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茶树如何修剪(盆栽茶树如何修剪枝条)
1. 盆栽茶树如何修剪枝条
“黄金茶”学名为柳叶腊梅,系腊梅科的半常绿灌木,其嫩芽制作的茶称“黄金茶”,也称“腊荆茶”,是浙西山民常饮茶品。它具有健胃消食、清神解燥、降脂、健脑、醒酒的功效,是很有开发前途的有机茶品之一。在浙西“黄金茶”的野生资源丰富,植株丛生,分蘖多,分株容易,故常用分株的方法建园,来进行规模化生产。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探索整理了它的分株建园方法,现介绍如下:1、植株的采集在每年的12月初叶子大多掉落至次年的3月中旬萌芽前,用锄头挖取其基部进行分蘖。挖取时应选枝条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植株。株高约50—80厘米。 2、合理密植新园建立时必须以快速、高产、稳产为目标,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栽植株数,可以尽早达到高产所需的枝条密度,并且易使植株配置合理,枝条分布均匀,生长整齐。亩栽株数的确定,应根据土壤和要求投产年限、肥培水平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一般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亩栽400—1400株均能获得高产稳产的目的。在浙西一般采用亩栽800—900株。 3、栽植质量“黄金茶“是多年生深根性灌木,其萌芽力强、分蘖多,栽后投产年份长,根系分布深广。因此在栽植前应做好以下工作:(1)新园的选址。选向阳,土壤肥力中等的园地。(2)整地。在山地新园应全垦并挖成1.5米宽水平带。(3)栽植。一般栽植密度小的采用挖穴栽植即可,穴大40*40*40厘米;栽植密度大的可采用植沟的方法,沟宽30一50厘米,深40厘米。具体应把土先挖深30厘米,再把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继续再在穴或沟内深掘15厘米,使底土疏松,以利根系深扎。定植前须先整修苗根,修掉过长破伤的根系,剪口平滑,同时将弱苗剔除,然后将大苗小苗分开,以免大小苗混栽,影响苗木生长的一致性。定植要做到“深耕浅栽,细土踏实”,栽植深度以埋没根颈8一10厘米为适。方法是:先往植沟内填入表土厚约7一10厘米,把苗木放入,舒展苗根,将表土填入根部,捏住苗木,轻轻向上提抖一下,使土料充分填满根部空隙,然后把全部心土敲细后填入、踏实。根部周围泥土应略高于地面,以免松土下沉形成凹塘而积水。4、定型修剪定型修剪是通过打破茶苗顶端优势,刺激腋芽萌发,促进侧枝生长,达到增加分枝、培养骨架、塑造树型的目的。一般进行2次即可。第一次定剪在定植后进行,离地25一30厘米剪去顶端;第二次高度为离地45-50厘米。三年以后开始采用轻修剪。 5、采用新植茶树快速成蓬新技术新植茶树采用弯枝法培养“矮、壮、宽、密”的高产型树体与树冠结构,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快速成蓬茶树栽培新技术。(1)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的区别:常规的方法是,对新植茶树采用修剪养蓬来培养高产型的树冠结构,它既剪除了已积累和贮藏了大量养分和水分的粗壮枝条与叶片,又使幼小茶树受到多次创伤,削弱了当年树势,影响快速成蓬投产。而采用弯枝养蓬新技术,既不用剪除幼小茶树的枝叶,又避免了茶树受到创伤,可促进新植茶树快速成蓬,提早投产。(2)弯枝技术要点;①弯枝时间:全年均可进行,但以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春梢萌发前的2月上中旬进行弯枝效果较好。②弯枝标准:主茎或分枝茎粗达到0.4厘米以上,枝条的长度达到20厘米以上的新植茶树要进行第一次弯枝;当新生枝条的长度达25厘米左右,已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时及时进行弯枝。③操作方法:把达到弯枝标准的枝条用左手顶住弯枝点,右手把弯枝点以上枝条弯成曲尺型(角度100度左右),使上部枝条成平卧状,下部枝条成直立状,最后用一塑料绳将枝条扎紧固定即可。弯枝后15天~30天,下部即可长出3条~5条新梢,当枝条再次达到弯枝标准时,可继续进行弯枝,一年内可进行2次~3次。