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树木种植(种植花草树木)
1. 种植花草树木
苏州园林对花木设计的审美标准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即形美、色美、香美。所谓“形”,即花木的姿态、外形。
它既可指单体,也可指群体。既可指同一种类的种植,也可指不同品种混合种植所形成的花木形体。
从树冠的自然形态到树枝的伸展、疏密、曲直,再到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等,都要能“入画”,具有“画意”才符合形美的标准。江南多榉树、榆树、香樟、槐树等,这些树都有着非常优美的自然形态,所以在苏州园林中也最为常用。
“色”即颜色,苏州园林的统一色当然为绿色,但除绿色之外,也点缀着各种颜色,如银杏树叶的金黄、枫树的红色、竹叶的青翠以及白皮松的树干白等。除树木之外,颜色最鲜艳、最丰富的莫过于花了,花圃中的鲜花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点缀在园林一大片绿意中,美不胜收。“香”即香味,因园林中广种奇花异草,花香四溢,沁入心脾。常见的有腊梅、兰花、梅花、桂花等,花开季节,暗香涌动,令人心旷神怡。
除了花木的审美要求之外,在全园的花木配置上,要求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根据叶色和花期,结合时令变化进行栽种。尽管苏州地处江南,然至秋冬季节,乔木落叶,枯木肃杀,但在巧妙的组合栽种下,仍有不少树木如香樟、翠竹、桂花、女贞、山茶、广玉兰等常绿树,四季常青,点缀生机。
“小园树宜多落叶,以疏植之,取其空透;大园树宜适当补常绿,则旷处有物。此为以疏救塞,以密补旷之法”。由于苏州传统园林规模较小,园中植物的观赏距离都很近,这就要求每棵花木都要经得起观赏和推敲,所以园林中花木的布置设计也很费精力。
在小庭院、廊侧和院墙角落,一般种植芭蕉,天竹之类,或以湖石砌成花坛,种植牡丹、芍药等。较大的范围如山坡、大的院落则种植古木大树,郁郁葱葱。当然过繁的枝叶也会遮挡美景,阻挡视线,因而修剪也必须由造景的需要来决定,该密则密,该疏则疏,以形成自然清新、古朴幽深的境界。
2. 种植花草树木的作文
含羞草
有种特殊的植物,名叫含羞草.
含羞草是一种很细弱的草,它的叶子 像羽毛,开的花毛茸茸的,还会结出 可爱的小豆荚.最有趣的是,只要你 轻轻碰一下它的枝叶,它就会像害羞 那样收拢叶子,垂下叶片,这就是它 名字的由来.
隔壁家的含羞草是尖尖的.含羞草带 着尖尖的叶子,望着阳台,吸收着新 鲜空气,看起来可爱极了.
隔壁家的含羞草是弱弱的.每次我去 隔壁家玩的时候,吸引着我的就是那 盆可爱的含羞草,忍不住摸摸它,那 嫩嫩的小尖尖一下子收回去了.
隔壁家的含羞草是坚强的.长时间在 阳台上成长,被风刮,被雨淋.狂风 暴雨时它就立即将叶片合拢起来,保 护叶片免受暴风雨的摧残.它能够长 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保护自己,所 以它坚强.
隔壁家的含羞草有时候可爱得如同这 个季节一般.因为有了保护自己的意 识,因为有了美丽的外表,因为有了 自己的特色,它才能称为含羞草.
