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大全 >

扶桑病害示意图(扶桑枯叶病)

更新:2022-12-16 18:11归类:花卉大全人气:94

1. 扶桑枯叶病

培育土过分干燥,叶片就会蔫,适当浇水就可以很快恢复,还有一种原因是培育土长期过于潮湿,根须与土壤的接触位置出现腐烂,也会使叶片萎蔫,这时就要给植株换土,或者将它移到通风处,才能救它。

一、温度

这类植株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10月以后最好移到室内,使温度保持在15℃以上,温度过低会引起叶片萎靡甚至脱落。

二、光照

要求通风良好,阳光充足。一般在4月底--5月初移出室外,进行适当的修剪后放在向阳处接受光照。

三、土壤

掺入腐叶的蓬松有营养的沙质土壤最佳,稍微偏酸性更加合适,在养植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土壤碱化,施浓度0.3%硫酸亚铁水溶液,改善土壤状态。

四、施肥

不适合厚肥,在生长期每周施一次稀薄液肥即可有效防止萎靡。

五、浇水

这类植株叶片萎靡主要是浇水不当引起的。盆土长时间积水湿润,影响根须的呼吸,浸泡严重时还会导致烂根甚至死亡。另外,在夏季炎热时节前后,中午要适当进行遮荫,秋季前后天气酷热,要注意增加喷水次数,降低温度。

六、修剪

适当修剪调整树的整体形态,枝干结构合理,能使营养有效地吸收,促使叶片组织生长茂密,整体形态圆润饱满。

2. 扶桑花叶病

根外追肥。用这种方法施肥,主要是弥补土壤中养分之不足,以解决植株体内缺肥的问题,使幼苗生长快、花朵果实长得肥大。

根外施肥就是把肥料的稀释液直接用雾器喷在植株的叶面上,让营养元素通过叶片表皮细胞和气孔渗入叶内组织再输往植株全身。

推荐使用贝利斯月植定期喷洒花卉叶面,营养吸收更快更充足,针对花卉的叶斑病、叶枯病、茎腐病等病害进行清除,使花卉营养充分不再发黄枯叶,还有催花促花的效果。

平时定期使用贝利斯月植护理也可以让花卉防止叶斑病、叶枯病、茎腐病的发生,确保叶片青绿,花朵艳丽。所有观花类植物都可以使用。

3. 桑树叶枯病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选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涝洼、重盐碱地不宜栽种。选好地后,每667平方米施圈肥4000~5000千克,捣细撒于地面,深耕20厘米,使土壤混合均匀,耙细整平,依栽培方法做成不同宽度的平畦。

  2、种植方法:菊花繁殖主要有扦插、分株、压条3种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一般谷雨前后,从越冬宿根发出的新苗中剪取枝条,进行第1次扦插。芒种前后,再从第1次扦插获得的新株上,剪枝条进行第2次扦插,苗龄掌握30~35天,然后移植大田。第1次扦插株行距各12厘米,第2次扦插株行距各8厘米。插好以后,随即浇水,保持苗床经常湿润。插后20天已经生根成活,并用清水粪浇1次。毫菊多用此法。

  移植应选阴天或晴天进行,雨天移栽容易死苗。种植密度根据定植时间的早晚而有所不同。定植早、株行距40厘米见方;定植迟,30厘米见方,每穴栽1株秧苗。栽后,随即浇1次稀薄粪水。

  (2)分株繁殖:在菊花收获时,选择植株健壮、发育良好开花多,无病虫害的植株,剪去上枝留根部,用草泥灰或毛灰覆盖于上面,在第2年开春抽芽前,浇水粪尿1次,每667平方米200~300千克,使抽出的幼苗壮旺,便于分株。

  谷雨前后,选择晴天,将苗拔起,割掉苗头,从根茎处用刀纵向劈开,每株留2~3个芽,立即栽种。移植时间最迟不超过5月中旬。

  (3)压条繁殖:近来安徽、浙江等地,进行菊花压条试验,取得成功。现已逐步推广。可提高土地利用率30%~40%,压条的菊花,枝条节节生根吸收营养,减少了菊花因病虫害而引起的死亡。

  压条最好在阴雨天进行,并适时施肥。压条分为2次:第1次在小暑前后,先把菊花枝条掀倒,每隔10厘米用湿泥揿实,打去梢头,使其叶腋处抽出新枝。第2次在大暑前后,7月底或8月初,把新抽出的枝条压倒,方法用第1次,并追施入粪尿1次,在处暑打顶。

