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雌蕊类型(兰花雄蕊类型)
1. 兰花雄蕊类型
一、兰花白头的特点
兰花的白头是指在兰花新芽(叶芽)的尖端出现米粒大小的半透明组织,这个米粒大小的半透明的乳化组织,不仔细看还不容易发现,白头在小芽的时候最明显,随着叶芽的长大,有的白头会只在脚叶尖端出现,或所有叶片都消失不见,我们可以通过叶芽这个细微的差异判断兰花的优劣。
二、中国兰花的花朵形态
说起白头和兰花花瓣的联系,我们得先了解一下兰花的花朵形态,不然对于新手,下面的知识可能看不懂。中国兰花的花朵是由5个花瓣,1个舌头和1个鼻子共同构成,外面有3个花瓣,我们称为外3瓣,里面的舌头,鼻子和2个花瓣我们一起称为兰花的中宫,其中鼻子上面的2个花瓣我们称为内瓣或捧瓣。
三、中国兰花的三大瓣形
兰花的这5个花瓣、鼻子和舌头是有差异的,而且品相好的兰花和品相差的差异还很大,一眼便可看出,好的兰花应该具备瓣形,古人根据这种差异,将兰花花瓣的形态分成了三类,分别是:梅瓣、水仙瓣和荷瓣,当然还有其他形态的,但我们主要是看这3种。
1、梅瓣花的特点
外围的三个花瓣短圆起兜,里面的两个捧瓣雄性化有白头(注意这里出现了白头),雄性化也可以理解为鼻化,因为兰花是雌雄同体的,鼻子是兰花的雄性化器官,就是说捧瓣有往鼻头进化的趋势,鼻子的部分特征在捧瓣上显现出来了,雄性化越严重,捧瓣的鼻头化特征就越明显,舌头短圆不后卷。
2、水仙瓣花的特点
外三瓣收根放角,瓣端可尖可圆,捧瓣起兜,有白头的称为巧种水仙(再次出现白头),没有白头的称为官种水仙,舌头下垂或微卷。
3、荷瓣花的特点
外三瓣短阔,收根,有明显的放角,捧瓣短阔,收根,不起兜,无白头,舌头宽大圆正。
四、白头和兰花花瓣的关系
兰花的花叶是同源的,花朵的形态有时会显现在叶片上,这可以让我们在兰花的非花期,通过叶片显现的特征来猜测兰花的瓣形,经众多艺兰人检验,虽然不是百分百准确,但却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经验丰富的人能够准确判断出花瓣的形态。通过上面对梅瓣,水仙瓣和荷瓣花的特点描述,我们可以发现梅瓣花和水仙瓣花的捧瓣是有白头的,荷瓣花是没有白头的,所以,通过叶芽尖端的白头我们只能推断梅瓣花和水仙瓣花,荷瓣花在叶芽上不会出现白头,因为它没有雄性化。
五、通过白头来判断兰花品种的误区
并不是新芽的叶尖出现的白头就一定能出梅和水仙,有可能是普通瓣子的花,也可能是蝶花,也不是梅和水仙在叶芽上就一定有白头,对于出现了白头的叶芽,想预判梅和水仙还得结合白头的形态进行判断,具备梅和水仙的白头特征是新芽的每片叶子上都显现出白头,外围脚叶的白头更明显,乳化面积更大,白头越明显者,其花雄蕊化必强,出梅的几率就比出水仙的几率高,出普通花的白头一般是尖锋,出梅和水仙的白头大多是钝头,和兰花的捧瓣一样往内扣起兜。
2. 兰花雄蕊雌蕊花萼数目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
株高可达100厘米~150厘米,根茎肥大;茎叶具白粉,叶片阔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花径可达20 厘米,花瓣直伸,具4枚瓣化雄蕊,花色有乳白、黄、桔红、粉红、大红至紫红。花期6月~10月(北方)。美人蕉为美人蕉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高可达1米。根茎横卧而肥大。地上茎肉质,不分枝。叶互生,宽大,长椭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自茎顶抽出。6月~10月陆续开花。花大,有5枚瓣状退化雄蕊,其中3枚较大,颜色有鲜红、鲜红镶金边、橙黄或有橘红斑点,是主要观赏部分。盛夏之时,开得颇为漂亮的草花要数美人蕉了,她亭亭玉立的,姿态极惹人喜爱,特别是她碧绿的叶片,红红的花朵,更是醉牵行人衣。
3. 兰花雄蕊类型是什么
兰属的花分为花萼和花瓣两轮,外轮为花萼、内轮为花瓣。均为3片。兰花中花瓣的一枚特化为唇瓣,雌蕊和雄蕊合生在一蕊上,称为合蕊柱或蕊柱。是区别兰科与其他科植物的主要特点。
1.花葶和花序----花葶(花莛俗称“花箭”,由假鳞茎基部生出。每假鳞茎上通常只生一枝,有时也有多枝的。每一丛兰草中常常出现多个的花葶,花葶以细而高为佳,矮缩被叶遮挡则不佳。春兰、惠兰若越冬时气温偏高,则开花时花葶不能伸长。花朵按一定顺序生长在花葶主轴之上,叫做花序。兰属植物少数如春兰为单花外,其余为多花。兰属花序都是总状花序。大部分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等的花序都是直立的。一般花序高出于叶束之上,把花朵伸在显著的位置。半附性兰花的花序是倾斜弯曲的,如台兰、虎头兰;而附生兰花花序是下垂的,如冬风兰、硬叶兰等。
4. 白兰花雄蕊类型
白兰花是木兰科的。
木兰科的花程式是:
*P6-15,A∞,G∞
所以木兰科植物的花程式都是这样,所以*P6-15,A∞,G∞也是白兰花的花程式。 葫芦科的花程式♂:K(5)C(5)A1(2)(2) ♀: K(5)C(5) (3:1)或 ♂:K(5)C(5)A[1(2)(2)] ♀: K(5)C(5) (3:1) 攀援或匍匐草本,有卷须,茎5棱。单叶互生,常深裂,卷须侧生,单一或分歧。花单性,同株或异株,雄花花萼管状,5裂,花冠结合或分离,花瓣5,多合生;雄蕊5枚,2对合生似3枚,花药弯曲成S形。雌花萼筒与子房合生,花瓣合生,5裂,子房下位,柱头3个,有3个侧膜胎座,胚珠多数。果实是瓠果。常见种类有黄瓜、冬瓜、西瓜。