3. 种植花草树木改善气候的原因
空气的水平流动形成风,它是阳台园艺的一个气候因子。风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影响阳台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而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所以从事阳台园艺要求通风良好。良好的通风环境,通过送来新鲜空气以补充氧气和二氧化碳。
如果植物长期生活在封闭、昏暗、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尤其是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湿热天气,由于有害气体增多,容易让花卉遭受生理病害,长势减弱,植株中下部叶片干枯,而且还会导致白粉病、介壳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
楼房的阳台不同程度地高于地面,敞式的阳台有时风速较大,会对植物造成直接的机械伤害,此时应用防风网或防风板挡风
4. 种植花草树木图片
一、播种种植
播种是种植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播种主要是在春季或秋季种植,不同的种子所需要的发芽温度不同,比如麦类植物的发芽最低温度为3-4.5℃,玉米、高粱、谷子的发芽最低温度为8-10℃,水稻、棉花的发芽最低温度为10-12℃。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种植成活,最好提前将种子催芽处理。播种常用的方法是撒播、条播、点播等,撒播是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条播是将种子成行撒在土壤中,点播是先按照间距挖坑穴播种。
二、块茎种植
有些植物可以直接用块茎种植,这是分株的一种方法,可以直接用块茎种植的植物有魔芋、藕、芭蕉芋。选取饱满、充实的块茎,将块茎放在阳光下晾晒两三天,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准备好疏松透气的土壤,将块茎栽种到土壤中。
三、扦插种植
对于能扦插培育的植物来说,可采用这个方法种植。可以剪取植物的茎部、叶片、根部、侧芽等,用来当做插穗扦插到基质中。
四、压条种植
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的方法来种植,压条方法有空中压条法、堆土压条法、普通压条法、水平压条法、波状压条法。
5. 种植花草树木改善气候的原因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较大,当其循环通过“暖气”时,能向温度较低的室内放出更多的热量,用水做运输能量的介质可以达到更好的加热效果,所以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6. 种植花草树木倡议书
幼儿园环保倡议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环境是人类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爱护地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幼儿园开展“环保在我身边,环保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环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回收资源、绿色消费、支持环保。家长朋友们,您们是孩子的家长,是孩子环保的榜样。当您们支持孩子的环保想法和行动时,如同赋予阳光雨露。日后,他长成大树,他会将浓浓的绿意播撤在地球的土地上。在此我们我们金豆豆幼儿园向家长发出倡议: 一、节约水资源,随手关上水龙头,发现滴漏,及时报修,打扫卫生时用桶接水,做到一水多用。 二、节约用电,随手关闭不需要使用的电灯。 三、节约粮食,不挑食,不剩饭菜,饭菜点的适量。 四、珍惜纸张,保护森林,节约使用练习本,用过一面的纸可装订成草稿本,将过期的挂历纸包书皮,不送精美的贺卡,积极宣传使用再生纸。 五、做到垃圾分类投放,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 六、做环保的宣传者。认真学习环保知识,积极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向我们的家人、邻居和朋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环保常识。 七、做环保的执行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认真搞好校园以及居住社区、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净化,清除工作,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 八、做环保的小卫士。我们不但要宣传环保,在以身作则,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督,坚决制止破坏环境的坏人坏事。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尽自己的一分力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广泛带动家庭、社会加入到我们的环保行动中。“地球只有一个”,让我们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在七月份幼儿园将以环保为主题活动,包括主题教学、环境创设、环保绿色种植、亲子 “环保金点子”设计比赛 、“旧衣改造”创意制作等等。在这里诚心的希望家长朋友能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环保行动中来,和孩子一起为了我们的家园做出努力。 现我园倡议家长们与孩子一起收集家中不用的废旧物品带入幼儿园。供教师和孩子们挑选制作,(例如:各种瓶子、大小纸盒、各种包装彩带、饰物、礼品盒、花边、帽子、袜子、手套等)请注意一定是废旧的物品。请家长们积极和孩子一起响应幼儿园的倡议,给予本次活动的支持!谢谢!
7. 种植花草树木的人叫什么
谢谢题主。这个题目,一人靠树走打一字?
