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知识 >

林下花卉选种(林下花卉种植方案)

更新:2022-11-16 14:04归类:鲜花知识人气:59

1. 林下花卉种植方案

一、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

一般的家庭农场认定标准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要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经营规模适度并保持稳定,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参考标准如下:

(一)种植业。经营流转期限5年以上并集中连片的土地面积达到30亩以上,其中,种植粮油作物面积达到50亩以上,水果面积50亩以上,茶园面积30亩以上,蔬菜面积30亩以上,食用菌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或10万袋以上。

(二)畜禽业。生猪年出栏10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10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500头以上,家禽年出栏1万羽以上,家兔年出栏2000只以上。

(三)水产业。经营流转期限5年以上,且集中连片的养殖水面达到30亩以上(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亩以上)。

(四)林业。山林经营面积500亩以上,苗木花卉种植面积30亩以上,油茶80亩以上,中药材种植30亩以上。

(五)综合类。

(1)综合性农场,应含种植业、畜禽业、水产业、林业、烟叶类型中的2种以上,并且每种类型达到相应规模的二分之一以上。

(2)旅游、特色种养、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场,面积10亩以上,餐饮住宿设施齐全。

2. 园林种植方案

1K417000 城市绿化与园林工程

l 1K417010 绿化工程

1K417011 栽植基础工程

l 绿化工程包括栽植基础工程、栽植工程、养护。

l 一、栽植前土壤处理

l 栽植前土壤处理包括:栽植土、栽植前场地清理、栽植土回填及地形造型、栽植土施肥和表层整理等分项工程。

l 1.栽植土

l 园林植物栽植土包括客土、原土利用、栽植基质等。客土指更适合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l 栽植土应见证取样,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并在栽植前取得符合要求的测试结果。栽植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l (1)土壤PH值应符合本地区栽植土标准或按PH值5.6~8.0进行选择;

(2)土壤全盐含量、土壤容重应达到规范要求。

栽植基础严禁使用有害成分的土壤,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下不得有不透水层。

土壤的有效土层厚度影响园林植物根系的生长和成活,必须满足其生长成活的最低土层厚度。

2.栽植前场地清理

符合下列规定:

(1)应将现场内的渣土、工程废料、宿根性杂草、树根及其他有害污染物清除干净;

l (2)场地标高及清理程度应符合设计和栽植要求。

3. 林下种植实施方案

林下就是利用水源方便干净的空闲林地,充分利用其遮阴、散射光充足、通风好、温湿度适宜等有利条件生产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以为例。 1 菌棒的运输和摆放 当菌棒的3个接种点菌丝圈基本成环时,运往林地里摆放。运输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不要使菌棒有破口,避免污染,更要注意不要使菌棒折断。

运输途中温度应控制在32 ℃以下,高于35 ℃菌丝停止生长,高于40 ℃超过2 h菌丝将烧死。菌棒运到林下“井”字型码放,每3 d倒垛1次;也可直接平铺于林下地面,每隔几天滚动1次;最好直接上架入棚,不用倒垛、滚动。

此间温度管理适温22 ℃ ~ 26 ℃,要及时掀膜通风降温,中午前后可适当喷水降温,一般要求少量即可。 2 养菌转色 2.1 管理。经过15 ~ 20 d,当白色菌丝基本长满菌棒,菌棒全部转白并有大部分出现瘤状突起,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扎眼放气,以加快菌丝的生理成熟,一个菌棒可扎100个左右微孔。

此时应注意:菌棒失水多的将孔减小、减少,不使之过分失水。扎眼后,棚内湿度70%左右,温度20 ℃ ~ 22 ℃;12 ℃以下不利转色,大于30 ℃会造成菌丝伤害,此时菌龄已达80 d以上,正处于转色及子实体原基分化形成期。扎眼后5 ~ 7 d,浇水闷棚2 ~ 3 d。

当菌棒内白色菌丝全部长出白色绒毛并吐黄水时,大通风,使白色绒毛倒伏黄水变干,菌棒即转变成棕褐色,转色完成。 2.2 注意问题 2.2.1 高温高湿条件下,链霉菌发生较多应及时用柴油或机油浸蘸,以防止扩散传染。

2.2.2 只有在白色菌丝长满后才可进行扎眼放气,促进菌丝向生理生长转化,不可过早,否则不利转色。 2.2.3 浇水闷棚的2 ~ 3 d内,不可见大风,否则不利转色。

