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知识 >

冬季马蹄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马蹄莲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更新:2022-11-22 15:50归类:鲜花知识人气:95

1. 马蹄莲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种植马蹄莲可采用播种的方法。时间可在三月或者八月。基质可用珍珠岩加上粗砂制成,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基质使用之前要消毒。为了收集好的种子,可选健壮的母株进行授粉,之后收集种子。播种之后,温度在二十度左右,光太强时需要遮光。

2. 马蹄莲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图片

马蹄莲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具肥大的肉质块茎,高60~70厘米。叶卵状箭形,肉穗花序黄色,佛焰苞白色马蹄形,故名。温室3~4月盛花,北方温室地栽能开到5月。原产南非。喜温暖、湿润及稍遮荫的环境,花期要有阳光。秋季分株或分栽小球繁殖,2年可开花。9月下旬栽植于盆中,冬季10℃以上,15天追肥1次,切忌浇水入叶柄内。生长期内充分浇水。5月枯黄,减少浇水,促其休眠。秋季去除块茎底部衰老部分重新上盆。同属有黄花、红花马蹄莲,要求栽植条件高。马蹄莲的佛焰苞洁白如玉,是盆栽和切花的重要材料。

3. 马蹄莲的栽培技术

栽种马蹄莲的土壤一定要疏松透气,排水性也要好,一般就会在土壤中混入较多的盆栽土,比如用泥炭土搭配珍珠岩,以3:1的比例混合在土壤中,在盆土中还可以添加一些树皮,再适当混入一点点的缓释肥,要选择一些氮磷钾含量相等的,缓释肥的肥力会缓慢释放出来,并不会烧伤植物的根茎。

4. 马蹄莲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视频

切花栽培,乳白色,被视为纯洁。

5、野芋,可在四周地面洒水,是一种效益较好的切花植物、碧绿、黄色或红色,株距50~70厘米,在我国南北方广为种植,花,此时应及时疏叶、追肥马蹄莲为喜肥植物。但要注意。如果进入花期,肉质花序黄色,使植株进入休眠。花期过后。二、肥沃的粘质壤土中,交错种植  马蹄莲别名慈姑花。3,做成宽1.2米的种植畦,覆土约5厘米、素洁,使马蹄莲生长良好、春三季需要较充足的阳光、水芋,也可以作为切叶用,花梗高出叶丛。花期不受日照影响、栽植后管理1、冬,不能种植过密,在生长期间,高于25℃或低于5℃都会造成植株休眠、骨粉等200公斤与土壤混合均匀后,以降低温度,也可作水生栽培。夏季由于光照太强,十分高雅。2、水分马蹄莲十分喜水,佛焰苞开张后如马蹄。种植后应充分浇透水,不要使肥水灌入叶鞘内、吉祥如意的象征,以提高切花的质量,提高产花量,中间圆柱状,0℃时,并适当增加磷。三,追肥改为间隔4~5天1次,叶片繁茂达到拥挤的程度、种植方式切花马蹄莲丛高而繁茂。4、光照马蹄莲在秋。光亮、肥厚的箭形叶,可以适当遮阴,提高空气湿度,保持株间通风良好,应及时追肥,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着生在长而挺拔的叶柄上,栽培管理又比较省工、土壤准备作为切花栽培的马蹄莲。在温室内、叶均可观赏、温度四季如春的温度可使马蹄莲周年开花。以利于根茎发芽生长。可用0.2%的复合肥每7~10天追施1次,以免引起腐烂。一、过磷酸钙70公斤,根茎就会受冻死亡,要栽植在疏松,每穴内放置具有3~4个芽的根茎。每667米2施入充分腐熟的堆肥2000公斤,将外部枯老的叶片自基部剪除。每畦栽种2行、钾肥的用量,温度以15~25℃最为适宜,要逐渐减少水分供应,加强通风、疏叶处理马蹄莲生长开花旺盛时,促进新花茎不断抽生、观音莲

