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生石花图片(野外的生石花)
1. 野外的生石花
要进入沙漠地区旅行,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尽量多地了解有关的信息,包括路途、有特点的地形地貌、气候变化特点、动植物等,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有关水源的信息:在你的旅途中哪里有绿洲哪里有水井与水坑,哪里有季节性河流且什么季节有水。一定要根据这些信息事先做好详细的行动计划。
如果一旦因车辆故障或迷失方向等其他原因而在沙漠中遇险,该怎么办?
水
在沙漠里求生的机会有多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你能否补充水和保护自己避免阳光暴晒汗水大量流失。
如果你已远离了已知的水源,如何才能找到水?
一、可以在干枯的河床外弯最低点、沙丘的最低点处挖掘,可能寻找地下水。
二、沙漠植物的根部含有一些水分,可以挖出榨取汁液饮用。
三、由于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度差别很大,可以采用冷凝法获得淡水。具体方法是地上挖一个直径90厘米左右,深45厘米的坑。在坑里的空气和土壤迅速升温,产生蒸汽。当水蒸气达到饱和时,会在塑料布内面凝结成水滴,滴入下面的容器,使我们得到宝贵的水的这种方法,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沙漠地区,一昼夜至少可以得到500毫升以上的水。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蒸馏过滤无法直接饮用的脏水。四、还可以根据沙漠中的动植物来寻找水源。
大部分的动物都要定时饮水。食草动物不会远离水源,它们通常在清晨和黄昏到固定的地方饮水,一般只要找到它们经常路过踏出的小径,向地势较低的地方寻找,就可以发现水源。肉食动物可以从它们的猎物体内得到水分,所以它们可以较长时间内不饮水,固此肉食动物活动的区域不一定能找到水。
肉食性鸟类如老鹰和水鸟类可以很长时间内不饮水。所以看到它们不一定周围有水。
沙漠和干旱地区,看到爬虫类动物时,不能表示周围地区有水。因为它们很可能靠吸取露水或从猎物身体内得到水分,可以长期不喝水。
发现昆虫是一个很好的水源标志。尤其是蜜蜂,它们离开蜂巢不会超过6.5公里,但它们没有固定的活动时间规律。大部分种类的苍蝇活动范围都不会超过离水源100米的范围,如果发现苍蝇,有水的地方就在你附近。
如何才能保持身体内水分不流失?
根据已知的实验结果我们知道一般人在缺水的情况下,如果一直在能遮挡阳光的地方休息。在气温48度上能坚持两天半,在21度下能生存12天。
如果被迫要行走到安全的地方,能走多远,完全要看有多少水了。如果没有水,在白天气温48度的情况下,采取白天休息夜里行军的方法,可以走40公里。如果必须在白天阳光暴晒下去,则超不过8公里。在同样条件下,如果有2公升水,则可以走56公里,并坚持3天。如果每天有超过4.5公升的水,存活的机会才会大幅度增加。
●为了防止身体内水分的流失,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多休息,少用力。
●勿抽烟。
●尽量呆在阳光直接照射不到的阴凉处。如果找不到,可以自己做一个遮挡阳光的东西。
●不要直接躺在燥热的地面上。
●尽量不要吃东西,或尽量少吃。因为身体在缺水的情况下,会从各个器官组织中吸取水分来消化食物。●千万不要喝酒,酒精也必须从身体的各器官中吸取水分才能分解。
●不要用嘴呼吸。用鼻子呼吸且不要多说话。
在长时间没有水喝,最终终于找到水时,千万不可拼命大口猛喝。快要脱水的人如果猛喝水,将会导致呕吐,而使体内失去更多的水分。
衣物
在沙漠中遇险,千万不可脱去衣物,衣服不仅可以防止皮肤被强烈的阳光灼伤还可以有效地保持身体的水分流失。最好穿着宽松的衣服,让身体和皮肤之间保持一层隔热的空气。注意最好将头和脚都遮盖起来。
遮盖物
如果是白天在沙漠中遇险,首先要采取措施找一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的地方躺下来休息。可利用岩石的突出部分和干沟的岩壁所提供的阴影迅速躺下休息,等到天黑以后再想办法。火
在沙漠中,火和烟既是醒目的信号又可用来烧煮食物或夜间用来取暖。在沙漠或干旱地区灌木和杂草都是很干燥易燃的,可以用来做燃料,动物如骆驼等的粪便也可用做燃料。如果找不到天然燃料,可以用容器装入沙土掺入一些汽油和机油,点燃后也可燃烧很长时间。
食物
