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西蕉竹(芭蕉和竹子)
1. 芭蕉和竹子
竹摇作响鸟忽惊,
芳径苍苔时落樱。
燕啭飞花撩意趣,
泉成流水寄心声。
千杯情谊凭谁诉,
两处相思邀友听。
窗外鸡鸭未曾闹,
雨弹蕉叶到天明。
2. 芭蕉和竹子的不同点
做竹扇的树是南方树种,叫芭蕉。
3. 芭蕉和竹子的寓意闲情偶寄
1、文中写了那几次躲雨?
2、题目中的“诗意”诗意体现在文中的哪些方面?
3、品析语言
(1)只得把别人家的麦秸垛掏出一个“洞穴”,躲进去,如此“苟且偷生”的做法,在雨停后,是要帮主人家把麦秸塞回去的,不然,会招致主人家暗地里戳脊梁骨。(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雨给屋檐塑造了一条雨帘,那是瓦屋的刘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4.文章以“我就是多年前那个芭蕉叶下的孩子。”做结尾有什么妙处 ?
5.文中引用《昆明的雨》有什么作用?请写出你的分析和评价。
参考答案:
1 .(3分)在看瓜庵子里躲雨; 在麦秸垛里躲雨;在屋檐下躲雨;在别人家里躲雨。(答出三点即可)
2.(4分)(1)躲雨时的情趣:吃瓜、掏麦秸垛、用荷叶或向日葵做帽子等;(2)躲雨时的闲情,催发人观察力和灵感;(3)卖鸡的小贩雨后吹口哨;(4)磨刀匠发呆、安静;(5)躲雨的“躲”字多有意思,让身体蜷缩成一枝花骨朵。(每处1分,答出4处即可)
3.(6分,每小题3分)
(1)“苟且偷生”本义是指将就着活下去,不顾将来的祸患。(1分)这里是贬义词褒用(1分),生动幽默地写出在麦秸垛里躲雨时的情趣。(1分)。
(2)运用比喻修辞(1分),将“雨帘”比做“留海”,生动形象地写出大雨从屋檐下流下的情形(1分),表达了作者看到下雨时的欣喜之情。(1分)。
4.(2分)点出全文都是在写“我”对躲雨的感受,“多年前”写出对往事的怀念,对童年纯真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个结尾韵味悠长耐人寻味。(意思对即可)。
5.(3分)《昆明的雨》选段写在小酒店躲雨的见闻感受,从内容到形式,都和本文相贴合,都是在句段之间渗透着诗意和从容(1分)。引用这段话,既丰富了文章内容(1分),同时也增添了诗意的色彩(1分)。
4. 芭蕉和竹子双清
芭蕉树和蒲葵树,不是同一种。
芭蕉,是芭蕉科芭蕉属植物。
多年生丛生草本,具根茎,多次结实。植株高2.5至4米。叶片长圆形,长2至3米,宽25至30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叶柄粗壮,长达30 厘米。
花序顶生,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约10至16朵,排成2列;合生花被片长4至4.5厘米,具5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顶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至7厘米,具3至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黑色,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至8毫米。
芭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温度15至35℃,适温为24至32℃,绝对最高温不宜超过40℃,绝对最低温不宜低于4℃。土壤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而以砂壤土,pH值5.5至6.5最为适宜。
我国南方大部以及陕西、甘肃、河南部分地区都有栽培。
芭蕉主要价值
食用:芭蕉果肉、花、叶、根中均含有丰富的糖类、氨基酸、纤维素、多种矿物质、硒等微量元素及多种化合物成分,药食兼用,营养丰富。研究人员采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对芭蕉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实验,水提物中含蛋白质、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皂苷等物质;醇提物中含蒽醌、黄酮、香豆素、酚类、强心苷、蛋白质、氨基酸等化学物质;石油醚提取物中含有挥发油、甾体、油脂、内酯及香豆素等亲脂性成分并确定芭蕉根中含有氰苷。
观赏:芭蕉在园林中获得较高的地位,成为园林中重要的植物,并形成一定的园林种植规模和造景模式。其可丛植于庭前屋后,或植于窗前院落,掩映成趣,更加彰显芭蕉清雅秀丽之逸姿。芭蕉还常与其他植物搭配种植,组合成景。蕉竹配植是最为常见的组合,二者生长习性、地域分布、物色神韵颇为相近,有”双清“之称。芭蕉还可以做盆景,是古人喜欢的一种清玩。
5. 芭蕉和竹子的诗词
出处: 李胜春四尺斗方芭蕉竹子画《有茶半成仙》
这句话是歌颂了茶道,歌颂了茶韵。酒非良友,而茶不同, 不可一日无此君。如书,三日不读便已然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三日不饮茶,亦有形神不复相亲之觉。
相似诗句: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6. 芭蕉和竹子的寓意
bā jiāo rǎn rǎn
“芭”的基本含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宽大,叶柄一层一层紧裹着茎、叶和茎的纤维可编绳索,这种植物的果实,跟香蕉相似,如芭蕉;引申含义为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在日常使用中,“芭”也常做名词,表示用竹或草编成的遮挡物,如芭篱。
“冉”字基本含义为龟甲的边;引申含义为毛、枝条等柔软下垂,如:柳枝冉冉。
在古代汉语中,“冉”用来表示毛柔弱下垂的样子。
7. 芭蕉和竹子一样吗
古人张潮曾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眉,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意思是:芭蕉和竹子,让人内心生出一种气韵和风度。
1、芭蕉的意象:孤独忧愁与离情别绪 。
2、竹子:竹,有着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含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8. 芭蕉和竹子怎么在水边搭配
竹子和芭蕉当然能长在一起。它们都是文人墨客比较喜欢的类型。竹子,石头,芭蕉。可以在雨中听芭蕉雨,雪下芭蕉。竹子一般也在墙垣,成为竹影娑婆,竹影摇红。是很有雅趣的。如果是在幽篁小筑,或者芭蕉窗下喝茶聊天,或者弹琴,应该都是赏心悦目的。
9. 芭蕉和竹子有关系吗
竹:
中空。表示虚心,谦虚等等。
外直。表示正直不阿等等。
有节。有节操,善于总结自己等等。
荷:
出淤泥而不染,表示洁身自好,品德高洁等等。
蕉:
叶大成荫。表示德行高尚,庇护终生等等。
果处同茎,表示友爱等等。
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中国古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
中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从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竹子与中国诗歌书画和园林建设的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及竹子与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中不难看出,中国不愧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很多文人都是以竹做题、作喻、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已经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中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有了密切关系。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
10. 芭蕉和竹子一起种
银杏树和大多数的树都可以配的,银杏可独自孤植也可列植,成片种也可以。
其他的大树,像雪松、水杉等松杉柏类植物,矮一点的像桂花、枇杷等花树果树;棕榈类的:老人葵、海藻、芭蕉;竹类的等等,银杏的干比较高,所以也不用特别注意一些阳性阴性植物的区别。
11. 芭蕉和竹子栽种哪个好
60余种。
仙人蕉为北蕉芽变种,民初在台竹子坑发现,曾具抗萎缩病特性,对山坡地适应良好,故中部种植最多。植株比北蕉稍高,叶片也稍宽长,开花后,芭片脱落。与北蕉相同,香甜可口。
北蕉25~30公斤,平均有8~9把果手,果实绿色,催熟后转为黄色,果肉淡黄色,肉质细致,味甜芳香,是品质极佳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