病症
常见花卉灰霉病的发生于防治方法
1、症状
(1)灰霉病又称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干、叶柄、花瓣、果实和种子。
(2)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紫褐色斑点,直径l-5毫米,后扩大成不规则形大斑,直径7-12毫米,中央淡黄褐色,边缘紫褐色,病斑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11
(3)病斑扩展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焦1枯。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暗绿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4)叶缘发病时,叶片有些扭曲。绿色茎上为紫褐色长圆小点,有些突起,病斑扩展慢,大小仅3-5毫米。叶柄症状与茎上的病斑相似,但为长条状,其上也生有暗绿色霉状物。
2、寄主:牡丹、芍药、仙客来、秋海棠、四季报春、翠菊、大丽花、倒挂金钟、蒲包花、大岩桐、金盏菊、天竺葵、八仙花、栀子、瓜叶菊、菊花、非洲菊、唐菖蒲、杜鹃、月季、玫瑰、茶花、一品红、鸢尾、含笑、金莲花、百合、郁金香等花卉。
3、发病规律
(1)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茎、枯叶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为害下部叶片。
(2)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茎、枯叶上越冬,翌年春天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为害下部叶片。
(3)一般病害始发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发期在8月上、中旬。7-8月份雨量多,湿度大,有利于病害扩展。
(4)种植过密,栽培管理不善的庭园发病较重。一般遭受冻害之后,植株抵抗力弱,病害严重。品种之间发病程度有差异。
4、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于15厘米以下土内,以减少翌年早初次侵染的病菌来源。
(2)加强管理,种植不宜过密,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3)发病初期喷洒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共喷3-4次。
2. 鸢尾轮纹病的病状和病症是什么
安徽朴树如何辨识花木常见的几种病虫害
花木病害,一般分为生理病害和生物侵染(病理)病害。
常见的生理病害有:夏季强光照射引起的灼伤;冬季低温造成的冻伤;水分过多导致的烂根;水分不足发生叶片焦边或萎蔫;土壤中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如缺氮引起老叶大量变黄,缺磷则在叶色正常的情况下到期不开花,缺钾则发生大量落叶以致整株衰枯;施肥过量或施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导致嫩尖枯焦;水土偏碱使喜酸类植物的叶子变黄脱落;水土偏酸使喜碱类植物衰弱,叶片枯焦。生理病害不传染,只要及时改善栽培环境,采取相应的适于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措施,就有可能好转。
常见的生物侵染病害,主要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类菌质体等侵染植株后引起。一般家庭养花常见的病害主要有:
(1)叶斑病
多为害叶片,是球根秋海棠类植物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也为害白兰、鱼尾葵、美人蕉、紫薇、贴梗海棠、日本海棠、桂花、杜鹃、凤仙花、天竺葵、鸡冠花等多种花木。病状为叶片上局部细胞坏死,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斑点症状,常见的有角斑、条斑、圆斑,呈灰、黑、褐等色。严重时叶片变黄、焦枯、脱落。
(2)白粉病
多为害花木的嫩梢、嫩芽、嫩叶和花蕾。主要为害蔷薇、玫瑰、月季、梅花等植物。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斑,犹如覆盖一层白粉;后期病斑变成灰色。受害植株日渐矮小,嫩梢弯曲,叶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不能绽放或花形畸变。严重时叶片卷缩、干枯,甚至整株枯死。应适当增施磷、钾肥,停止喷叶面水。
(3)炭疽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茎、嫩梢、花蕾和果实等部位,多为害兰花、君子兰、三色堇、仙客来、金鱼草、白兰、玉兰、八仙花等多种植物。大多数植株受害后,从叶头和叶边缘开始发病,叶面上出现近圆形斑点,病斑边缘多呈紫褐色或暗褐色,中央为淡褐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有黑色小点,常排列成轮纹状,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应加强通风透光,停止喷叶面水。
(4)灰霉病
主要为害叶、茎、花和果实,多为害牡丹、仙客来、四季报春、翠菊、山茶等多种植物。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灰色茸毛,发病严重时整株死亡。
(5)细菌性软腐病
细菌侵染根茎、球茎、鳞茎、块根等营养器官,多为害马蹄莲、百合、唐菖蒲、鸢尾、仙客来、风信子、君子兰、大丽花等花卉。通常受害部位初呈水渍状,后变成褐色,随即粘滑软腐,并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变成一包腐臭的浆汤,在干燥情况下变成粉状干瘪的东西。
(6)根癌病
病菌多侵染根须部,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多为害梅花、菊花、月季、香石竹、樱花、丁香、紫薇、大丽花、天竺葵等植物。肿瘤初期为淡褐色,粗糙、柔软或呈海绵状;后期颜色变深,内部组织木质化,成为坚硬的瘤状物,甚至整株死亡。
(7)线虫病
线虫侵入根部、叶子、花芽和花朵,从而引起病害,多为害菊科、报春花科、蔷薇科、凤仙花科、秋海棠科的植物。当线虫侵入幼苗根部,在主根和侧根上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物,表面粗糙而呈褐色;受害严重时,细根腐烂,叶子枯黄而死。当线虫钻入叶片内部组织,受害叶片变成淡绿色,并带有淡黄色斑点,后期斑点变黄褐色,叶片干枯变黑;受害严重时,花细小畸形,且易枯
