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的习性(棕竹的生长环境)
1. 棕竹的生长环境
棕竹种子用温水浸泡催芽最有效,棕竹种子在种植前需要经过温水浸泡处理,这样会使得棕竹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这样会起到提高发芽率的作用。
棕竹本身就是喜暖的植物,适合在温和的环境中生长,它在生长发芽时尤其对环境的温度是有要求的,需要种植环境的温度要在15到20度左右,而春秋两季的气候条件都是能够符合棕竹的生长习性的,大多数种植户会选择在春秋两季播种棕竹,并且种植户还需要保证土壤环境的湿润和肥沃,棕竹是不耐干旱、不耐脊的植物。只要棕竹的生长需求得到了满足,那么棕竹在1个月作用就会发芽生长。
2. 棕竹生长特性
盆栽棕竹条件苛刻,所以难养。
棕竹喜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不耐积水,极耐阴,夏季炎热光照强时,应适当遮荫。适宜温度10~30℃,气温高于34摄氏度时,叶片常会焦边,生长停滞,越冬温度不低于5℃。棕竹株形小,生长缓慢,对水肥要求不十分严格。要求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盐碱,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温度。
3. 棕竹的生活环境
40%以上
养护棕竹需要维持环境温暖湿润,维持40%以上的空气湿度,养在室内如果有适当的光照,可以增强棕竹对有害气体的净化能力,棕竹可以净化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特别是对人体有害的各种重金属污染物质。
养护棕竹最需要注意的其实是维持温暖湿润的环境,如果是种在户外,常年养在中午和下午有暴晒的地方,它的叶子容易晒伤,叶子边缘和尖端容易变成棕色或黄色。
4. 棕竹的生长环境是什么
棕竹适宜生长温度是在20度到30度之间。由于棕竹的耐寒能力比较差,所以在冬季养护的时候,需要对棕竹进行一定的保暖措施,最好将它的室内温度控制在10度以上,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它被低温冻伤。另外,在冬季养护的时候,需要给它减少水分的需求,以免水分过大造成植株根部渍水,从而引起冻害的现象。
5. 棕竹的种植方法
棕竹是丛生的灌木,原产地是我国的广东、云南等地。棕竹茎干直立纤细,不分枝。叶片聚集生于茎顶端,叶片掌状;叶柄细长;花小,淡黄色。棕竹常生在山坡、阴沟旁,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由于棕竹喜欢半阴的环境,而且养殖过程不能积水,因此养护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
1.棕竹生长期应该经常在植物的叶片上喷洒水分,适合盆栽。
2.棕竹虽然耐阴,但也需要适当的光照,如果太少光照,会导致叶片变黄,如果再加上通风不良,植物会产生寄生虫,影响植物的生长。
3.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数要多。以有机肥为主,微量肥料作为辅助。
具体方法:
种植方法
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
光照温度
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棕竹较耐阴,在明亮的房间内可以长期欣赏;在较暗的室内也可连续摆放3-4月。棕竹较耐寒,0℃低温对它生存影响不大,但忌寒风霜,故室内盆栽可安全越冬。
养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棕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次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棕竹烂根或大量脱叶。春季气温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棕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
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该培养土较茹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棕竹的生长。
浇水施肥
棕竹在5-9月生长眨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宁湿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高温期还应经常用水喷洒叶片和地面,增加空气湿度,秋冬季节适当减少浇水量。棕竹在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液体肥,可促使叶色浓绿苍翠,冬季要停止施肥。
棕竹施肥原则是勤施薄施,即少量多次,并做到氮磷钾三结合,以有机肥占主导,微量肥作补充。要求每10~15天根部施一次肥。以中等偏大的盆栽而言,每次每盆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克,腐熟花生麸50~60克,兑沤制过的粪水2公斤左右,淋施于盆土中。另外,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0.1%硫酸镁、0.1%硫酸亚铁、0.1%硫酸锌、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均匀喷湿所有叶片,特别是要喷洒到生长点,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8病虫防治编辑
棕竹腐芽病
