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壳虫图片大全(介壳虫图片大全 幼虫)
1. 介壳虫图片大全 幼虫
蚧壳虫又称“介壳虫”是柑橘、柚子、柿树、石榴等多种果树和绿化树木上的主要害虫,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这种害虫具有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已经成为限制果树和园林绿化树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蚧壳虫为什么难防治,到底是什么虫,今天咱们大家一起认识一下这个虫吧。
蚧壳虫属于同翅目,盾蚧科昆虫,目前在我国发现的约有600多种,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害虫,危害最严重的有白蜡蚧、朝鲜毛球蚧、圆盾蚧、水木坚蚧、考氏白盾蚧、桑白盾蚧。这些害虫成虫体表覆盖有一层厚厚的蜡质介壳,因此称为蚧壳虫。雌成虫一生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雄成虫经历卵、若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成虫和若虫常群集于枝条、叶背、果实表面等处,用口针刺吸植物汁液,雌虫无翅,足和触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柔翅,足和触角发达,卵通常埋在蜡丝块中、雌体下或雌虫分泌的介壳下。
为害症状
蚧壳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为害为主,常常群聚在枝、茎、叶和果实等表面刺吸植物体内的汁液,初期,枝条发黑枯萎、叶片上有黄色斑点,果实表面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期,叶片黄化、脱落,枝条、茎干枯死,果实斑点化,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严重时大量果实脱落,果园发生蚧壳虫放任不管达到3年以上,整片果园就会丧失生产价值,危害十分严重。
发生特点
介壳虫不同地区发生代数差异很大。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北方省份,一年发生一代,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等中部省份,每年发生2代,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南方省份一年可发生多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主干上越冬,次年4月下旬,当温室适宜时,雌成虫开始产卵,卵产于介壳下,产卵后成虫干缩死亡。5上旬若虫开始孵化为若虫,若虫爬出后,便四处爬行寻找寄主,一般3~7天后固定下来,并将口器刺入树皮下吸食汁液,不再移动。因介壳虫具有蜡腺,在刺吸植物汁液的同时,还能分泌大量蜡质,脱皮后形成介壳。雌若虫二次脱皮后变为成虫,在介壳下吸食植物汁液,雄若虫二次脱皮后变为蛹,6月中旬蛹羽化为成虫,完成一个世代。成虫可孤雌生殖也可两性生殖。6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第二代若虫期在8~9月份,若虫大约40天后变为成虫,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继续繁殖,当温度较低时,成虫进行交配,受精后的雌虫在枝条上越冬。
危害作物
蚧壳虫可危害柑橘、苹果、梨、桃、杏、李、梅、樱桃、石榴、柿树、枇杷、葡萄、核桃、桑树、茶等多种果树。还可危害多种绿化观赏树木。
2. 介壳虫幼虫 照片
答:一、蚧壳虫幼虫和成虫区别:
1、成虫:介壳虫通常呈灰白色、浅褐色或咖啡色。大多数成虫长着一层光滑、平坦的外壳,也有一些看起来毛绒绒的,像一小团棉花。介壳虫的成虫不能移动。
2、幼虫:介壳虫的幼虫有脚,能够移动,但速度很慢。有的幼虫甚至只能借助风力移动到喜欢的植物上。
3、同一种介壳虫的幼虫与成虫颜色通常不一样:比如说,吹棉介壳虫的幼虫是灰白色的,成虫却是橘色的。
当幼虫来到喜欢的植物上时,就会吸附在叶子或枝干上。幼虫的腿也会慢慢消失。
二、问题拓展
1、介壳虫依附到植物所产生的危害:介壳虫吸附成功后就会用嘴巴刺破植物的外皮,吸食汁液。
2、介壳虫对全世界的园艺家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它们能吸附在植物的叶子和枝干上度过寒冬,当天气转暖时再次醒来,并以附近的植物为食。
3、植物被介壳虫寄生后出现的症状。第一个症状就是叶片变黄、凋落。最后树枝以及整条树干都会死去,树皮也会开裂,流出汁液。软蚧科的介壳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有限,几乎不会令植物死亡。它们所能造成的最大伤害就是在进食的时候留下透明、粘稠和有如蜜汁一样的分泌物。
4、植物上的介壳虫防治方法 :
①擦掉植物上的介壳虫。
②使用以肥皂为主要成分的杀虫剂。
③不要使用家用洗衣液。
3. 介壳虫图片?
这就是长白蚧壳虫的样子。
4. 介壳虫的样子
白兰花生红蜡蚧壳虫成虫:雌介壳近椭圆形,蜡质较厚,为不完整的半球形,长3-4mm,高2.5mm,初为深玫瑰红色,随着虫体老熟,逐渐变为紫红色,中央稍下陷成脐状,边缘向上翻起成瓣状,自顶端至底边有4条白色蜡质白线,向上卷起,长2.5mm,暗红色。雄虫至化蛹时介壳长椭圆形,暗紫红色,体长1mm,翅展24mm,白色,半透明,触角10节。体暗红色,复眼及口器黑色;触角、足及交尾器均淡黄色,翅半透明。两端稍细,长0.1mm。
若虫:幼蚧初孵化时,扁平椭圆形,体长0.43mm,前端略宽,体淡过瘾褐色。腹末端有2根长毛。触角5节,第3、5节各有1根长毛。
5. 介壳虫卵图片大全
白白的,像白砂糖粒那么大,很多在一起粘粘的。
6. 介壳虫介绍
蚧壳虫,又名“介壳虫”。介壳虫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
7. 介壳虫分类图片
介壳虫一般1年发生1~3代,少数4~5代,常因种类、地域、气候条件、寄主及寄生部位等而有区别。不同世代的介壳虫在生物学、生态习性等方面常存在一些差异,有时甚至在形态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介壳虫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为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烟病。
8. 介壳虫成虫图片大全
飞虱(Delphacidae)飞虱科。分布在中国各省,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发生多。寄主有水稻、英白、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甘蔗、看麦娘、稗草等禾本科植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蚧虫,又名“介壳虫”。介壳虫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
9. 介壳虫子图片
虫同义词是蛇。
虫的详细释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