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资讯 >

白头翁八月份还繁殖吗(白头翁能人工繁殖吗)

更新:2022-12-13 09:03归类:鲜花资讯人气:65

1. 白头翁能人工繁殖吗

白头翁,又名白头鹎、白头壳仔,是雀形目鹎科小型鸟类,为鸣禽,在北方冬季南迁,为侯鸟。平均寿命约10到15年。性活泼,结群于桃、柿、梨、葡萄等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

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为常见的留鸟。性活泼、不甚畏人。 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

白头翁在冀南很多很常见。到冬季即飞往南方。它主要偷吃熟桃、柿子、葡萄等水果。近几年,陆续发现其在萄蔔架上、桃树上、柿树上、四季青花树上、房顶干铁蒿技内搭窝繁殖。塔窝很精制。因偷吃水果,人们都不喜欢它。因其头上长有白毛,故叫白头翁。

白头翁体长20厘米,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有黄绿色纵纹。结群于果树上活动。喜欢吃多汁的植物果实。叫声一般为“qiang-ding ding-qiang”,伴有颤音。

春夏季则仅3—5个相伴觅食。见有昆虫飞过时就飞捕于空中,然后再回到它栖止的树上,大声鸣叫。白头鹎是杂食性,食性还随季节而异。春夏两季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秋冬季则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动物性食物中以鞘翅目昆虫为最多,如鼻甲、步行甲、瓢甲。植物性食料大部为双子叶植物,也食一部分浆果和杂草种子。

生活环境常呈3-5只至10多只的小群活动。常在树枝间跳跃,或飞翔于相邻树木间,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生长繁殖于4一8月间。 产卵至少2窝。巢穴是用杂草、掉落的树叶、芦苇、草穗、石松和一些草的根茎做成的,形状为杯子状。窝内还会放上嫩草。 白头鹎每次可以产下3一4个蛋,蛋的形状为椭球形,颜色为淡淡的红色,蛋的表面还会带有一些深红的淡紫色的斑点。

2. 白头翁鸟多大能繁殖

一般四天。

白头翁是雀形目鹎科的鸟类,出生20天左右就可以飞了,一个多月就可以离窝。以下是白头鹎幼鸟发育状况:

1日龄:未睁眼,黑眼泡,嘴角发白。无羽毛,红色,可以看见内脏。

2日龄:嘴能张开,有微弱叫声,肩、背有黑色羽毛。

3日龄:翅膀,腿,头颈部长出黑色羽毛。

4日龄:腹部长出黄色羽毛,黑色羽毛变多,变密。眼刚睁开。

5日龄:头颈部露出羽毛,翅膀上羽毛变多。

6日龄:翅膀下及尾部周围有黄色羽毛,眼完全睁大,嘴角变暗黄。

7日龄:翅膀尖端羽毛变白。

8日龄:头顶发灰,翅膀和尾部羽毛打开,深棕色,腹部、颈部出现黄色羽毛。

9日龄:全身都有羽毛覆盖,能贴地飞几米。

10~13日龄:羽翼渐丰,能自己吃昆虫,开始站在枝头学飞。

3. 人工养的白头翁

要用。

不需要。

幼鸟晚上需要的温度是32度,32度的温度对于幼鸟来说是最好的!在你准备养幼鸟之前,你必须选择合适的鸟巢。因为人工饲养环境下的幼鸟,没有父母的庇护,所以取暖就成了大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用宠物箱代替鸟巢,最好是选择可以调控温度的,但也要注意材料的选择,不要选择有害材料。在宠物箱底部撒上木屑等柔软可保暖的杂物,幼鸟就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4. 白头翁可以人工繁殖吗

白头翁每年繁殖季节,不会用旧巢繁殖并养育雏鸟,喜欢会在旧巢附近,或同一棵树上搭建新巢繁殖后代。我就好像白头翁一样,为了小孩读书买学区房,并装修,上幼儿园换了新房,上小学又换新房,上中学恐怕还得换新房并装修。

搭建新巢育后代

白头翁一般春夏两季繁殖,也许通过搭建新巢更能表达这对一夫一妻制家庭的恩爱,每逢繁殖一窝雏鸟前都得精心建筑鸟巢:用枯草、芒草穗作材料,甚至懂得使用塑料薄膜作材料来遮风挡雨,通常在阔叶树、针叶结、竹林、灌木、杂木等树上建碗形巢。

5. 白头翁能人工繁殖吗怎么养

繁殖于3月至8月间,产卵至少二次,巢于桑树茂密的绿叶丛中,或油茶树上及各种灌木丛中,距地大多2—3米。但亦有筑在高大乔木上的,距地高度约在6米至6.5米之间。巢呈深杯状,用草茎、杂叶、芦苇、草穗及少量细根、石松等构成,内垫以细柔的杂草。卵每产3—4个,呈椭圆形,色淡红。

6. 白头翁人工饲养

饲养白头鹎可以一种粉料做为常备饲料,比如把玉米面、花生米粉、熟鸡蛋黄按5:2:3的比例混匀喂给,或者喂点颏粉(绿豆面、玉米面、熟蛋黄、淡水鱼粉或蚕蛹粉按5:2:2:1配合);经常补充些水果和昆虫幼虫及蛹。

