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怎样种植技术(蒲公英如何种植技术)
1. 蒲公英如何种植技术
蒲公英移植方法:
移植蒲公英时需要选一些健康粗壮的蒲公英,连同土一起挖回来栽种到花盆里,浇足水,放到凉爽通风的地方,等到叶片恢复生机后,再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
平时要保持盆土湿润,不能过于干燥。等蒲公英花谢后,采收种子,随即播种,这样我们就有自己的盆栽蒲公英了,随吃随采,非常方便。
去野外挖根时要选在深秋,当蒲公英的叶片由绿转红时采挖最好。这时挖回来的蒲公英成活率较高,经过一个冬天的养护,也能在春季及时开花结种。
另外当年播种的蒲公英根茎较细嫩,最好不要采收,待来年根茎长得较粗壮时才能禁得住掐叶食用。
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2. 蒲公英怎样种植
养殖方法:它要选择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类型土壤,有阳光但不能烈日暴晒,根怕水涝。
3. 蒲公英种植法
蒲公英最佳种植时间在春季的三到五月份和秋季的八到十月份,此时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种植前要选择一块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对其进行深翻施肥,浇一次透水,如果是春天种植要进行催芽,秋天种植则可以直接播种。
4. 蒲公英如何种植技术与管理
蒲公英既是菜、又是药、还可以制作成茶饮。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由于蒲公英有着特殊的药用价值而被人们所重视,发展蒲公英尤其显得必要了。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它们的人工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
一、采集种子:蒲公英一般有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两种方法,如果要成规模化发展,种子繁殖是唯一途径。
蒲公英的种子很细很轻,每一粒种子上都有一把伞。当种子成熟后,种子会自然脱离花台,伞会带着种子随风传播。风把种子带到哪里,它们就在哪里生根发芽、繁衍生息下来。
所以我们在采集种子时,一定要在种子八成熟后、还未飞离花台前进行。把种子采集回来,再去除杂质备用。
二、建床播种:蒲公英适应能力强,对土壤没有要求,在荒山野岭、沟坎河边它们都能正常生长。但要想获得肥大嫩叶,我们仍然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气、排灌方便的熟地建园。
1、整地施肥:蒲公英喜欢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整地前用除草剂灭杀杂草、清除前茬作物。用辛硫磷乳油喷雾地面,或用辛硫磷乳油拌菜籽饼撒在土壤表层诱杀地下害虫。亩施腐熟农家肥3500~4000公斤、磷肥25公斤、钾肥15公斤、氮肥20公斤。把肥料均匀撒施地面,深耕一遍土地,耕地深度至少30厘米左右,让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
2、晒垡做畦:蒲公英适合春天播种、冬天整地,也就是我们南方常说的冬耕。冬耕的好处很多,当经过一冬的冻凝后,土壤更加熟化、有机质肥料得到完全分解、大部分越冬病虫害被冻死。次年春天,当冰雪融化,天气晴朗,再春耕一次,把土壤耙细耙平、做畦。畦宽1.3米、高15厘米、作业排水沟宽40厘米,然后把畦面耙平、压实。
三、适时播种:蒲公英耐旱耐寒,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性植物,往往是一根多头。它们生长的年代越久,分生的头越多,所以它们的生存能力很强,它们的遗传基因稳定,它们所产种子出苗率高。只要温度适宜,发芽率极高。虽然蒲公英能四季播种定植,我们南方地区3~4月份播种较为普遍。
1、种子处理:播种前把种子放在50~55℃温水里浸泡,用棍子搅拌至水冷凉,浸泡24小时后捞出用纱布包裹,放在15℃恒温里进行催芽。当种植大部分露白后,就可以播种了,一般亩用种2.5公斤左右。
2、播种方法:种子可以拿来直接大田播种,也可以播种后移栽定植。如果是移栽,播种密度适当加大,如果是大田直播,播种密度要小。播种一个月前,可用选择性除草剂再喷一次苗床,以免杂草欺苗,影响播种后的出苗率。移栽定植的话,用细沙拌种,直接撒播;大田直播的话,用细沙拌种,挖播种沟进行条播,播种沟深2.5~3厘米、条播沟行距10~15厘米。然后把种子撒播在播种沟里覆土至畦面平,覆土厚1.5~2厘米,最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四、苗期管理:经过催芽后的蒲公英种子出苗较快,一般7天左右幼苗就会萌芽出土。幼苗出土后立即揭去地膜,让它们在自然温度里生长。
蒲公英刚生长出来的幼苗有点像柳叶莴苣苗,极细小,容易被杂草荒废,播种前用除草剂除草正好解决了草大欺苗的难点。在这个时期,只要有适宜的温度、肥沃的土壤、做好苗床保湿,幼苗生长极快,30天左右,地面就会返绿,真叶也会增加到2~3叶。
1、浅耕除草:如果是大田直播,当真叶长到5~7厘米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除草、间苗、浅耕同时进行,间去细苗、弱苗、病苗,保持苗间距5~8厘米,并用窄页尖锄浅耕。做到除草一次浅耕一次,直到蒲公英叶片封林为止。