在沙漠里,炎热的天气肯定会影响食欲,不要勉强吃东西。高蛋白食物会增加身体的热量,加速体内水分的流失。消化任何食物都要消耗体内的水分,如果缺水,最好不吃食物或只吃含有水分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有一点,在沙漠地区,食物极易腐败,任何食物要争取尽快吃完。千万不可吃变质的食物,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健康
●在沙漠里,极度干燥或暴晒会引起许多疾玻●持续大量排汗会导致体内盐分大量损失而引起抽筋。
●排汗和衣物的摩擦会导致汗腺堵塞,使身体长痱子。
●过热而导致的痉挛会引起热衰竭。
●便秘和小便疼痛也很常见。
只要随时注意遮盖好头部、身体和手脚,白天呆在阴凉处休息,太阳落山后再出来活动,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
沙漠植物种类:
沙漠中可吃的东西
肉苁蓉大犀角芦荟秘鲁天伦柱百岁兰蒙古沙冬青
管花苁蓉绿之铃金琥红皮沙拐枣生石花中间锦鸡儿
盐生苁蓉仙人掌白刺泡果沙拐枣巨人柱泡果沙拐枣
胀果甘草光棍树花棒新疆沙冬青河西菊红皮沙拐枣
短穗柳紫杆柳沙棘斑锦变异长穗柳沙葱
河西菊佛肚树白麻沙漠玫瑰罗布麻胡杨
梭梭裸果木斑纹犀角
2. 生石花野外自然生长的
石生花在花芽分化期间,养分供养不足,生长环境不适宜都不会使它开花。
3. 生石花 野生
沙漠玫瑰(Adenium obesum (Forsk) Balfer Roem et Sehult) 夹竹桃科,小乔木。叶长匙形,集生枝顶。花玫瑰红色,大而美丽,观赏花卉。
斑纹犀角(Stapelia variegata Linn.) 萝摩科。茎多汁肉质,棒状,具四棱;叶退化成短棘刺;花具褐色斑纹。观赏植物。
大犀角(Stapelia gigantea N. E. Br.) 萝摩科。茎长,棍状,具明显四枝;叶退化;花大型,五裂,内面具褐色细条纹。花形奇特,极具观赏价值。
绿之铃(Senecio rowleyanus Jacobson) 菊科,草本植物。茎长,垂悬,或平卧地面;叶肉质,纺锤状,圆球状,可贮存水分;花生枝顶。沙生耐干旱植物,常盆植作观赏植物。
仙人掌(Opuntia cochinellifera (Linn.) Mill.) 仙人掌科植物: 为了适应干旱沙漠生活条件,植物体呈多汁肉质,以贮藏水份;叶形成针状,以防水份大量蒸发。这些植物称为仙人掌植物。仙人掌植物原产美洲或非洲,国内大量引种,少数逸为野生。作为观赏植物仙人掌品种繁多,许多珍贵品种已成为人们桌上宠物。 沙漠植物室又名仙人掌和多浆植物室,面积1200平方米,栽植及展示仙人掌类及多浆植物种及品种1000余种。
光棍树( Euphorbia tirucalli) 大戟科多浆植物。原产非洲的热带干旱地区。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叶子逐渐退化,甚至消失;树枝变成绿色,代替叶子进行光和作用。因其树形奇特,无刺无叶,被人们称作“光棍树”。它茎干中的白色乳汁可以制取工业油品。
佛肚树 (Jatropha podagrica ) 大戟科多浆植物。 原产中美洲西印度群岛阳光充足的热带地区。 肉质灌木,茎干基部膨大呈卵圆状棒形,犹如佛肚。6-8片盾形叶簇生枝顶,花鲜红色,具长柄。
百岁兰(Welwitschia bainesii) 百岁兰科古老的裸子植物。原产西南非洲沙漠。成年的植株终生只有一对长达2-3米的大型带状叶片, 是叶片寿命最长的植物。据记载最老的百岁兰寿命达2000多年,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千岁兰”。
芦荟(Aloe spp.) 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原产非洲,约有200种,大多可供观赏或药用。芦荟具有惊人的修复受损组织的能力,使伤处自然痊愈;芦荟能抑制黑色素生成,促进人体皮肤组织生长;芦荟的汁液具有灭菌、消炎的作用,正是这些药用功效和美容价值使芦荟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被广泛地应用于保健、美容、护肤、防癌等制品。
金琥(Echinocactus grusonii) 仙人掌科植物,原产墨西哥中部干燥、炎热的热带沙漠地区。茎圆球形, 单生或丛生,高1.3米,直径80厘米或更大。球顶密被金黄色锦毛,刺金黄色,钟形黄色的花着生于球顶部绵毛丛中。 秘鲁天伦柱也是仙人掌科植物。原产南美洲东南部海边的干湿季气候地区,它的花是白色的。
