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知识 >

赤霉酸兰花(兰花赤霉病图片)

更新:2022-11-28 01:18归类:鲜花知识人气:75

1. 兰花赤霉病图片

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主要防治病害:1.防治麦类病害  (1)麦类黑穗病。用多菌灵有效成分100克,加水4kg均匀喷洒100千克麦种,再堆闷6小时后播种。也可用多落效成分156克,加水156千克搅匀,浸麦种100千克36~。时,然后捞出播种。药液可连续使用。  (2)麦类赤霉病。如小麦扬花初有连续阴雨天气,每667米2用25%可湿性粉150~200克,对水50~80升喷雾,隔5~7天视天气状况和病情发展,决定喷第二次药与否,用药量同第一次。  2.防洽水稻病害  (1)稻瘟病。每667米z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稀释作常量或低容量喷雾。防治叶瘟,在田间发现发病中心时喷第一次药,隔7天后再喷一次。防治穗瘟,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次。  (2)水稻纹枯病。水稻分蘖末期和孕穗前各喷药一次。每  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喷雾。喷药时重点  喷水稻茎部。  (3)水稻小粒菌核病。在水稻圆秆拔节期至抽穗期喷药。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50克,对水50~80升喷雾。每隔5~7天喷药一次,共喷药2~3次。  3.防治棉花病害 防治棉花立枯病、炭疽病,每100千克种子用多菌灵有效成分500克拌种。也可采用浸种方法,用多菌灵有效成分250克,对水250千克,浸100千克种子24小时。  4.油菜菌核病的防治 在油菜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7.5~62.5克,对水50~80升喷雾。  5.防治花生立枯病、茎腐病、根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拌种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5% 81%,即100千克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克。也可先将花生种浸泡24小时或将种子用水湿润,再按上述的药量拌种。  6.防治甘薯黑斑病用20 000倍药液浸种薯10分钟,或用30毫克/千克的药液浸苗基部3~5分钟,药液可连续使用7~10次。  7.防治蔬菜病害  (1)番茄早疫病。发病初期每’667米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31.3~37.5克,对水50升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药3~5次。  (2)黄瓜炭疽病。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加土杂肥2000千克,配成药土覆盖。  8.果树病害的防治  (1)梨黑星病。在梨树萌芽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第一次药,落花后喷第二次。以后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一般喷药3~4次,每次间隔期为7—10天。  (2)桃疮痂病。在桃子套袋前,用25%多菌灵呵湿性H剂20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灭喷一次。  (3)苹果褐斑病。在病害始见后,使用25 cYo多菌灵W湿性粉剂250~4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药1次。  (4)葡萄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在葡萄展叶后到果实着色前,使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药液喷雾,每隔10~15天喷一次。  9.花卉病害的防治多菌灵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海棠灰斑病,兰花炭疽病、叶斑病,花卉白粉病等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用法是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25%多菌灵250倍液喷雾。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隔7~10天喷一次。10.多肉植物扦插时防止伤口烂腐。

2. 兰花病斑图片

兰花叶斑病的病害大多都是以褐色和黑色斑点,而其中炭疽病是兰花最常见的叶片病害。引发叶斑病的的原因并非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要想根治就得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炭疽病也是有多种病原菌和多样病症的,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叶枯性炭疽病和叶斑型炭疽病。这两大类又各自囊括了多种病症形态的炭疽病,而叶片出现褐斑很有可能是叶斑型炭疽病。

叶斑型炭疽主要有几种:黑斑型炭疽病,黄晕斑炭疽病,褐斑炭疽病以及云纹斑炭疽病。

当兰花感染黑斑型炭疽病和褐斑型炭疽病,病斑主要发生先发生于叶缘和叶面,而黄晕斑和云纹斑炭疽病的病斑最先发生于叶尖,叶缘或叶面。

但是不论是哪种叶斑型炭疽病,他们的发病初期都是由一个个小小的褐色斑点或是褐色的小点,然后随着病态的发展逐渐增多并扩大形成大斑块,严重多发时甚至可能引起叶片枯死!

今天主要说说关于引起兰花叶斑病的多种因素,以及解救办法!