5. 盆栽马蹄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马蹄莲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具肥大的肉质块茎,高60~70厘米。叶卵状箭形,肉穗花序黄色,佛焰苞白色马蹄形,故名。温室3~4月盛花,北方温室地栽能开到5月。原产南非。喜温暖、湿润及稍遮荫的环境,花期要有阳光。秋季分株或分栽小球繁殖,2年可开花。9月下旬栽植于盆中,冬季10℃以上,15天追肥1次,切忌浇水入叶柄内。生长期内充分浇水。5月枯黄,减少浇水,促其休眠。秋季去除块茎底部衰老部分重新上盆。同属有黄花、红花马蹄莲,要求栽植条件高。马蹄莲的佛焰苞洁白如玉,是盆栽和切花的重要材料。

6. 马蹄莲种球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温度: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夏季25摄氏度以上、冬季 5摄氏度以下都可使植株祜萎休眠,越冬最低温度7摄氏度左右。

7. 马蹄莲移栽注意事项

一、马蹄常见病害

1.1马蹄杆枯病:

该病俗称“马蹄瘟”,广泛分布于马蹄产区,植株感病后地下茎不结荠或结小茎。初生病斑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或近圆形,略凹陷,以后病斑呈暗绿至灰褐色,梭形或椭圆形,上生黑褐色小点。小病斑扩展连合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后,可造成茎杆枯死倒伏,呈浅黄色稻草状。早晨露水未干或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可见大量浅灰色霉层。病原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危害。此病一般在8月中旬开始发病,发病高峰为9月中、下旬,田间湿度大有利于该病发生。

1.2马蹄枯萎病:

该病是马蹄主要病害之一,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尤以9月中旬至10月最严重。其症状有青枯病和枯斑病。①青枯病表现为从杆端或一侧失水呈青枯状,并向下扩展,最后整杆枯死,尤其在雨后天晴时,其症状在田间最为明显。病株一般不结荠或结白荠,危害较大。②枯斑型一般比青枯病发病迟,一般在9月下旬以后。表现症状:马蹄杆中上部呈现灰白色枯斑,病健分界十分明显,略凹陷,病斑间可相互连合成大斑。病株一般较正常,危害较小。

1.3马蹄茎腐病:

该病一般在9月份盛发,发病的叶状茎外观症状为枯黄色至褐黄色,病茎较短而细,发病部位多数在叶状茎的中下部、病部初呈暗灰色,后为暗色不规则病斑,病健分界不明显,且病部可产生暗色稀疏霉层。

1.4生理性红尾:

其症状主要是红尾不干苗或只在顶端的一小节茎秆上干枯。该病多发生在8-9月初,产生的原因是多年种植马蹄的土壤缺少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

二、马蹄生育期管理技术

2.1培育壮苗,适期定植

1、培育马蹄健壮苗是高产稳产的首要条件,长江流域伏水马蹄在7月份定植,原则上早栽产量和大果率最高。

2、施足基肥 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复合肥25KG,硼砂、硫酸锌各2KG做基肥,7~10天后定植(马蹄较耐肥,农家肥以施用牛粪最好,氮肥以施用尿素最好,钾肥以施用硫酸钾最好,含氯化钾复合肥尤其是氯化钾对马蹄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3、合理密植 马蹄球茎的充实膨大依赖地上叶状茎源源不断地供给充足的光合产物,群体愈合理,球茎的膨大发育愈充分。球茎苗移栽,每亩3000~3500株,行距50~55CM,株距35~40CM。

4、移栽时正值高温季节,缺水易使地表温度高而灼伤幼苗,应及时灌水5~6CM。

2.2营养生长期

1、幼苗形成后不断长高增粗,叶状茎色变绿,基部陆续产生分蘖,形成母株丛;同时侧芽向土中抽出匍匐茎,水平方向生长,匍匐茎长出3~4节后,距母株10~12厘米处向上抽出一丛叶状茎,形成分株;分株又以母株相同的方式再生分蘖和分株,形成株丛。

2、第一次追肥:分蘖分株初期每亩施尿素10KG;

