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业区位条件(花卉业区位条件是什么)
1. 花卉业区位条件是什么
主要因素有:农业科技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改进等;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比较多,首先“农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事农业的企业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农业种植;
二是农产品加工;
三是复合型(种植+加工)。这里只就复合型的农业企业的区位影响因素来分析。
2. 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市场是促使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3. 花卉生产用地的条件
需要的条件如下: 1、注册资金且实收资本不少于2000万元;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园林绿化年工程产值近三年每年都在5000万元以上。
2、6年以上的经营经历,获得二级资质3年以上,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独立的专业园林绿化施工企业。3、近3年独立承担过不少于5个工程造价在800万元以上的已验收合格的园林绿化综合性工程。4、苗圃生产培育基地不少于200亩,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园林绿化苗木、花木、盆景、草坪的培育、生产、养护能力。5、企业经理具有8年以上的从事园林绿化经营管理工作的资历或具有园林绿化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企业总工程师具有园林绿化专业高级技术职称,总会计师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总经济师具有中级以上经济类专业技术职称。6、园林绿化专业人员以及工程、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类的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园林专业高级职称人员不少于2人,园林专业中级职称人员不少于10人,建筑、给排水、电气专业工程师各不少于1人。7、企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工人不少于30人,包括绿化工、花卉工、瓦工(或泥工)、木工、电工等相关工种。4. 花卉用地性质
一般耕地的耕地类型通常包括以下9种土地:
(1)常年进行耕耘、常年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2)当年休耕、休闲或轮歇的田地;
(3)抛荒少于3年的田地;
(4 )开垦之后连续使用3年或3年以上的新开荒地以及沿河、沿湖和沿海滩涂;
(5)原是耕地 ,后改作鱼塘、果园、花卉园以及用来种植桑树、茶树、果树和其它树木的土地;
(6)以 种植农作物为主,附带种植零星桑树、茶树、果树和其它树木的土地;
(7)原是耕地,临 时(5年以下)用来培育和种植桑苗、果苗以及其它苗木花卉的土地;
(8)非牧区用于种植 牧草少于5年的田地;
(9)以种植稻谷为主、养鱼为辅的稻鱼混合种养的水田,以及常年用 来种植茭白、莲藕等一年生食物类植物的低洼地。
5. 花卉业区位条件是什么样的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斗南镇迎宾大道,距离老花卉市场只有200米距离,对于鲜切花的采购和市场价格调研十分方便,呈贡县距离昆明市区只有18公里,距离昆明机场36公里,据南昆货运组装站仅5公里,交通运输条件十分方便。
6. 发展花卉种植业的条件
花卉苗木是可以种植的,但要注意保护土地。农民可以在耕地包括基本农田上调整种植业生产格局,发展油料、瓜菜、花木、桑茶、特产产品和其他经济作物,可以将生产能力低、生产条件差的一般耕地改为草场,建造临时畜牧场和饲养场,发展畜牧业;也可以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外的农用地挖塘发展水产养殖和种植多年生木本果树等经济作物。
7. 园艺业区位条件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1、自然条件
a、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季风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水分: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b、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和机械化,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垂直化,多样化;地形复杂的则适合多种经营。
c、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对农业的影响较大。例如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钙质土)等地土壤肥沃,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2、社会条件
a、市场
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b、交通运输
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畜业等,由于其产品保鲜期较短,要求又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
c、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的影响.例如,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这对我国的农业区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生产技术
农业生产技术。优良品种的培育,机械化耕作,化肥的广泛使用及科学的灌溉技术,可使产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提高播种效率。农业保鲜技术的发展(冷藏/保鲜船/车)
a、工业基础
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工业与农业是息息相关的。例如,我国的东北,是老工业基地,对于农业的发展就比较有利。
b、劳动力
劳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区位因素之一,没有充足劳动力就不会有集约和发达的农业,我国的农业生产还未发展到全部机械化,例如,水稻种植业,旱作谷物农业等,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c、地价
地价水平也决定着该地区的使用与价值,如果地租过高,就不会有人考虑在此种地,发展大规模的农业。
4、技术条件
a、良种
优质的种子可以增加产量,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b、化肥
可以除虫增产,需要的土地就相对较少,但对环境危害很大,会减少土地的使用寿命;
c、机械
用农业机械代替手工播种和收割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获取更大的效益。
d、灌溉
科学的灌溉技术,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决定。如:以色列缺水,发明了滴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