引发叶斑病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要想知道引发植株生病的原因,首先就的弄清楚该病种-炭疽病的发病规律或是最喜欢发生于什么样的环境。

大部分的病虫害都是一定的潜伏期的,直到环境温度湿度达到他们的适宜生长的条件就会开始爆发出现症状。

而一般的病虫害前期潜伏期最喜欢藏匿于落叶,枯枝烂叶,植料。

当然原本就带病菌的兰株和植料更是重磅炸弹,不仅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发病,连新发的幼苗,或是用带病菌的旧植料种植的健康兰株都是可能感染病菌的。

其次,不健康的环境的影响也是诱发病菌害的因素!

什么是不健康的环境?这个涉及的就很多了:比如晒伤,冻伤,通风不好,盆土通风透水性差,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兰盆与兰盆之间摆放过密,植株本身衰弱尤其是带伤口(一般虫害,人为的修剪或是间接的拉伤等造成的机械性损伤都是诱发叶片炭疽病的因素)的植株更是病菌入侵的直接便捷的源头,连潜伏期都会大大缩短甚至没有潜伏过度期直接爆发病症的。

如何做好叶斑病的防治工作

要知道任何治疗都是建立在已经被伤害的基础上,而且大部分的伤害都是不可逆的,只能等待新生枝叶!

做好防护工作,从源头上杜绝病害的入侵!

所以要想减少病害对植株的伤害,就应该要时刻防患于未然,制造一个病虫害不喜欢的环境,不适合其生长的环境,进而就可以从源头上杜绝病害的入侵。

第一,大小环境通风一定要够好!

早在《岭海兰言》中就有记载:“养兰以面面通风为第一义”,其实不管养什么花,良好的通风都是其生长良好的关键影响因素,不仅会影响生长的速度,还会影响植株的抗病性。

网上甚至有流行一句话“通风治百病”!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绝对,但是通风对于防止病害的发生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是养内的,那么最好将其放在靠近窗户口等空气流通最好的位置养护。

另外,花盆内部的通风情况是直接关系到兰花根系的生长,兰花是肉质根,不耐水湿,尤其是闷湿,所以植料一定不要过细,否则影响兰盆内部的通风以及透水性,一旦盆土长期水湿就可能引发根系生长不良。

第二,做好植株的卫生,以及伤口的处理

叶片不仅能光合作用制造养分,更是我们判断植株健康与否的窗口,但是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养护的兰花的叶片都是很容易积灰的,平时要定期及时的清洗或是擦拭掉叶片上的灰尘,以免印象汇植株的光合作用和以及我们对于植株的健康状况的观察。

而对于之前有虫害吸咬过或是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最好都进行消毒处理,以免伤口感染,引发叶斑病,危害植株的健康!

第三,定期均衡施肥

虽然兰花的开花性不如月季的好,大多都是一年一季花,大部分时间都是观叶,但是在施肥方面可不能光施氮肥,氮肥过量不仅造成植株徒长,还会一定降低植株的抗逆性,容易感染病虫害。

所以施肥一定要均衡,氮磷钾都要到位,定期的补充磷肥不仅能状根还能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最后就是对于已经发生叶斑病的兰花要怎么治疗处理呢?

叶斑病大多是真菌性病害,当然也有少部分的细菌性以及病毒型病害。

用药的话也是有区分的,之前在文章中有专门说过,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一般可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唑醚菌酯,咪鲜胺锰盐等药品进行防护与治疗,一般连续喷2-3次,每7天喷一次!

3. 兰花病害图片大全

防治兰花病首先你要弄清楚 虫和菌。 虫害用杀虫剂,例如土虫丹,烟灰水这些都是一些动物毒药,是可以防虫的。如果是室内使用,尽量选用一些园艺用的低毒产品。

菌病就是一些 什么褐斑病,炭疽病,茎腐病这些是菌类引起的。用多菌灵,百菌清,托布津这类药。 希望可以帮助到LZ。

4. 兰花霉菌病的图片

木霉菌具有保护、治疗双重功效以及拮抗的作用,还可以有效防治土传性真菌病害,提高育苗与移植的成活率,保持秧苗健壮生长。

木霉菌会通过攻击植物病原菌来防治病害,这也是木霉菌用途广泛、效果突出的重要原因。

木霉菌还会通过产生小分子的抗生素和大分子的抗菌蛋白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5. 兰花赤霉病图片大全

