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知识 >

中国传统插花课程(如何开展中国传统插花教学工作)

更新:2022-12-07 04:08归类:鲜花知识人气:99

1. 如何开展中国传统插花教学工作

秋天适合怀念,用红玫瑰纯正热烈,金色、橙色是秋天的颜色。一些颜色较重的花材、枝叶、果实都能为秋天的插花带来不俗的效果,总之可以用的材料实在是太多了。

推荐花材:大丽花

推荐花材:帝王花

推荐花材:小菊花

推荐花材:秋日果实和叶子

NO.2

想好配色

花朵颜色也能影响一个人的心情,清新淡雅的颜色能让人有一个好心情。各种色系的合理搭配能创造出一个优秀的花艺作品。

同色系搭配

使用同一颜色的不同深浅变化的花材进行搭配,注意重叠和层次感,然后再选择适合的花瓶,整个花艺就能非常出彩。

粉红主色,让人感到愉柔和,掺杂白色的花,营造出渐变的效果。

基础色和配色比较接近的时候,两种花色之间的过渡更加有联系,整体显得协调和安静。

邻近色、类似色搭配

白+粉,粉+红,粉+紫,白+浅黄色+橙色,浅蓝+浅紫,视觉效果:柔和,协调。

运用这样的配色的时候,注意花朵的颜色不宜太浓烈,否则非常容易感觉不协调。

另外花瓶的选择也需要更加谨慎,这里选择了白色的陶瓷花瓶,与白色的花朵相近,一点也不会抢了鲜花的风头。

对比色搭配

橙色+白色+紫色,对比强烈,配上绿色平衡整个色彩。这样的颜色搭配能给人比较强烈的视觉冲击。

由于颜色的搭配对比比较鲜明,就要注意花朵的造型尽量相似,否则很容易有凌乱的感觉。

花瓶的选择,最好是选择整个花束中都有的颜色来打底,这样基本是不会出错。

2. 中国传统插花制作技巧

一,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插花社会价值及其意义

1.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范,具独特理念与独一无二的花文化审美情趣不是一般的插花,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表现形式,符合国家非遗产法指出的概念与精神。 2.重形尚意的创造与品评标准体现中国艺术独特的优雅的审美情趣。 3.花材文化是中国传统插花创作品尝的支柱是体现丰富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的重要因素,是重中之重的要素。 要求:必须掌握50-100种(江南地区)常见常用的花材文化(形态、生态、文化寓意)

二.规范中国传统插花的四个基本构图形式

1.它的由来、演变发展的过程

2.规范的要点(有形不拘泥于形,有法不拘泥于法)

三.熟练基本技法 1.选、剪、整(揉、折、扭)技巧(如何取其形,述其意、悟其道)(如何表现)

2撒的应用,起把宜紧瓶口宜清的技巧

四.了解中国传统插花发展中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等对中国传统插花的影响

五.研读与中国传统插花有关的经典著作与分析

3. 怎样进行中国传统插花的创作

插花造型原则插花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那么插花创作就有很大的自由发挥余地,但即便如此,插花创作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插花的五大构图原理,这是衡量插花作品造型合理与否,美与不美的重要标准,相信对花店店员会有所帮助。

1、比例与尺度首先,插花前要确定插花作品的整体尺度,作品尺度是根据作品摆放的环境和空间大小而定的,尺度适宜的装饰,才能使空间显得更为舒适,才能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其次,要确定主要花材与容器的比例。以三大主枝构图为例:第一主枝长度=(1。5~2.0)×容器总长(高+宽);第二主枝长度=2/3×第一主枝长度;第三主枝=2/3×第二主枝长度。各主枝的补枝长度不应大于其主枝的长度。此外,还要确定插花构图中的兴趣中心位置。所谓兴趣中心位置就是最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位置。通常位于插花作品中部偏下的重心处,也就是构图中心。通常把花大、色艳、香浓的花插在兴趣中心位置。

