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草木名卉名称(西游记取花名)
1. 西游记取花名
唐僧:有着最慈悲的胸怀和最深厚的佛家知识,仁厚善良博爱,但能力有限?。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生化寺出家。
2、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机智勇敢、广结朋友、急躁但有正义感、重感情、讲义气。
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
3、猪八戒:好吃懒做、憨厚可爱、迷恋钱色、但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爱护师傅、本领高强、爱贪小便宜,善用挑拨离间。
又名猪刚鬣、猪悟能、猪烈刚,呆子。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
4、沙悟净:忠厚老实、与世无争、目的单纯——一心只想保护师傅求取真经、缺乏变通、没有前两位师兄那么好的本领、善良踏实
2. 西游记在花果山的名字
分别是齐天大圣、美猴王、太乙金仙、孙行者、弼马温、斗战胜佛。
1、齐天大圣
在大闹天空的时候,因为玉皇大帝御赐的职位感到不满,生气返回花果山,并战胜托塔天王和三太子的讨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为齐天大圣,并在天庭建齐天大圣府。
2、美猴王
东胜神州,石猴出世后,眼里冒出两道神光,射冲斗府,惊动的天上的玉皇大帝。之后因为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
3、孙行者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唐僧为其取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4、弼马温
孙悟空在第342岁时,因阳寿已尽而大闹地府,销毁关于他和世上的猴子猴孙的生死簿,返回人间。阎王上报天庭,玉皇大帝欲捉拿悟空,太白金星建议招安。孙悟空被召上天宫,被骗封为弼马温
5、斗战胜佛
得成正果后经观音点化,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真身又返回灵后山,孙悟空因功劳极大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也均受封,五圣成真,共享极乐。
6、太乙金仙
在西游记的设定里,仙人分为三种,散仙、金仙和天仙!这散仙自然就是那些没有什么正规编制的仙人,诸如镇元子这类的闲云野鹤。天仙指的则是受到天庭册封过,在天庭任职的仙人,金仙是那些由道转佛的仙人的称呼,比如孙悟空成佛前就被称为了金仙。孙悟空在天庭任职的时候就是太乙天仙,被压在五行山下无名无份的时候就是太乙散仙,最后他入了佛门,成为了太乙金仙。
3. 西游记人物的花名有哪些
唐三奘,懦夫一个; 行者孙,野猴一只; 猪八戒,蠢猪一头; 沙和尚,忍者一位; 如来佛,佛祖一尊; 老玉帝,庸俗一人; 老龙王,泥鳅一条; 牛魔王,蛮牛一顶; 黄袍怪,破衣一件; 红孩儿,真火一把; 小哪吒,早熟一例; 六耳猴,克隆一次; 拖塔王,空楼一幢; 二郎神,多眼一看; 狮王头,横肉一身。
4. 西游记里的花
不是谁的坐骑,因为花豹精是隐雾山上大王,不是谁的坐骑,所以说花豹精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妖怪,和神仙没有关系,最后花豹精想要吃唐僧肉没有强大的靠山,后面也被悟空打死,因为花豹精是属于野妖怪,一个修炼成精很久的山兽的存在的了。
5. 西游记中可取的花名
华为花粉俱乐部功能:
一、分享新功能;
二、分享新的内测消息、测试消息、以及可以公开的小道消息;
三、一些好看的、大神、大佬们自己diy的主题(动态、双动态、一镜到底等),静态的就算了;
四、发布会、官方活动等消息;
花粉俱乐部最核心平台为花粉俱乐部(论坛),其他辅助平台包括华为花粉俱乐部(微博),华为花粉俱乐部(微信),线下团体(各地花粉同城和花粉高校俱乐部)。
花粉俱乐部由华为公司官方团队负责运营,坚持“花粉是存在的唯一价值”这一准则,以实际行动贯穿华为公司“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部门总负责被称为“花部长”。运营团队成员均有花名,花名来源《西游记》。
6. 西游记花名册
80后的我们,童年怎能少了《西游记》。唐僧师徒一行四人,去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牛魔王、白骨精、蜘蛛精、六耳猕猴……这些生动形象的妖魔鬼怪,早已深入人心。
《水浒传》中将宋江为首的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视为伏魔殿下被“镇压”的妖怪群——被封禁的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山海经》《搜神记》《聊斋志异》《玄怪录》……关于妖怪的传说从古至今,绵延了几千年,妖怪文化早已深深扎根于华夏儿女的灵魂之中。
