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苹婆花语(假苹婆的花)
1. 假苹婆的花
六旺子的果实和板栗很像,都是黑色而且光滑,虽然外观与板栗相似,煮熟后的口感也很像板栗,但是六旺子的味道微甜,性质温和,风味和口感比板栗更好。不仅在农村是山上常见到六旺子,在城市的公园里也有,因为果树很高,人们也只能在大树底下捡掉落下来的六旺子。
这种果的果肉可以生吃,脆甜脆甜的,或者把它直接放水煮熟,剥开外皮,吃里边粉甜的果肉,也可以把皮生剥,把果肉煲鸡汤或者排骨汤都可以,汤味鲜美,果肉有点似栗子但更温软,有养胃、清肠道、清热祛湿、明目等功效,特别适合暑湿闷热的夏季食用。
2. 假苹婆花的味道
林檎就是苹果,是我国古代对苹果的称呼。
在我国古代,根本没有“苹果”一词。根据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在1400多年以前,中国已有关于苹果栽培繁殖和加工的记载,不过当时的苹果称为“柰”和“林檎”,以后还有“来檎”、“联珠果”、“频婆”、“苹婆”等名称。
林擒味道甘美,能招很多飞禽来林中栖落,所以叫林檎。原产于高加索南部及波斯的滨海一带。我国西北部地区也是苹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栽培历史已达2000多年,世界园艺学上称其为“中国苹果”,属于苹果家族中的一支。
日本人叫苹果就叫“林檎”日文假名 りんご,是沿袭了中国古代的传统。
扩展资料:
现代汉语所说的“苹果”一词源于梵语,为古印度佛经中所说的一种水果,最早被称为“频婆”,后被汉语借用,并有“平波”、“苹婆”等写法。
3. 假苹婆花图片
假苹婆 (学名:Sterculia lanceolata Cav. ),别称七姐果、鸡冠皮、鸡冠木、山羊角、红郎伞、赛苹婆及山木棉等,为梧桐科苹婆属半落叶乔木植物
4. 假苹婆花期
凤眼果原名苹婆,属梧桐科苹婆属常绿果树,因为苹与贫同音,人们忌讳,故亦有反其义而称之为“富贵子”。苹婆的学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乔木,原产我国南部。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台湾等省均有种植。在我省,凤眼果多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尤以广州市番禺区的钟村镇种植最多,且最负盛名,全盛时期曾种植凤眼果15000多株,平均株产125公斤以上,年产达1900吨。近年,这种果品在市面上已经销声匿迹。
凤眼果树冠高大开张,高达8—15米,冠幅可达80—100平方米。根系发达,入土可深达3米,水平根分布很广,伸展半径达6—7米。树干灰褐,老枝灰白直立,嫩枝紫红。每年发梢2—3次,3月至5月开花,花期约1个月,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子成熟,可采收,称正造果;采收后也会在8月至10月再次开花,12月种子成熟,称暂造果。
5. 假苹婆花期过程
1、适时定植:定植以春季为宜,株行距为4×5米较适宜,亩植33株。挖穴大小为80×80×60厘米。以有机质肥料为主,结合少量化肥,施下基肥,以促进苗株早生快发,早投产。
2、合理施肥:幼龄树一般年施肥4~6次,每2~3个月一次,有机肥或化肥均可。成年结果树需要较多营养,为防止树势衰弱,年施肥2次以上。
3、花期管理:耐涝不耐旱,在花期和幼果期要求有适当的土壤水分和大气湿度。
4、修枝整形:若生长旺盛而开花结果少,必须适当修枝整形,以利于树冠内部通风透光,减少木虱以及由其引发的烟煤病,有利于开花和着果。
5、注意事项
养殖的时候要有充足的光照,夏天要避免强光,中午要适当遮光处理。浇水的时候要少量勤浇。盆土要疏松透气湿润,选用肥沃的盆土。
6. 假苹婆的花有香味吗
凤眼果在广东人们都叫它苹婆果,它一般在初夏开花,大概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成熟。多生长在广东、广西的南部、福建、云南南部、还有台湾等地。
凤眼果它是一种梧桐科长绿乔木,它的树叶可以包粽子,它的种子可以食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凤眼果,煨熟后味道如板栗,味道微甜带有香味,肉爽多汁,口感层次比较丰富,第一层爽脆里面就很粉,可以蒸、煮、烤、焖等等,与猪鸡鹅搭配最佳。它也可以用来入药,它有温胃、健脾、止泻的功效。
那么凤眼果可以怎么做呢?在广东凤眼果可以拿来煲汤,还可以煲糖水,还可以用来与猪鸡鹅一起搭配做焖菜,其中凤眼果焖鸡就是广东顺德的一道美食,这道菜还曾经上过央视大型美食节目《寻味顺德》的第一集。那么就让我这个地道的广东佛山人给大家介绍凤眼果焖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