如果经过1次~2次弯枝后,继续弯枝有困难,可采用修剪与打顶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④弯枝后的管理:弯枝后三个月内应经常检查是否有漏弯和松脱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以免影响弯枝效果。弯枝后新梢萌发多,生长迅速,宜加强肥水管理,确保新梢快速生长。经过多次弯枝后,茶树形成2层~3层骨干枝,树冠直径一般达到60厘米以上。因此,宜于第二年春芽萌动前(1月下旬至2月中旬)进行平剪,平剪时,树冠面要平整,以促进一二级分枝的平衡生长,使茶树迅速培养成“矮、壮、宽、密”的高产型树体和树冠结构,为日后获得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2. 茶树怎样剪枝
一)成年茶树修剪
成年茶树经多年、多批次采摘,全出现①枝条生长不平衡,引起采摘面不整齐;②“鸡爪枝”不断增长,影响养分输送和芽叶生长;③芽稍逐渐变细弱,对夹叶比例增长,树势衰退;④树冠荫闭度增大,给治虫防病带来不便,病虫枝逐渐增多。因些,在生产上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轻修剪和深修剪。轻修剪一般每年一次,选在春茶采摘后进行,主要目的是刺激茶芽萌发,使树势整齐、树冠平整,便于采摘管理。深修剪是一种改造树冠的措施,大体每隔5~6年进行一次,剪去树冠面绿叶层的1/2~2/3约15~25厘米,剪除鸡爪枝等细弱枝,深修剪的时期可选择在春茶采摘后或6月份之前进行。而后结合培肥和轻修剪,恢复树势和芽叶生长能力。
(二)衰老茶树的修剪
重修剪和台刈是改造衰老茶树、更新树冠的手段,可使衰老的树冠重新恢复生机旺盛、枝叶茂盛、高产优质的新树冠。
重修剪的对象是采取深修剪已不能恢复生长势的茶树。常用的深度是剪去树高的二分之一或略多一些,留下30~45厘米主枝分枝高度。修剪时期应选择在6月份之前,在修剪之前重施肥料,剪后加强管理。
3. 茶树开花后怎么修剪
茶树开花结果可以用含脱落酸的激素类生长调节剂,比如乙烯利等。注意,这种调节剂是催老素,必须控制好浓度,否则易产生副作用,必须小心使用。另外,可以施用一些氮肥帮助茶树生长,或者选择最简便经济的方法就是人工摘除花果。茶树的开花与光照有关,通过行间栽树,进行一定的遮阴,降低光照强度,缩短光照时间,可以减少茶树开花结籽。
4. 茶树盆栽怎么修剪
需要修剪
可分为轻修剪和深修剪两种。
(1)轻修剪其目的是剪掉树的芽头,使植株体内的养分得以充分调整和分配,修剪高度,应在上年剪口基础上提高3-5厘米处平剪。轻修剪采取冬剪和春茶后修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深修剪就是当树芽出现很多鸡爪枝,芽叶瘦小,以及荚叶多,产量明显下降的茶树,要剪去树冠上部10-15 厘米的一层枝叶或在80厘米高度处进行平剪。
5. 盆栽茶树如何修剪枝条图解
(1)定型修剪:定型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有效分枝的层次和数量,促进骨干枝的形成,为茶树及时丰行和稳定产量打下基础。定型修剪主要用于幼龄茶树,也适用于台刈、重修剪改造以及嫁接换种后树冠骨架的培养。一般定剪2—3次。第一次(栽后)离地15厘米;第二次(5月中旬—6月上旬间)、第三次(9月下旬—10月上旬间)分别在上次剪口上提高5厘米。
(2)轻修剪:目的是解除茶树顶端生长优势,促进芽梢萌发,提高发芽密度和整齐度,形成良好的采摘面。轻修剪的方式有平形修剪和弧形修剪,可根据采摘特点灵活掌握。主要适用于树龄不大,枝干生长较健壮的青壮龄和丰产茶园。一般每年或隔年都要在茶树树冠的采摘面上进行一次轻修剪,每次剪去蓬面4—8公分,保持采摘面平整,修剪时间深秋(霜降前后)为最好,其次春茶前。
(3)深修剪:由于多次采摘和轻修剪后,茶树蓬面“鸡爪枝”丛生,生产枝细弱,育芽能力降低,致使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这时就必须采用深修剪,剪去“鸡爪枝”,降低树冠高度,复壮树势,提高茶树育芽能力。深修剪的深度以剪除“鸡爪枝”为原则,一般剪去树冠表面10—15厘米的枝叶。对于树型高低又不一致的,保留树冠的基本骨架,剪口高度控制在离地60—70厘米间。修剪时间一般在春茶采后5月中旬至6月上旬。