日本号称八百万神国,妖怪的数量多不胜数,其实很多日本妖怪都源自中国,姑获鸟、饕餮、天狗、玉藻前、河童其实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妖怪。日本著名的妖怪研究学者水木茂说:“如果将日本妖怪画出来,将它们“关”在同一个平面上比较、分类,就会发现日本妖怪中约有70%源自中国。“但中国描写妖怪具体形象的书籍却十分少见。
80后青年作家张云,自号搜神馆主,从小痴迷于妖怪故事,历时近十年查阅近300部历代古籍文献,整理了1080种妖怪及其故事,成就《中国妖怪故事》一书,堪称“妖怪大辞典”,获评搜狐文化2020年度十大人气好书,历史类排名第一。书中将妖怪分成统领、妖、精、鬼、怪五类,简明扼要介绍妖怪的相关故事,让我们遨游在妖怪的神奇世界,重拾那些被遗忘的妖怪文化。
01 妖怪是何物?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有了“妖怪”一词,由于当时认知条件的限制,古人将无法解释的怪异、反常的事物和现象,都用妖怪来合理化。《左传》中“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祅。”即将陆地上出现的反常事物统统归结为妖。
东汉王充的《论衡》中,“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试人。”即地上一切反常之物俱可以“妖怪”相称,这是广义的“妖怪”;而万物老而成精,能化人形而惑人者,即为狭义的“妖怪”。
张云在《中国妖怪故事》中妖怪进行了限定:神仙、异人、异象均不是妖怪。进而将妖怪分为四类:妖、精、鬼、怪。
妖:通常由动物通过修炼而幻化出人形,有法力,白天夜间均可活动,通常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危害性,比如我们熟知的狐妖妲己、蛇妖白素贞,如果这妖潜心修炼、一心向善,是有成为神仙的可能的。
精:植物或者非生命体修行后形成,通常法力比较小,对人危害性不大。比如人参精、葡萄精、树精等。
鬼:主要是人死后的命魂,俗称鬼魂,通常只在阴间活动,力量也很弱,只有俗事未了、恩情未报的才会回到阳间。一旦被主管阴间的阴司抓到,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灰飞烟灭。比如掌管地府的阎王、阴曹地府的公务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钟馗等。
怪:多数长相奇怪,甚至达到吓人的地步,白天夜间均可活动,对人有一定的危害性。比如黄袍怪、天狗、巴蛇等等。
02 妖怪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妖怪文化在日本
大唐时期的文化输出,给日本带去了中国悠久的志怪传说,被日本人广泛接受,并与日本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日本的妖怪文化,可以说日本的妖怪文化根植于中国妖怪文化之上。现在无论是文学领域,还是美术、装饰、戏剧、日常用品、漫画、动画等领域都有妖怪文化的身影,千奇百怪的妖怪文化已经成为日本不容错过的亮点。
由于妖怪的产生最初是因为对自然、动物的敬畏,所以早期日本妖怪的形象往往非常恐怖,到平安时代,由于社会动荡、人心不稳,统治阶层把所有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归结于鬼神作怪,还专门设立了阴阳师的职务。此时,妖怪已经不单单是传说,而是变成了一种信仰。
战后日本动漫迅速发展,妖怪的形象变得更加可爱和人性化。日本鬼怪漫画第一人水木茂创作的鬼太郎系列,号称日本国民三大动画偶像之一,和鬼太郎有关的玩具、服饰、游戏席卷全国。近年来宫崎骏的动画,将日本妖怪文化热潮推向了世界。
妖怪文化在中国
中国关于妖怪最早的记载应该是《白泽图》,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两本对妖怪文化至关重要著作:《汲冢琐语》和《山海经》。《汲冢琐语》中绝大多数都是关于占卜、占梦、神怪一类的记载,它的出现标志着志怪文化正式从传统的史部著作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志怪小说。而《山海经》中蕴含着大量的传说,极大地丰富了妖怪文化的内涵,其庞大的妖怪记载让它的影响超越了汲冢琐语》。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诞生了中国志怪文化的不朽高峰——干宝的《搜神记》,书中各种民间鬼怪故事、神仙方士的传说,对中国后世的妖怪文学发展影响极大。到了唐代,妖精鬼怪形象开始丰满起来,尤其是爱情题材方面,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之势:《古镜说》《柳毅传》《广异记》《玄怪录》……
宋代的《太平广记》和《夷坚志》可以说是妖怪文化方面的标志性成果。到了明代时,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吴承恩的《西游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妖怪文化开始萌生新的内涵和形式。