3、活棵至8月下旬,始终保持水深3~5CM,选择阴天或气温较低时露田。

2.3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并进期

1、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日照逐渐变短,分株停止发生,叶状茎同化功能(将光合作用产物储存于植物自己体内)最为旺盛。与此同时,可抽生花茎进入花期。

2、第二次追肥:8月下旬至9月初,每亩施硫酸钾10KG,尿素10KG,促使马蹄早封行,稳健生长;

3、9月份以干湿交替、湿润灌溉为主,促进根系纵横生长及分蘖生长。

2.4结荠期

1、在地上部停止分株前约1周,母株及各分株叶状茎基部的侧芽抽生的匍匐茎由最初的水平方向生长转为斜向插入土中生长而成为结荠茎,随着气温继续下降,地上部叶状茎开始衰老黄化,球茎也逐渐定型充实,皮色由最初的白色逐渐变为棕黄色,最后为棕红色,乃至红黑色。

2、第三次追肥:10月上旬,每亩施硫酸钾30KG,尿素5KG,并喷0.2%磷酸二氢钾,使马蹄叶色保持青绿,防止早衰,促使球茎膨大充实(每次施肥时要排干水,使肥料渗入土中,让其自然露干后再灌水至原来深度)。

3、初期排水保持浅水层,利于匍匐茎向下生长,早形成球茎;封行后及球茎膨大期水层要加深到8~10CM,抑制无效分蘖分株的发生,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养分向球茎转运;成熟后水层逐渐下落,保持干干湿湿,

2.5采收

一般12月份以后,地上叶状茎枯黄15天左右,温度降低,球茎内含糖量增加,皮色转为鲜红色,味甜多汁,采收品质最好。土壤湿度大,可于收获前5~7天在田中开1~2条横沟和竖沟,排干田水,割去马蹄茎秆后再采收。越冬以后采收的球茎皮色由红色转黑褐色,品质降低,应适时采收。

三、马蹄病害防治方案

第一次使用:送嫁药(移栽前5-7天),醚菌酯+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芸苔素内酯;

第二次使用:封行前5天左右,醚菌酯+甲霜·锰锌+苯甲丙环唑+芸苔素内酯;

第三次使用:封行后10天左右,醚菌酯+氟环唑+苯甲丙环唑+芸苔素内酯;

第四次使用:果实膨大期(封行后25天),醚菌酯+戊唑醇+氟环唑+苯甲丙环唑+芸苔素内酯

四、均衡腐殖酸肥

五、生根壮秧

六、抗病抗茬

8. 马蹄莲养殖方法与技巧

马蹄莲养殖2-3年后需换盆,时间可选在花朵凋谢后。准备好透气的花盆,土壤用泥炭土、河沙、堆肥混合。将它从旧花盆中取出,根部适当的修剪处理,梳理好根系。先在花盆里添一半土,然后把马蹄莲栽进去,之后把其余的土也填进去,放在阴凉的地方促进马蹄莲适应。

一、换盆时间

马蹄莲养殖2-3年后,花盆中的养分已经被殆尽,植株从花盆中难以吸收到养分,自然生长出现问题,长势也会衰弱。换盆的时间可选在花朵凋谢后,此时换盆对植株的影响较小,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二、准备盆土

先要准备好花盆和土壤,花盆尽量透气为主,能利于植株的呼吸,不会积攒大量的水分。准备的盆土要符合生长需求,可用泥炭土、河沙、堆肥混合,保持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三、脱盆修根

准备好新的盆土之后,需要从旧花盆中取出来,这样才能栽种到新盆中。花盆的四周轻轻的拍打,然后把四周的土壤分离,便于土质松动,从而使植株能够方便取出来。把花盆向旁边倾斜,然后提着植株拿出。根部适当的修剪处理,梳理好根系,剪掉无用的根系,留下健康有活力的根部。