(4)重修剪:茶树经过多次深修剪后,上部枝条的生活力逐渐降低,枝条养分运输不畅,表现在:冠面绿叶层轻薄,发芽能力不强,芽叶瘦小,对夹叶增多,两轮茶的间隔期延长。修剪时一般在离地45—50厘米处剪去上部枝条的方法,对原来茶丛比较矮小的茶树,也可以剪去原有树高的1/2。在同一块茶园中,修剪的高度就低不就高,使剪后整片高度大体一致,修剪时间以5月中旬最佳。
(5)台刈:适宜于栽培年份较长,树势严重衰老,发芽无力,多枯死枝,单产极低的茶园。这类茶园即使多施肥料,也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修剪时一般在离地8—10厘米处剪去地上部全部枝干。台刈留桩过高,则发芽不壮,新枝纤细;过低则发芽部位太少,新枝数量少。切口要求呈斜面而光滑,以利根颈部潜伏芽抽发新枝,修剪时间以5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宜。
6. 茶树的修剪五种方法
幼龄茶树的采摘: 在正常肥水管理条件下,经过两次定型修剪后幼龄茶树,在春茶后期树高可达45厘米以上,经过第三次定型修剪,茶树高达60厘米左右,均可采用“打顶留叶”的方法采荼。
其采留标准是春茶留二、三叶,采一芽一、二叶;夏茶留二叶,采一芽一二叶;秋茶留一叶,采—芽一、二叶。
在幼龄茶树采摘过程中应注意“采顶养边、采高养低、采密养稀”的原则。
经过三次定型修剪和打顶留叶采摘后的幼龄茶树,在树高达60~80厘米,树幅达 130厘米左右时,即可用成年树采摘措施管理。
2,成年茶树的采摘: 成年茶树应坚持“以采为主、采留结合、及时开采”的原则,才有可能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春茶采名优茶原料,多为单芽,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一叶展,如有5%达到开采标准时即可采茶。
采名茶要求原料细嫩匀整,一般采摘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展或采单芽。
大宗红条茶、绿茶、红碎茶要求原料为中等嫩度,一般以采一芽二、三叶为主及采嫩的对夹叶。
打油茶和六堡茶则要求采基本成熟的新梢和对夹二至三叶。
一般可采用 “全年留鱼叶”或“春、夏茶留鱼叶,秋茶留一叶,及时、分批、按标准采留”的方法采茶。
3,机械采茶: 近年来,在我国大型茶场推广试用的采茶机,有双人担架式、机动型、螺旋滚刀切割式采,茶机及水平旋转刀切割式采茶机两种。
这两种采茶机的采摘质量好,操作方便,能适应各种地形的茶园作业,比手工采茶提高工效约10倍。
在试用推广采茶机采茶的茶园,其肥培措施也需适当加强。
4,鲜叶管理: 采下的鲜叶及时运到茶叶加工厂,经专人验收后尽快摊放在清洁荫凉的室内,尽量保持室内通风。
运送鲜叶的容器采用透气性好、清洁的竹编筐,筐的容量以50~100千克为宜,运送途中避免挤压,减少损伤。
一般要求鲜叶采摘后4小时内就要进厂,万一不能及时送到茶厂,一定要避免日晒雨淋,并在干净通风处摊放保鲜。
7. 茶树怎样修枝
一般茶树每年要修剪两次,第一次在茶季结束后,立马就把枝剪了,第二次修剪则是在下霜以前。但具体也得做到因地制宜,比如冬季修剪时间,低山茶园建议在在大寒时进行,而高山茶园可在立春时进行。
8. 茶树怎样修剪
茶树的品种:
其品种按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这3个主要性状分为3个分类等级。第一级分类系统称为“型”,分别为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第二级分类系统称为"类",分类性状主要以成熟的叶片长度、并兼顾其宽度而定,可分为特大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第三级分类系统称为“种”,划分为早芽种、中芽种、迟芽种。
茶树的修剪技术:
幼龄茶树定型修剪
一般采用“以采代剪”方法,年终进行用平剪的方法培养树冠。具体做法是持续反复地打顶采摘。定剪的高度与次数,应根据茶树品种特性而定。具体的修剪方法是:第一次定剪应在苗圃期进行,即当茶苗长至20厘米高时,采取摘心打顶,促其分枝;种植当年在株高达到30厘米以上,采去25厘米以上的顶芽梢和较长的侧芽梢,一年进行多次,到年底重霜结束后在30-35 厘米高处平剪,株高未达到30厘米的不剪。种后第二年同样对各轮新梢进行打顶,年终重霜结束后在上年剪口处提高15-20 厘米处平剪或蓬面最宽的高度处平剪;第三年则在上年剪口上提高6-8厘米处平剪。以后随着树龄的增加,修剪提高的高度应逐年减少。当树冠高度达到60-70 厘米,蓬面宽度达60厘米以上时可按壮年茶树修剪方法进行。