  【栽培管理】

  1、施肥:菊花根系发达,为喜肥作物。移栽前期,要控制水肥,使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否则,枝叶过于茂盛,易发病虫害。中后期追肥,可促进后期发棵、花枝多、结蕾多、产量高。一般追肥3次。第1次移栽幼苗成活开始生长时,每667平方米施清淡人畜粪水1000千克左右或尿素1千克;第2次植株开始分株时每667平方米施入畜粪水1500~2000千克或腐熟菜饼50千克,促进菊苗生长,多分花枝;第3次在寒露前后,即菊刚现蕾时,重施1次较浓的人畜粪水1500~2000千克或尿素15千克及过磷酸钙25~30千克,促进多结蕾开花。施肥时注意不要沾在叶上,以免灼伤菊株。

  2、中耕除草:雨后转晴,土壤板结,杂草丛生时应及时松土除草。一般应每隔2个月中耕除草1次,宜浅松表土3~4厘米,避免伤根。在第1次中耕时,应当把缺苗补齐,雨后中耕,应同时培土,防止倒伏。

  3、打顶:菊花打顶主茎粗壮,分枝多,增加花蕾,提高产量。一般当菊花分枝10~14厘米长时,选晴天,连续2~3天用剪刀将枝条的顶梢剪去1~2厘米。其后分别在夏至、小暑、立秋打顶共3次。

  4、搭架:菊花茎秆高而多,可搭架,将菊茎秆系于支架上,菊茎不倒伏而通风,促使花多而大。

  5、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叶枯病、萎荐病等。

  ①霜霉病:由真菌中的一种鞭毛菌引起。多发生在4~5月份,在低温多雨的条件下,传播很快,危害严重。主要危害叶部,严重时叶片病斑背面出现白色的霜霉状物,为病原茵的分生孢子,叶色逐渐变黄,最后干枯死亡。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选择无病菌地块作留种地,选择壮植株作种苗;清理菊园的残枝枯叶,以减轻来年发病。进入梅雨季节,雨后及肘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不宜连作,可与水稻、麦子、蚕豆、元胡等作物轮作。亦可与桑树及烟草间作。栽植时用40%的乙膦铝300倍液浸苗5~10分钟后栽种。发病期用40%的乙膦铝250~300倍液,或用50%的瑞毒霉600倍液和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洒。

  ②叶枯病:4月至11月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易发生。防治方法:与农业防治霜霉病相同。发现病株及时摘除病叶烧毁,再喷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铵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若以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喷洒防治,效果优于波尔多液和代森铵。

  ③萎荐病:由真菌中的半知菌引起。菌丝和孢子在土壤或病株残体越冬,通过土壤传播,主要危害根和茎部。防治方法:与农业防治霜霉病同。药物防治可用1:200倍的甲醛浸苗5分钟,浸后冲洗再栽。

  (2)虫害:

  ①蚜虫:危害叶片、嫩茎、花冠等,刺吸液汁使嫩梢卷缩、枯萎,造成植株生长不良。防治方法:菊花收获后,清除残枝落叶及地边杂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口。可用10%敌虫菊脂乳剂1000倍液喷雾。

  ②菊天牛:危害茎梢。防治方法:发现菊花茎梢萎荐时,将断茎以上3~5厘米处摘除,集中处理。5~7月在早晨露未干时在菊花植株捕杀成虫。

  ③叶蝉:俗称跳

4. 扶桑叶尖干枯

扶桑花是一种热带花卉,在北方养护的环境不适宜就容易造成黄叶,原因是有很多种的,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如果没有及时处理,都很容易影响开花,严重的还会不断掉叶子,最终导致植株枯萎。

1.太多的水分

扶桑花虽然喜欢保持常年湿润的环境,但是并不意味着它能够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如果没有阳光,或者是养护的位置光照不足,它的土壤老是潮湿的,那扶桑花就容易黄叶,过多的水分不仅无法促进它生长,还容易导致烂根,一定要等盆土干透后浇透水,避免土壤积水。

2.水太少

如果你是盆栽养护的扶桑花,养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长期让盆土干旱,它也是容易黄叶的,特别是夏季生长旺季,阳光强烈,它对水分需求也非常高,可以保持每天或隔天浇透水一次,适当保持土壤湿润而不过度潮湿。