生石花 番杏科生石花属(Lithops) 所有种类的泛称。属名来自拉丁词lith(石头)和opsis(外观),指这类植物有高度发展的“拟态” ,外形酷似石头。原产南非及西南非洲多石卵的干旱地区 。为防止食草动物的啃食,进化成石头模样。无花时远观犹如一堆“碎石”,开花时节,花色艳丽,犹如一床巨大的花毯,极为奇特。
巨人柱(Carnegia gigantea) 仙人掌科植物。原产美国亚利桑那州等地。本种以挺拔高大著称,其垂直的主干高达15米。重达数吨,能活200年。茎干具有极强的储水能力。一场大雨过后,一株巨大的巨人柱的根系能吸收大约一吨水。 斑锦变异,有些仙人掌类植物体内"侵入"非绿色的颜色,这种现象称为“斑锦变异”。它使千姿百态的仙人掌更加奇异多彩。这里便是用最常见的斑锦变异品种:绯牡丹、胭脂牡丹,黄菠萝组成的彩色瀑布。
河西菊 多年生草木,菊科单属种,生于沙地,仅产于甘肃、新疆等省区,为我国特有种,具观赏价值,可用于固沙。
红皮沙拐枣 优良固沙及观赏灌木,产于新疆,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
泡果沙拐枣 优良固沙及观赏灌木,生于砾石荒漠、沙地及固定沙丘,产于新疆、内蒙古等地区、蒙古和中亚有分布。
罗布麻 多年生草本,生荒漠河流 两岸,产于中国西北各省区,中亚 也有分布,为优良观赏、饲用、药用和纤维植物.
沙棘 沙棘是我国药用植物宝库中一种珍贵的植物。沙棘油是从沙棘果中提取的珍贵植物油。
沙地柏 柏科Cupressaceae 圆柏属Sabina。又名砂地柏、爬地柏、新疆圆柏、天山圆柏,因鲜叶和小枝揉之则发臭味,又叫臭柏。原产南欧及中亚,中国西北及内蒙古有分布,常生于多石山坡及沙丘地。
还有 樟子松、油松、云杉、杜松、园柏、刺槐、紫穗槐、花棒、白柠条、沙打旺、踏郎、侧柏、长柄扁桃、桃叶卫茅等很多。
4. 野外的生石花图片
不一定。花盆的大小选择上,应该根据生石花的数量和大小来判断
生石花用深盆养合适
生石花的养护的时候,更适合用深盆养护。要知道生石花属于多肉植物,虽然植株比较小,但是它的根系长的比较长。如果用浅盆养护,则容易导致根系触碰盆底,影响根系生长。
另外,在花盆材质的选择上,建议选择透气性和排水性强的。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什么花都害怕积水,多肉浇水不当,更是容易积水,所以,在养护的时候,建议还是选择泥瓦盆、陶盆、紫砂盆等。注意不要因为美观选择玻璃盆、瓷盆、塑料盆等,它们的透气性都较差。
家养生石花怎么挑选花盆
在家里养护生石花的时候,要选择稍深一些的花盆。而且,生石花的根系比较脆弱,要选择透气性好的花盆中养护,花盆底部最好带有排水孔,这样如果浇水过多,水流就会顺着孔流出来,减少积水的几率。
花盆的大小选择上,应该根据生石花的数量和大小来判断。如果是生石花小苗的话,使用深度在5cm左右的花盆就可以了。而如果是生石花成株,则可以选择深度在7-10cm左右的花盆。
生石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植物,适合生长在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播种生石花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授粉,将父本和母本的花粉结合获得。之后需要采集果实,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处。使用疏松肥沃的土壤,加入稻壳灰和泥炭,保证其养分充足。播种时将种子从果实中取出,均匀播撒在土壤中,浇水一次浇透即可。下面就来详细说说。
1.授粉
在播种生石花前,需要选择长势粗壮的父本和母本进行授粉获得种子,使用品种相同或者相近,年龄在五年以上的生石花进行授粉。生石花通常在每年的秋季开花,开花后用牙签蘸取父本的花粉涂抹到母本的柱头上即可。
2.果实
授粉之后的生石花需要精心养殖,等到第二年春季的时候果实会生长出来。成熟之后将其从树上剪下来,放置阴凉通风处晾干,保存在封闭的袋子里。等到进行播种的时候再将其取出使用。
3.准备盆土
生石花播种对花盆没有太多要求,塑料花盆也可以。土壤要求是比较严格的,通常使用经过筛选的、颗粒状的赤玉土。加入稻壳灰和泥炭土,保证其营养充足。
4.播种种子
生石花的播种时间选择在九月份,将种子从晾干的果实中取出,均匀的播种在准备好的土壤中。进行浇水,一次性浇透。为了让其处于一种保湿状态,可以在花盆上覆盖一层玻璃。将其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3-7天之后便可以生根发芽。
养护
