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的美称(榆树的词语)
1. 榆树的美称
不是的,还是有变化的。榆树(Ulmus pumila L.)别称:榆实、榆子、榆仁、榆荚仁、白榆、榆树巧儿(榆钱),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干直立,枝多开展,树冠近球形或卵圆形。产于中国,在寒温带、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具有分布,可以食用、药用和绿化。
生长环境阳性树种,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适应性很强。根系发达,抗风力、保土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快,寿命长。不耐水湿。具抗污染性,叶面滞尘能力强。
2. 榆树的词语
不是“余木脑瓜”,是“榆木脑袋”。
榆木脑袋,汉语成语,拼音是yú mù nǎo dài。
成语释义
榆树是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木材,用于制作家具、器械等。其质坚韧,难解难伐。所以用以比喻人思想顽固,不开化、不开窍。亦作“榆木脑壳”。
成语出处
谷峪《新事新办》:“你娘不是那榆木脑袋!娶亲不坐轿,这年头净这么办,俺也赞成。”
成语示例
“大叔,谢谢您老人家!”黄金印淌上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
3. 榆树被称为
榆树是乡土树种,历史悠久。门前栽种榆树,是传统习惯做法,取其谐音年年有余之意,沾光吉祥。由于榆树干性较差,深根伤墙,病虫害严重,近些年来逐渐被杨柳椿桐取代,险遭淘汰。
好在目前白榆优良品种已经培养成功,正在大力推广,榆树有望东山再起,重涣青春。
4. 榆树的名称
一,榔榆和榆树的基本情况
榔榆这个名称来源于《本草拾遗》,是正式中名。在《河北习见树木图说》中记载为小叶榆;由于秋季开花也叫秋榆;别名还有掉皮榆、挠皮榆、构树榆、红鸡油等等。分布在我国河北以南部分省区,喜光,耐寒,适应性强。
榆树这个名称是通用名称,是正式中名。在古籍《尔雅》中记载为榆;在《东北木本植物图志》记载为黄药家榆;别名还有白榆、家榆、钱榆等等。在我国分布广泛,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最多。阳性树种,生长快,是荒山造林和四旁绿化好树种。
二,榔榆与榆树的外形区别
1,花期和果期不同:榔榆八九月开花,九十月份结果。榆树三四月开花,五六月结果,是人们常食用的“榆钱”。
2,叶子不同:榔榆叶片小,质地厚,披针状卵形或窄椭圆形,长三四公分,叶边有单锯齿。
榆树叶片稍大,椭圆状卵形或长卵状,长六公分左右,叶边有单锯齿和重锯齿。
3,树冠和树皮不同:榔榆树冠扁球形,树皮灰褐色,不规则片状剥落。榆树树冠圆球形,树皮深灰色,纵裂。
5. 榆树的古称
小叶榆和榔榆没有区别,两者是同一种树种,它的中文学名叫做榔榆,别称叫做小叶榆。小叶榆是属于榆科、榆属的植物,属于落叶乔木,树体高度可达25米左右,直径能达1米左右,树冠为广圆形,叶子形状为披针状卵形或窄椭圆形。小叶榆喜光耐旱
6. 榆树的雅称
榔榆果实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0~13毫米,宽6~8毫米,除顶端缺口柱头面被毛外,余处无毛,果翅稍厚,基部的柄长约2毫米,两侧的翅较果核部分为窄,果核部分位于翅果的中上部,上端接近缺口,花被片脱落或残存,果梗较管状花被为短,长1~3毫米,有疏生短毛。花果期8~10月。
榔榆别称小叶榆。是榆科、榆属植物,树形优美,姿态潇洒,树皮斑驳,枝叶细密,在庭院中孤植、丛植,或与亭榭、山石配置都很合适。也可选作矿区厂绿化住宅树种。榔榆木树坚硬,可供工业用材;茎皮纤维强韧,可作绳索和人造纤维;根、皮、嫩叶入药有消肿止痛、解毒治热的功效,外敷治水火烫伤;叶制土农药,可杀红蜘蛛。
7. 榆树又名叫什么名字
榆钱又名榆实、榆子、榆仁、榆荚仁,为榆科植物榆树的翅果。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因其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因而就有吃了榆钱可以有“余钱”的说法。榆钱虽不起眼,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不仅好吃,而且也可防病保健;在饥荒之年,是一种救人性命的充饥食粮。
8. 榆树表示什么