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叶,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大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全株死亡。中央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该病还危害散尾葵、鱼尾葵、大王椰子、假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株,为危害棕榈科植株最严重的病害。
该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溅射传播。多雨季节及雨多日,气温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5]
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发现少量病叶及时从茎杆基部剪去销毁。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心叶及全株,每10天一次,延续3次至4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若管理不当,会遭到介壳虫、叶枯病、灰斑病和褐斑病的危害。介壳虫危害时要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灭杀;叶枯病、灰斑病、褐斑病危害时,要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6. 棕竹的养殖方法与栽培技术
1、土壤
种植细叶棕竹的土壤可以选择腐叶土+园土+河沙,均匀混合。种植时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基肥,花盆采用烧泥盆即可。
2、光照
应放在温暖湿润、通风、蔽荫的环境中养护。在平日里将花盆放在树荫下。棕竹本来就生长缓慢,尤其是夏季阳光强烈时,遮阴度在50%以上。
3、浇水
夏季气温较高,土容易变干,要早晚各浇一次水,并对叶面进行喷水。春秋季节浇水不要太勤,保持盆土湿润就好,保证盆土不积水。冬季适当控制浇水,加水时间尽量选择晴天的中午。
4、施肥
春秋两季3~4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促进植株的生长。
夏季,薄肥勤施,在肥料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亚铁,促使叶片翠绿。每月施肥1~2次即可。
在5月份的时候,可以浇灌多效唑,可以有效的控制植株高度,使其矮壮。
7. 棕竹生长环境与生长温度
棕竹一年能长1米左右高。
棕竹的叶集生茎顶,掌状深裂,裂片4-10片,不均等,具2-5条肋脉,在基部(即叶柄顶端)1-4cm处连合,长20-32cm或更长,宽1.5-5cm,宽线形或线状椭圆形,先端宽,截状而具多对稍深裂的小裂片,边缘及肋脉上具稍锐利的锯齿,横小脉多而明显;叶柄细长,约8-20cm,两面凸起或上面稍平坦,边缘微粗糙,宽约4mm,顶端的小戟突略呈半圆形或钝三角形,被毛。
8. 棕竹的生长环境要求
棕竹是丛生的灌木,原产地是我国的广东、云南等地。棕竹茎干直立纤细,不分枝。叶片聚集生于茎顶端,叶片掌状;叶柄细长;花小,淡黄色。棕竹常生在山坡、阴沟旁,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由于棕竹喜欢半阴的环境,而且养殖过程不能积水,因此养护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 1.棕竹生长期应该经常在植物的叶片上喷洒水分,适合盆栽。 2.棕竹虽然耐阴,但也需要适当的光照,如果太少光照,会导致叶片变黄,如果再加上通风不良,植物会产生寄生虫,影响植物的生长。 3.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数要多。以有机肥为主,微量肥料作为辅助。具体方法:种植方法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光照温度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棕竹较耐阴,在明亮的房间内可以长期欣赏;在较暗的室内也可连续摆放3-4月。棕竹较耐寒,0℃低温对它生存影响不大,但忌寒风霜,故室内盆栽可安全越冬。养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棕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次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棕竹烂根或大量脱叶。春季气温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棕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该培养土较茹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棕竹的生长。浇水施肥棕竹在5-9月生长眨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宁湿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高温期还应经常用水喷洒叶片和地面,增加空气湿度,秋冬季节适当减少浇水量。棕竹在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液体肥,可促使叶色浓绿苍翠,冬季要停止施肥。棕竹施肥原则是勤施薄施,即少量多次,并做到氮磷钾三结合,以有机肥占主导,微量肥作补充。要求每10~15天根部施一次肥。以中等偏大的盆栽而言,每次每盆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克,腐熟花生麸50~60克,兑沤制过的粪水2公斤左右,淋施于盆土中。