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知识 >

兰花叶鞘里发的芽(兰花根部发芽)

更新:2022-11-28 00:57归类:鲜花知识人气:91

1. 兰花叶鞘里发的芽

叶鞘指呈鞘状包围着叶的基部的叶甲。

2. 兰花根部发芽

根活不活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它的假鳞茎是不是还活着,如果假鳞茎还健康完好,即使没有根一样还可以生根发芽,如果假鳞茎完了,那就没戏了。

3. 兰花叶鞘里发的芽有毒吗

一、认识兰花发苗规律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新兰株是从假磷茎上发出来的,因此要弄清兰花的发苗规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茎是怎么一回事。兰花的假磷茎是兰化的变态茎,多呈椭圆形,具有储存养料的功能,是长叶、生根、发芽、开花的载体,它通常由10—16个缩短的节组成,每个节上都有芽点,顶部的几节生长叶片,起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中上部几节的芽点被脚壳(叶鞘)包住,称上位芽,大都发育成花芽,也有少数发育成叶芽的;中下部6个左右节位上的芽点大都被膜质化鳞片包住,称下位芽,大都转化为苗;最下部的几节生根,用来吸收养份,并起支撑固定作用,有时也有发芽的现象发生。因此,每株成苗从理论上说至少可生六个左右的兰苗,但一般情况下只发一苗,也有的发双龙,少数发三苗,其余的芽点则呈休眠状态。

明白了兰花发苗的规律,我们养兰人的任务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让休眠芽沉睡,想办法唤醒它,以达到多发芽的目的。

二、适度分株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主要措施

从理论上讲,兰株的营养是以链式输送的,新的生长中心形成后,吸收了邻近兰株制造的营养物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顶端优势”,从而抑制了其它休眠芽的萌发。据此,我们可以采用截断营养链的方法,诱导兰株发苗,即通常所说的“分株”,以促使休眠芽的萌发而达到多发苗的目的。从实践上看,适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首先,盆里的兰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营养供应不上,势必少发苗,发小苗。

其次,盆里的兰丛大了,兰株多了,兰根在盆中盘根错节结成一团,下部所发兰芽挤不出,甚至钻进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发出芽来,新芽的根也无立锥之地,芽也长得很弱。再次,老苗新苗数代同堂,老兰株不仅不发芽,还要消耗营养,要“儿孙赡养”,影响新草发芽。最后,古人养兰有“极弱则合,极壮则分”的说法,分就是“分株”,过壮过大过密的兰丛,其发芽率往往极低,白白地浪费了资源。

三、老草另植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方法

一般说来,老草制造营养默默无闻地输送给下一代,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无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营养是新株为其提供的,这就是所谓“靠子女赡养”的,这样的老株势必影响新株的成长和发芽。因此要科学地、合理地分株,这里所说的“科学、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前人在谈到分株时总是说要“从马路分开”,务必“三代同堂”。一分为二地说有它的道理,一是伤口小,有利于兰株恢复;二是成活率高,能保证前草茁壮成长并能开花;三是能发大草、壮草。但也有弊,主要是老草和新草连在一起,数代同堂,老草难以再发新芽,只好颐养天年等着“养老送终”。认为最好的做法是:视兰丛情况,在分株时将龙头分别切下2—3株,以利发壮芽长大草,而老草则以2—3株一丛分开另植,这样做可以使几年不曾发芽的老草红杏出墙,青春焕发,再生贵子。

四、扭伤球茎连接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传统经验

扭伤球茎连接处,促使多发芽,是我国兰界先辈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实践上也是成功的。从理论上说,球茎连接处被扭伤了,也就是兰株相互间营养的输送受到了影响,老草制造的营养向前端输送遇到了困难,从而激发了休眠芽,产生了新株。具体做法是在春天3—4月,取出兰草,用两手分别捏住两个假磷茎的中上部(勿捏伤芽点)分别向相反方向扭90—180度,听到“哔啪”一声即可。注意不可完全扭断连接茎,要使其呈半分离状态,扭伤处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以防感染细菌,再将兰株种入盆中,不用多久,处于半分离状态的爷代、父代、子代的假磷茎就可各自发出新芽,有的还能发双龙。采用这种方法发出的芽也较茁壮。必须说明的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春兰。蕙兰由于假磷茎较小,而连接茎短而粗大,难以处置成半分离状态。