1.代森锌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挥发性小,吸潮性强,吸水分解失效,遇光、热和碱性物质易分解。代森锌为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对许多病菌有较强触杀作用,但对已入侵到植物体内的菌丝体杀伤作用很小,应用时应掌握在病害始见期。

毒性

低毒。但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剂型

80%、65%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瓜类霜霉病、炭疽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炭疽病、斑枯病、轮纹病、叶霉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白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茄子绵疫病、褐纹病;辣椒炭疽病、疮痂病;莴苣霜霉病;芹菜疫病;圆葱紫斑病;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疮痂病、黑痣病等。在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均匀喷雾。一般隔7~10天喷药1次。

(2)果树病害:苹果、梨花腐病、褐斑病、黑星病、霉点病、炭疽病、锈病、黑腐病;葡萄黑痘病、褐斑病、霜霉病、炭疽病;柿子落叶病;桃缩叶病、穿孔病、锈病;山楂和李穿孔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均匀喷雾,隔10天左右喷药1次,一般喷3~4次。

(3)烟草病害:炭疽病、立枯病、黑胫病、赤星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药。

(4)其他作物病害:花生叶斑病,花卉炭疽病、叶斑病、锈病,甜菜褐斑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及含铜药剂混用;药剂应贮存在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以免分解失效。

2.代森锰锌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灰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遇酸、碱、高温或潮湿即分解。代森锰锌是代森锰和锌离子的配位络合物,是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铜酸的氧化。

毒性

低毒。对敏感的人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剂型

70%、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番茄早疫病、叶霉病、炭疽病、轮纹病、斑枯病、灰霉病;茄子灰霉病、黑枯病;黄瓜霜霉病、蔓枯病;白菜、甘蓝霜霉病、白斑病、黑斑病;胡萝卜黑斑病、芹菜早疫病,菜豆角斑病;葱、圆葱锈病、霜霉病;葱、韭菜灰霉病;瓜类、甜椒、菜豆炭疽病等,用7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喷药,隔10天左右喷药1次,共喷3~5次。

(2)棉花病害:防治棉铃疫病,用80%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用70%可湿性粉剂0.5千克,对水15千克,拌棉种100千克,能获得较好的保苗和防治效果。

(3)其他作物病害:花生叶斑病;麦类条斑病、叶斑病;玉米大斑病,人参叶斑病,苹果炭疽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不宜与碱性农药或含铜药物混用;注意防潮,一袋未用完时,要将药剂袋口封严。

3.福美双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无色无味结晶。原药为无色或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可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遇酸易分解。福美双是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处理种子和土壤,还可做为忌避剂,施于果树。

毒性

中等。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剂型

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拌种:大、小麦黑穗病,玉米黑穗病,水稻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稻秧苗立枯病,松苗立枯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0.5千克拌种。花叶菜、甘蓝、莴苣等立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25千克拌种。豌豆褐斑病、立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8千克拌种。黄瓜、葱立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3~0.4千克拌种。

(2)土壤处理:番茄、瓜类幼苗猝倒病、立枯病、烟草和甜菜根腐病等,每平方米苗床用50%可湿性粉剂8~10克加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0克,再加细干土15千克混匀,播种时用药土下垫上覆。

(3)叶面喷雾:黄瓜霜霉病、炭疽病,白菜、油菜霜霉病,苹果、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用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喷药1次,喷2~3次。

注意事项

不可与铜制剂及碱性药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

4.二硫氰基甲烷

其他名称:浸种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浅黄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二甲基酰胺,微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室温水中溶解度300微克/毫升。该药为非内吸性保护性杀菌剂,具有极高的杀菌活性,对许多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及线虫都有作用。主要用于种子处理,防治种传病害。

毒性

高毒。对兔、眼有重度刺激性。

剂型

10%乳油。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干尖线虫病:以2500~5000倍液浸种,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种。

(2)水稻恶苗病、大麦条纹病:以5000~8000倍液浸种,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种。

