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知识 >

树的管理方法(树的基本操作)

更新:2022-11-22 05:46归类:鲜花知识人气:76

1. 树的基本操作

树的方数的计算方法:

1、测量树干的材积(方数),可根据所测定的立木胸径(树高 1.3米处的树干直径)、树高或原木的小头直径、材长分别查相应的立木或原木材积表即得。

2、板方材按实测长、宽、厚相乘或查板方材积表而得。

3、伐倒木树干材积的测定方法: 中央断面求积式,也称胡伯尔公式: V=g1/2L 量测树干长L、在1/2L处量测直径d1/2,计算出断面积g1/2,代入公式求算材积V。 赫斯菲尔德公式:FC=CA 量测树长1/3处直径和小头直径。若取带梢树干,则gn=0,公式变为: G=CB

4、单株立木材积的测定方法: 胸高形数法: V=g1.3Hf1.3 式中V为树干材积;g1.3为胸高断面积;H为树高;f1.3为胸高形数。形数一般是根据大量伐倒木的实测数据取得,经过数理统计整理,求得实验回归式,编制出不同树种各直径和树高的形数表,在计算材积时查用。 实验形数法: V=g1.3(H+3)fэ 实验形数fэ是根据大量资料的分析而得出的一个经验系数,它随树高的变化要比胸高形数稳定得多,大部分树种的fэ集中在0.40~0.44之间。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作常数对待。

5、 薪炭材材积的测定方法: 一般不用单根检尺的方法测定材积,而把它们截成一定长度后堆放成垛,根据所占空间计算一垛的材积。按垛的长、宽、高所计算的空间体积称层积材积,扣除材间空隙而求得的木材体积称实积材积。层积材积可通过换算系数计算出实积材积。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材积的直径、弯曲和枝节有关。简易测定方法有: 相片网点测定法:将所要测定的木材垛横断面拍成相片,覆盖网点板。统计木材断面上所落点数与总点数的比例,即为实积系数。 对角线比例测定法:在材垛的正面划一个与垛高相等的长方形,在长方形两对角线各牵一皮尺,沿皮尺在各木材头上用粉笔划一条线,量测材头截线的总长度与对角线长度之比即为实积系数。

2. 树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1、计算木头(树干和粗树杈干)的立方数,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平均周长的平方乘0.8乘长度即等立方数,周长*周长*0.8*高(长);

2、计算木材材积立方,因树干的特点不同而不同,计算很复杂,基本都是靠查阅国家颁布的《木材材积表》得到木材材积方数。木材的体积计算分多种情况,有方枋材和圆材,树属于一般圆材,树大多不规则,不能用圆长乘以长度计,树的立方计尾径,不能用头径,用尾径查木材材积表,才是树的立方数。材长以米单位,量至厘米,不足1cm的舍去;直径以厘米为单位,不足1Cm的舍去;宽度和厚度以毫米为单位,不足1mm不计;材积以立方米为单位.杉原条的尺寸检量:1. 长度检量:从大头斧口(锯口)量至梢端直径6cm处止, 1m进位,不足1m的,由梢端舍去,经舍去后的长度为检尺长.大头或小头打有水眼的,应除去水眼检量长度.2.直径检量:离大头斧口(锯口)2.5m处检量,以2cm进位,不足2cm时,凡足1cm进位,不足1m的舍去,经进舍后的直径为检尺径,如用卡尺检量,以长短径的平均数经进舍后为检尺径.

3、与有缺陷时的尺寸检量: 检量直径与有节子,树瘤等不正常现象时,应向梢端方向移至正常部位检量.如直径检量部位遇有夹皮、偏枯、外伤及节子脱落而形成的凹陷部位,应恢复其原形检量.大头劈裂,不论是否脱落,其中所余最大一块断面厚度(进位尺寸)相当于检尺径的不计;小于检尺径的,应扣除到相当于检尺径的长度,重新确定检尺长,但原检尺径不变.劈裂长度自2.5m以上的,其检尺径仍在离尺头2.5m处检量,以脱落的,以其长短径的平均数,经进舍后为检尺径,原检尺长不变;未脱落的,仍以原直径(扣除裂隙后的直径)经进舍后为检尺径,检尺长度按上述规定扣除.

