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花卉的栽培与管理(露地花卉的栽培与管理措施有哪些?)
1. 露地花卉的栽培与管理措施有哪些?
一、二年生花卉:一年生花卉是一年内完成生长周期,即从播种到开花、结实、枯死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
一般春天播种、夏秋生长,开花结实,然后枯死,因此一年生花卉又称春播花卉。如凤仙花、鸡冠花、百日草、半支莲、万寿菊等。二年生花卉是二年内完成生长周期,一般秋季播种,因此,这类花卉常称为秋播花卉。当年只生长营养器官,次春开花,夏秋季结实,然后枯死,如蒲包花、金盏菊、三色堇、石竹、雏菊、紫罗兰、羽衣甘蓝、瓜叶菊、桂竹香等。露地宿根花卉:可多年生长,不用每年重新种植,栽培管理较粗放,秋冬季节,只需将地上部分的枯死枝叶剪除就可安全越冬,一次播种可多年生长、开花。一二年生花卉优点:花色多选择(主要观花),但花期短,要经常更换。宿根花卉色彩单调(主要观叶),但花期长。
2. 露地花卉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
①选用发育充实, 粒大饱满, 发芽率高/无病虫害的种子。
②深翻苗床,耙平畦面,浇透水,待水完全渗下后播种。
③播种后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倍,再覆盖浸湿的稻草或苇帘,以保持苗床墒面湿度。
④幼苗出土前,若畦面干燥,可向苇帘上喷水,不可畦浇,以免沖散种子,影响出苗。
⑤待到子叶出土时,及时揭去苗床覆盖物。
2.间苗
①掌握在子叶发出后进行间苗。
②出苗后将过密苗疏除拔掉,扩大幼苗间距,使空气流通,光照充足,防止病虫害发生。
3.移植
①花苗移植,要在苗床土壤不特别干燥时进行,若苗床过干应先喷水,以防起苗时伤根。
②裸根移植的幼苗,起苗时将土壤成块掘起,然后将根群从土块中松动拉出,不要硬拉以免损伤根系。
③带土移栽的幼苗,先用手铲铲开苗周围的土壤,再从底部一铲将苗铲起,勿使土团碎开。
④无论带土或裸根起苗,都应迅速移栽,防止根系失水,影响成活。
⑤幼苗移植应选无风阴天,在降雨前后移植成活率更高。
⑥花苗定植就是将起出的幼苗按一定的株行距种植在大田或花坛中,栽植时要使植株根系自然,不能弯曲,种植不宜过深,否则不易发棵,影响生长和发育。
4.整形
①摘心: 摘除枝梢顶芽称为摘心, 它能抑制枝条生长, 促使植株矮化, 延长花期。草本花卉一般摘心1~3次,有的需摘7~8次;适于摘心的花卉如百日草、一串红、翠菊、万寿菊、大丽花等。
②除芽:剥蕾除芽即除去过多的腋芽,限制枝条的花蕾数,提高开花品质;剥蕾通常是摘除侧蕾,保留顶蕾或除去早发生的花蕾如菊花。
③立支柱:有的花卉易倒伏,应及时设立柱,用细绳绑扎;例为大丽花、菊花等立支架最好在浇水前或中午前后进行。
5.俢剪
①重剪:天竺葵、扶桑等开花1~2年后,生长势减弱,可在侧枝基部保留2~3芽重剪,给足水分,使其重发新枝。
②中剪:常用于疏除徒长枝、病虫枝及畸形枝。
③轻剪:常用于疏除多余侧枝和生长不整齐的枝条,以调整花卉株形,在花坛、花丛的主体种植材料多行轻剪。
6.追肥
①花卉常用腐熟人粪尿、饼肥和液肥,亦可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等化肥,但使用浓度要求低,一般为1﹪~3﹪。
②花卉施肥原则是薄肥勤施,肥量随植株大小及土壤干湿不同而异,小苗更要注意;有机肥须充分腐熟才能施用。
③花卉施肥掌握人粪尿要稀释5~10倍,饼肥则要稀释100倍以上即饼肥和10倍水沤制,使其充分发酵,使用时再稀释10倍。
④花卉施肥后第二天清晨须浇水1次,称为“还水”, 防止烂根。
⑤地栽花卉可追肥5~6次,以芽前、芽后、花前、花后及结果前后最好;现蕾时最忌施肥,否则会引起落花。
⑥有病的花卉植株不宜施肥,要先杀灭后再施薄肥,使之恢复生长。
3. 露地花卉栽培的方式
露地栽培由于根系可以在土壤中舒展延伸"只要土层深厚"排水透气"酸碱度适宜"并有一定肥力"就能正常生长!而 园艺作物设施栽培是指在露地不适于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寒冷,炎热的季节,采取防寒保温或降温防雨等设施,人为创造适于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的 小气候环境不受或少受自然季节的影响而进行的园艺作物生产。
4. 露地花卉栽培技术环节
林业部门办理《苗木生产许可证》、《苗木经营许可证》,再到工商局办理相关营业执照,记得带上身份证复印件。 按栽培方式分类 可将花卉分为露地栽培花卉和温室栽培花卉。