而到了近代,由于社会动荡及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妖怪文化陷入了低谷,妖怪文化被贴上了“封建迷信”“腐朽落后”的标签。虽然妖怪文化的产生有其历史、环境的局限性,但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哲学和民间信仰来说,还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妖怪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秉承区分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刀切的方士,让它彻底消失在中华文化之中。
03 重新挖掘妖怪文化的价值
研究妖怪文化,并不是让封建迷信重新抬头,而是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在那些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妖怪故事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理。作为庞大宇宙中的渺小人类,在这些妖怪故事中可以让世人领会到:要时常对自然、对万物心存敬畏,懂得悲悯、懂得宽恕、懂得珍惜。
妖怪文化在很多民俗文化和节日中渗透着,比如很多年轻人知道有清明节、中元节,却不知道这些节日里的习俗和忌讳。妖怪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能为这些逐渐被忘却的节日文化开辟复兴的道路。在学术研究方面,妖怪文化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中看到当时百姓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从而修正古籍中内容的部分偏差。在文学和商业领域,妖怪文化潜力巨大,故事和形象中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极大的创作空间,将这些妖怪元素稍加利用,在商业领域也能够推动创新、带动生产。
妖怪文化作为古代文化的半壁江山,涉及到民族学、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如同一座宝库,值得后世去研究和探索。我们应该珍惜并利用它们,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部分发扬光大。
7. 用西游记取花名
行者武松其实最开始没有外号,因为家中排行第二,所以大家都叫他武二郎,后来寻找他哥武大郎,在景阳冈醉酒打死老虎,一战成名,大家都称呼为打虎英雄武松,后来因为嫂子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害死其哥武大郎,武松怒杀二人为其兄报仇被充军发配,在十字坡结识张青 孙二娘夫妇,替施恩出头,醉打蒋门神,得罪张都监被陷害,飞云浦大战,血溅鸳鸯楼,武松得到孙二娘帮助换上出家人头陀衣服逃命,以发掩盖脸上刺字,加上其行为像西游记的孙悟空,嫉恶如仇,所以得外号行者。
8. 西游记相关名字
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 明代文学家
9. 西游记取经后的名字
就叫做净坛使者,不过净坛使者是属于菩萨级别的,因为猪八戒在取经途中出工不出力,所以说猪八戒最后没有封为菩萨。
10. 西游记取花名叫什么
马:我曾是万亿资产继承人,新婚前夕,老婆跟混混儿跑路,一夜之间,我从官二代,被判无期劳改,但我不抛弃,不放弃,决定从基层干起,给唐长老当“司机”,十万八千里“油耗”全凭一口气,最终证位菩提。
网 友:一个字“服”。
白龙马是西海龙王的儿子,也是《西游记》中最悲催的“官二代”,电视剧版《西游记》中,他前半生跌宕蹉跎,后半生跟随唐僧取经,开始奋发拼搏,上演了一段不怕输、不服输的励志故事。
《西游记》白龙马:只要思想不滑坡,不怕人生“过山车”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小白龙敖烈
婚姻、事业双暴击
人生遭遇“晴天霹雳”
白龙马原名敖烈,是西海龙王敖闰的第三个儿子,花名:西海龙宫玉龙三太子。
龙族管理着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人间的水利、气象等工作,均由龙族调度,又称:司雨大龙神。
他们的领导机构类似于这样:
东海龙王——海长:主持地球上所有水域工作;
南海龙王——常务副海长:分管南海;
西海龙王——副海长:分管西海;
北海龙王——副海长:分管北海;
此外,地球上的其他水系,均派驻龙族成员。比方说泾河就有泾河龙王,乱石山碧波潭有万圣龙王,就连乌鸡国八角井也有一位井龙王,这说明龙族在管理地球水域方面,已经扎紧了组织制度的笼子。
海洋面积大,矿产多,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当年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就是从东海淘来的。