五、单株繁殖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必要手段

应该说拆单繁殖的理论依据和扭伤球茎连接处的道理是一样的,即截断球茎间的营养输送,激发球茎上的休眠芽萌发,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单株繁殖宜在暮春及初夏的4—5月进行,此时温度较适宜于兰花发芽生根。单株繁殖有两种做法:一是翻盆拆单另植。弊端较多,发出的草也小,管理难度也较大。另一种方法是不翻盆。拨去假磷茎以上的植料,露出二个假磷间的连接茎,用消毒过的剪刀或手术刀将连接茎截断,在伤口处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消毒,严防感染病毒,过几小时再填上消毒过的植料,最好是植金石,约二十余日即可发现新芽萌动。这样做既可保住原有兰根的吸收能力,又减少了植株的复盆时间,不仅发芽早,而且发的芽也相对茁壮得多。必须说明的是,单株繁殖的前提是苗壮实、根发达,苗弱根差的兰株不宜拆单繁殖,同时仅限于珍稀品种为了留种而采取的措施,毕竟发的草小而弱。至于一般品种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发几苗小草实在得不偿失。

六、摘除花蕾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手段

我们已经知道,花蕾一般产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产生,花蕾一旦产生便消耗大量营养。由于兰株制造的养分集中向花蕾输送,该兰株的其它芽点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发,直到花期结束并休养一段时间后,芽点才逐渐萌发。开花的植株由于营养消耗太多,发芽受到严重影响,真可谓是发芽迟,发芽少,发芽小。由此可见,开花也要有一定的“度”,即使参加兰展花苞也不宜留得过多,一般以1—2株为好,其余的应全部摘去。摘除花苞要有时间性,摘早了还会再发花苞,摘晚了又消耗较多的营养。此摘花苞也要适时为好,一般说来摘除花苞的时间以冬季或早春为好。

七、捂老芦头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积极方法

所谓老芦头即是有根无叶、有叶无根或无根无叶的老球茎。这些球茎大多在翻盆时剥下,原来是应扔掉的东西。但较名贵兰花的老芦头不妨利用一下,使老芦头上尚存的休眠芽再度萌发,以培育出新的兰株,亦不失为提兰花发芽率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时间:春末夏初,白天温度稳定在15oC以上时进行。

2.修剪老芦头,在修去不健康的芦头后,以2—3个芦头为一丛,修去烂根枯叶,注意不要伤及芽眼。

3.浸泡消毒:将老芦头放在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中浸泡10分钟,取出晾干。

4.将稀释过的催芽剂滴在球茎上,晾干待种。

5.用消毒过的水苔浸泡促根生溶液,包裹老芦头。

6.放入盆中,四周填上植金石,并将球茎埋入1—2厘米深处,放阴凉通风处养护。

7.正常浇水,不可大干大湿,不可用肥,20天后即可见新芽萌动,有的发芽时间可能要迟一点,要有耐心去等待。

8.新芽放叶后,可放至通风透光处,并逐渐接受光照。不要根系施肥,可施叶面肥,以稀、薄、淡为好,否则烧伤新根新叶,前功尽弃。

9.第二年春取出兰株,剔除枯烂老球茎,可象其他兰株一样正常栽培管理。

必须说明的是,这种方法得到的兰株终究是小苗弱草,仅适用于名贵兰花为留种而进行的繁殖,对一般兰花也就无需如此大动干戈了。

八、加强管理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关键措施

要使兰花多发芽,早发芽,发大芽,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管理,只有管理到位措施得当,为它创造了最好的生长条件,才能使兰芽多苗壮。为此,我们要抓好下面几个环节:

