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植业(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1. 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1、自然条件
a、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季风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水分: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b、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和机械化,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垂直化,多样化;地形复杂的则适合多种经营。
c、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对农业的影响较大。例如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钙质土)等地土壤肥沃,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2、社会条件
a、市场
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b、交通运输
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畜业等,由于其产品保鲜期较短,要求又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
c、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的影响.例如,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这对我国的农业区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生产技术
农业生产技术。优良品种的培育,机械化耕作,化肥的广泛使用及科学的灌溉技术,可使产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提高播种效率。农业保鲜技术的发展(冷藏/保鲜船/车)
a、工业基础
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工业与农业是息息相关的。例如,我国的东北,是老工业基地,对于农业的发展就比较有利。
b、劳动力
劳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区位因素之一,没有充足劳动力就不会有集约和发达的农业,我国的农业生产还未发展到全部机械化,例如,水稻种植业,旱作谷物农业等,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c、地价
地价水平也决定着该地区的使用与价值,如果地租过高,就不会有人考虑在此种地,发展大规模的农业。
4、技术条件
a、良种
优质的种子可以增加产量,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b、化肥
可以除虫增产,需要的土地就相对较少,但对环境危害很大,会减少土地的使用寿命;
c、机械
用农业机械代替手工播种和收割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获取更大的效益。
d、灌溉
科学的灌溉技术,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决定。如:以色列缺水,发明了滴灌的方法。
2. 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在花卉业与西欧一些国家(比如荷兰)相比,具有热量丰富,光照充足等优势。
3. 概述当地花卉产业发展情况
① 我国花卉行业现状
我国发展花卉产业只有20多年的时间,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其发展迅猛。从1984年到2003年的20年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增长了27倍,产值增长了57倍,出口创汇增长了47倍,分别达到了43.5万公顷、353亿元和9756万美元。
花卉产品结构严重失衡。
我国花卉产品结构严重失衡,绿化苗木、草皮等产品占了绝大多数。据介绍,我国花卉销售额最高年份时达到540亿元,但是八成以上是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和草皮,鲜切花和盆花所占比例有限。
产业效益低下。
与一些花卉大国相比,我国花卉产业效益还很低下。我国花卉栽培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鲜花总量占国际市场的比例约为3%。据了解,我国大多数大中城市的鲜花六成以上都是进口的,自产鲜花的份额微不足道。由于重视程度和投入不够,不少本地花卉还在节节萎缩。
产业发展缺乏科技后劲和内涵。
我国花卉产业缺乏科技后劲和内涵,正面临考验。传统的大路货花卉由于不注重科研更新和提纯复壮,品种严重退化,已经难登大雅之堂。
国际市场竞争力低。
近年来,我国花卉产业呈现出超常规发展态势,生产面积增长过快、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质量低、效益低,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
② 我国花卉行业的发展前景
花卉是大有潜力的朝阳产业。
我国花卉消费绝大多数属于集团消费和节假日消费,全国城镇人口年平均消费鲜切花3枝,按全国人口计算人均消费不到1枝,个人消费人均不到2元。如果我国人均鲜花消费能力提高到人均5元,仅国内个人年消费总值就增加37亿元以上,所以国内花卉市场的潜力巨大。
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带动花卉市场的发展。
当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专家预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西部12省区仅退耕还林对苗木的年需求量就在400亿株以上,缺口很大。西部广大地区的退耕还林、治理沙漠化、石漠化、泥石流、建设绿色通道工程等对花卉苗木有很大的需求量。
小城镇建设为花卉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全国范围内的城市与小城镇建设将掀起城市绿化、美化的热潮。以广西为例,按照规划,“十五”末广西的城镇化水平将由目前的23%提高到31%,届时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分别达到36%、30%和10平方米。这为花卉业提供了较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国际花市的活跃为我国花卉业开辟了另一增长点。
目前,国际花卉市场异常活跃,近几年行业产值(包括鲜切花、盆花、盆景、绿化苗木、草皮等)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就鲜花消费来说,世界人均年消费额为3美元,西欧、北美人均年花卉消费额在100美元左右。我国也已跻身世界花卉生产和消费大国行列,特别是我国的盆景和珍稀花卉在国际市场上十分抢手,出口前景广阔,近10年来,我国花卉出口创汇额达2.6亿元以上,以后,随着我国花卉产品的品质、规模等不断提高,花卉出口业还将呈不断增长趋势。
4. 世界花卉种植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市场是促使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5. 花卉种植的区位条件
分布地区: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区);如地中海沿岸、加利福尼亚沿岸、智利中部沿岸、非洲和澳大利亚的南端。
主要作物: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 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葡萄、油橄榄、无花果、柑橘等。花卉、水果等“时鲜业”是其主要特色,因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所以质量上乘。
6. 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主要因素有:农业科技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等;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比较多,首先“农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事农业的企业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农业种植;
二是农产品加工;
三是复合型(种植+加工)。这里只就复合型的农业企业的区位影响因素来分析。
7. 花卉种植业的区位优势
乳畜业发展两个重要条件:牧草和市场。
1、温带海洋性气候,空气潮湿,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西欧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3、西欧有喜食乳制品的习惯,历史悠久;
4、冷藏保鲜技术的不断进步;
5、西欧科技发达,实现乳畜业自动化发展;很高兴为你解答
8. 影响种植业发展的因素
我国种植业有明显的周期性,是为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气候差异大,自然条件决定各地在种植上有明显差异。比如小麦在南方种植不能抽穗,南方水稻有二一三茬,北方只一茬,一年四季播种时间也不同,不同作物对光照温度水份有不同要术,因此有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如今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南北水果的大棚种植,确是打破了区域种植的模式,只是小面积种植,它需要大量资金消耗。象我们这种香菇,由于地区独持的小气候,温差大,山区面积大,大风恶劣天气少,适应香菇生长,南阳西峡多以春栽为主,春节前后种植,霜降前后出菇,而洛阳灵包等地以夏菇为主,它主要以满足人们鲜菇的需要,而春栽是针对干菇满足人们的需要。春菇和夏菇因为独特的气候,香菇质量好,有西峡香菇甲天下的美称,是一种没有任何污染的食用菌,是菌类之王。以上纯属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