色度以棕褐色为宜,浅则产量低品质不佳,深则产量低但品质好。 2.2.4 养菌转色期内菌袋内有出小菇现象。 3 脱袋排场 3.1 当整个菌袋内2/3以上转成棕褐色时,可脱袋排场。菌棒于棚内架上交错摆放,菌棒间距10 cm,4个延长米140个菌棒,每延长米35个左右。 3.2 注意事项 3.2.1 转色必须完全,否则不应急于脱袋。 3.2.2 菌棒码放距离不应少于10 cm,否则出菇后由于空间较小,易造成香菇互相挤压,影响产量和品质。 3.2.3 脱袋后,湿度以85% ~ 90%为最好,温度为21 ℃ ~ 35 ℃,适温为21 ℃ ~ 23 ℃,昼夜温差最好在10 ℃左右。 3.2.4 脱袋时可用木棒适当拍打震动加强刺激,有利于子实体形成,加快出菇。 3.2.5 一般第1潮菇不需注水即可出菇,特殊情况如菌棒失水过多,则必须注水方可出菇。 4 出菇前期管理 香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突然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刺激(干湿交替、昼夜温差、外来震动),菌丝开始相互交织,扭结成盘状组织,并不断分化成子实体原基,原基形成的特征是菌膜破裂,不规则的菌丝露出,继而变成浅褐色,从裂口逐渐隆起,隆起部分慢慢增大而分化成菇蕾或从爆裂处直接形成小菇蕾。

此时应注意水分和通气管理,如遇上高温或过于干燥的环境,会致使菇蕾枯萎死亡,此期湿度应控制在85% ~ 90%,温度22 ℃ ~ 28 ℃,此条件下,菇蕾长成成品菇只需3 ~ 4 d,反之则需1周或更长时间。温度在22 ℃ ~ 25 ℃,光线适中,则菌肉厚、菇柄短、色深、质量好,为所谓厚菇;当温度在4 ℃ ~ 8 ℃,湿度50% ~ 60%时,菇顶出现龟壳状裂痕,此菇质量最佳,为所谓花菇。 5 出菇期管理 菌丝分化成小菇蕾后即进入出菇阶段。湿度控制在85% ~ 90%,温度以不高于30 ℃为好,此间早、中、晚各喷水1次;早晚喷水增加湿度,中午喷水降低温度。正常天气情况下,促进出菇,白天基本覆盖,晚上小对流通风,人工制造较大的温湿度差,以利于菇蕾形成长出。出蕾后白天早、中、晚均需通风1次,以利于菌丝呼吸,夜间温度不低于18 ℃则通对流风。 6 采菇 当香菇菌盖直径6 ~ 8 cm,成伞形,菌盖未展平,盖下菌膜开裂为适宜采收期,早则产量低,晚则开伞质量差。菌棒出厂时,一般2 kg左右,每出一潮菇,重量减少1/3 ~ 1/2。所以每潮菇采收完后,需养菌丝15 ~ 20 d,使菌丝休养生息,恢复生长,然后利用注射针进行补水,全生育期补水4 ~ 6次,多的可达8次,第1次注水使菌棒恢复到2 kg,不超过4 kg,以后每注水一次重量均较前一次轻一些。 7 注水管理 夏季第1批注水第3 d开始出菇,第6 d即可采收,采收期3 ~ 5 d,所以第2批注水应较第1批晚注水3 d,即第1批注水3 d后开始注第2批,依此类推,直到全部注完,等最后一批注完后,使第1批注水的正好采收后已养菌20 d左右,随即可进行第2潮菇的生产。以后随着温度的下降,出菇变得缓慢,分批注水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渐缩短间隔期,达到均衡上市连续采收。所注水应为无污染的地下水,且水温越低对菌丝刺激越大,越有利于出菇。

4. 林下种植技术

在林下散养家禽(鸡,鸭、鹅),栽植板栗、核桃、榛子、银杏、扁桃、柿子、山楂等喷杀虫剂不多的果树比较好(鸡一般不会啄食这些果树的果实,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在喷洒杀虫剂时,要将家禽圈养几天,防止农药中毒。

5. 林下花卉种植方案怎么写

可以养草鸡,鹅,鸭子。因为这些禽类都吃草,省人工省除草剂,粪便可以当有机肥。而且草鸡蛋,鸭蛋,鹅蛋也是一块不小的收益。在我们这鹅蛋能卖到5块钱一个,现在普通鸡蛋都已经6元一斤,草鸡蛋的价格更是高的离谱。

6. 林下种植业

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 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 (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 致富开辟新路子其特点主要是:

首先,它是一种林业经济,是充分 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为依托发展的产业经济,主要有林下种植和 林下养殖两种基本模式。

其次,它是一种循环经济,在充分保护和利 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的,有效利用林下自然条件,既可以构建稳 定的生态系统,而且可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

第三,它是一种高效经 济,以科技为支撑,具有投资少、产出值高,且见效快、优质、安全、 节省劳动力等特点。 

7. 多种花卉种植方案

一、播种种植

播种是种植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播种主要是在春季或秋季种植,不同的种子所需要的发芽温度不同,比如麦类植物的发芽最低温度为3-4.5℃,玉米、高粱、谷子的发芽最低温度为8-10℃,水稻、棉花的发芽最低温度为10-12℃。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种植成活,最好提前将种子催芽处理。播种常用的方法是撒播、条播、点播等,撒播是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条播是将种子成行撒在土壤中,点播是先按照间距挖坑穴播种。