萎。
防治花木的病虫害,应着重预防,并把预防工作贯彻到日常栽培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重视盆钵、盆土的消毒,通过热蒸、冰冻、暴晒或用药等方法消除其中的病菌和害虫;选用抗性强而无病虫害的苗株来栽培;栽植环境要通风透光,保持清洁,以防病菌、害虫滋生;不用生肥,污水浇花,要注意合理施肥与浇水;发现病害植株后,除随时将病害除去外,伤口要用多菌灵消毒,病害严重的还应及时烧毁,以免传染别的植株。如有条件时,最好每周或每半月给茎、叶、枝喷1次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做到以上几点,就可起到预防和保护的作用。
3. 鸢尾常见病害症状
不需要。
德国鸢尾的耐寒能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在冬天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措施,给它足够的温度,才能立于它的生长。在北方的话,一般可以将它移植在室内进行过冬,在我国南方有些地方温度低,也是需要采取这个措施的。
4. 轮纹病是什么病害
轮纹一号杀菌剂 主要是针对苹果树上的轮纹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葡萄上的霜霉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轮纹一号是由唐山农科院成功研发的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也是非常的好,很有市场空间。 在使用轮纹一号的时候要先进性稀释,一般稀释400倍即可,然后喷雾,如果在五月初第一次降雨后对苹果树进行喷施的话,效果会非常的好,而且对斑点落叶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一般在按照有效正确的方法下进行喷施的话,防治效果都能够达到90%以上。 轮纹一号杀菌剂对枝干轮纹病也有很好的效果,总的来说该杀菌剂就是针对苹果树上的轮纹病有特效,所以对果园进行病害防治的时候可以选用轮纹一号,其效果和作用都非常的不错。
5. 鸢尾常见病
常见有毒植物
植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是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供给人类食物,同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植物自身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有很多是有毒的物质,不慎接触到,可能会引起很多疾病甚至死亡。在小说中也经常能看到植物的身影,这里我想按照植物中主要致毒成分来进行分类对有毒的植物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概括。其中有很多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此前可能也没有了解到它们的毒性。那么我们就一块开始:
根据植物中所含有毒成分我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类分别阐述:
一、含甙类的植物
1、夹竹桃:常绿灌木,开桃红色或白色花,分布广泛,其叶、花及树皮均有毒。(我亲见过,小时候喜欢采它的花玩,现在学习的地方有好多夹竹桃,只能欣赏再不敢动手了)
2、洋地黄:亦称紫花毛地黄,草本植物,各地均有栽培。全柱覆盖短毛,叶卵形,初夏开花,朝向一侧,其叶有毒。
3、铃兰:草本植物,东北及北部山林中野生,花为钟状,白色有香气,全草有毒。
4、毒毛旋花:亦称箭毒羊角拗,灌木,我国云南、广东有栽培,花为黄色,有紫色斑点,白色乳汁,全株有毒。
5、毒箭树:亦称“见血封喉”,落叶乔木,分布于广西、海南等地,高20~25米,叶卵状椭圆形,果实肉质呈紫红色,其液汁有毒。
6、其他:高梁苗、木薯、杏桃李梅的仁、远志、桔梗、皂荚等。
二、含生物碱类的植物
1、曼陀罗:草本植物,高1~2米,茎直立,叶卵圆形,夏季开花,花筒状,花冠漏斗状,白色,全株有毒,种子毒性最强。(也是我小时候经常采摘的一种花,哈哈)
2、颠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一大一小,夏季开花,钟状,淡紫色,果实为浆果球形,成熟时黑紫色,其叶和根有毒。(吃过它的果实)
3、天仙子:草本植物,我国东北、河北、甘肃等地有野生,全株有毛,味臭,夏季开花,漏斗状呈黄色,全株有毒。
4、乌头: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中部及东部山地丘陵,茎直立,秋季开花,其根有毒。
5、毒芹:草本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内蒙一带,根状茎肥大有香气和甜味,秋季茎中空,花为白色,全草有毒。
6、钩吻:亦称断肠草,常绿灌木,夏季开花,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有分布,其根、茎、叶均有毒,民间用来杀虫。(听过断肠草的大名,还没有亲见过。)
7、其他:雷公藤(根有毒)、马钱子(番木鳖)种子剧毒。
三、含毒蛋白类的植物
1、相思豆,亦称红豆,分布于我国南方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为木质藤本,枝细弱,春夏开花,种子米红色。其根、叶、种子均有毒,种子最毒。(当翻资料看到这些时,偶不愿意相信,呵呵。)
2、巴豆树:乔木,分布于云南、四川、广东、台湾等地,夏季开花,种子有毒。
四、含酚类的植物
1、常春藤:常绿木质藤本,各地均有分布,叶椭圆形,晚秋开花,果实球形,橙色。全株有毒。
2、毒鱼藤:亦称毛鱼藤,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叶小,夹果,根茎叶均有毒。主要对鱼类毒性大。
3、其他:栎树、野葛、漆树、地薯、槟榔等。特别说明:嚼槟榔可以增大口腔癌的发病几率。
五、其他
1、蘑菇:种类繁多,属于真菌类,此处不多螯述。
2、其他常见有毒植物:龙葵、黄杨、蓖麻、菊花、升麻、冬青、风信子、仙人球、芒果(皮和种子)、榭寄生、桑椹、一品红、鸢尾、接骨木、杜鹃花、万年青等。
有毒的植物形形色色,或许自己的身边就有,植物主要通过皮服接触传播毒素,有时候还是要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