2、肥水管理:蒲公英幼苗期主要以氮肥为主,一年施肥3~4次,亩施尿素15公斤。施肥结合浅耕进行,把尿素撒入浅耕沟里,覆土盖住肥料,也可在雨后撒施。如果天气干旱,施肥要结合浇水进行,方法是把尿素融于水后,冲施在排水沟里即可。
五、病虫害防治:蒲公英的根茎生长能力很强,能深入地下40厘米以上,它们的抗病能强,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锈病等,主要虫害有菜青虫和蚜虫等。由于蒲公英除了药用外,以采摘嫩叶食用为主。所以,为了食用安全性,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物理防治大于化学防治。具体做法是加强田间管理,调节氮肥用量,做好排灌工作。特别是在冬季管理中,多施有机肥,清园杀灭越冬病虫害是管理中的重点和关键。
5. 蒲公英如何种植技术和管理
蒲公英的种植方法
1、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从初春到盛夏都可进行播种。在晴朗的时候(28℃左右),将种子与土混合,浇透,曝晒至土壤微润,再适当浇水,保湿,第二天中皮将变绿,几小时后即可生根发芽。
2、蒲公英播种前,应先翻地作畦,畦宽80-90厘米在畦内开浅沟,沟距12厘米,沟宽10厘米。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播种后覆土,土厚0.3-0.5厘米。蒲公英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春播最好进行地膜覆盖,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盖。
3、蒲公英抗病、抗旱、抗虫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进行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的重点主要是浇水和施肥。蒲施肥和浇水。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适宜生长在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每亩还须施17-20公斤硝铵作基肥。播种后,要始终保持土壤有适当的水分。在蒲公英生长季节,要追肥1-2次。
6. 如何种植蒲公英?盆栽蒲公英的种植方法
很多人都会在家里盆栽蒲公英,一般当作野菜食用。蒲公英耐寒耐阴,可在春天和秋天进行种植,大多采用直播法。种植前需要先配置好盆土,具备疏松肥沃、透气排水的特点即可;同时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并做好催芽处理,发芽后便可播种于盆土中,按时浇水,一星期便可出苗。当抽生第三片叶子时进行间苗,当长出第7片叶子时进行控水施肥;当叶子长到大约10CM就可以收割了。一般来讲,种植一次能收获3-4年。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
一、土壤
种植前先配制好培养泥,以“河沙+园土+腐殖土”混合均匀作为盆土,比例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疏松肥沃、透气排水即可。
二、种子催芽
把蒲公英种子放在50℃的温水里浸泡约2-3小时,捞起来放到湿布里,每天浇水一次,大约三天,种子便可出芽。
三、播种和间苗
种子发芽后均匀播到花盆里,轻盖一层土,期间保持泥土湿润,大约一星期就能出苗。小苗抽生第三片叶子时,可以进行间苗,就是把密集的秧苗移一部分到别的花盆里种植,给植株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
四、水肥管理
秧苗长出第7片叶子时,要适量控水,通常还可以往叶面喷施稀薄的肥液,方便植株吸收营养。
五、收获
蒲公英叶子长到大约10CM时便可开始收割,采收时只摘叶子,保留根部及土面上约2CM茎即可。浇施一些有机肥液,薄肥勤施,大约二十天便可再次收获。
7. 蒲公英怎么人工种植
1、土壤
蒲公英进行移种,先要准备好疏松、肥沃和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土壤作为栽培基质,还需要在土壤里面施加适量的有机肥作为基肥,以增加土壤的肥力,这样蒲公英才能旺盛生长,不宜使用粘重土壤来栽培。
2、移种
准备好土壤后就可以移种了,将植株从旧土里面挖出来,注意不要损伤到它的根系,然后就可以栽种到新土里面去了,移栽好之后,需要适量浇水,使土壤处于微微湿润的状态,这样有利于它根系和土壤接触。
3、环境
将蒲公英移种好之后,需要做好养护管理,此时最好将其置于半阴通风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它适应新的环境,还需要做好控温措施,最好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等到它恢复生长后,就可以正常养护了。
4、日常管理
日常养护蒲公英的时候,需要合理浇水,最好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在它生长期的时候,需要为其施加1-2次稀薄的肥水,以满足它生长所需,还需要做好通风方面的管理,以免养护不当导致它滋生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