敖烈又长得面冠如玉,身长八尺,体貌丰伟,属于典型的“高富帅”。
祭赛国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的女儿万圣公主,与敖烈定有婚约。
从两家门户来看,万圣公主属于攀上了高枝,嫁入“豪门”。毕竟碧波潭不是名川大河,而西海则是水域系统的扛把子。
吊诡的是,这位万圣公主偏偏移情别恋,爱上了社会混混儿九头虫。这九头虫,不但不是龙族,而且还是一个不正经的涉黑头目。
在敖烈大婚前夕,九头虫来了一场婚前“截胡”。敖烈撞见老婆竟与别的男人卿卿我我,怒火中烧,与九头虫单挑,无奈功力不敌,干看着老婆跟别人跑了。
西海的家教严格,纪律严明,敖烈不能利用父亲的公权力打压碧波潭;再者,敖烈与万圣公主还没有到民政部门登记结婚,还不是合法夫妻,他也不能通过法律手段维权,顶多私下调解,让碧波潭赔还彩礼。
《西游记》白龙马:只要思想不滑坡,不怕人生“过山车”
电视剧《西游记》万圣公主抛弃小白龙,移情别恋九头虫
但是,敖烈,性子烈,他觉得自己颜面扫地,连带着整个西海都跟着丢人。他大发雷霆,怒火无处释放,只能在婚房里,又砸又摔。他这一通发泄,竟误砸了玉帝随的份子礼——钦赐夜明珠。祸不单行,他犯了大不敬之罪。
西海龙王作为一个清正廉明,大公无私的干部,没有包庇儿子的罪行,而是主动绑缚儿子,前往天庭请罪,争取宽大处理。天庭考虑到敖烈因为不幸的婚姻,导致神志失常,才乱砸乱摔,对玉帝的“份子礼”属于“意外伤害”,再加上有观音菩萨求情,故而免去敖烈死刑,发放到蛇盘山鹰愁涧进行司法管教。
一夜之间,敖烈迎来婚姻、事业的双重暴击,身不得自由,困囚鹰愁涧,懊悔不已,面对错遇的感情,真不该大发脾气,不属于自己的,终将逝去,没必要太过悲戚,向前看,才会有更多机遇和奇迹。
不怕前半生“过山车”
就怕后半生思想滑坡
敖烈在观音菩萨的引荐下,成为西天取经团队的一员,不过他的身份比之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略微低下,要长期变成一匹白马,驮着唐僧跋山涉水。
《西游记》原著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中介绍,小白龙被摘了项下明珠,锯角退鳞,幻成白马助唐僧脚力。
这其实是告诉敖烈要放下身价,忘记过去的尊荣,踏踏实实在基层磨砺。以前是“阔少爷”,但今天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司机”。
敖烈十分听话,谨遵观音菩萨的教诲,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任劳任怨,驮着唐僧西去。
在关键时刻,敖烈不畏风险,还能挺身而出。唐僧师徒路遇宝象国时,唐僧被黄袍怪设计诬陷,变成一只斑斓老虎,困囚笼中,受尽朝臣折辱。此时,孙悟空刚被唐僧“开除”;猪八戒、沙僧去救宝象国公主未回。敖烈眼看师父受难,心如刀割,挣脱缰绳,找妖怪单挑。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还专门写首诗,赞美白龙马敖烈的英勇大义:
三藏西来拜世尊,
途中偏有恶妖氛。
今霄化虎灾难脱,
白马垂缰救主人。
敖烈打不过妖怪,自己险些丢了性命。而这时的取经团队,正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沙僧被妖怪拘押洞中,猪八戒一人逃回,又听到师父被诬陷,顿生散伙的念头,还劝着敖烈早回西海。
《西游记》原文:
八戒道:“沙兄弟已被他拿住,我是战不过他,不趁此散火,还等甚么?你挣得动,便挣下海去罢。把行李等老猪挑去高老庄上,回炉做女婿去呀。”
此时,敖烈已负伤,不能腾云驾雾。他只好劝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孙悟空回来。
敖烈有识人之明,他说:孙悟空是个有情有义的猴王,绝不会置师父于危险而不顾,至于师父当时错把他开除,他也绝不会计较。
确实如敖烈判断,孙悟空回来不仅收服了妖怪,还救出了唐僧、宝象国公主等。
宝象国遇黄袍怪这一难,最大的危险,不在于外部妖怪有多强大,而在于取经团队内部够不够团结、意志够不够坚定。白龙马敖烈在这危急关头,信念没有动摇,他英勇大义出力出谋,身负重伤,还给猪八戒鼓劲加油,并劝其请孙悟空出山,挽救团队于危亡。
这一难,也成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不抛弃,不放弃
在九九八十一难中练就“擎天”之力
此后,在电视剧版《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路遇祭赛国,敖烈得知该国国宝被九头虫、万圣公主盗取,他公仇私愤涌上心头,再次脱缰化成人形,潜入碧波潭追讨祭赛国国宝。
万圣公主与那黑社会头目九头虫,原来都是一丘之貉,尽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万圣公主见九头虫被杀,大势已去,还想魅惑敖烈,劝其留在碧波潭,与自己厮守。
《西游记》白龙马:只要思想不滑坡,不怕人生“过山车”
电视剧版《西游记》万圣公主劝说小白龙
当时看到电视剧《西游记》这一幕时,恨不得替小白龙大骂:渣女,滚开!