首先,要适当深栽。一般芦头需埋下1—2厘米,这样才具有兰芽萌发及生长所需要的湿润的土壤,荫蔽的环境,以及稳定的温度。

其次,要掌握分株时节。分株的时节一般在10—11月的秋冬之交或2—4月的春季。这时的平均气温约在15oC左右,正处在兰株冬季休眠的前后时期,适宜于兰花伤口的恢复,不利于病菌繁殖,安全程度 高。那么是“秋分前后好”,还是“春分前后”好呢?其实各有利弊,“秋分前后”分株的兰草,芽一般在春节前就开始萌动,发芽相对要早一点,一到春天便可快速生长,但要渡过漫长的冬季,管理难度大。兰盆数量不多的兰友不妨采用此法。“春分前后”分株的兰草,兰芽萌发要晚一点,恢复快,生长迅速,但比起“秋分前后”分株的兰花来说发芽相对要稍晚一些。但单株繁殖还是以春末夏初为好。另外,盛夏高温病菌繁衍速度快,危险性大,还是不分为好。严寒的冬季分株,不利于兰株恢复,也最好不要分。

再次,消毒不可马虎。兰花分株势必要留下切口,春兰的切口小一点,蕙兰的切口要大一些,都要采取消毒措施,以防止病菌趁势侵入。古人用硫磺粉、木炭粉,现在最好用甲基托布津粉末敷伤口,效果更好。刀具也要彻底消毒,特别是对于名贵草的分株,手术刀片用一次就扔掉,不要吝惜。兰草、兰盆、植料也要全面消毒,防止感染病毒,确保兰株安全。

第四,植料最关键。

植料是兰花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兰花能否多发芽,发壮芽的关键因素之一。我认为植料最关键条件是:通风透气但不快干,保湿保润但不渍水,肥性温和但不暴烈,无病菌无病毒微酸性。植料要混配,比例要恰当,优势要互补,质地要轻些。用这样的植料栽培兰花,根系才会粗壮,兰芽也自然多发,且健康茁壮。

第五,施肥最重要。

兰花生长在盆中,现在又多数使用颗粒植料栽种,植料中肥分难以满足兰花生长的需要,如不施肥,兰株发出的芽不可能是大芽、壮芽。因此适时施肥是完全必要的。发壮芽、大芽的关键是要施壮芽肥,叶面喷施的1‰尿素和1‰的磷酸二氢钾较为安全,还有兰菌王、植全、喜硕等也可以,唯浓度不能太大,要注意安全,以免伤芽。

第六,浇水不大意。

浇水适当与否对兰芽的萌发和生长关系也很大。浇水是养兰的一门绝活,所谓“养兰一点通,浇水三年功”,有的人种了几年兰花尚不能完全把握。兰花萌芽时节,水浇多了不仅病菌易繁殖,而且植料太湿也要烂芽,太干了兰芽要干枯萎缩,因此关键是一个“润”字,既保证兰芽萌发水分的需要,又不至大水伤芽。如何把握好这个度一言难尽,只能靠在实践中慢慢领悟掌握。如一时难以把握,最好全部使用植金石作植料,浇水比较容易把握。

第七,要通风透光。

通风透光是兰芽萌发和生长的重要因素。“阴养多发芽”是说养兰要遮阴,兰花发芽才多,花苞也多,当然,这都是相对而言的,如果片面认为“阴养芽多”而一味强调阴养,则大谬也。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照充足是兰花发芽的首要条件,如果光照不足,兰花不仅发芽迟,而且新芽瘦小易得病。但光照也要适度,我这里用“透光”这个词,意见是说当温度低于25oC时,用50%遮光网遮光,高于25oC时用二层50%遮光网遮光,既有适当光照又避免了强光照射。当温度低于20oC或阴天,无太阳时,要拉掉遮阳网让兰花沐浴在自然环境的新鲜空气中,有利于兰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效率的提高,也必定是芽多苗壮。一般说来通风条件好、阳光充足的兰园不仅发苗率高,而且苗情好长得快。

第八,要防病治虫。

在兰芽的萌发和成长过程中,病虫的危害是最令兰友们头痛的事。最可怕的是软腐病,兰芽刚长出不久就烂掉了;还有的兰芽尚未出土就被蜗牛、蛞蝓啃得伤痕累累,当然还有其它病虫害的威胁。对此,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防治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确保兰花健康生长,才能减少由病虫的危害造成的损失。一旦病虫害已发生,无论如何防治,损失均已无可挽回,真是悔之晚矣。