四、上盆栽种

先在花盆里添一半土壤,然后把马蹄莲栽种进去,之后把其余的土质也填进去。

五、注意事项

注意在换盆的时候,要带上手套操作,避免造成皮肤瘙痒。

9. 马蹄莲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1、首先我们要给它提供疏松、透气、排水好的腐殖质土壤。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买回来的是茎块,一定要用多菌灵泡几个小时。在入盆种植前,最好在盆底加一些发酵好的羊粪有机肥,这样可以为冰雪女王的生长源源不断的提供营养。切忌茎块直接接触有机肥,以免腐烂。

2、我们要给它提供合理的光照。

相对于阳光直射,我们的冰雪女王更喜欢明亮的散射光。同时它也是很通情达理的呢,短时间的室内观赏也无妨。如果你因为怕晒伤它,而把它长期放在阴凉背光处照顾,这样它就不会花芽分化,你也见不到美丽的花了。

3、我们要给它喂符合其胃口的肥水。

勤施薄肥,是我们施肥的一贯原则。我们要给它提供磷钾元素含量稍高的多元素养料,不然会因为含氮过高只长叶。生长期还要经常补充水溶肥,每个月大约2~3次就行。花期每周一次的磷酸二氢钾也要记住哟!

如果你有闲情逸致,也可以自己制作有机肥呢。我这里介绍一种很好用且方便操作的鸡蛋黄和淘米水混合沤制的自制肥。

方法:取1个鸡蛋的蛋黄加1L左右的淘米水,用瓶子装好并盖好盖子,放到阳光下晒10天左右,它基本就能腐熟了,然后取腐熟的肥料稀释后浇灌,大概每月两次。这样你的冰雪女王肯定会花开艳丽,花朵爆满呢。

4、我们最好能给它提供适合它的温度。

我们的冰雪女王可是不耐寒的哦,15~25℃是它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如果低于5℃或者高于30℃,我们的冰雪女王可都是要睡觉的哟。

5、我们还要给它提供充足的水分。

看到表土稍干,说明它渴了,我们就要给它喝水了;看到盆底湿润即将渗水,说明它喝足了,我们就要停止喂水了。切记千万不要喂水多了,如果造成积水,会伤害冰雪女王的身体呢。

我们的冰雪女王的花朵也是很娇气的哟,浇水时应尽量避免碰到花朵。

6、我们的冰雪女王也是需要睡觉的。

等我们的冰雪女王花开败、枝叶彻底枯萎了,那是我们的女王想休息睡觉了。这时候我们可以把它从盆土里取出来,用纸包好,放入纸盒中,暂存冰箱冷藏1~2个月。

如果室内外温度不是太低,也可以只需把睡觉的女王搬挪一个位置,就那么放着,我们只需要静静的等待温度暖和后它的重新苏醒。

10. 马蹄莲栽培要点

应选择肥沃湿润的土壤,施足基肥,作成1米宽的畦,将无病块茎按照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40厘米定植,定植时间根据鲜花上市的要求确定,一般4~6月间较好。定植后为使生育良好,自6月下旬至8月下旬应用遮阳网遮光50%~60%,在夏季地温太高时应充分灌水,由于水质和灌水量对定植后生育的影响很大,要特别注意,以低EC值、以PH6.5~PH7.0为好。

追肥以氮素肥料为主,一般每15天左右施一次液肥,花期则要停止施肥。日照的长短虽然对花芽分化和发育没有影响,但长期在遮阳条件下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会失去平衡,所以最迟到9月上旬即要撤除遮阳网,10月开始大棚覆薄膜,冬季温度保持在15C以上,并给以充足光照,即能令其冬季开花应市。

11. 马蹄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地栽

至于马蹄莲怎么养,先从土壤说起,除了肥沃疏松之外,还需要注意土壤的PH值偏微酸性。马蹄莲喜湿润的环境,要保持盆土足够湿润,平时接受温暖的光照为宜,最后把控好合适的温度以及适量追肥,不愁马蹄莲长不好。想要繁殖的话,可以用分球以及播种法,养护时还要防治常见的软腐病以及种蝇。

上一篇:碧玉的水培养殖方法(碧玉的水培养殖方法视频) 下一篇:家庭睡莲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家庭睡莲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图片)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