露地栽培花卉: 此类花卉在自然条件下全为露地栽培,多半是一些气候适应范围较广的花卉,如金盏菊、一串红、蜀葵、芍药等。
温室栽培花卉: 均为不耐寒的喜温花卉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及暖温带南部地区,因而在温带寒冷地区不能露地越冬,必须有温室设备才能栽培。
5. 浅谈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露地栽培花卉,首先要选择适应本地区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花卉种类,同时还要根据花卉的生长特性进行适地栽培。
如兰花要选择有树荫或散射光的地方栽植;牡丹在温湿多雨的南方应筑台植之;喜光的花卉应选拦光照充足的地方;耐阴的花卉应选择庇荫处栽植,因地制宜,就可正常生长,花繁叶茂。
6. 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卉露地栽培应用的方式最主要还是有当地的地理条件决定的。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这么来的。
一.平畦栽培:不起垄,苗木种植与地面相平一般要求栽培花卉对干湿要求不是很高。
二.垄式栽培:利用土壤整地起垄,做畦栽培花卉,畦的走向根据地块和设施走向,为使植株受光均匀,一般采用南北走向。
三.低畦栽培:种植畦低于周围土梗,这是北方传统的栽培方式。优点是浇水方便,容易浇透,土埂占用土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
四.高畦栽培:取周围的土做畦,畦面高于地面,适用于南方露地栽培,排水方便。
五.槽式栽培:用混凝土、红砖、或用混凝土板立砌成高40~50cm的栽培槽,与土壤隔离,槽中填入营养土。土壤少,根系伸展范围小,土壤通气、保水和肥力要求更高。一般结合使用滴灌。
7. 夏季露地花卉栽培特点
浇水量植物种类不同,需浇水的量不同。一般来说,草本花卉要多浇水;木本花卉要少浇水。蕨类植物、兰科植物生长期要求丰富的水分;多浆类植物要求水分较少。同种植物不同生长时期,需浇水的量也不同。进入休眠期时浇水量应减少或停止,进入生长期浇水量需逐渐增加。营养生长旺盛期,浇水量要充足。同种植物不同季节,对水分的要求差异很大。华北地区春夏干旱、蒸发量大,应适当勤浇、多浇;夏秋之交虽然高温,但降水多,不必浇得太勤。
浇水时间夏季中午土壤温度高与水温差别大,若此时浇水会使土温骤然降低,植物根部受低温刺激,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所以,夏季应在早晨或傍晚浇水。冬季气温低,阳光较弱,需水较少。在无冻土的地带,露地栽培的园林植物冬季浇水应在中午前后,切忌早晚浇水引起冻害。在土壤冻结前,应浇足“封冻水”,以保持土壤墒情。在土壤解冻之初,还应浇足“返青水”,以利园林植物萌动。
浇水次数浇水次数应根据气候季节变化、土壤干湿程度等情况而定。喜湿植物浇水次数要勤,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旱生植物浇水次数要少,每次浇水间隔期可干旱数日;中生植物浇水要“见干见湿”,土壤干燥就浇透。喜湿的园林植物,如柳树、水杉、池杉等植物应少量多次灌溉;而白蜡、五针松、油松等幼苗比较耐旱,灌水次数可适当减少。
水质灌溉用水的水质通常分为硬水和软水两类。硬水是指含有大量的钙、镁、钠、钾等金属离子的水;软水是指含上述金属离子量较少的水。水质过硬或过软对植物生长均不利。给园林植物浇的水最好是微酸性或中性。若用自来水或可供饮用的井水浇灌园林植物之前,应提前一两天晒水,一是使自来水中的氯气挥发掉,二是可以提高水温。
叶面喷水园林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都是从土壤和空气中汲取的,其中主要是从土壤中汲取,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空气湿度,所以不可忽视叶面喷水。植物叶面喷水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冲洗掉植物叶片上的尘土,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一般我们注重给植物浇水,却往往忽视植物叶片也需要水分。除了通过直接向土壤浇水外,还应通过喷水保持空气的湿度,以满足园林植物对水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