要让兰花多发芽,确有很多学问要我们去探讨、去研究,所以说“兰艺无止境”。

4. 兰花芽中芽

是花芽。

1、形状

兰花的花芽和叶芽很相似,所以总是被花友们搞混,其实从他们刚刚萌发开始,花芽和叶芽在形状上就有区别。花芽更圆润一些,圆鼓鼓的,一看就是肚里有货。叶芽瘦长一些,顶部比较尖。有些兰花品种的叶芽也比较圆润,但和花芽相比圆润度还是要差一些。

2、生长位置

兰花的花芽和叶芽生长位置不一样,叶芽一般生长在当年生的新鳞茎上,而花芽一般生长在前一年生的老鳞茎上。家里的兰花哪一株是今年生的,哪一株是去年生的,花友们心里应该都有数,这个应该还是比较好判断的。

3、硬度不一样

兰花的花芽因为里面长的是花苞,所以软一些。而叶芽因为里面包含的是嫩叶,所以硬度要强一些。当不好判断是花芽还是叶芽时,轻轻捏一下新芽,如果发软的就是花芽,硬硬的就是叶芽。不过花友们在捏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叶芽还好,花芽捏扁了是会影响开花的。

4、鞘皮不一样

兰花花芽和叶芽外面包裹的鞘皮不一样,花芽的鞘皮要薄一些,好让花苞出鞘,而叶芽的鞘皮要厚一些,新叶片要从顶端慢慢自己撑开鞘皮长出来。总之,新的花芽也叶芽看上去花芽要柔弱一些,叶芽要阳刚一些。

5. 兰花叶鞘里发的芽怎么处理

 要

大花蕙兰春天发新芽后老叶要剪掉的哦,直接栽植法:中国兰和虎头兰通常每个假鳞茎下部有2个芽(上部还有隐芽),一般每年只萌发1个,另一个处于休眠状态。将这些无根无叶的假鳞茎剥除上面的叶鞘,用清水洗尽后,用苔藓栽植于小花盆中,保湿、保温,每个老鳞茎能长出1~2枚新叶,而后在新芽基部生根,细心培养可以成为新的植株。此法在贵重的兰花品种和艺兰品种栽培应用较多。有时故意将老株的根叶剪掉,将多数假鳞茎栽植在大花盆或木箱中,以促进其萌生新芽,加速繁殖或促其产生叶变。

6. 兰花花苞变成叶芽怎么回事?

1.

兰花的花芽和叶芽很相似,所以总是被花友们搞混,其实从他们刚刚萌发开始,花芽和叶芽在形状上就有区别。花芽更圆润一些,圆鼓鼓的,一看就是肚里有货。叶芽瘦长一些,顶部比较尖。有些兰花品种的叶芽也比较圆润,但和花芽相比圆润度还是要差一些。

2、生长位置

兰花的花芽和叶芽生长位置不一样,叶芽一般生长在当年生的新鳞茎上,而花芽一般生长在前一年生的老鳞茎上。家里的兰花哪一株是今年生的,哪一株是去年生的,花友们心里应该都有数,这个应该还是比较好判断的。

3、硬度不一样

兰花的花芽因为里面长的是花苞,所以软一些。而叶芽因为里面包含的是嫩叶,所以硬度要强一些。当不好判断是花芽还是叶芽时,轻轻捏一下新芽,如果发软的就是花芽,硬硬的就是叶芽。不过花友们在捏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叶芽还好,花芽捏扁了是会影响开花的。

4、鞘皮不一样

兰花花芽和叶芽外面包裹的鞘皮不一样,花芽的鞘皮要薄一些,好让花苞出鞘,而叶芽的鞘皮要厚一些,新叶片要从顶端慢慢自己撑开鞘皮长出来。总之,新的花芽也叶芽看上去花芽要柔弱一些,叶芽要阳刚一些。

7. 兰花旁边长出小芽是什么

正常情况下兰花新芽,是从芦头旁边或者略微往下一些的地方萌生的。有的兰花养了几年没有翻盆,那些略微往下的兰苗再萌新芽时,就有可能会往更低处走,就形成了海底芽。

海底芽一般不容易养壮,而且会有很多会成为畸形苗,所以兰友在发现海底芽时,大多会采取剪除的方式来处理。另一个方面,海底芽的叶甲深,同样的环境下养护,更容易遭受病菌的感染,例如兰花常见的软腐病和茎腐病。