2、多样与统一多样与统一是插花是最基本原理。这一原理指在插花构图中,花材之间,花材与花器这间以及插花作品与环境之间既要有变化,又要想统一。具体做法是选用少量或单一花材构图时,为了避免单调乏味,就要在花材本身上求得变化,如花朵大小,开放程度,姿态上要有变化;选用多个品种花材构图时,要主次分明,以1~2朵花为主花,突出它们的位置、数量、色彩效果,忌多种花材平均分配;要保证花材之间的某些一致性,若重点表现花姿美感,就要在色彩、质地上求得一致,若重点表现色彩缤纷的化色之美时,就要在花材的质地、花形上求得一致;处理花材与花器之间的关系时,应以花材为主,一般高身瓶花器插线条状花材比较协调统一,若与线条状花材、块状花材相互配合,达到一种处线与面的变化,就可以使整个作品既有变化又相统一;作品要与环境相协调,如暖色调居室,作品色调也应是暖色调的,但同时要通过花色的深浅,明暗求得变化,这样才能使作品与环境之间既统一,又富有变化。

3、协调与对比插花时自然花材与金属丝、容器等非植物性材料的对比,构图时疏密,聚散、大小、曲直、色彩、质地等各方面之间的对比,都是插花艺术创作中常用的对比手法,但在一件插花作品中,对比不宜使用过多。各部分之间要相互呼应,紧密而和谐地配合,才能达到在对比中求得协调的艺术境界。

4、动势与均衡插花作品要给人一种动态感受。但无论什么样的构图形式,无论花枝在容器中处于什么状态,直立、倾斜、下垂或平伸,都必须保持平衡和稳定,才能使整个作品给人以安全感。

5、韵律与节奏插花作品中的节奏主要通过线条流动,色块形体,光影明暗等因素的反复重叠来体现。许多插花作品插得杂乱无章,支离破碎或者平淡无味,大多是没有掌握节奏与韵律这一原理。花店店员在练习和创作的过程中,应该仔细揣摩这五个标准。开始的进修可能会觉得有点抽象,但时间久了,自己心里就有一个标准了。

4. 如何开展中国传统插花教学工作论文

罗虬著《花九锡》 唐代时,由于世人爱花赏花,产生了历史上第一套插花理论体系《花九锡》。

偶然见某些大唐插花的论文说花九锡是插牡丹的专著,其实不然,大致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因为唐代时社会繁荣,政治安定,而牡丹色香韵俱佳,也能代表唐朝的繁荣昌盛,所以牡丹是唐代的国花。连杨贵妃和唐明皇宿醉后清晨在华清池醒来,都会摘下牡丹闻香醒酒,更喜爱在皇宫内遍植牡丹观赏。

但是那时牡丹极名贵,买花之人皆是达官贵人之列,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所以何止牡丹,莲花梅花等也是大唐流行。在敦煌莫高窟311窟之中的壁画,建于武则天当政时期的牡丹盛行之时,画上就有两件插花作品,一件插牡丹,另一件则插莲花。

5. 中国传统插花的插制要点

新月形又称为弯月形、半月形、C形,新月形插花又可以分为上弦月和下弦月新月形 。新月型花艺作品就是对月亮的一种象形设计。从构图上,花型是不对称构图的一种,属于四面观的一个造型作品。上弦月的形状比较传统,而造型的定点以时钟11时20分的角度最美。中心点处应低压,以突显弧线的美感。

 

6. 学好插花艺术应做到哪些

学习插花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好处,它可以提高你的修养美化你的心灵,使你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同时也可以装扮你家里的环境,使你每天赏心悦目、开心快乐,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这项技术进行创业,从而有自己的事业。

7. 传统插花需要传承

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

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期间,经历了汉代初始期、南北朝发展期、隋唐兴盛期、宋代极盛期、元明成熟期、清后代衰落期等阶段。这种古老的艺术以群体传承的方式,见证着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进程以及历代风土民情的变迁。它早已成为民众寄情花木、以花传情、借花明志、装点生活的重要载体 。

中国是东方式插花艺术的起源国,自隋唐时期始,中国传统插花传入日本,对日本花道的发展影响巨大。而其追求线条美、崇尚自然、注重意境美的创设、简约环保的创作技法等,对近现代西方插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末以后,传统插花艺术衰微停滞,改革开放后,插花艺术得到快速的恢复与发展,但传统插花仍然鲜为人知。传统插花艺术面临传承的困境 。