注意事项

不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分解失效;本品毒性较高,使用中应注意个人防护。

5.百菌清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浅黄色粉末,稍有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稳定,在强碱性介质中分解。百菌清是1种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在病菌侵入植物体后,杀菌作用很小。常规用量下,药效期7~10天。

毒性

低毒。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毒性高。

剂型

75%可湿性粉剂,45%、10%、2.5%烟剂,5%粉尘。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番茄晚疫病、灰霉病、早疫病、叶霉病、斑枯病、炭疽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茄子绵疫病、早疫病,甜椒炭疽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大葱紫斑病,用75%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蔬菜苗期猝倒病、立枯病,马铃薯早疫病、灰霉病、晚疫病,甜椒疫病、黄瓜蔓枯病,瓜类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叶斑病,菠菜霜霉病,胡萝卜黑斑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日光温室和大棚可使用烟雾剂或喷粉,每667平方米用45%烟剂200~250克或5%粉尘剂1千克,傍晚盖棚后,点燃熏烟或喷粉,翌日早上放风。

(2)果树病害:苹果树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早期落叶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桃褐腐病、疮痂病、穿孔病,草莓灰霉病、叶枯病、叶焦病、白粉病等,用7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白粉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雾。

(3)其他作物病害:小麦叶斑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花生锈病、叶斑病,豆类锈病、炭疽病,啤酒花霜霉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不得与碱性农药混用;本剂对鱼类有毒,使用时应注意。

6.敌磺钠

其他名称:敌克松、地克松。

理化性质与作用特点

原药为黄棕色粉末。极易吸潮。可溶于水及乙醇等极性有机溶剂。水溶液易光解。敌磺钠属内吸性杀菌剂,以保护作用为主,兼具治疗作用,是较好的种子和土壤处理剂。

毒性

中等。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

剂型

95%、75%可溶性粉剂,55%膏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种子处理:小麦腥黑穗病、粟粒黑粉病、糜子黑穗病、马铃薯环腐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95%可溶性粉剂220克,拌种。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种子用95%可溶性粉剂500克,拌种。甜菜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剂500~800克,拌种。松杉苗木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剂150~370克,拌种。

(2)土壤处理:烟草黑胫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350克与15~20千克细土混匀,在移栽时和起垄培土前,将药土撒在烟苗基部周围,并立即覆土。温室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每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4.2克对20倍细土,混匀配成药土,均匀撒施。

(3)其他施药方法:西瓜、黄瓜立枯病、枯萎病、炭疽病,大白菜软腐病,番茄绵疫病、炭疽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184~368克,对水喷雾或泼浇。水稻苗期立枯病、黑根病、烂秧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921克,对水喷雾或泼浇。

注意事项

药液应随用随配,最好在阴雨天或傍晚施药,以免在光照下有效成分分解;土壤施药后要覆土;不宜与碱性农药、含钙、铜制剂和抗生素剂混用。

7.三环唑

其他名称:克瘟唑、比艳。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结晶固体。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甲醇等有机溶剂。对水介质和光照较稳定。三环唑属内吸性较强的保护性杀菌剂,施药后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收,并输送到稻株各部。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子形成,是防治稻瘟病的专用杀菌剂。

毒性

低毒。对鱼类有一定毒性。

剂型

75%、2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叶瘟:用75%可湿性粉剂2~3克,对水3千克,均匀浇于1平方米苗床上,24小时后播种,或用2~3克对水0.5千克,均匀浇于(30厘米×60厘米×30厘米)育苗箱土中,24小时后播种。将拔起的秧苗晾干水后整株秧苗或秧叶部分置于75%可湿性粉剂2500~5000倍药液中浸蘸,取出后堆置半小时后移栽。

(2)水稻穗瘟:用7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初期喷雾,隔10~14天喷第二次。

注意事项

本剂治疗效果较差,应在病菌浸染前喷药;最后1次施药应在收获前21天,喷药次数不应超过2次。

8.三唑酮

其他名称:粉锈宁、百理通。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至浅黄色固体。微溶于水,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在酸、碱性介质中稳定。三唑酮属内吸性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白粉病具有预防、治疗、铲除和一定的熏蒸作用。作用机制是抑制病原真菌麦角留醇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膜生成,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