3. c语言实现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广度优先用队列,深度优先用栈。简单说明如下:

广度优先:当一个节点被加入队列时,要标记为已遍历,遍历过程中,对于队列第一个元素,遍历其所有能够能一步达到的节点,如果是标记未遍历的,将其加入队列,从第一个元素出发所有能一步直接达到的节点遍历结束后将这个元素出列。

深度优先:当遍历到某个节点A时,如果是标记未遍历,将其入栈,遍历它能够一步直接达到的节点,如果是标记未遍历,将其入栈且标记为已遍历,然后对其进行类似A的操作,否则找能够一步直接达到的节点进行类似操作。直到所有能够一步直接达到的节点都已遍历,将A出栈。

这里使用“能够能一步达到的节点”而非“与其相邻的节点”是考虑到有向图因素。

具体可以找个图,然后使用广度和深度算法搜索一遍,每步自己手工修改队列和栈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4. C语言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二叉树有三种遍历方式,分别为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

二叉树是指树中节点的度不大于2的有序树,它是一种最简单且最重要的树。二叉树的递归定义为:二叉树是一棵空树,或者是一棵由一个根节点和两棵互不相交的,分别称作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组成的非空树;左子树和右子树又同样都是二叉树。

5. 树的基本操作实验心得

《鲁班发明锯》故事的启发是多注意生活当中身边的细节,留意许多不起眼的小事,,会增长许多智慧。

《鲁班发明锯》讲述的是鲁班接受了建筑宫殿的任务。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当时还没有锯子,他的徒弟们只好用斧头砍伐,这样做效率非常低。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鲁班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他摘下了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很快就吃下一大片,他抓住一只蝗虫,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他让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实践。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在许多发明中都是通过生活当中许多小细节有所感悟而受到启发。

1、受蝙蝠启发发明的超声波雷达。

2、通过蜻蜓发明了直升机。

3、通过鲸鱼的流线型发明了潜水艇。

这些事情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诸多小细节, 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是以人为主,只要认真体会就能从内心深处得到升华。

6. 树的基本操作代码

我的世界获得木头指令

放置可以通过原版 /setblock <数据值> 或 WorldEdit //set 完成

每种类型树木对应方块ID

数字ID:(格式为 ID:数据值)

橡木 17:12

云杉 17:13

杨树 17:14 

从林木 17:15

金合欢 162:12

深色橡木 162:13

若使用的为文字ID,17号方块为log,162号方块为log2

拓展资料:

我的世界 一款风靡世界的3D第一人称沙盘游戏,游戏简单的说就是玩家操作一个建筑工人通过各种方块的摆放和破坏,来建造一个自己的世界,游戏需要玩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像玩乐高积木一样组合与拼凑,建造出小木屋、城堡甚至城市,当然,最大的乐趣还在于各种创意。

游戏特色:

1、全部随机的世界;

2、能够建造出你所想象的任何景象;

3、36个模块可以使用;

4、通过WiFi与好友进行联机;

5、在自己的手机上保存好友的建造结果。

7.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二叉树是最简单的树形,创建遍历,其上的操作都比较简单。把树转化成二叉树,对树的操作就可以用对二叉树操作来代替。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嘛

8. 数据结构实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二叉树(Binary tree)是树形结构的一个重要类型。许多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数据结构往往是二叉树形式,即使是一般的树也能简单地转换为二叉树,而且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及其算法都较为简单,因此二叉树显得特别重要。二叉树特点是每个结点最多只能有两棵子树,且有左右之分[1]。

二叉树是n个有限元素的集合,该集合或者为空、或者由一个称为根(root)的元素及两个不相交的、被分别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二叉树组成,是有序树。当集合为空时,称该二叉树为空二叉树。在二叉树中,一个元素也称作一个结点[1]。

9. c语言树的基本操作

比如这个树: A / \B C先序就是先读根结点,在按左右子树顺序遍历。即ABC中序就是先左,再根,再右,即BAC后续就是先左右子树,最后再读根节点,即BCA左子树就是以当前节点看,它的左子节点那一分支的子树,该子树以当前节点左子节点为根。

右子树就是以当前节点看,它的右子节点那一分支的子树,该子树以当前节点右子节点为根。左右子树只在二叉树中有意义,因为二叉树非左即右。二叉树是指,一棵树的每个节点,最多有2个子节点的树 ,即每个节点可以有0,1,或2个孩子

10. 树的基本操作论文

林学的学士学位考的科目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森林培育学、林木育种学、森林保护学、林业生态工程学、林业GIS、森林规划与设计、自然资源学、英语(二)、计算机应用技术、森林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创业学、观赏树木学、城市林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水土保持学(实践)、林学毕业论文、森林培育学(实践)、林业生态工程学(实践)。

上一篇:山丁籽的育苗方法(山丁籽的育苗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水养绿箩方法(水养绿箩怎么养护最好)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