5. 兰花的雄蕊类型
兰花花瓣为椭圆形梭形,兰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几部分组成。兰花是一种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的花结构与众不同。
兰花结构的奇特是为了适应昆虫传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团和唇瓣等,加之,兰花为两侧对称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数目减少、子房下位、花形状、大小和颜色多样。
唇瓣3裂,基部有时与蕊柱合生达3-6毫米;侧裂片直立,常多少围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弯;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通常从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时末端膨大或中部断开,较少合而为一。
扩展资料:
兰花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的观赏价值很高。兰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绿、黄绿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为名贵。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兰花的花姿有的端庄隽秀,有的雍容华贵,富于变化。兰花的叶终年鲜绿,刚柔兼备,姿态优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艺术品。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爱兰、养兰、咏兰、画兰,古人曾有“观叶胜观花”的赞叹。人们更欣赏兰花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坚忍不拔的刚毅气质。
6. 兰花的雌雄蕊
兰花是一种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的花结构与众不同。兰花结构的奇特是为了适应昆虫传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团和唇瓣等,加之,兰花为两侧对称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数目减少、子房下位、花形状、大小和颜色多样、多为草本植物、附生或腐生。
兰花有六枚花被(花萼与花瓣区分不明显,统称为花被),分为内外两轮,其中内轮有一枚特化成了唇瓣。唇瓣的作用是吸引昆虫来传粉并为昆虫驻足提供平台。
兰花的花粉通常粘合成团,称花粉团,作用是便于昆虫传粉时把花粉全部带走,提高传粉效率。当昆虫进入下一朵花时,被带出的花粉团可以自动调整方向,使其正好接触到黏性柱头上,从而完成异花授粉。
除子房外,兰花的整个雌雄器官完全融合成柱状体,称蕊柱。蕊柱的形成使得雌雄蕊在空间上分离,促进了异花授粉。
兰花的柱关和花药之间有一个舌状的器官(源自柱头上裂片),叫蕊喙,是兰花特有器官,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自花授粉。
拓展资料:
兰花(学名: 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 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 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 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 地生兰,如 春兰、 惠兰、 建兰、 墨兰和 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 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7. 白兰花雄蕊类型和雌蕊类型
有3——5个。
玉兰花有9片花瓣;花蕾卵圆形,花先叶开放,直立,芳香,直径10-16厘米;花梗显著膨大,密被淡黄色长绢毛;花被片9片,白色,基部常带粉红色,近相似,长圆状倒卵形;
雄蕊长7-12毫米,花药长6-7毫米,侧向开裂;药隔宽约5毫米,顶端伸出成短尖头;雌蕊群淡绿色,无毛,圆柱形,长2-2.5厘米;雌蕊狭卵形,长3-4毫米,具长4毫米的锥尖花柱。
8. 兰花雄蕊类型和雌蕊类型
正常情况下,兰花的正常的花朵的结构一般为花萼3片即俗称的外三瓣;花瓣3片即俗称的内三瓣,雌雄同蕊称为合蕊柱即俗称的鼻。 凡数量与此不同者,在兰花中属于变异,称为奇花。
9. 兰花雄蕊类型有哪些
兰花花瓣为椭圆形梭形,兰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几部分组成。兰花是一种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的花结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