第一点就是光照,因生石花喜欢光照,所以在家庭养护时,生长季节可以放在朝南的阳台或窗台培养。我们在养护生石花过程中,光照对于植物生长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春秋季节可进行半日照即可,利于光合作用产生,促进健康生长。在夏季的时候,则就要及时做好遮阴措施,防止暴晒。冬季时候则可全天照。
第二点就是温度,生石花的适宜生长温度是20~24摄氏度,因生石花喜欢生长在比较温暖环境下。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合适的温度。例如在夏季时候则就要适当降温处理,冬季时候则就要进行保温保暖。室温不宜过低,保持在13℃以上最好。如只能维持在9℃左右,就需严格控制浇水,增加植株的抗寒能力。
第三点是浇水,生石花对于水分需求不是很高,但是必要水分还是要有的。所以我们在养殖中,一定要合理的进行浇水。例如在生长旺盛期间,可适量进行浇水。注意每次浇水不可过多,保持盆土微微湿润能让根系充分吸收就可以。如果通风良好,夏季可以少浇水。浇水时候可以直接浇灌。
第四点是施肥,生石花几乎不需要肥料,但是生长却少不了肥料的促进,所以可以在生长期使用少量液肥,这样能让植株保持正常的生长态势。生石花不喜欢氮肥,所以建议肥料中的氮元素少些,多施些磷钾元素多的肥料。
第五点就是环境,栽培环境也很重要,种植生石花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较温和的范围,夏季不要太热、冬季不要太冷。如果昼夜保持较大的温差会对生石花的生长有利,光线要充足,但也应避免夏季阳光直接曝晒,每天光照的时间有些爱好者认为应在8小时左右。
生石花繁殖方法有播种和分株繁殖,播种繁殖一般是在春季进行,其生根发芽快,存活率比较高,播种繁殖是生石花主要的繁殖手段,不过生石花的分株繁殖的难度要大得多
5. 野外的生石花怎么养
你好,我是晴格格,生石花是非常有趣的植物,下面就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生石花原产于非洲南部,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植物,在缺水干旱的条件下会进入休眠的状态,生石花喜欢阳光,生长适温为20-24摄氏度,春季适合放在南向阳台上或者窗台上培养,此时正是生石花生长旺盛期,宜每隔3-5天浇1次水,促使生石花生长和开花。生石花的生长规律是3-4月间开始生长,高温季节暂停生长,进入夏季休眠期,秋凉以后又继续生长并开花,花谢之后进入越冬期。
春季生石花养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日照: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春季宜放在南向阳台上或者窗台上培养,这个时候正是生石花生长旺盛期。春季,由于温度不是很高,就要给与生石花直射阳光的照射,有利于生石花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
2. 温度:生能耐高温,不耐寒,我国大部分地区晚春到秋天的温度都适合生石花生长,低温方面,有些品种可以耐受短时间霜冻,但在人工养植中,还是避免冰冻比较安全。通常来说,发皱的比饱满的更耐冻。
3. 土壤:种植生石花需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理想的配土应该透气性良好,弱酸性,干燥迅速。
4. 水分:生石花喜干燥,春季需保持土壤湿润,生石花的浇水很重要,事实上又很简单:在生石花的花期以后逐步减少浇水,天凉以后断水。春季是生石花生长旺盛期,可以每隔3-5天浇水1次,促生石花生长和开花。生石花的生长规律是从3-4月开始生长,当春季植株开始生长时,原来老植株逐渐皱缩并被新生植株所胀裂,在此处长出2株幼小的新生石花。此时要减少浇水,使盆土稍干燥为宜,切忌直接向生石花上喷水,以防伤口感染引起腐烂。
5. 施肥:在生石花的生长期可以每20天左右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也可以把少量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放在土壤里供生石花慢慢吸收。
6. 病虫害:生石花主要容易发生叶斑病和叶腐病,可以用600倍液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者800倍液的多菌灵进行房主,注意浓度不要太高。病害也要以预防为主,病变部分应该在早期切除。
以上就是春季养护生石花需要注意的事项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吧!祝大家都能够欣赏到有趣的生石花!