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插花的显著特点是花枝较少,选材时重视花枝的美妙姿态和精神风韵,喜用素雅高洁的花材,却并不像西方插花那样讲究花朵一定要丰满、硕大、色彩鲜艳。造型时讲究线条飘逸自然,构图多为不对称均衡,利用不多的花枝,通过宾主、虚实、刚柔、疏密的对比与配合,轻描淡写,清雅绝俗,以体现大自然中固有的和谐美,悉心追求诗情画意 。

8. 如何开展中国传统插花教学工作研究

中国传统插花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不为国人所了解,在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文人雅士,皆为插花的高手。比如:宋徽宗、范成大、陆游、苏轼等,再者,国内和台湾大致认为中国传统插花的器皿具有一致性,比如:瓶、盘、碗、缸、筒、篮等,乐活花道根据其中规律,概括出中式插花六大密诀,即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虚实结合、仰俯呼应、上轻下重、上散下聚。

  一、高低错落:

  即花朵的位置要高低前后错开,切忌在同一横线或直线上。 花材设计应有立体空间构成表现,即要求在立体空间用点、线、面等造型要素进行有层次的'位置排列,上下、左右、前后层次分明而又趋向统一,力求避免主要花朵在同一水平线或同一垂直线上。

  二、疏密有致:

  每朵花、每张叶都具有观赏效果和构图效果,过密嫌繁杂,过疏显空荡。 花材在安排中应有疏有密、自然变化。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一般在作品重心处要密,远离作品重心处要疏。作品中要留空白,有疏密对比,不要全都插满。

  三、虚实结合:

  花为实,叶为虚,有花无叶欠陪衬,有叶无花缺实体;花苞为虚,盛花为实;藤为虚,中心花为实,正面花为实,侧背花为虚;块状花为实,细碎花为虚;面状叶为实,线状叶为虚等。

  四、仰俯呼应:

  上下左右的花朵、枝叶要围绕中心顾盼呼应,既反映作品整体性,又保持作品均衡感。无论是单体作品还是组合作品,都应该表现出它的整体性和均衡感。花材要围绕重心顾盼呼应,神志协调,既要反映作品的整体性,又能保持作品的均衡性。花材围绕重心顾 盼呼应,神志协调,就能形成一体。花材的仰俯呼应应能把观众视线引向重心,产生稳定感。

  五、上轻下重:

  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在上,深色在下,显得均衡自然。花材本无轻重之分,只是因质地、形态和色彩的差异造成心理上的轻重感。质地、外形相似的花材组合在一起,较易取得协调,在此基础上将不同色彩的花材配合也可以取得绚丽多彩又协调统一的效果。一般指形态小的、质地轻的、色彩淡的在上或外(距重心较远),反之要插在重心附近,使作品保持均衡、稳定,显得自然而有生命力。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花在上,深色花在下,以保持作品的重心平稳。如盛花在上,下面可插成丛花苞;深花在上,下面可插成丛浅花,以达到作品重心平衡。

  六、上散下聚:

  指花材各部分的安插基部要像树干一样聚集,拧成一股劲,似为同根生,上部如树枝分散、发挥个性、适当散开、婀娜多姿,使作品既有多变丰实的个性又要有同一性。明代沈复《浮生六记》中强调“插花起把宜紧”是指花材的基部聚拢在一起,上部自然分散,犹如丛生灌木,自然有序。

9. 如何开展中国传统插花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插花包括中国式插花、日式插花、西洋式插花等。而中国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中国式插花也是我最喜欢的插花方式。

插花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即修剪、固定和插序。修剪:首先要去掉花卉的残枝败叶,根据不同式样,进行长短剪裁,根据构图的需要进行弯曲处理(为了延长水养时间,适合水中剪取)。固定:为了让花卉姿态按照你的设想进行,一般在花器的瓶口处,按照瓶口直径长度,取两段较粗枝干,十字交叉于瓶口处进行固定。专业插花,还要彩花插、花泥、铝丝等工具进行固定。插序:一般容易先插花后插叶,这样容易在插叶的时候将花的高度降低。正确的插序应该是选材、选插衬景叶、插摆花。

插花看似容易其实不简单:插花除了要心灵手巧外,还要有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修养,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样才能达到烘托气氛、传递感情,使人获得美感和愉悦的目的,从而得到启迪、鼓舞或遐想。这也是插一件好花所应具备的。

上一篇:草月流中国(草月流特点) 下一篇:第九届中国花博会开幕(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开幕)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