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养殖方法(枇杷如何种植技术)
1. 枇杷如何种植技术
枇杷的常见树形以及特点。常见树形
1.主干形:主干形多适宜于分枝角度小、直立性强的品种。苗木定植后,不剪顶。秋季定植的次年春萌芽,早春定植的初夏开始萌芽,顶芽抽枝向上直立伸长成为中央主干,待离地面高70~80厘米处的腋芽抽出3~5个新梢后,选3个方向均衡的枝条作为3个主枝。第2年,中心主干不剪,任其生长,仍留3个主枝,方向与上年的主枝错开,距第一层70~80厘米。使上下主枝不致重叠。各主枝的向外延长枝应留侧芽枝。枇杷侧芽枝较顶芽枝抽生长、多,且向外斜生,它除了作为第一层主枝的延长枝外,还可选1~2个作为側枝,在距中心主干60~70厘米处,同时选留一个作为副主枝的预留枝。第3年,选留第3层主枝3个,与第二层间距离60~70厘米,第二层上选留侧生枝12个。第4年,在距第三层50~60厘米处选留3个主枝。第5年以后,视立地条件按上述方法留5~6层主枝。使形成直立高大的树体。
枇杷种植
2.疏散分层形:疏散分层形的树形,适合于比较开张性的品种。主枝层数可依生长势、土层土质等来决定,以2~3层为宜。苗木定植后,不剪顶,在距离地面60~70厘米处选留腋芽所抽生的3~4个新梢作为主枝,主枝间呈120°或90°,各层主枝间应保持60~70厘米的距离。第2年,在中心主干上选择3个抽生的春梢作为第2层主枝,方向与第一层错开。同时在第层上距主干60~70厘米处选留侧枝。第3年,在主干上距第二层40~60厘米处选留2~3个春梢作为第三层主枝,方向与第二层错开。同时在第一层上距第一侧枝30~40厘米的反方向处选留第二侧枝,在第2层主枝距主千40~50厘米处选留侧枝。第4年,在第一层和第二层距前一年侧枝30~40厘米的反方向处选留侧枝。
枇杷种植
3.变侧主干形:变侧主干形适于不同的枇杷品种。主于直立生长,变侧主干比主干低,树高一般2.5~3米,干高50~60厘米,全树5~7个主枝。变侧主干形树体主枝少,枝条稀疏,通风透光性好,修剪方法简单,容易操作。通常每年留一主枝,将其余主干上的萌生枝除去、摘心或短截,使其成为枝组。苗木栽植后,当年春季定干高50~60厘米,选一生长旺盛的直立侧枝作为中央主千,另留1个侧枝作为第一主枝。第2年,在中央主干上距第一主枝30~40厘米处选留1个侧枝作为第二主枝,与第一主枝间呈90°~120°。第3年以后同前,逐年留一主枝,错落伸向四周。呈螺旋式上升排列。同时在各个主枝上根据空间合理配置侧枝或结果枝组。
枇杷种植
4.多层式杯状形:多层式杯状形适合树形开张的品种。具有操作方便、用工省、果实质量好的特点。多层式杯状形是在分层形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树高2.5~3米,干高50~60厘米,全树9~10个主枝,分层排列。第一层上培养3个主枝,方位角120°。第二层3个主枝,分别插在第一层主枝间,第一、二层层间距1~1.2米。第三层3~4个主枝。第二、三层层间距约1米。在每一层内,各主枝间应相距6~10厘米,以防止“卡脖现象。幼树期间(最初6~7年),每年保持主干直立生长和側向延伸,疏除多余枝条,培养良好树形。树势较弱时,也可在留足第二层主枝后即行落头,形成两层杯状形。
枇杷种植
5.矮化树形:可采用矮化砧培养矮化树形。整个树体高不超过3米,主干高约60厘米。一般选留一层角度均匀的3-4个主枝,于每个主枝上留分布均匀的横向和斜生的侧枝。即可形成较大的矮化树冠。对树势强、树龄在30年生以下的主干形、疏散分层形、多层杯状形的树,可将其改造成矮化树形。方法是:逐年或隔年自上而下疏去第一层以上各层主枝,最后把主干也截去。在改造成矮化树形的同时,配备好第一层主枝上的副主枝及结果枝组。凡是截去的大伤口,都必须涂抹保护剂,以防病菌侵入,而对暴露在阳光下的枝干,则应涂石灰乳剂,以防日灼。修剪,幼树可在春梢萌发前修剪。
2. 枇杷的种植技术
大五星枇杷种植根据株行距2×3米规格定植,每亩栽培111株。将根系分布均匀,根系距底肥20厘米以上,分层压入细土,盖到苗木根颈部,并使根颈部高出地面对面10-20厘米。浇足定根水,浇透后其上盖一层细土,用薄膜盖树盘1㎡。栽完后用70%托布津800倍液对全株喷洒。
3. 枇杷的栽培技术
种植枇杷树需在10月份下旬到11月份中旬采集种子,将果肉去掉,清洗干净种子。3月份上旬播种后覆盖一层土,再覆盖一层稻草即可。幼苗出土后要除草,适当施肥。一般在2-3月份进行移植,移植后浇足水即可。种植时应将叶片剪掉一半或三分之二。后期要加强肥水管理。