6. 山上的野石花
在非洲南部及西南部的干旱而多砾石的荒漠上,生长着一类极为奇特的拟态植物——生石花。它们在没有开花时,简直就你一块块、一堆堆半埋在土里的碎石块或卵石。
这些“小石块”有的灰绿色,有的灰棕色,有的棕黄色;顶部或平坦,或圆滑;有些上面还镶嵌着一些深色的花纹,如同美丽的雨花石;有的则周身布满了深色斑点,好像花岗石碎块。生石花的伪装简直惟妙惟肖,甚至使一些不明底细的旅行者真假不分,直到想拾上几块“卵石”留作纪念时,才知道上当。其实这些“小石块”就是生石花肉质多浆的叶子。
7. 野生石花长什么样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的北部,是辽宁省鞍山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岫岩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AA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药山在清代就是辽宁四大名山;国家AA级、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清凉山有“东北黄山”之称,融奇松、怪石、瀑布、溶洞、温泉、绝壁、兰花、古庙、塔林、枫叶等于一体,是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品位很高的一座山;国家AA级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龙潭湾森林茂密植被良好空气清晰是旅客休闲度假的圣地;国家AA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鹿山效圣寺是辽宁省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制古庙。药山 药山系千山余脉,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辽宁四大名山之一。药山山势高峻,绵延10余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座,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观沟、大寺沟、石花顶、南天门四个景区组成。主峰石花顶海拔888.8米。 药山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始建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是集佛、道两教于一山的宗教圣地。历代兴建的寺、观、殿、宇有清华观、遥望洞、三清殿、灵官殿、佛爷殿、宝林寺、朝阳寺、观音阁、碧霞宫、龙王庙、关帝祠、唐塔等诸多古刹,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楼阁参差,碑碣林立,雄伟壮观。药山以盛产药材而得名,据不完全统计,有各种中草药材480多种。龙潭湾自然保护区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龙潭镇境内,距岫岩县城30公里。传说乾隆年间,一村民夕阳雨后,坐山观潭,忽见雾气升腾,彩云缭绕,似苍龙潭中戏水,遂取名为“龙潭湾”。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26公顷。中心区龙潭湾山林面积1591.8公顷,是辽宁南部森林种类、森林植被、森林环境保持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有16种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74种省级野生保护动物等,有许多自然景观、文物古迹。龙潭湾将发挥集旅游观光和科研一体的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清凉山风景区 清凉山风景区位于岫岩东北部的汤沟镇,因其山深林密、气候温润凉爽而得名。景区以石怪、水清、峰秀、松奇、崖险而闻名于世,历来为佛道两家的清修之地。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主要旅游景点有传说中唐代名将薛礼东征时留下的葬马石、藏马谷、箭眼和点将台,还有天然的石湖十八罗汉洞、老君堂的洞中洞、龙象石、石花、石笋、石林、孪生风动石、漂亮的小天使等奇石。