我的回答是,一人靠树走~猜字谜,按照猜字谜的一般规律应该先从谜面用字入手,仔细琢磨分析谜面每个字,发现这个字谜适合采用拆字法加增字法来破解才有效。一人靠树走,一人可以想象成单立人偏旁,树的性质属木,所以说木可以代指树,回到谜面人靠树就可以理解成人靠木,人木左右结构可以组成一个休字。所以我的回答是,这个字谜的谜底就是这个休字。回答完毕
8. 种植花草树木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气候变化会引起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 对未来农业生产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应了解这种可能的变化,
以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
(1)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农作物的影响二氧化碳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 植物水分利用率。
因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二氧
化碳浓度倍增将导致作物生育期缩短。如棉花开花盛期和吐絮盛期提早6天和8天,大豆各生育期比对照平均提前2〜3天,冬小 麦抽穗、开花及乳熟期提早2〜4天,水稻生育进程加快且全生育 期缩短6〜9天。
在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情况下,蛋白质含量将降 低,作物品质下降。 冬小麦的粗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分别下降 12。 80%和4%。玉米籽粒的氨基酸、粗蛋白质均呈下降趋势。粮 食中蛋白质含量下降会导致人均需求的粮食量增加,需要生产更
多的粮食才能满足自身的营养。
(2) 气温升高对农作物的影响温度升高,作物生长发育速度 加快,生育期缩短,也使作物的呼吸作用增强,而且温度过高还会
导致光合速率和作物产量下降。 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升高可 以延长作物生长季,向更高纬度扩展作物种植面积,因此气候变暖 有利于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
在低纬度地区,气候变暖将不利于
这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别是对那些温度己经到达或临近作物 最适生长温度的地区。从大豆生殖生长过程看,当气温超过32°C 并伴有干旱环境对开花和受精过程都有副作用。
而对高纬度地
区,如哈尔滨市及以北地区是气温较低的高寒地区,气候变暖将明 显改善大豆生育期内的热量条件,大豆产量将增加。
(3) 土壤含水量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气候变暖对农业灌溉 需水量的影响很大。
气候变暖的结果可使作物生长季内的潜在蒸
散量增加,导致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下降,从而增加农业灌溉的需求 量,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特别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气候变暖, 在我国虽然有部分地区可能有降水的增加,但由于水分蒸发量增
大,最终使土壤水分减少11%。
增温将使我国北方和华中的土壤 水分减少,农业将减产。当黄淮海平原年降水量减少20%时,年 灌溉量增加66%〜84%,这对黄淮海平原的灌溉农业将产生很大
的影响。据预测,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西北大部分旱作区降 水将要减少,对半干旱地区的雨养农业产生重大影响,未来高山雪 线将因气候变暖而上升,冰川融水量减少,对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十分不利。
(4) 气候变化对种植制度和种植区域的影响气候变暖,影响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的气候、土壤及经济
条件差异显著,种植制度也多种多样,除东北、西北地区以一年一 熟为主外,多数农区的种植制度以多熟种植为主。
气候变化对中 国农业影响的研究表明,年平均气温增加1°c时,大于等于io°c积 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全国作物种植区将北 移。 据计算,到2050年,气候变暖将使大部分目前两熟制地区被
不同组合的三熟制取代,三熟制的北界将北移500千米之多,从长 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
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
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 1%。气候变暖后,我国主要 作物品种的布局也将发生变化。 华北目前推广的冬小麦品种(强
冬性),因冬季无法经历足够的寒冷期而不能满足春化作物对低温 的要求,将不得不被其他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如半冬性)所取代。
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东北地区玉米的
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
(5) 极端天气、极端气候事件与灾害天气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造成各地粮食产量波动较大,虽然使部分地区的粮食生
产得到发展和提高,但综合而言,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气候事件 对粮食生产的冲击强度加大,食物问题将更加突出。
我国是世界 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洪涝、干旱等
气象灾害占70%以上。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田受灾面积达 3 400万公顷,经济损失平均达到2 000亿元,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 1 000多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
而与气象条件有关的 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原火灾等生态环境灾害的损失更大。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旱灾,其次是洪涝和风雹灾害。据1950—2001 年的旱灾资料统计,我国年均受旱面积2 000多万公顷,其中成灾 930万公顷,全国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1 400多万吨,占同期全国粮食产量的4。
7%。另外,极端气候也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甚至
导致致命的损失。 我国牧区在一般年份牲畜死亡率在5%左右, 但极端气候条件下如寒潮、暴风雪、急剧降温等重大灾害年份的死
亡率可高达24%。
大气温室气体增加不仅会使地面温度变暖,还 会使地表蒸发加剧,使干旱更容易发生,降水也将增长,容易发生
洪涝灾害。未来30〜50年,我国总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 区域性变化增强,长江流域降水趋于增多,华北地区趋于减少,并
伴随雨日的显著减少。
气候变暖的同时,低温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也有可能增加,如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特大低温雨雪灾害对南方
农业以及其他行业都造成了巨大损失。
(6) 气候变化对农药、化肥用量的影响农业生产受病虫害的 影响严重,而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分布及危害程度又与环境条件
特别是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发 生变化。低温往往限制某些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温升高后,这些 病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温室效应