3.温度过低

扶桑花是一种热带植物,最低养护温度要保持在5度以上,避免冻伤,最佳的养护温度是保持在15度以上,这样才能保证他常年开花,温度过低容易造成叶子发黄。

4.阳光

养护扶桑花一定要给予尽量充足的光照,没有阳光它是没有办法开花的,不要将它养在遮阴的环境下,否则容易黄叶,而且枝叶会长得特别嫩,就无法开花了、

当然,如果是盆栽养护的扶桑花,也不要将它养在过度暴晒的环境,特别是一些生长不够健壮的,盆栽的夏季温度超过36度之后可以在下午的时候适当遮阴。

冬季温度过低的时候扶桑花容易休眠,这个时候也会黄叶,这个时候就不能浇太多水,而且要避免受冻,避免温度低于5度,如果叶子脱落,枝条比较软,那就是在休眠了。

5.烦人的虫害

如果养护的环境太闷热或通风不够好,又或者是空气过度干燥,就容易诱发红蜘蛛,扶桑花感染红蜘蛛之后叶子上会长斑点,之后叶子慢慢变黄或变红,叶子上还容易出现小蜘蛛网,需要改善通风,增加环境湿度,喷哒螨灵等杀虫药。

6.营养不良

扶桑花是一种喜欢微酸性土壤的热带花,如果土壤偏碱,也就是土壤的pH值大于7,这样容易导致叶子发黄,还会影响开花,土壤就需要补充铁元素和硫元素,可以两三周浇一次硫酸亚铁,或者是给一些有机肥,土面上的土壤去掉,更换堆肥土或泥炭土。

7.土壤

如果发现栽培扶桑花的土壤结块了,一定要及时换盆,或者适当疏松土壤,避免土壤板结,否则容易造成黄叶、烂根。

可以将表层土去掉,更换一些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腐殖土或沙质土,根系过于拥挤的就是进行换盆。

8.农药

老园丁都很不喜欢直接用杀虫剂喷扶桑花,因为这样容易造成黄叶,过度使用农药对扶桑花是非常不好的,容易导致黄叶,特别是在喷了杀虫剂之后,会对扶桑花造成很大的压力。

5. 扶桑病虫害

这种白虫子叫白粉虱

如果你属于非专业的花卉爱好养殖者,奉劝你在花期完结以后,将病株有虫部分全部剪去,或将病株完全销毁。家庭花卉养殖若是遇到这样的虫子很伤脑筋的,非园艺师很难彻底消除病虫害。简单的补救处理方法:可用喷壶装上清水,喷到花叶小虫子聚集的位置,视情况可采取一日多喷,保持花瓣上的水分,虫子处于潮湿环境,羽翼沾水飞不起来,清洗去除它比较容易,用医用棉签打湿小心翼翼地清洗花瓣叶片便可。

6. 扶桑叶斑病

扶桑主要虫害为蚜虫、糠介、吹棉介和螨(俗称红蜘蛛)。这几种害虫皆属刺吸式害虫。即用它们的口器刺入植物的叶面或表皮,吸取植物的汁液。被害的植株叶片失绿,长势衰弱,降低了观赏价值。对蚜虫和螨虫害发生后,可用蚜螨杀、蚜螨净、螨虫清等药物稀释一定的倍数后,进行叶面喷雾灭杀,每周一次,一般2-3次可基本灭绝。糠介和吹棉介可危害叶片和表皮,一般可用吡虫啉类药物或其改良剂,稀释一定的倍数后,在其受危害部进行喷雾灭杀。危害严重的,可每10天一次,3次可基本灭绝。 常发生叶斑病、炭疽病和煤污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刺蛾危害,用10%除虫精乳油2000倍液喷杀 蚜虫、蚧壳虫及烟煤病等。虫害可用人工捕杀或以乐果1000倍液喷洒;烟煤病防治方法以改善环境条件为主,主要做到有充足光照,通风良好则能解决 嫩枝叶上的蚜虫和枝干上的介壳虫。这两种虫害均可采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杀。发现少量介壳虫时,可用硬毛刷刷除就可以了