辽代古塔、千年古松、长年不解冻的冰洞。共有植物600多种,其中园林木38科78属150多种,400多种中药材;50多种山野菜;有猫头鹰、秃头鹫、棒棰鸟、狐狸、野猪等丰富的珍奇野生动物;山泉中还有珍稀动物娃娃鱼和林虫类龙虾等。 清凉山风景区内有一奇特的天然水洞,洞中有一暗河,可乘船游至洞中深处。洞壁上有千姿百态的岩石和钟乳石。清凉山风景区内的石湖瀑布,位于朝阳乡荒地村石谷沟内,源于清凉山岱王庙文山下,汇集东西两股涧水而成。因水流不止,因而石湖天然形成“七瀑七潭”。此外,位于清凉山下的朝阳暖泉村还有丰富的温泉水,水温高达70℃,富含17种有机元素,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和皮肤病有独特疗效。文物古迹老古庙 老古庙又名卧鹿山效圣寺,位于岫岩镇南24公里的杨家堡松树秧村境内。传说古时有一常骑黑鹿的道人居于山中而得名。实际该山有一长约百米的青石山脊,形似卧鹿之背而得名。卧鹿山东临骆驼峰,西至朝阳岭,南临山溪,北依玉皇顶,山势险峻,耸峰巍峨,碧峰翠屏,风光宜人。山的顶峰有一巨石,好像一只卧羊,石的尾部有一青松摇曳,形似羊尾,所以被人称作“松树羊”,后取它的谐音“松树秧”而演化成村名。该山以云雾山中的白云渡,高耸入云的羊角峰、险峻陡峭的骆驼峰、突兀高挺的玉皇顶为秀;石以顶天立地的翠屏石、百米青石的卧鹿背、清流直下的瀑布屏、遍布水窝的石窝石为奇。 羊角峰下的山坳处,有一大型石制古庙,始建于唐,原为3间草堂,清代嘉庆年间改建为纯石结构,称“效圣寺”,当地人以其建造历史久远,俗称“老古庙”。庙高5.40米,长9.15米,宽5米,除门窗为木料外,其梁、柱、瓦、檐、脊、墙等都是用青白色花岗石料精工凿刻,用360块石条砌成,以36块巨型石瓦覆盖殿顶,数以万斤的石檀石柱皆以卯榫吻合而成,整个建筑浑然一体,雄伟壮观,结构奇特。殿内坐有观音、如来、地藏、释迦牟尼、二郎神共5尊石雕佛象,石像造型生动古朴,衣纹流畅。清咸丰七年(1857)所修《岫岩志略》中载,石庙的东脊檀能预报天气雨晴,该檀雨前异兆为“小雨微润,大雨重润,不雨不润”。经实际观察,确有此象。庙前有500余年的参天古松护寺,庙后有青山绿树掩映,左有瓦舍和石钟楼,右有碑林一处,坐落着古石碑70余座。 卧鹿山效圣寺是辽宁省内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的石制石庙,1982年丹东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显声将军故居 黄显声将军故居的修复现投入资金260万元,经过大量翔实资料的收集,目前黄家大院内的5座灰砖瓦房及4座炮台基本按原貌修复,并于2005年9月27日举行了竣工剪彩仪式,黄显声将军的大儿媳赵玉云及孙子黄文祥参加了故居修复竣工剪彩仪式。 黄显声将军出生于岫岩石庙子镇蓝家村。为了修复黄显声将军故居,省委于2005年4月将其列为省级红色旅游基地并拨专项资金。岫岩方面还特到重庆歌乐山等地,收集大量珍贵翔实的黄显声将军历史资料。在黄显声将军故居,记者见到了灰瓦红门的大门楼,门楼上方挂着“黄显声将军故居”的烫金匾。走进院内,黄显声将军身披大衣、英姿勃发的雕像坐落在院中央,雕像取材岫岩偏岭镇的白云石,高2.98米,花岗石台座高1.1米,雕像四周的花坛9.18米,象征不忘国耻“九·一八”。黄显声将军故居屋内有黄显声儿时用过的摇篮及桌椅,院内东西两侧原黄家仓库和雇工平房,现被建为岫岩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和黄显声将军生平陈列馆。 据介绍,修复工程体现“修旧如旧”原则,目前,故居已建成院墙400余米,院四角建有4座炮台,将军桥20米,故居外还有一座修复完好的将军井,泉水甘甜清洌。为更好接待对外旅游,修复工程还在故居外铺设柏油路1.2公里。据了解,故居内还将塑蜡像、进行室内布置以及铺设草坪等附属设施建设。作为鞍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显声将军故居将与岫岩的药山、清凉山、石湖瀑布等一起,加入辽南风景旅游圈。
8. 野生山石花图片
学名瓦松。瓦松是一种景天科、瓦松属的草本植物。瓦松的叶片互生,上面有刺,呈线形至披针形,总状紧密花序,显得非常紧密,大部分呈金字塔形,8-9月开花,9-10月结果。
瓦松是一种野生花卉,常常生长于山坡、岩石园或屋顶上面,在我国的许多省份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