毒性

低毒。对鱼类低毒,对蜜蜂、家蚕、天敌和有益生物无害。

剂型

25%、15%可湿性粉剂,20%乳油,15%烟雾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喷雾:麦类白粉病,对常发田或易发田,在拔节前期和中期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15毫升,对水15~20千克,全田喷雾。在晚发田或偶发田,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30~40毫升,对水50~100千克喷雾,保护顶部功能叶。麦类锈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35克,对水75~100千克喷雾,如有感染时喷第二次药。在病害严重时,每667平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60~80克。瓜类白粉病,苹果白粉病,可用15%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

(2)拌种:麦类黑穗病、白粉病、苗期白粉病、锈病、根腐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200克拌种。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400~600克拌种。

(3)土壤处理:温室蔬菜白粉病,每立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12克,对温室土壤进行处理,持效期可达2个月以上。

注意事项

用作种子处理时,有时可能延迟出苗1~2天,但不影响出苗率、后期生长和产量;安全间隔期为20天。

9.丙环唑

其他名称:敌力托。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油为黄色粘滞液体。水中溶解度为110ml/L,易溶于有机溶剂。丙环唑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被植物吸收后,很快在植物体内向上传导。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病害无效。

毒性

低毒。

剂型

25%乳油。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根腐病、颖枯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对水喷雾防治。

(2)大麦病害:大麦叶锈病、网斑病,燕麦冠锈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对水喷雾。

(3)水稻病害:水稻恶苗病,用25%乳油1000倍液浸水稻种子,2~3天后直接催芽播种。

(4)花生叶斑病: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100~150毫升对水喷雾,间隔期14天。

(5)葡萄白粉病、炭疽病:保护性防治可用25%乳油10毫升加水100千克喷雾,间隔期14~18天。若用于治疗性防治,可用25%乳油14毫升加水100千克喷雾,间隔期31天。

注意事项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

10.叶枯净

其他名称:5-氧吩嗪、杀枯净、惠农精。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金黄色针状结晶。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易溶于苯。叶枯净是以保护作用为主的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专用杀菌剂,主要影响病菌在酵解过程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因而对病菌起到抑制效果,一旦药效消失,病菌又复原。

毒性

低毒。

剂型

10%可湿性粉。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秧田白叶枯病:在拔秧前3~7天用1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2)大田水稻白叶枯病:在水稻孕穗期用1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667平方米每次喷50~70千克药液,喷药间隔2~3天,喷2~3次。

注意事项

水稻秧苗和抽穗扬花期对药剂比较敏感,喷药时必须掌握好浓度。重复喷药也易产生药害,应注意均匀喷药;本剂属低毒杀菌剂,但也要按操作规程施药。

11.异菌脲

其他名称:扑海因。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无色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苯、甲醚等有机溶剂。遇碱性物质不稳定。异菌脲属广谱性接触杀菌剂,对葡萄孢属、链孢霉属、核盘菌属、镰刀菌属等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毒性

低毒。

剂型

25%悬浮剂,50%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灰霉病,黄瓜、菜豆、莴苣、葱头灰霉病,十字花科黑斑病等,每667平方米用50%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对水喷雾。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用50%可湿性粉剂70~100克对水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药1次,间隔期15天。

(2)苹果斑点落叶病:在苹果春梢生长初期发病时开始喷药,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10~15天后喷第二次,新梢生长期再喷1次。

(3)草莓灰霉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100~135克,对水75千克,在发病初期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葡萄上施药,以开花和幼果期为好;本药剂安全间隔期为7天。

12.烯唑醇

其他名称:速保利。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白色颗粒,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除碱性物质外,能与大多数农药混用。烯唑醇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具有向上传导作用。对病菌具有抑制、治疗和铲除作用。其作用机制系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毒性

中等毒。

剂型

12.5%可湿性粉剂,2%拌种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锈病等,每667平方米用12.5%可湿性粉剂32~64克,对水喷雾,于发病初期喷第一次药,间隔15天喷第二次。小麦黑穗病可采用拌种法防治,每100千克种子用2%拌种剂200~250克,拌种时先用少量水将种子湿润,然后加入药粉并充分拌匀。

