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侧枝上长瘤(月季枝瘤是如何形成的)
1. 月季侧枝上长瘤
把正头都打了,只要出芽长大一点就打头,很快就会发好多侧芽的
2. 月季枝瘤是如何形成的
月季根结线虫病寄主较广泛,除为害月季外,还可为害唐菖蒲、非洲菊、仙客来等多种花卉。受害植株侧根和须根形成许多单生小结瘤,结瘤初色淡光滑,后变褐色粗糙。切开瘤组织,可见有白色发亮点粒,即为雌成虫。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切花产量、质量下降。防治措施:
1.在栽培前进行土壤消毒,可热力或药剂处理。药剂处理可选用80%二溴氯丙烷乳剂或克线磷乳剂。
2.实施轮作。
3.种苗处理。将种苗在50℃左右热水中浸20-30分钟。
3. 月季枝上长瘤子
月季枝节处的瘤状物有两种可能
一.根瘤
根瘤的传染性很强,不止根系会感染,枝条也会感染根瘤。如果感染根瘤的月季,建议拔除焚烧。
二.愈伤组织
月季枝条,在刚萌发的时候,叶蜂很容易在枝条上产卵,会造成月季枝条上后期形成愈伤组织,看着像根瘤,这种对月季是没有影响的。
那么根瘤如何防治呢?根瘤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要在种植的时候加强防护,注意对根结线虫的预防。
4. 月季枝干长瘤
月季花容俊美,千姿百态,芳香馥郁,四季常开,特别是品种繁多,易于繁殖和栽培,被人们誉为“花中皇后”,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但月季病虫害常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观赏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吧!
月季白粉病
【发病症状】病叶初期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大并着生白粉,出现反卷、皱缩、变厚,叶柄和嫩梢部位染病后稍膨大,反向弯曲,花蕾染病后花姿畸形。严重时叶片枯黄,植株衰弱。
【发生规律】病菌在芽、叶、枝上越冬,靠风传播。最适发病温度为17~25℃,5~6月和9~10月是发病盛期。土中氮肥过多或钾肥过少时易发病。
【防止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合理施肥,避免氮肥。③早春清除并烧毁病叶。④适度修剪,保持植株通风透光。⑤发病前后喷洒粉锈宁、白菌清等药剂防治。
月季黑斑病
【发病症状】月季叶片、花梗和嫩枝均可受害病斑初期为籽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并变为黑色或深褐色,常有黄色晕圈包围,严重时整株中、下部叶片全部脱落,出现枝条枯死。
【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枝叶或落叶中越冬,借风雨传播,夏末以后最重,高温干旱病害扩展缓慢,衰弱植株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病叶,冬季病株重修剪。②生长季常修剪,保持通风良好。③可用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锌、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月季叶枯病
【发病症状】发生在月季叶片,初期叶面出现黄绿色针点斑,后期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紫色,扩展后连片,病键交界明显,后期病部出现小黑点,病叶边缘似火烧状。
【发生规律】病菌在病叶或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老叶、衰弱枝、多雨季节和管理粗放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并销毁病叶。②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养护。③休眠季节喷洒3度石硫合剂。④发病前喷洒百菌清等药剂预防。⑤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月季根癌病
【发病症状】在月季的根和茎部出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瘤状物,植株生长不良,枝叶短小,叶枯黄,早落,花小或不开花。
【发生规律】病菌在土壤中存活,靠水和工具传播。初期瘤小质软,白色,以后逐渐增大,变成深褐色,表面粗糙龟裂,质地坚硬,木质化。
【防治方法】露地种植尽量不要重茬,提高嫁接水平,改变嫁接方法,减小伤口,避免传染。
月季花叶病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花叶,有的呈环状斑或栎叶状花纹,有的为褪绿斑、黄脉或矮化。
【发生规律】病毒性病害,带病株作繁殖材料、汁液接触和刺吸式害虫均可传播。夏季强光和干旱有利于显症和扩展。
【防治方法】①避免用病株作繁殖材料。②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③选用抗病品种或组培苗。④生长季节注意防治蚜虫等传播介尾。⑤发病初期喷洒氨基寡糖素水剂,抑制病毒扩展。
月季花腐病
【发病症状】发生在月季花和花梗上,初期病斑在外缘花瓣基部内,呈绒毛状褐色小斑扩展后花朵被褐色病斑覆盖,直至黄褐色干枯,出现黑色颗粒状物。
【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随风雨传播,生长衰弱和湿度大时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保持通风透光。②喷洒石硫合剂、敌菌灵、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月季橘刺粉虱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4代,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和9月下旬~10月上旬达到发生盛期,以老熟幼虫在叶背越冬,造成叶片黄化。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枯也杂草,消灭越冬成虫。②发生时期用晶体敌百虫、氧化乐果、敌敌畏、杀螟松等药剂防治。