还使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延长,使害虫的繁殖代数增加,一年中 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可能加重。
如二氧化碳倍增后,黏虫在各 地的年发生世代将普遍增加1代。 在青、甘、川小麦冬锈病越冬、 越夏和南下流行,同时杂草蔓延加重,这意味着施用的农药和除草 剂将会增加。气候变化将改变施肥量。
气候变暖,速效氮的释放
量增大。在15°c〜28°C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C,速效氮释放量将 增加约4%。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温度每增高1°C, 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 缩短3。
6天。气温增加2°C,氮素每次施用量需增加8%左右;气 温增高4°C,氮素每次施用量需增加16%。因此,要想保持原有肥 效,每次的施肥量将增加。施肥量的增加不仅使农民投入增加,其 挥发、分解、流失的增加对土壤和环境十分不利。
(7) 气候变化对农业投入的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农业经营管理上必须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从而导致生产费
用的增加。 如土壤水分减少地区灌溉费用的增加,水土流失加重 及淋失侵蚀严重地区改善水利设施、整治改良土壤、开展水土保持 而增加的成本。
气候变化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肥力下降及病虫
害发生而用于增加肥力、病虫害防治和杂草控制的化肥、农药费用 增加等。二氧化碳倍增时,为适应气候变化山东、河南两省种植业 费用投入将分别增加12。 36%和10。
44%。
(8)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综合各气象因素的影 响,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因地区而异,一般来说高纬度地区
作物产量将会增加,而低纬度地区将会导致产量降低。气候变暖 在加速农作物生长的同时,也使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增强,生育期缩 短,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
气候变化将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
主要农作物产量下降。生长于北讳6°〜31°的水稻结实期在温度 上升1°C〜2°C时产量将下降10%〜20%;纬度越高,影响越严 重。温度每增加1°c,玉米平均产量将减少3%,小麦也将由于水 分条件恶化而减产。
此外,气候变暖导致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 解加快,将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田生产潜力降低。 二氧化碳浓
度倍增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能够缓解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减 产。
(9) 气候变化对农业病虫害的影响我国农业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为农业总产值的20%〜25%。
低温往往限制某些病虫害 的分布范围,但气候变暖导致一些农业病虫容易越冬,使病虫害增
加,也使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从而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同时,温度增高还使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延长,使害虫的繁殖代 数增加,一年中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进一步加重。
气候变化对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气温变化与农作 物病虫害发生关系密切。持续暖冬会导致病虫害大发生的可能性 增加。
9. 种植花草树木能有效改善气候的原因
全球变暖其实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由于人类的各项活动、陆地温室气体的排放等等原因会造成气温上升,那全球变暖对农业有何影响?
大家都知道,温度、降水量、太阳辐射,土壤有机含量以及病虫害等等都是能影响农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生态系统也是自我调节较为薄弱的生物系统,全球气候变暖使农业生产的要素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也是农业成为主要承受者和受害者。当然我们都知道凡事都有利弊,尤其对于农业既有着有利方面,也有不利方面,同时给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点:有利影响
首先,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势必会造成寒冷季节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炎热的季节将会延长,也是有利的改善了部门地区温度条件较差的状况。热能量的增加也会使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增快,同时也会减少低温冷害和霜冻的影响。可以使我国增加一些高产的种植面积,对农业粮食产量有着巨大提升潜力。
第二点:不利影响
首先,全球变暖也会打乱了生态的平衡,使地球出现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也会使冰川等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同时各种灾害都会造成农业减产,其次都会增加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对农业都是不利的影响。同时温度变暖也会使病虫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会造成病虫害生产季节加长,繁殖速度加快,影响范围更广,造成的农业伤害更高。
总之,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虽说有利有弊,但弊永远大于利,如果气候温度逐渐上升,农业所承担的风险就更大,全球粮食就会减产,可能会导致供不应求,粮价上涨,一旦出现危机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所以,人类应该遵循大自然生态法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环境与农业的持续发展,必将是会对人类的一件福事!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10. 种植花草树木的好处
植树造林的好处有:
①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系统,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②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土,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③自动的调温器,夏日树荫下气温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
④天然除尘器,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
⑤制造氧气,树叶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
⑥消灭细菌,松、樟、榆等树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病菌;
⑦消减噪声;
⑧可以用来造船、造家具等等;
⑨增加经济效益,增加木材及林产品的经济价值;
⑩最重要的是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降温增湿,调节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