(2)玉米丝黑穗病:在玉米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加12.5%可湿性粉剂480~640克均匀拌种。

(3)果树病害:梨黑星病、苹果白粉病,在初发病时用12.5%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隔10~15天喷药1次,共喷3~4次。

注意事项

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药品应存放在阴暗处。

13.多菌灵

其他名称:苯并咪唑44号、棉萎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棕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对热稳定,对酸碱不稳定。多菌灵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对卵菌和细菌病害无效。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病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

毒性

低毒。对鱼、蜜蜂低毒。

剂型

50%、25%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喷雾:50%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100克对水于小麦扬花期喷雾,可防治麦类赤霉病。50%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130克在油菜盛花期喷1~2次,可防治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52~65克,对水65千克喷雾,可防治瓜类白粉病。500倍液喷雾可防治蘑菇褐斑病、菌盖斑点病、软腐病和褐腐病。1000倍液喷雾,可防治苹果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早期落叶病,梨黑腥病、黑斑病,葡萄白粉病、黑痘病、炭疽病,桃褐腐病、炭疽病,花生褐斑病、黑斑病,蚕豆赤斑病等。25%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雾可防治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海棠灰斑病、兰花炭疽病和叶斑病及多种花卉的白粉病。

(2)拌种:小麦腥黑穗病、谷子黑穗病,用50%可湿性粉剂200克,对水4千克,拌种100千克。花生茎腐病、根腐病、立枯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千克,拌花生种50千克。

(3)浸种:棉苗炭疽病、立枯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12.5千克,浸棉种12.5千克,浸24小时,其间需不断上下翻搅。甘薯黑斑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40千克,浸薯块5分钟。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及含铜制剂混用;水稻收获前30天、小麦收获前20天停止用药。

14.稻瘟灵

其他名称:富士一号、IPT。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黄色结晶,略有臭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二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对光、温度稳定。在水中、紫外线下不稳定。稻瘟灵属内吸性杀菌剂,对稻瘟病有特效。水稻植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是集中于穗轴与枝梗内,从而抑制病原菌侵入,阻碍病菌脂质代谢,抑制菌丝生长,起到预防与治疗作用。

毒性

低毒。对鱼类毒性中等。对鸟类、家禽安全。

剂型

30%、40%乳油,40%可湿性粉。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防治叶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湿性粉剂60~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对水喷雾。防治稻瘟,在水稻刚抽穗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湿性粉剂65~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

注意事项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本剂在正常用量下,对鱼和水生生物有一定影响,注意不要在养鱼水田中使用;施药时田间要保持水层2~3天;收获前安全间隔期早稻为14天,晚稻为28天。

15.腐霉利

其他名称:速克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或浅棕色结晶,易溶于丙酮、二甲苯、氯仿等,几乎不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属接触型保护性杀菌剂。

毒性

低毒。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

剂型

50%可湿性粉剂,10%烟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30~50克,对水喷雾,轻病田在盛花期喷1次,重病田在初花期和始盛期各喷1次。

(2)黄瓜菌核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33~50克,对水喷雾,共喷1~2次,间隔7~10天。

(3)作物灰霉病:发病前用50%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温室、大棚用10%烟剂每667平方米每次250克,熏棚。

注意事项

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不要与强碱性农药混用,也不宜和有机磷农药混用;药剂要随配随用,不要长时间放置。

16.萎锈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纯品为米色结晶。溶于水和苯、丙酮、甲醇等有机溶剂,不溶于乙烷。萎锈灵属选择性内吸杀菌剂,主要用于由锈菌和黑粉菌引起的病害。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

毒性

低毒。对鸟类低毒。

剂型

20%乳油。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种子处理麦类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500毫升拌种。高粱散黑穗病、丝黑穗病和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500~1000毫升拌种。谷子黑穗病,用20%乳油800~1250毫升拌种或闷种。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875毫升拌种。

(2)叶面喷雾:麦类锈病,用20%乳油200~4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不能与强酸性药剂混用;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

17.三乙磷酸铝

其他名称:乙磷铝、疫霜灵、疫霉灵。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白色粉末,挥发性小,易溶于水,难溶于一般有机溶剂。遇强酸、强碱易分解。属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可双向传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毒性