茶树的修剪技术
茶树壮年期的修剪
壮年期的修剪可分为轻修剪和深修剪两种。
1、轻修剪。其目的是调整树冠,使植株体内的养分得以充分调整和分配,促进侧枝生长,扩大冠幅,同时使树冠平整,培养良好的采摘面。修剪高度,应在上年剪口基础上提高3-5厘米处平剪。
轻修剪采取冬剪和春茶后修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茶树品种搭配较好,肥水条件较好,长势较好和劳力充裕的地区,为了多采制春茶,一般在春茶采摘后及时进行轻修剪。对品种较单一,茶园面积又大,春茶开采期比较集中的茶场,应有计划地采取一定比例面积,实行冬季修剪与春茶后修剪相结合,延长采茶季节,减轻第一轮茶采摘和加工的压力,这样才有利于及时采摘,搞好加工和提高春茶质量。
2、深修剪。当树冠面出现很多鸡爪枝,芽叶瘦小,以及荚叶多,产量明显下降的茶树,要剪去树冠上部10-15 厘米的一层枝叶或在80厘米高度处进行平剪。应结合施重肥,做到花生麸肥与复合肥结合施。使树势恢复健壮,提高育芽能力。深修剪宜在秋茶结束后立即进行,以利明春早生快发。
茶树的修剪技术
衰老茶树的修剪
衰老茶树的修剪可分为重修剪和台割两种。
1、重修剪。适用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树,其树龄不一定很长,但其多数主枝尚有一定的生活能力,对这种茶树可实行重修剪更新复壮,一般是剪去树冠的1/3-1/2 。
2、台割。十分衰老的茶树,即使增施肥料也很难提高产量,对这类茶树采用台割更新,于大寒前后在离地面15厘米左右高处锯或剪掉全部枝干,重新养蓬。实行重修剪、台割的都应在深翻施足基肥后进行。
9. 盆栽茶树如何修剪枝条视频
(1)选择合适的茶园建设地址。在建设生态茶园时,地址的选择千分重要,要保证生态茶园的周围无化工污染或者粉尘、飘尘等,周围不能存在有毒的气体。因此一定不能建立在交通要道,以免受到废气排放的影响,并且周围一定不能有化工厂、钢厂等大气污染源,以免有毒气体对茶园造成影响。
(2)大气环境、灌溉水质量达标。在生态茶园中,要满足大气环境质量达到GB3095-1996规定的标准。对大气质量进行研究和评价,根据环境容量来建立监测档案;对于大气质量要建立起预警系统,以对大气质量进行预报。对燃煤锅炉安装除硫措施是降低大气中飘尘或者二氧化硫有效方法。一般选择在地表和地下水较清洁的地区建生态茶园。在对茶树进行灌溉时,生态茶园要遵守《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683084-1992)。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定期监测水质,做好记录。建立水质污染预报、预警系统,当灌溉灌溉水受到污染时,可以及时启用备用水源。
(3)创新茶园种植模式。针对各产茶区域的土壤可能进入重金属的途径,分析土壤背景,只有根据地理土质特性对症下药,才能科学降低重金属含量,使茶叶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在萌芽阶段就得到良好控制。可根据茶园的地理形势,或者坡度的区别,进行不同形式的开垦,合理利用±地。创新茶园种植方式,推行研究茶园间作技术降低重金属对茶叶的污染。有的果树、林木、苗木对某些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和转移能力强,可以与茶树间作种植,以此达到降低茶树茶叶中重金属含量。这类对重金属富集能力强的植物主要有香草、肥田萝卜等,科学证明这些植物的根系能够很好的吸收各种重金属,如铅、镉、铬等。因此在改善±壤质量方面的功效很大,同时这种投资本身又相对较少,和茶树种植在一起不会影响到茶树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消除茶叶中的重金属。薛建辉等研究了间作杉树对茶园土壌及茶树叶片对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的影响,发现间作杉木可降低茶园土壤pb、Ni、Mn、Zn元素含量;间作茶园茶树叶片Pb、Mn、Cu、Zn含量均显著低于单作茶园,说明间作杉木对减少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在改善茶叶品质上可起到明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