4. 枇杷种植技术大面积种植技术
1、枇杷的定植时期以在春、秋两季为最佳。应避免在土壤过湿、高温少雨及寒冷季节栽植。以每年的3-4月和9-10月为最佳期;
2、苗木定植时,先将定植点的泥土铲细,然后在定植点挖一小坑,将苗木植于坑内把根系理伸理顺,使之呈自然状态。再分层填入表层细泥土,压实,并使根颈略高于地面2到3厘米,最后浇足定根水,用塑料地膜或杂草覆盖1米以内的树盘;
3、定植密度,枇杷枝条较稀疏,生长量大,叶大枝粗,应根据不同的气候、地理及土质确定相应的栽植密度,但适度的密植有利于早结丰产;
4、施肥,枇杷为常绿果树,叶茂花繁,四季生长。需肥比落叶果树多。尤其是需钾量比氮、磷多。因而,成年挂果树应增施钾肥。必须结合枝梢和根系的生长及果实发育确定合适的施肥时期,种类及数量。
5. 枇杷的种植方法
一、枇杷盆栽养殖的方法
1、三月份上盆,选择透气和排水好的土壤作培养土;找较大的花盆,在盆里放几片碎瓦片,再铺一层细沙,放入土壤,将枇杷树放置,舒展根须,填满土壤,晃动花盆使土壤压实,浇透水,先放在阴凉的地方恢复;再慢慢移至散光的位置,幼苗太小不建议放在阳光下直射,植株长大后可放在阳光下,接受充足的光照。
2、浇水
养殖时要多浇水,尤其是生长期不能缺水。春、秋季每天一次,保持盆土湿润;夏季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冬季适当较少。
3、温度
生长的温度不能高于30℃,夏季要遮荫降温;北方的冬季需要将其放在室内。
4、施肥
两个月开始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可以是腐熟的人粪尿,偶尔追施复合肥。
5、修剪
控制植株的高度,剪去枯枝、弱枝,除去密生枝条,使植株透光通风。
6. 枇杷怎样种植
枇杷树,原产亚热带,要求较高的温度,年平均气温12℃以上就可正常生长,但在苏北地区栽培基地里经过在培训化的枇杷树可忍耐-10-30℃的气温,无特殊严寒天气的地区都可栽种。
枇杷树的花期在冬末春初,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其开花结果。-6℃即对开花不利,-3℃会冻坏幼果。10℃以以上花粉开始发芽,20℃以上花粉萌发最合适。但当地温或气温高于30℃以上时,枝叶和根生长滞缓而不良。果实在采摘前7-15天若遇35℃高温容易被日灼伤害,甚至失去食用价值。枇杷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广,一般土壤多能开花结果,但以含砂和石粒较多的疏松土壤栽培生长较好。
江苏以北地区冬季温度较低,除非栽植经过驯化的品种,否则不宜栽种枇杷。
一,枇杷树的定植:
枇杷的定植时间以春,秋两季为最佳。避免在土壤过湿、高温少雨和寒冷季节栽种,以3-4月和9-10月定植为最佳时期。
枇杷枝条稀疏,生长量大,叶大枝粗,应根据不同的气候、地理、土质决定栽植密度。适宜的密度有利于早结丰产。华南地区冬季温暖,枇杷生长周期长,长势快,树冠大,密度不能过大。长江流域或更北地区,由于冬季气温低,枇杷生长速度较慢,密度可相对大一些。另外,山地、坡地等土层浅的地区枇杷生长势弱,密度可稍大;相反平地活土层深厚的地方栽种密度就要降低。还有,整形方式的不同,密度也会有所变化。
二,施肥:
枇杷树是长绿果树,叶繁花茂,四季生长,需肥比落叶果树多,尤其是钾肥的用量高过氮肥和磷肥,必须结合枝梢和根系的生长以及果实发育确定合适的施肥时间。肥料种类和数量。枇杷的枝梢一年有4次抽梢高峰,即春梢(2-4月)、夏梢(5-6月)、秋梢(8-9月)、冬梢(11-12月),以春夏秋3次梢为主,春梢和夏梢为当年主要结果的母枝。故培养优良的夏梢和春梢是丰产的关键。
枇杷的地下根系的活动和地上部分的枝梢生长有明显的交替现象,一般根系的生长比枝梢的生长早2周,一年中有3-4次生长高峰。即从1月底-3月初为第一次高峰,此次生长量最大;5月中旬-6月中旬为第二次;8月中旬-9月为第三次;10月-11月底为第四次。结合上述特点,枇杷树幼苗,,(1-3年)每年要施4-5次肥;成年树苗每年施3次肥即可。
枇杷树幼苗的施肥:
采用薄肥勤施的原则,年施肥4-5次,以氮、磷肥为主,促进枝梢的营养生长,迅速扩大树冠。1,头一年定植后萌芽2-3厘米时施第一次肥,每株施尿素5-10克,磷酸一铵5克(或过磷酸钙10克),粪肥水(粪水比例1:10)3-5公斤,每15-20天一次,以促进春梢和夏梢的生长;到7月份停肥、控水以促进花芽分化;9-10月再追肥一次。,