7. 扶桑叶子干枯

方法

阳光充足

扶桑是非常喜光的花卉,平时养护可以把它摆放在有充足直射光的区域,像家里的阳台、窗台都可以,当然也可以放在室外养护,充足的光照会让它的长势更旺盛,而且花朵更鲜艳开花量也会多一些,如果扶桑花长期的缺光,不仅生长缓慢,而且花朵开放的也会更少一些,甚至会因为光合作用缺少而枯萎掉,一年中除了夏季要遮荫防止晒伤,其它季节都可以全日照。

浇水

扶桑花之所以分布在沿海的南方较多,就是因为空气湿度大,适宜它的生长,扶桑花是喜湿的花卉,平时浇水的次数要略多一些,春秋季节的时候保持土壤较湿润一些,但不能浇水过多,不然可能有积水烂根的危险,春秋季节4-6天左右浇一次水,夏季气温炎热,水分蒸发量大,这时候浇水量也要多一些,防止扶桑花出现干枯的情况,最好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还要定期的喷洒一些水珠在它的叶片与周围,增加湿度给扶桑花降温,让它很舒适的度过夏季,冬天浇水要少一些,基本15-20天浇一次水,气温较低的时候需要停止浇水,不然土壤湿润会冻伤扶桑花。

8. 桑叶萎缩病

蚕缩的很小不动说明它正在蜕皮或准备结茧。这种昆虫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卵、幼虫、蛹和成虫。其中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历数次蜕皮,蜕皮前会啃食桑叶,之后就会进入眠期,这个时候它会一动不动,等过了眠期就会从老皮中脱出了。