二、块茎种植

有些植物可以直接用块茎种植,这是分株的一种方法,可以直接用块茎种植的植物有魔芋、藕、芭蕉芋。选取饱满、充实的块茎,将块茎放在阳光下晾晒两三天,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准备好疏松透气的土壤,将块茎栽种到土壤中。

三、扦插种植

对于能扦插培育的植物来说,可采用这个方法种植。可以剪取植物的茎部、叶片、根部、侧芽等,用来当做插穗扦插到基质中。

四、压条种植

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的方法来种植,压条方法有空中压条法、堆土压条法、普通压条法、水平压条法、波状压条法。

8. 林下种植规划

摘要:林下经济是指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林、农、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关键词:林地;发展经济1 林下经济的特点第一,林下种植林业经济是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为依托发展的产业经济;第二,林下经济是循环经济,它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效利用林下自然条件,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且可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第三,林下经济是一种高效经济,它是以科技为支撑,具有投资少、产出值高,且见效快、优质、安全、节省劳动力等特点。

9. 林下花卉种植方案策划

适合养树荫下的观赏花卉:

1.玉簪花

玉簪花的园艺品种越来越多,它们的叶片形态和叶片上斑纹各不相同,植株的大小也有很大的差别,它们适合养成院子里树荫下的观叶植物,也可以养成阳台上的耐阴盆栽植物,有较多散射光的环境下,再加上环境温暖湿润,它们还有机会开花(花朵有清香)。

玉簪花还有极强的耐寒能力,在寒冷冬季,如果温度在0度以下,地面上的部分会发黄枯萎,来年春暖后又可以重新发芽,是一种特别容易养护的观叶植物。

栽种玉簪花的时候,就要保证土壤有良好的排水性,避免土壤经常潮湿或积水,养护的环境要有一定的通风,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每天有3小时以上的柔和光照。

2.绣球花

绣球花是比较喜欢阳光的,但害怕暴晒,养在树荫下,多给早上或傍晚的阳光,中午和下午暴晒时适当遮阴,它们的状态就会特别好,每年春末和夏季的时候,绣球花就会开花灿烂。

养护绣球花一定要保证盆土有良好的排水性,光照较多的时候盆土要经常补充水分。

若是栽种在树荫下,就要保证植株之间通风透光,底部有一些长势弱的侧芽要去掉,黄叶枯叶要及时清理干净,夏季炎热潮湿的时候,注意提前喷洒杀菌药,避免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的滋生。

3.落新妇

落新妇是一种很耐寒的观赏花卉,适合在春季购买块根栽种,这种植物可以直接栽种在树荫下,就是要做好土壤的排水工作,夏季会快速生长,秋季就有很好的状态,在冬季有寒冷的环境才能让它休眠,才能促进来年开花,这是一种需要春化(5度的温度维持1个月以上)的植物,要春化来年才能开花。

落新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能在树荫下生长良好,每天有充足的散射光,加上环境通风,土壤肥沃疏松,有良好的排水性,它就可以快速生长,还有机会开出穗状的花朵,看起来是非常震撼的。

4.狐尾天门冬

普通的天门冬品种观赏性并不是很好,一般都是作为南方的绿化植物栽种的,而狐尾天门冬则是天门冬里的颜值担当,它的植株看起来非常别致,就如同九尾狐一般,翠绿的叶子长成一串串,看起来毛茸茸的。

狐尾天门冬的根茎底部会长出很多小块茎,像一个个小萝卜一般,需要用较大的容器栽种。若是地栽养护,则要做好土壤的排水工作,注意避免冬季温度过低,在冬季没霜冻的地方,狐尾天门冬才能露养在户外越冬,否则冬季就要搬到室内养护。

5.四季秋海棠

四季秋海棠是一种植株矮小的秋海棠品种,叶片有翠绿色和古铜色两种类型,花色一般是红色、粉色和白色三种,观赏性很不错,花朵很小,但胜在花量特别多,很受花友们的欢迎,若是在南方,还经常可以看到四季秋海棠布置在树荫下,形成一片片的花海景观。

四季秋海棠喜欢充足的散射光,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要保证土壤有良好的排水性,用沙质土或腐殖土栽种,保证土壤肥沃疏松。养护四季秋海棠的环境要通风透光,每天起码得有4~6小时以上的散射光,养护温度维持在5度以上,避免有霜冻。

上一篇:多肉花卉有什么好外(多肉花卉的特点) 下一篇:传统花卉大全(传统花卉大全名称)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