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黄杨的物理防治(金边黄杨常见病)
1. 金边黄杨常见病
大叶红宝石适宜生长在光照充足的温暖环境中。要把它放到向阳处,接受长时间的光照。同时还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冬季要放到温暖处,避免它被冻伤。夏季除了浇水外,还要进行喷水保湿。生长期每周施一次饼肥水,就能满足它的生长。繁殖多用分株法和扦插法。如果遭遇病虫害,需要将病叶剪除,并用多菌灵防治。
大叶红宝石怎么养
一、养护方法
1、光照:大叶红宝石需要充足的光照。要把它放到向阳处,接受长时间的光照。光照不足容易使它的叶片变绿,导致生长不良。
2、温度:大叶红宝石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它在夏季和冬季会进入休眠期,导致植株的生长变慢。冬季低于零下4度,还会冻伤植株,需要把它放到温暖处。
红宝石
3、浇水:大叶红宝石比较喜欢湿润的环境。在夏季要多给它浇水,每天浇1-2次,保持盆土的湿润。另外,还可以往周围洒水,提高空气湿度。
4、施肥:大叶红宝石对肥料的需求不大。生长期每周施一次饼肥水即可,冬季则不宜施肥。但温室生长的植株,可以继续施肥,因为它不会进入休眠期。
红宝石
二、繁殖技巧
1、分株:大叶红宝石进行摘心后,会促生很多的小株。到了第二年春天,将小株分离并栽种即可。
2、扦插:大叶红宝石作为多肉,自然可以用扦插法繁殖。剪取饱满的叶面,伤口晾干后插入素沙中,等待其发芽即可。
红宝石
三、病虫害防治
1、病害:叶斑病是大叶红宝石的常见病,叶子上会出现斑点,进而导致枯萎。需要将病叶摘除,并用多菌灵喷洒防治。
2、虫害:介壳虫比较常见,需要人工捕捉消灭。另外,还要在冬季翻土,灭除幼虫。
2. 金边黄杨有什么病
是得了大叶黄杨枯萎病
防治:
、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栽培地应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
如发现患病植株应及时将病株拔除并烧毁,栽培地每平方米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浇灌消毒,用量为每平方米5至6公斤,连续浇灌三次,每次间隔5天;也可用硫磺粉0.5公斤与土壤充分拌匀,进行消毒;
3. 金边黄杨药用
金边黄杨是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冬青卫矛的一个栽培品种。常绿灌木,高可达3-5米。
金边黄杨分布于中国中部和日本,在中国各地园林中栽植十分普遍。性喜光,略耐阴。适应性极强,耐旱耐寒,萌芽力和发枝力较强,耐修剪、耐瘠薄,但适宜生长在肥沃湿润的酸性土壤中。
黄杨: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花期3月,果期5-6月。多生山谷、溪边、林下,海拔1200-2600米。产中国多省区,有部分属于栽培。
4. 金边黄杨主要病害
常见的金边大叶黄杨的病虫害如下:
1、 黄杨绢叶螟: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可通过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块、虫苞,集中烧毁。也可以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幼虫危害严重时,可喷施杀螟松乳剂;或高效氯氰菊酯。
2、桃粉蚜: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吸汁危害,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易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变黑,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防治上需要保护瓢虫、大草蛉等天敌。也可用药剂防治,选用菊杀乳油或吡虫啉粉剂喷施。
3、白粉病:危害金边大叶黄杨叶片,被害植株叶片表现皱缩畸形,影响生长。于发病初期,交替喷施粉锈宁,甲基托布津,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 金边黄杨的病虫害防治
防治方法: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成虫。发生的时候可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6000-8000倍液或30%克螨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6. 金边黄杨病害症状
大叶黄杨叶斑病 危害严重时,造成黄杨提前落叶,形成秃枝,影响观赏,甚至造成死亡。
病害发生在新叶上,产生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边缘隆起,褐色边缘较宽。隆起的边缘外有延伸的黄色晕圈,中心黄褐色或灰褐色,上面密布黑色小点。防治方法:(1)选取健壮无病苗木栽植。(2)于6月上旬至7月,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进行预防,降低发病率,每10至15天喷一次,连喷3次。(3)冬季将落叶清除集中烧毁
7. 金边黄杨常见病虫害
一、大叶黄杨叶斑病症状
发病初期,叶上有黄色小斑点,渐渐地变为黄褐色,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病斑直径为2毫米至10毫米,病斑后期为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色深,病斑上着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
二、大叶黄杨叶斑病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等形态在病叶或落叶上越冬,为初侵染源。孢子由风雨传播。次年春季随着气温回升,分生孢子产生,由气孔或剪口、伤口侵入。在河北地区一般6月份开始侵染,7、8月份为侵染盛期,在8月中旬出现症状,8月中下旬至9月份发病严重,病斑扩大,出现落叶。发病的轻重与气温及降雨的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大叶黄杨叶斑病易与介壳虫、蚜虫等相伴发生,使植株病势加重。在管理粗放、排水不畅、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时易导致病害发生。