月季蚜虫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0~30代,以卵在枝梢、芽腋和树皮裂缝等处越冬,3月中旬开始为害,4月、5月为害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①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有卵枝条。②利用黄色粘胶板诱粘有翅蚜。③在初孵期和产卵前可喷洒蚍虫啉、敌杀死等药剂防治。③在初孵期和产卵前可喷洒蚍虫啉、敌杀死等药剂防治。
月季介壳虫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4代,以雌虫在蜡壳中越冬,在枝干、叶片上均可寄生,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枯死。郁闭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①人工刮除干枝上虫体和蜡壳。②加强管理,适当修剪,增加通风透光度,减少发生几率。③即使剪除虫枝销毁。④在若虫初孵期喷洒花保、蚍虫啉、蚧螨灵等化学药剂防治。⑤根周开沟环施呋喃丹等内吸药剂防治。
月季黄胸蓟马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0代左右,成虫和若虫隐蔽在花朵内为害,卵半埋于花瓣和花蕊的表皮下。食性杂,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生,多雨和强风不利于此虫发生。
【防治方法】①清除虫害地内的枯枝杂草,就地烧毁。②喷洒蚍虫啉等药剂防治。③埋施呋喃丹、铁灭克颗粒剂等药剂防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 月季侧枝上长瘤子
至于月季长出强笋到底需不需要修剪或剪掉,这个首先需要根据植株的大小来酌情考虑。一般盆友在养上一年之后,在生长环境非常适宜的情况下,有些笋芽基本上能长到这么大。当然,有时看起来强笋也与徒长枝有几分相似。
通常春天上盆的小苗比较容易长出新笋来,一般在开花后可以适当修剪一下枝条,而花败之后分杈会继续开花。再养上几个月,植株会长成更大一些的笋,而逐渐成为强笋。
如果大家不介意影响株型美观的话,可以让强笋继续保留,同时也可以尽量保留花枝,但这样往往会让株形显得相对比较凌乱、高大。而作为盆栽种养的话,一般对株形高度有一定要求,毕竟植株长得太高时,既影响株型美观,又会占用不少空间。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是可以将部分强笋剪掉的。
6. 月季 枝瘤
能。扦插方法:要选取生长健壮的嫩枝进行,长度应在十厘米左右,嫩枝的生长力旺盛,更利于生根。还要准备扦插用的基质,可用珍珠岩和泥炭土混合,保证透气,疏松就行。备好之后就可将插条小心入土,注意不要伤到茎皮,否则伤口处容易腐烂。插后放在半阴处,大概20天左右可长根。
7. 月季枝条上出瘤子
这个绝对不正常,种月季多年就没见过,有可能是伤口感染造成的,不知道你这颗月季有没有根瘤。
如果能正常的生长、开花,估计问题不大,把这个枝条剪去或用刀把瘤子削干净试试。
8. 月季侧枝上长瘤子怎么办
不同的枝条和不同状态的枝条,打顶方法会有一定差别。例如强壮的笋芽,一般在长到与老枝分枝齐平的位置就可以打顶了,如果说老枝没有很好的植株定高分枝为,那么可以根据自己想要月季出现分枝的高度来定,在需要分枝的高度,把枝条的顶芽掐掉。
如果说月季的笋芽已经高出了其他枝条,这个时候则需要回剪枝条,回剪的高度依然是你需要月季出分枝的高度。
如果是枝条上部长势较旺的新枝,则需要在枝条长出5-8cm的时候,就把顶芽摘了,等待下面的枝条一起发芽生长,当然如果舍不得打顶的话,那么就只有上部的这几个壮芽能开花,靠下的芽点可能就不会萌发了。
9. 月季侧枝上长瘤怎么办
月季花嫁接以后,第一要注意打顶,也就是嫁接的月季发芽以后,长的稍微高一点,要留3-4枚大叶片,然后掐心、打顶,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嫁接的月季长的又细又高,还可以促进月季花基部大量萌发新枝,特别是对于大棚冬季嫁接的月季,因为大棚温度高、通风差,月季会在嫁接口愈合较差的时候,长的非常旺盛,甚至出现接穗比砧木还粗的现象,所以如果长的很高,那么稍微易晃动,就从嫁接口直接折断了,这是非常不好的,因此嫁接的月季花,发芽以后,要及时打顶,甚至我很多嫁接的月季只留2枚大叶片打顶,这样侧枝多了,分散了养分,降低了重心就不容易折断了
10. 月季枝条根瘤
发病初期,病部形成灰白色瘤状物,表面粗糙,内部组织柔软,为白色。病瘤增大后,表皮枯死,变为褐色至暗褐色,内部组织坚硬,木质化,大小不等。长根瘤的月季生长不良,叶面发黄,根系的数量减少,根瘤成倍增长。根瘤病是可以传染的,只要在同一块地里种植带有病原的月季,都会传染给其它健康的植株。
工具/原料
发病条件:线虫在1年内有春秋两次侵染期,以雄虫、卵或二龄幼虫在病瘤内越冬,以在土壤或病瘤存活个年以上。线虫侵入月季根后,能刺激月季根皮细胞增生,以致发生癌瘤病变。
方法/步骤
1
1、发现根瘤就立即清除。首先,将植株茎基部周围的表土松开,直到露出根瘤为止,再用锋利的小刀切断附着的根瘤。切除时伤口一定要光滑无缺,切除后再涂上《青枯立克》原液,避免污染,然后埋之。
2、土壤消毒:使用《青枯立克》50ml+《大蒜油》15-20ml兑水15公斤,进行灌根。
3、 喷施叶面肥
为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增强植株免疫力,可定期喷施《叶面肥——沃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