敖烈此时已放下过往,既没有眷顾万圣公主美色,也没有贪恋碧波潭安逸,他讨回国宝,踏踏实实驮着师父西去。
西天取经完成,师徒等人各有封赏。白龙马敖烈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任务,被封为:八部天龙。
《西游记》原文: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
白龙马前半生屡遭波折,像是坐了“过山车”,但他思想不滑坡,历经一个个漩涡,坚守信念不辍,十万八千里将圣僧驮,在后半生终于修成正果。
人生失意时,不妨看看白龙马的故事,在危
11. 西游记适合女生的花名
经常能在电视荧屏上看到神话故事改编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如《西游记》、《夸父追日》、《封神榜》等等。记得在西游记中有这么一集说道王母娘娘在举行蟠桃会的时候出现了一位美丽的仙子,谁呢?就是百花仙子,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百花仙子的故事吧。
神话故事
传说天上有很多神仙,他们各司其职,有专管人间婚配姻缘的月老,专理人间财富的财神爷,还有专门为人间添福增寿的寿星老等。而在这些神仙当中,有个专门掌管天上人间所有与花相关事务的神仙,那就是百花仙子。
说起百花仙子的来历,还要从一个妖怪说起。百花仙子原本只是天庭百花园里一个专为百花浇水施肥的侍女。她勤劳踏实,每天都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百花园里所有的花,众花仙也都很喜欢她。那时天上的众多花仙并无统领者,因此她们有什么需要就都找这位侍女解决。
有一次,侍女刚为所有的花都浇了水,正微笑着站在一朵盛开的玉兰前看两只蝴蝶跳舞,突然一阵狂风袭来,然后就见一个满口喷火的妖怪出现在百花园中。侍女连忙上前问道:“何方来客?竟敢在我百花园里放肆!”
“一个小小的宫女也想阻止我?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妖怪狂怒地喷了一口火大叫道。侍女连忙用身体挡住了那火焰,她生怕那怪物喷出的三昧真火伤到园子里的花。“你到底想干什么?”侍女着急地问他。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百花园里的花根以天水灌溉,集天地之灵气,吃了可以提高百年的法力,我来此就是这个目的!”妖怪大叫道。“你如此无非是为了提高法力而已,我的道行虽不高,却也有近300年了,只要你放过这些花,我甘愿将自己的仙丹给你!”侍女连忙说道。
“果真如此甚好,倒省得我嚼那又苦又难吃的花根了!既如此快快拿……”妖怪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闻讯赶来的太上老君收服了。而侍女舍身护百花的事也早已被太上老君看在眼中。于是他便将此事禀报给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罢便让人请王母娘娘和众仙都到凌霄宝殿相聚。
等众仙都到齐了,玉皇大帝才缓缓地说道:“当日百花园创建者天帝曾留下启示:‘百花虽无主,为难可相知。’是说,若百花园遭劫时便可确定百花之主,今日这一启示已应验,请各位来就是要向大家宣布封百花园侍女为百花仙子的事。”众仙听了这个消息,都笑着点头赞叹着。即刻,侍女便被传上凌霄宝殿受礼加封了。做了百花仙子后,这位侍女对百花的呵护更加细致周全了,百花园的花也都开得越发美丽绚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