低毒。对鱼、蜜蜂较安全。

剂型

40%、80%可湿性粉剂、90%可溶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

(1)白菜、黄瓜、球茎甘蓝、莴苣等作物的霜霉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药,间隔7~10天,共喷3~4次。

(2)马铃薯、番茄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茄子绵疫病,甜椒疫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在病害初发生时喷药,间隔7~10天,共喷药2~3次。

(3)啤酒花、葡萄霜霉病,烟草黑胫病,用40%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间隔10~15天,共喷2~3次。

(4)棉苗疫病、棉花烂铃,油梨根腐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共喷2~3次。

注意事项

不得于强酸、强碱性药物混用;宜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

18.稻瘟净

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

原药为黄色或棕黄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能溶于水,易

6. 兰花黑斑病图片

兰花长黑斑是得了黑斑病。

兰花黑斑病的防治:

1. 农业防制:室外栽培要建好遮阳设备,调节好盆间距离,既要通风透光又要保持一定空气湿度,使用腐熟有机肥,不用碱性水,浇水时从盆边浇入,减少叶面沾水时间,防止狂风暴雨和其他机械伤害,减少病菌侵入机会,及时清除和销毁病残体。

2.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5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800倍液,70%托布津600——800倍液等。

7. 兰花霉斑病

发霉是因为芦头埋得太深导致潮湿腐烂,所以我们在养护兰花的时候,栽培方式是很重要的,我们在给兰花上盆的时候要浅栽露芦头,还有给根系堆馒头增强渗水性,为什么要浅栽露芦头呢?

因为芦头是兰花的营养仓库,而芦头也要进行呼吸作用,如果埋得太深,那么芦头会因为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酸会让兰花芦头和叶基部腐烂。

8. 兰花赤霉病图片高清

可以。10%苯醚甲环唑可以灌根使用。10%苯醚甲环唑是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具有较强内吸性和传导性,主要防治黑星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黑痘病等真菌性病害。杀菌谱广,持效期长,被誉为“杀菌王”。所以10%苯醚甲环唑可以用于灌根使用。

9. 兰花灰霉病图片

可以用草木灰代替,在给蝴蝶兰换盆时,需要准备一把消过毒的锋利剪刀,将植株腐烂发黑的根系剪掉,再向蝴蝶兰的断口处喷洒多菌灵药剂进行消毒,避免其伤口腐烂,然后把蝴蝶兰放置在干燥处,等其伤口出现伤膜后即可移栽。

蝴蝶兰适宜生长在疏松透气的基土中,在给蝴蝶兰换盆时,需要使用椰糠土、沙土、水苔混合配制成栽培基质,再往土壤中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料,使其更为肥沃,为蝴蝶兰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10. 赤霉素 兰花

赤霉素突出的作用是加速细胞的伸长(赤霉素可以提高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而生长素直接调节细胞的伸长),对细胞的分裂也有促进作用,它可以促进细胞的扩大(但不引起细胞壁的酸化),除此之外,赤霉素还有着抑制成熟,侧芽休眠,衰老,块茎形成的生理作用。促进麦芽糖的转化(诱导α?淀粉酶形成);促进营养生长(对根的生长无促进作用,但显着促进茎叶的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打破休眠等。

1、赤霉素对兰花的作用

赤霉素(GA3)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使茎干伸长,植株增高,并具有促进开花、结实等效果。研究表明,低浓度的赤霉素还可有效地调节兰花花期,尤其对春兰效果更好。使用10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于5~6月间喷洒兰苗,相隔5~6天1次,连续2~3次,可促进兰苗生长。若用2O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于8~9月间喷洒兰株3~4次,每次间隔1周左右,可促进春兰花芽生长,并比正常提早10~3O天开花,且花姿、花色、花香不受任何影响,若能结合使用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效果会更加明显。

2、赤霉素对番茄的作用

赤霉素在番茄顶穗果 (第七穗果)坐住且有豆粒大小时喷用(不宜在花期喷施,以防坐果不良或植株徒长),此时底穗番茄正处转色期,中间穗位的番茄正处果实膨大期,喷用赤霉素可起到拉伸果皮细胞、促进果皮生长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裂果的目的。