桑榆是桑树和榆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原义是指,早晨失去了,傍晚又得到了。隅指墙角、角落,太阳早晨从东边升起。后来这个词语被引申为:在一方面失败了,但是后来又在另一方面有所收获。
而桑梓代指故乡。桑梓是指桑树和梓树,古人常会在家中种植桑树和梓树。
9. 榆树是词语吗
绿树成荫、郁郁丛丛、古树参天、万木争荣、绿树成荫、生机勃勃、尺树寸泓、春树暮云、大树将军、刀山剑树、耕耘树艺、蒹葭倚玉树、剑树刀山、枯树生花 、暮云春树、切树倒根、琼林玉树、十年树木、瑶林琼树、一树百获、云树之思 、芝兰玉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十围之木、树大根深、古木参天、树高千丈、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葱茏高大、青翠欲滴、枝繁叶茂、根深叶茂、高大挺直、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高大雄伟、直插云霄、木已成舟、草木葱茏、树木旺盛、高大挺直、撼树蚍蜉、暮云春树、蚍蜉撼树
10. 榆树的别称
榆树:又名春榆、白榆等,素有“榆木疙瘩”之称,为榆科落叶乔木,[幼树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浅灰色,大树之皮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粗糙;小枝无毛或有毛,冬芽近球形或卵圆形。叶椭圆状卵形等,叶面平滑无毛,叶背幼时有短柔毛,后变无毛或部分脉腋有簇生毛,叶柄面有短柔毛。花先叶开放,在生枝的叶腋成簇生状。翅果稀倒卵状圆形。花果期3-6月(东北较晚)。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朝鲜、前苏联、蒙古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000-2500米以下之山坡、山谷、川地、丘陵及沙岗等处。
女贞子,别名:冬青子,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女贞的果实。它生长于山野,多栽植于庭园,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荫,不甚耐寒。其高达10余米,树皮灰色至浅灰褐色,枝条光滑,叶对生,叶片革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阔楔形,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长约4厘米,花萼钟状,花冠管约与裂片等长;花丝细,子房上位,浆果状核果,长椭圆形;种子1~2枚,长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8-12月。它分布华东、华南、西南
11. 榆树的学名
金钱榆和榆树区别如下:
1、高度不同
金叶榆的树型相对来说比较高大,后期长成成树之后,最高可达25米,长成之后非常壮观,而金钱榆的树型相对较矮小。
2、树干颜色不同
金叶榆的树皮暗灰色,相对比较光滑,而金钱榆的树叶虽与普通榆树一样,但是树干有圆形斑点很像铜钱,因此而得名。
3、用途不同
金叶榆生长迅速,枝条密集,耐强度修剪,造型丰富。既可培育为黄色乔木,做为园林风景树,又可培育成黄色灌木及高桩金球,广泛应用于绿篱、色带、拼图、造型。而金钱榆因树型缘故,主要用于盆栽。
拓展资料:
榆树(学名:Ulmus pumila L.):又名春榆、白榆等,素有“榆木疙瘩”之称,为榆科落叶乔木,幼树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浅灰色,大树之皮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粗糙;小枝无毛或有毛,无膨大的木栓层及凸起的木栓翅;冬芽近球形或卵圆形。叶椭圆状卵形等,叶面平滑无毛,叶背幼时有短柔毛,后变无毛或部分脉腋有簇生毛,叶柄面有短柔毛。花先叶开放,在生枝的叶腋成簇生状。翅果稀倒卵状圆形。花果期3-6月(东北较晚)。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朝鲜、前苏联、蒙古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000-2500米以下之山坡、山谷、川地、丘陵及沙岗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