三、大叶黄杨叶斑病防治措施
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从植株的选择、栽植、管理入手,增强植株抗病性。在发生病害时要治早、治小、治好,抑制其发展。
1.消灭侵染源:冬季清除病落叶,进行焚烧或深埋,消除侵染源。
2.栽植育苗时,选择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性。
3.加强养护管理:选择排水良好、肥力适中的地块,以利于植株生长,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发病率。
4.化学防治:病原菌侵染初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此时对大叶黄杨进行药物防治,可以很好的控制病害进一步发展,常见化学药剂有必菌鲨800-1000倍液,75%的托布津1500倍液,50%的多菌灵、75%的百菌清500倍液。化学药剂宜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2至3次效果好。发病中后期,可以使用喷克菌2000-30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2至3次能够及时控制病害。还以使用的其他药剂有阿米西达、醚菌酯等。
8. 金边黄杨死叶是什么病
黄杨白粉病是春季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也是最早就出来危害的,轻者可造成叶片白斑,重者会因其植物叶片萎缩甚至死亡,所以早发现早防治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下黄杨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要点。
【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幼嫩新梢和叶片,多发生于叶背。发病时,先在嫩叶表面产生白粉小圆斑,后逐渐扩大,病斑逐渐扩展成圆形白粉层,老病斑上的白粉层变灰白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叶片皱缩、出现褪色斑块,甚至病叶纵卷,新梢扭曲、萎缩。
【2】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大叶黄杨的被害组织内或芽鳞间越冬。翌春在黄杨展叶和生长期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感染,成为病害初次侵染的菌源,一般峰值出现于4-5月。病菌在寄主枝叶表面寄生,产生吸器深入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每年春夏季和秋季产生大量孢子多次侵染叶片和新梢。病斑的发展也与叶的幼老关系密切,随着叶片的老化,病斑发展受限制,在老叶上往往形成有限的近园形的病斑,而在嫩叶上,病斑扩展几乎无限,甚至布满整个叶片。以后,病害发展停滞下来,特别是7-8月,在白粉病病斑上常常出现白粉寄生菌,严重时,整个病斑变成黄褐色。
【3】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
1、在发病期间雨水多则发病严重;
2、徒长枝叶发病重;
3、栽植过密,行道树下遮荫的绿篱,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低洼潮湿等因素都可加重病害的发生,绿篱较绿球病重。
【4】防治办法
1、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
2、针对发病初期,可以使用淇林净白或者田钧进行喷雾防治。若病发严重时,必须进行修剪,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
9. 金边黄杨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缘由有水肥管理跟不上,招致大叶黄杨生长较弱,或者密渡过大构成通光不良等要素,所以我们建议苗栽植的株距行距是20*30公分,然后在病虫害多发期提早做好预防工作,能抵达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潮湿,更需求做好防范,及时对大叶黄杨喷洒波尔多液或者百菌灵等杀菌药剂。
10. 金边黄杨叶斑病
白粉病是金边黄杨常见的病害苗,主要危害叶片,对正常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发生这种病害,可以对枝叶进行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效果,避免病虫害的蔓延。
叶斑病也是危害金边黄杨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会导致叶片脱落、枝桠枯萎、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苗。如果养护过程中遇到这种病害,就需要及时防治,剪掉病枝,销毁处理。
茎腐病主要危害金边黄杨的叶片,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病虫害,发病会使叶片变色,失去原有的光泽,一般这种病的病症还是比较明显的,会随着温度升高加剧,所以到了夏季需要特别注意。
11. 金边黄杨常见病虫害防治
是得了白粉病
1.
对于有白点的大叶黄杨,剪去较易感病的病叶和病枝。修剪下来的枝叶要集中焚烧。
2.
白色粉末应该从植物中去除。直接用水枪冲洗,然后喷低浓度洗衣粉液。
3.
药物处理采用20%福·腈菌唑可湿性粉剂水喷雾,杀菌剂和双烯啶酮防治效果好,最好。
4.
大叶黄杨感染白粉病后,主要会危害植株的叶片,导致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早衰,严重影响其生长。发病初期,可喷洒50%苯醚甲环磷可湿性粉剂1000次,每周1次,连续3~4次。另外,要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氮磷钾复合肥的用量。结合修剪,及时剪去病叶烧掉。