3、赤霉素对棉花的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 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用10~100ppm的溶液浸棉种,可以提高发芽率,使棉种发芽出苗整齐。山东省棉花研究所用90%赤霉素原粉稀释成20~100ppm溶液浸棉种24小时,均提前2天出苗。蕾期喷雾后6天调查,棉苗高度比对照增加1厘米,真叶多增0.13个,棉苗茎高而细。用药夜涂抹棉蕾,比不涂抹的同期平均早开花3天。使用20ppm溶液涂抹9月l 0日(白露后2天)开的花,棉铃生长速度加快,11月16日平均单铃可收籽棉2.1克,而末涂抹赤霉素的对照棉铃无收成。

2.防落保铃 使用赤霉素点涂或喷洒,可以防止棉花蕾铃脱落。用毛笔或塑料瓶安装注射针头,将20ppm的溶液点涂在花或幼铃上,或花铃期喷洒3~4次(每陷7~10天喷洒一次),喷洒在花铃部位。可以明显减少棉铃脱落。山东省棉花研究所试验研究,以点涂效果,经济有效的用量是,将90%赤霉素原粉配制成10~20ppm溶液,先摘去前一天刚开过的花冠,在幼铃上点涂一滴溶液,也可点徐当日开的花,或明天将要开花的大蕾,涂点幼铃柄也可以。使用赤霉素刺激棉花的花及幼铃,能调节养分的运转,使较多的营养集中到花铃上。于7月10日~9月5日全抹点涂幼铃,平均每株比对照多结铃6.4个。据试验,在亩产100公斤皮棉的高产棉田,于花铃期连续徐点当日花10次,棉花增产3~5%。试验结果证明,肥水条件好的棉田,涂点效果良好,薄地应用的效果更明显。如果涂点与加强肥水管理相配合,则能更好地发挥防落保铃,提高衣分,增长纤维,增加产量的效应。然而如果使用浓度过大,涂点或喷洒溶液量过多,也会造成棉铃小,铃皮厚,成熟晚,吐絮不畅的不良结果。

3.解救化控过重 棉田使用助壮素等生长抑制剂,造成棉株抑制过重,生长缓慢,果枝不伸长,株型过分紧凑,花蕾脱落严重,可以喷施30~50ppm赤霉素溶液,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可以缓解或减轻抑制作用,恢复正常生长。

赤霉素对柑桔的作用

赤霉素用于沙糖桔果树的保果,主要是在第二次的生理落果开始前约15天开始,以后每间隔约15天喷1次,连续喷洒约2-3次,使用浓度一般为20毫克/升。第二次生理落果一般发生在5月上中旬,直到约6月下旬初基本结束。赤霉素的使用原理,就是对植株体内赤霉素合成量的不足而进行补充,从而抑制造成第二次生理落果中,果蒂与果柄形成离层的脱落酸的合成,从而有保果的效果。至于夏梢,一般是在5月中旬以后抽发。因为,春梢、花朵、幼果对树体的有机养分进行了大量的消耗,如果留果数量合理(一般按叶果比70-80:1),土壤中没有滞留过多的氮素,树势生长中庸而不是过于旺盛,则夏梢一般是难以抽出的。

赤霉素使用方法

1、该品可与一般农药混用,并能相互增效。如果使用赤霉素过量,副作用可造成倒伏,所以常使用助壮素进行调节。注意: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但可与酸性、中性化肥、农药混用,与尿素混用增产效果更好。

2、喷药时间在上午10:00以前,下午3:00以后,喷药后4h内下雨要重喷

3、该品浓度较高,请按照用量配制。浓度过高会出现徒长、白化,直到畸形或枯死,浓度过低作用不明显。对叶类蔬菜用液量因作物植株的大小、密度不同而不同,一般每亩每次用液量不少于50千克。

4、赤霉素水溶液易分解,不宜久放,宜现配现用。

5、使用赤霉素只有在肥水供应的条件下,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不能代替肥料。

上一篇:兰花冬天翻盆(兰花冬天翻盆后浇定拫水可以不可以用药水) 下一篇:米兰花语是什么(米兰花象征什么)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