8. 兰花长叶芽

春兰一般都是在春节后一个月左右就开始出新芽及分化花芽了,第―批芽将会在四月中、上旬出土,第二批芽在六月中、下旬出土。但是在新芽未出土前不宜经常翻动查看,否则容易导致新芽过早见阳光、接触风吹而过早夭折干枯掉。即使不出现这种状况,也容易导致发育不良。

叶芽和花芽都是从老芦头的根部分化出来的,刚出现时都会是一个薄薄的三角形薄片,随着逐渐长大小芽会慢慢变厚实和肥壮起来。

颜色也会从出土时开始反映出它的后期所能开出什么样颜色的花的特有特征来;特别是在第一片叶芽开始分丫时尤为明显。很多的养兰高手这时都可以开始判断这株兰花以后的开花样子了!

9. 兰花发出新芽

1.

浇水见干浇水,要保持土壤微微湿润的状态,在浇水时不要把水洒在新芽上,积水过多会导致新芽腐烂,沿着花盆边缘浇水就可以。

2.

施肥兰花生长期肥料需求量增加,要薄肥勤施,发芽期间10-15天施肥一次。

3.

光照在兰花发新芽期间,要注意补充充足的光照,在早晨和傍晚时搬到室外晒晒太阳,正午的阳光过于强烈,会灼伤娇嫩的新芽,室外养殖的话,一定要适度遮荫。

4.

防虫病害新长的嫩芽会引来一些鼠虫,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兰花遭到啃食。

10. 兰花叶鞘里发的芽是什么

我们在挑选兰花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初步判断是否能开荷瓣。

一看草型。

荷瓣花植株,芦头硕大、饱满。一般叶姿有半垂和斜立两种,能开荷瓣花的草型一般都不高、叶尖圆或钝、叶柄细收、叶质厚糯。

二看叶形。

能开荷瓣的兰花内叶直立,外叶斜立,缘齿粗匀,叶尖较钝,脉纹较细。叶幅宽阔,叶尖较钝,脉纹较细,叶质较厚。叶尖圆钝对称或呈匙形向上微翘,叶齿细密,叶面有光泽并有行龙者,多出荷瓣花。此外,鱼肚叶的兰花开荷瓣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三看鞘与苞片。

深青麻壳,极多光亮,满蕊白沙,必非素异。筋粗过硬,屡出荷花。

叶鞘高、厚实、内凹或呈“马蹄”形,中脉高凸、勾槽明显,脉脉通顶。

11. 兰花花芽会变成叶芽吗

兰花的花芽和叶芽很相似,所以总是被花友们搞混,其实从他们刚刚萌发开始,花芽和叶芽在形状上就有区别。花芽更圆润一些,圆鼓鼓的,一看就是肚里有货。叶芽瘦长一些,顶部比较尖。有些兰花品种的叶芽也比较圆润,但和花芽相比圆润度还是要差一些。

2、生长位置

兰花的花芽和叶芽生长位置不一样,叶芽一般生长在当年生的新鳞茎上,而花芽一般生长在前一年生的老鳞茎上。家里的兰花哪一株是今年生的,哪一株是去年生的,花友们心里应该都有数,这个应该还是比较好判断的。

3、硬度不一样

兰花的花芽因为里面长的是花苞,所以软一些。而叶芽因为里面包含的是嫩叶,所以硬度要强一些。当不好判断是花芽还是叶芽时,轻轻捏一下新芽,如果发软的就是花芽,硬硬的就是叶芽。不过花友们在捏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叶芽还好,花芽捏扁了是会影响开花的。

4、鞘皮不一样

兰花花芽和叶芽外面包裹的鞘皮不一样,花芽的鞘皮要薄一些,好让花苞出鞘,而叶芽的鞘皮要厚一些,新叶片要从顶端慢慢自己撑开鞘皮长出来。总之,新的花芽也叶芽看上去花芽要柔弱一些,叶芽要阳刚一些。

上一篇:兰花有几种?(墨兰兰花有几种) 下一篇:室内养马兰花(盆栽马兰花)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