2,来年(栽种的第二年)于2月,3月、5月、9月、11月各追肥一次,每次每株追施尿素50克,粪肥水(粪水比例1:10)5-10公斤,2月和11月各施过磷酸钙100克,3月追施硫酸钾50克。
3,进入第三年枇杷树已有一定的产量,年施肥4次即可。分别是3月上旬、5月下旬、9月下旬、11月下旬各施肥一次:钾肥3月上旬施入,磷肥11月下旬施入,5月下旬施氮肥。
成年树施肥要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成年树进入丰产期,结果数量大,枇杷果实富含钾,每年要消耗大量钾元素,所以必须增施钾肥。
成年枇杷树每年追肥3次即可:
1,春梢肥(占全年30%左右),2月上中旬施入,施肥能促发春梢和增大果实。春梢肥以速效肥为主,每667㎡施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钾30公斤、人畜粪水1500-2000公斤;2,夏梢肥:于5月中旬-6月上旬采果后施入(晚熟的品种在采果前施入),作用是促发夏梢,培养好大量优质的夏梢是确保枇杷树丰产的主要措施。此次施肥量较大,占全年施肥总量的50%,以速效氮肥结合有机肥和磷肥施用。一般每667㎡施尿素6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有机肥4000-5000公斤,
3,秋肥(花前肥):多在9月-10月上旬,占全年施肥总量的20%,主要是促进开花良好,提高坐果率,增加抗寒越冬的能力,以腐熟的迟效有机肥为主。 可每667㎡施尿素10公斤,猪粪水1500公斤。
枇杷忌水渍,雨季积水易烂根。在排水不畅的地方要深挖排水沟以利排水。7-8月正是花芽分化期,保持适当干旱有利于花芽形成。果实成熟期雨水过多易导致果实着色不良或裂果,必须注意排水。3-4月正值幼果发育时期,若天气干燥要及时浇水,9-10月的夏秋干燥对花穗的正常生长不利,也要及时灌水抗旱。
修剪:枇杷树的分枝具有明显的规律。顶芽生长势强,腋芽生长势弱。萌芽时,顶芽和附近的几个腋芽萌发成为枝梢,下部的腋芽却成了隐芽,顶芽抽生的枝条成为中心枝向上生长,腋芽抽生的枝条变成侧枝向四周延伸。因此枇杷树的树冠表现出了明显的层次性。成年树可在春季、夏季2次进行修剪,春剪剪掉老弱枝(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同心枝等,并对部分老枝剪短更新,以增加春梢的萌发数量;夏季修剪在采果后进行,除了剪掉老弱细长枝,病虫枝。重叠交叉枝等,还要短截已经结过果的枝条以促发春梢;过高的植株要进行打顶摘心,使株型回缩。南方夏季日光强烈,气温高,修剪时可适当多保留枝条,使树冠适当遮阴,防止果实被灼伤。
座果量的调节:
促花措施:枇杷早结丰产除了在幼苗期就加强水肥外,第二年就应采取合理的促花措施。促花措施一般在夏梢停止生长后的7月进行。常用办法是:
1,7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喷洒一次15%的的多效唑500倍液;
2,在夏梢停止生长后将枝条拉平、扭梢、环剥等;
3,7-8月注意排水,使土壤保持适度干旱,保花保果:
保花保果:方法有:(1)头年11月上旬(花期前)、12月下旬(花期中)、次年1月中旬各喷1次0.1%绿芬威1号;(2)花谢期用0.1%的赤霉素叶面喷施,花开2/3时用0.25%磷酸二氢钾加上0.2%的尿素和0.1%的硼砂叶面喷洒,可提高坐果率。
疏花疏果:枇杷的春夏梢都易成花,每个花穗一般60-100朵花,有的达到150-200朵,而只有5%的花形成产量。所以为了避免养分的消耗,必须疏除多余的花,尤其是果实较大的品种,为了保证品质,要疏除部分花和幼果。疏花在10月下旬到11月进行,对于花穗过多的树,应将部分花穗从基部剪掉,其余花穗疏除上部小花序;中等花量的树可将部分花穗疏除1/2。适当疏花后,可使花穗得到更多的营养,增加抗性,提高坐果率。疏果应于2-3月天气转暖后进行,疏除部分小果病果,每穗按大果品种留3-4个果实,小果品种留5-6个即可。
7. 枇杷如何种植技术和管理
养殖方法:它需要比较疏松,最好是偏碱性的土壤,可以在土中加入适量的河沙。。 2、浇水: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