如果它本身已经很大,而且透明发亮,说明将要开始结茧

9. 桑卷叶枯病

杭白菊,又名甘菊、白菊花、茶菊、药菊、小汤黄、纽扣菊。

杭白菊适应性强,但种植以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平时培养土保持湿润,切忌长期过湿,造成烂根,影响生长发育。杭白菊比较耐寒,不耐高温,生长适温为15℃至25℃,花坛露地栽培-5℃以上能安全越冬,-5℃以下长时间低温,叶片受冻,干枯变黄,当温度升高后仍能萌叶,孕蕾开花。  杭白菊的种植方法   一、品种选择   选用、推广生长较好、品味较佳的迟小洋菊、早小洋菊两个品种,压缩大洋菊,淘汰品质较差的异种大白菊,以保持杭白菊地道品质、提高杭白菊整体质量,作种苗床的田块在上年生长期及花期要进行选种和提纯复壮,清除杂株。  二、培育壮苗   1、苗地选择:选择土壤肥力较好、地势高燥、杭白菊生长好、病虫害少的田块留种,并做好清除杂草和安全越冬。  2、培育壮苗:苗床开春后施人粪尿2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周边开好排水沟,择期移栽,春天一般生长速度快,植株木质化程度低,不易成活,因此要选择阴雨天后或雨前定植,以提高成活率。  3、壮苗选择:移栽时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单株高12-25厘米、茎粗壮、根系发达的菊苗。  三、大田管理   1、实行轮作:由于老区土壤较实,一般每两年进行轮作,原地连作,须改畦深翻,忌原畦重茬;最好选择水旱轮作,有利于减轻病害。  2、底肥及大田整理:栽植前应先对大田翻耕一次,并结合整地施入底肥。视田块肥力,每亩施有机肥1000-1500公斤,作畦宽1。2米,沟宽0。3米,畦面呈龟背形。  3、定植时间与密度:   杭白菊定植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最迟不超过5月上旬。定植密度根据耕作制度和栽种时期而定,一般每亩苗数在3500-5000株之间。种植偏迟的田块适当提高密度,如有间作物,间作物须保证在7月中旬前收获。  栽植方式:可采用穴栽或开定植沟栽种,密度为1。2米×20-30厘米,每穴2株,种植深度10-15cm,栽在每畦中间,穴施磷肥50公斤/亩;定植推迟,植株偏大,定植时可适当斜栽,植后须浇足定根水,遇干旱则须浇水抗旱,以确保成活率。  4、种植模式:主要以水旱轮作和旱地套作二种方式,水旱轮作可减轻病害,获得优质高产;杭白菊生育期限长达8个月,前期生长慢,农民多以间套作为主,桑(果)园套作、烟菊套作、菊豆套作(豇豆、大豆)、菊菜套作等,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间套作作物一般7月中旬前清理完毕,并及时压条和肥水管理,确保菊苗后期正常生长,管理得当对杭白菊产量、质量影响不大。  5、压条:杭白菊压条分1-2次进行,第一次在移栽后一个月左右,当苗高30-50厘米时可进行,此时菊苗木质化程度低,茎杆软易分播均匀。压条前,须除草松土,松土深度,在菊苗行两边施一次生物有机肥或羊栏肥1000公斤,压条时把枝条向两边分揿倒在地,每隔10厘米左右压上泥块,保证枝条充分与松土接触,有利菊苗节节生根和节部侧枝生长。待新侧枝长到20厘米左右,进行第二次压条,这时压条的方向由密处压向稀处,使菊苗生长趋于平衡,最迟在7月底前结束。  6、摘心(打顶):菊苗摘心可促进菊苗分枝和菊枝间生长的平衡,防止倒伏。摘心时间在压条后,当新梢长到10-15cm时摘心,兼顾新枝高度与全园平衡,使其下部枝芽均衡生长,花期整齐。生产上视长势,一般分1-2次进行,目前多数农户采用一次摘心,摘心在6-8月份进行,使菊苗分枝数达每亩12万株左右。摘心须在8月底结束,过迟影响杭白菊后期生长,菊苗再次分枝力弱,花蕾小,开花推迟,且易受早霜危害。  四、肥水管理   1、防涝抗旱:   杭白菊是旱地作物,对水反应敏感,怕涝怕旱,特别是春雨及梅雨天气影响,如沟渠不畅造成田块积水,容易出现沤根现象,基部叶早衰甚至全株死亡。因此,需做好开沟作畦(特别是低洼田块),做到排灌畅通,以改善通气条件,减少病源菌感染;夏、秋季如遇长期干旱,出现菊苗失水萎缩,要及时沟灌抗旱,促使正常生长。  2、合理施肥:   大田施肥原则:重施基肥,轻施苗肥,追施分枝肥,重施蕾肥。前期以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后期则以 沃叶速效肥料为主。主要有以下几次肥:   (1)基肥:杭白菊栽种前结合整地翻耕时施入或开沟条施每亩用有机肥1000-1500公斤,有机肥种类主要有:人粪尿、羊栏肥、鸭粪等,并配施磷肥50公斤。  (2)活苗肥:栽种活棵后用人粪尿50-100公斤,兑水浇施,促使发棵。  (3)压条肥:压条前在菊苗行两边铺施羊肥每亩1000公斤、尿素10-15公斤,并用松土覆盖后压条。  (4)分枝肥:8月份在每次摘心后施入,每次用人粪尿100-150公斤兑水浇施或施复合肥10公斤。  (5)蕾肥:9月上、中旬是杭白菊现蕾期,这时进入生长盛期及生殖生长期,需肥量大,施用尿素或 以色列沃叶水溶肥,促使花蕾增多、增大,开花整齐,可视生长状况施1-2次。  五、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杭白菊病害主要为叶枯病为主,发病时期为6-9月。防治方法:注意做好轮作、合理密度和排水降湿,药剂防治可用50%多菌灵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或5%井岗霉素100倍防治。  2、虫害防治:   杭白菊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夜蛾类及蝗虫,可用高效低毒类农药进行防治,并在收获前15天停用农药。严禁使用氧乐果、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根据预测预报掌握防治适期。  蚜虫:多在9月上旬至10月发生,2%以上叶、花蕾有蚜虫为防治适期,视蚜虫发生情况,每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一般用10%吡虫啉1000-1500倍。

10. 桑叶枯病图片

        霜叶,一般特指经霜变红的枫叶。出自《魏书·田益宗传》:“霜叶将沦,非劲飈无以速其箨。” 杜牧有名的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也叫桑叶。指霜后桑树叶。是中医一味中药。处方常用别名:桑叶、双叶、冬桑叶、神仙草、炙桑叶、霜桑叶、蜜桑叶、炒桑叶等;

      还有不常用的别名:铁扇子、家桑叶、枯桑叶、荆桑叶,桑椹树叶、桑树叶、黄桑叶;

       还有商品名称。冬桑叶:又名霜桑叶、晚桑叶、老桑叶。为晚秋至初冬经霜后采收的桑叶;嫩桑叶:又名新桑叶。为春季桑叶茂盛时采收的桑叶。

上一篇:扶桑花的花蓄为什么掉(扶桑花掉花为什么?) 下一篇:风铃扶桑花(风铃扶桑花耐寒吗)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