另外,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0.1%硫酸镁、0.1%硫酸亚铁、0.1%硫酸锌、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均匀喷湿所有叶片,特别是要喷洒到生长点,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8病虫防治编辑棕竹腐芽病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叶,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大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全株死亡。中央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该病还危害散尾葵、鱼尾葵、大王椰子、假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株,为危害棕榈科植株最严重的病害。该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溅射传播。多雨季节及雨多日,气温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5]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发现少量病叶及时从茎杆基部剪去销毁。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心叶及全株,每10天一次,延续3次至4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若管理不当,会遭到介壳虫、叶枯病、灰斑病和褐斑病的危害。介壳虫危害时要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灭杀;叶枯病、灰斑病、褐斑病危害时,要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9. 棕竹的生长环境条件
1、土壤
种植棕竹的土壤可以选择腐叶土+园土+河沙,均匀混合。种植时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基肥,花盆采用烧泥盆即可。
2、光照
棕竹是南方植物,应该放在温暖湿润、通风、蔽荫的环境中养护。在平日里,不要让阳光直射,否则会造成叶片发黄,应将花盆放在树荫下。棕竹本来就生长缓慢,尤其是夏季阳光强烈时,遮阴度在50%以上。
3、浇水
夏季气温较高,土容易变干,要早晚各浇一次水,并对叶面进行喷水。春秋季节浇水不要太勤,保持盆土湿润就好,保证盆土不积水。积水会导致烂根。冬季适当控制浇水,只要不是干到爆就不要浇水。加水时间尽量选择晴天的中午。
4、施肥
春秋两季3-4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促进植株的生长。夏季,薄肥勤施,在肥料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亚铁,促使叶片翠绿。每月施肥1-2次即可。
5、修剪
棕竹的修剪很简单,主要就是将枯黄的叶片剪掉,使得各枝条间有层次感。
6、翻盆
每两年换盆一次,对于新生的植株可以适当的分株。翻盆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4月,换掉一部分的旧土,消毒后栽种。
10. 棕竹的介绍
观音棕竹一种常绿从生灌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花卉
观音棕竹
一、观音棕竹的介绍
观音棕竹是棕榈科植物,虽名为竹,实际上是棕榈科植物而非竹类。树干丛生、高1.5~3公尺雌雄异株、叶掌状深裂、裂片7~10裂、狭长舌形、先端浅裂锯齿状。夏季开细小、淡黄色的花。浆果椭圆球型,熟果红色。性耐阴,适合作室内盆栽或庭园观赏。树干可做手杖或伞柄。
观音棕竹
二、观音棕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光照:应该放在温暖湿润、通风、蔽荫的环境中养护。在平日里,不要让阳光直射,否则会造成叶片发黄,应将花盆放在树荫下。棕竹本来就生长缓慢,尤其是夏季阳光强烈时,遮阴度在50%以上。
2、温度:最适宜观音棕竹生长的温度在20-30度之间,冬天过冬温度不要低于五度,否则易造成植株的冻伤。夏季水分蒸发比较快,需增加浇水量,冬季适当减少即可。
3、浇水:喜欢在较为湿润的环境,浇水需适量,保持土壤的湿润即可,夏季水分蒸发比较快,需增加浇水量,冬季再适当减少即可。
4、施肥:在夏季开花和冬季植株进入休眠之前,应给予植株适当的施肥,复合肥即可。
11. 棕竹的养殖方法及图片
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
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度,冬季应该保持在4度以上,能耐短期0度左右的低温。繁殖 一般分株结合翻盆进行,选择丛大株密的植株,先将植株从盆中托出,接着用利刀将株丛分成若干丛,分切时要尽量少切根系,并分出的植株保持一定的株形,然后重新上盆,浇透水后置于半阴湿润的场所,并经常向叶面喷水,待恢复生长后便可转入正常的养护。种在秋季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于盆中,冬季移入温室,第二年春天出苗。水培养护要点 1:耐阴但光照过弱时易产生黄叶,通风不良时孳生寄生虫。2:生长期应经常向叶面喷洒水分 水培材料的取得方法 宜盆栽洗根。棕竹的根系质地比较坚硬,水培后不易烂根,但萌生新根较慢,越需要一个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