白头翁适合吃一些柔软细嫩的食物,水罐很容易被污染,每天都要清洗水罐,还要保证白头翁喝到干净的水质。当天没喝完的水一定要换掉

7. 白头翁能种植吗

白头翁在冬天是不会被冻死的,因为白头翁是一种品种比较能够抵抗低温的植物,所以在一般的低温环境下,白头翁也是可以安全地度过冬季,并且在气温为零下的时候,也是可以正常生长的。

如果地区当年遇到了较为极端的天气或持续的寒冷天气,也可以给白头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这样可以在白头翁较强抵御寒冷能力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确认白头翁的存活率,可以采用普通的温室种植,也可以采用覆盖薄膜的方式。在种植环境下,白头翁在冬季的死亡率还是较低的。

8. 白头翁一年繁殖几窝

白头翁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金龟甲、步行虫、金花甲、鼻甲、夜蛾、瓢虫、蝗虫、蛇、蜂、蝇、蚊、蚂蚁、长角萤、蝉等; 也吃蜘蛛、壁虱等无脊椎动物。植物生食物主要有野山楂、野蔷薇、寒莓、卫茅、桑椹、石楠、女贞、楝、樱桃、苦楝、葡萄、乌桕、甘蓝、蓝靛、酸枣、樟、梓等植物果实与种子。 常呈3-5只至10多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亦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多在灌木和小树上活动,性活泼,不甚怕人,常在树枝间跳跃,或飞翔于相邻树木间,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善鸣叫,鸣声婉转多变。

9. 白头翁家养条件下会繁殖吗

白头鹎

  别名:白头翁、白头婆。

  白头鹎体长约18厘米。头黑枕白,背面黄绿,胸部大都灰褐,腹面白色。幼鸟头灰褐色,背橄榄色,胸部浅灰褐色,腹部及尾下复羽灰白。

  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性活泼、不甚畏人。秋冬季大多二、三十只结成大群,活动于樟、楝等树上啄食果实。春夏季则仅3—5个相伴觅食。常栖息于矮树篱或灌丛的最高处,见有昆虫飞过时就飞捕于空中,然后再回到它栖止的树上,大声鸣叫。它的鸣声是多种多样的。

  白头鹎是杂食性鸟类,既食植物性物质,也食动物性物质,同时食性还随季节而异。春夏两季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秋冬季则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动物性食物中以鞘翅目昆虫为最多,如鼻甲、步行甲、瓢甲。植物性食料大部为双子叶植物,也食一部分浆果和杂草种子,如樱挑、乌柏、葡萄等。

  繁殖于3月至8月间。产卵至少二次,巢于桑树茂密的绿叶丛中,或油茶树上及各种灌木丛中,距地大多2—3米。但亦有筑在高大乔木上的,距地高度约在6米至6.5米之间。巢呈深杯状,用草茎、杂叶、芦苇、草穗及少量细根、石松等构成,内垫以细柔的杂草。卵每产3—4个,呈椭圆形,色淡红,其上更有深红、淡紫等色的斑点。

  1、鸟的选择 鹎科鸟类多食虫、兼食果实,较难达到人工繁殖。一般饲养白头鹎是为听其悦耳鸣声,故多选择雄鸟。白头鹎雌雄羽色相似,较难区分,有经验的人可根据雄鸟胸部灰色较深,雌鸟浅淡,雄鸟枕部白色清晰,雌鸟稍发污等特征鉴别出来。幼鸟头灰褐、背橄揽褐色、腹部及尾下复羽灰白,容易跟成鸟区分。因野外捕捉的成鸟胆小,不易驯熟,故通常掏长羽芽的雏鸟或将离巢的幼鸟饲养。

  2、笼的特点 白头鹎食昆虫和水果,粪便多而稀软,喜欢水浴,因而鸟笼的底宜为亮底,下边有托粪板,便于粪便漏下和清刷。可自制竹笼,圆型(直径26厘米,高30厘米)或方形(26×26×30的厘米)。在北方,亦可用点颏笼饲养。

  3、饲料和喂法 饲养白头鹎可以一种粉料做为常备饲料,比如把玉米面、花生米粉、熟鸡蛋黄按5:2:3的比例混匀喂给,或者喂点颏粉(绿豆面、玉米面、熟蛋黄、淡水鱼粉或蚕蛹粉按5:2:2:1配合);经常补充些水果和昆虫幼虫及蛹。

  4、管理和调教 在人工饲养下白头鹎属软食鸟,水罐内的水容易污染,每天需要清刷并换新鲜饮水。喂给的水果当天吃不完的应把剩余的取出。每天(夏季)或隔日(春、初秋)供给浴水,任其自行水浴。每周洗刷一次鸟笼。白头鹎不耐寒,在北方饲养冬季一定要移至室内饲养,停止外出溜鸟。

  红耳鹎、白喉红臀鹎、黄臀鹎等鹎科鸟类,均可以参照上述方法饲养。

上一篇:大丽花几月份栽种(大丽花什么时候种植?多年生吗) 下一篇:银莲花几月份开花(银莲花播种到开花时间)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